陕西人的优越感同时养成了历史惰性

来源 :中国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d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刚,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商业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陕商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陕商理事会副理事长,西北大学陕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陕西商帮史、陕西经济史以及西北市场史研究。
   日前,李刚先生就陕商的历史变迁及重振陕商精神等话题接受了《中国商人》独家专访。以下是此次访谈实录:
  


  《中国商人》:陕西古来为农耕文明与各游牧文明激烈冲突的前沿地区,而且是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那么陕西历史上不同时期都出现过哪些商业集团,其最后衰落的主要原因何在?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情况。
  李刚: 在明清时期,陕西商帮(陕商)曾垄断了中国西部贸易500年之久,并以财雄势宏被尊为“西秦大贾”或“关陕商人”,而且还一度名列我国明清时期十大商帮的前列,和晋商、徽商齐名。就连明末清初科学家宋应星也不得不感慨道“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可见陕西商帮在当时的影响。但是,到了清代乃至近代,东南沿海一带资本主义开始萌芽,陕西商帮渐渐没落了。至于其衰落的原因说起来还是蛮复杂的,如果简略地讲有两大原因,外部原因就是1867年的一些事,内在原因我觉得是与陕商本身的素质有关的,他是农民进城。充其量是个富农,而没有转换成富商,这是陕商的悲剧。
  具体来讲陕西人还有个陈旧的历史观念,陕西是十三朝文明古都,长期作为帝国主义就养成了陕西人的历史优越感,所以“老子天下第一”。他有这么一个历史文化优势,所以形成了今天陕西人的历史优越感同时也形成了历史的惰性。陕西人一讲就是周秦汉唐,就是兵马俑,陕西人永远沉浸在历史与过往中。在陕西人看来人类历史的光明不在于明天,而在于昨天或者前天,所以他老是向后看,总是走不出我们叫做“先人”的那个阴影,这种地域文化性格是历史造成的,毕竟这个民族最漫长的辉煌时期是以陕西为中心的。
  
  杜十娘被转卖给陕西商人
  
  《中国商人》:陕西历史上这些不同时期的商业集团,其组织形式与群体精神有没有一些共性的特点?
  李刚:中国商界人士给陕西人有个提法,叫“陕棒槌”。一个是“徽骆驼”,一个是“晋算盘”,山西人善于算计,第三个就是陕棒槌,我们陕西人办事直爽。比如说清代时在四川、在康定一带,流传说陕西人在四川就跟豆腐跟狗一样多,当时四川还有一句名谣,就是要发财找陕西人。在宋之前,陕西商人乃皇家商人,这个地位是任何一个省份都不能取代的,陕西商人是帝国商人、皇家商人。 到了宋以后,尽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陕西成为边关地区逐渐被边缘化,但是陕西是最早产生商帮的地区,主要从事东西部的茶叶、棉布、烟草、药材、皮货以及金融业六大产业,陕西人的脚步遍布了祖国各地。
  《中国商人》:明清时期,曾一度有“山陕商人”这样的说法,据您多年对陕西商人群体的研究来看,陕西有没有类似于山西平遥那样的根据地,晋商与“陕商”,在群體行为方式和精神特点上有何异同?
  李刚:早在明清时期,陕商就形成以泾阳、三原为中心,覆盖陕西、西部地区的市场网络体系,垄断了西部贸易。其中,三原是当时的“中国西部华尔街”,民间甚至有“宁要三原,不要西安”的说法。
  相比晋商,陕西商人身上有着许多优秀的特质,比如实在、纯朴、勤劳、坚忍、反对铺张浪费,但我们也不能回避缺点。其中,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及意识、不抱团、不重视细节是陕商最主要的三大弊病,也是陕西商帮渐渐没落的原因。
  我们陕西有个人叫赵公明,是中国的镇财人,这个财神不光是陕西的,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是我们这个民族要求发财致富,要求改变贫困面貌,走向富裕的精神需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引爆点。再比如我上次讲的类似于会馆这样的东西,陕西人讲《乔家大院》唯独没有写组织奋斗史,谁来组织呢?会馆。而天下会馆属陕西。明清时期,在全国盖的会馆最多的是陕西。我抓这个题目,很可能又抓了一个当时中国商界最有价值的商业标志符号,又能抓住全国人的眼球。
  再比如下腰缠十万下扬州,当时我们陕西人也好,山西人也好,安徽人也好,这三大商帮都是在扬州发财致富,扬州是他们共同发财致富的历史原点,那么商人发财以后呢?也就带动了扬州服务业的发展,我们讲的什么呢?叫扬州的秦淮河畔,比如你们熟知的杜十娘,那里面文人李嘉(音)把杜十娘转卖给一个陕西人,这个故事都和陕西人有关系。所以陕西必须要走高端文化路线,我们只有陕西有这样的资源,有这样厚重的历史条件,别的地方就没有。哪个地方是十三朝文明古都,北京才五百年,上海一百年,深圳三十年,陕西多少年呢?五千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们这个民族最辉煌的历史不是在北京渡过的,而是在陕西这一块土地上渡过的,这就是震惊了世界的汉唐历史。
  
  陕西企业家应学习老祖宗的市场运作意识
  
  《中国商人》:一个商人(或企业家),一个商帮(或商业集团),总是要面对各种包括政治、军事等外部营商环境的剧烈变化,同时他们要必须面对商业与一般的道德与人性的考验,陕西商帮和其中的代表性人物,他们在这些考验中表现出的经营谋略和营商思想,有哪些值得今天的陕西企业家学习和继承?
  李刚:明清之间,陕西巨商蜂起,而最富盛名的商户多来自那些经过世代积累、经过了漫长时间考验的商贾家族,他们分布在西安周边的渭南、大荔、韩城等区县,而不是西安近郊及中心地区。如今在陕西的区域经济中,渭南当时是备受瞩目的地区。渭南的赵家、严家、柳家、詹家是当时的“关中巨富”、“盖省财东”,围绕着他们的众多商业家族,则是巨龙身上的参差鳞甲。渭南赵家由富而贵,或者竟有一个子孙在科考中一举夺魁、高居榜首,从而演变为一个“政治家族”。
   与赵家相得益彰,渭南阳郭镇贺家洼村的贺家依托自己的主体产业钱庄和典当,开始了“品牌经营”和“全国性扩张”,并有了规模化的资本经营和金融活动。贺家的钱庄和典当铺可以影响到整个地区的商业活动。近到四川,远至新疆,均有贺家的字号。从明到清,上下500多年,有战乱,有天灾,有人祸,有全国各大商帮之间的市场攻伐,贺家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传奇。
  当前,陕西企业家最应该注重学习和继承的是老祖宗的市场运作意识。
  《中国商人》:我们了解到陕西当地政府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各地陕西商会的横向联合,而且像陕西商界人士也有“复兴陕商”这样的使命感,您对此种共识的形成有何看法?
   李刚:明在元行省基础上,设立了陕西布政使司,所辖地区包括今陕西全境、甘肃嘉峪关以东各地、宁夏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的大都、青海湖以东部分。因此,我个人觉得叫“陕商”是不正确的,应该叫“陕商”。
  当然,“复兴陕商”这样的使命感能促使陕西商帮的再次凝集,有利于挖掘和提升陕商文化内涵,合力推动陕商企业的健康成长,以及企业的宣传、推介,扩大陕商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中国商人》:就城市标志性项目的开发来说,西安有曲江新区;就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来讲,神木推出了倍受关注的全民免费医疗,您对这两个被外界视为“陕西创造”的代表性项目有何评价?
  李刚:曲江和神木反映了新的态势。神木是靠煤矿资源支撑高福利,实行免费医疗。但资源总会枯竭,要想一直对老百姓有高福利,神木必须抓紧调整产业结构,将卖资源转化为卖产品,加强新产业的支撑;曲江新区具有市场运作优势,被文化部首批授予“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区内汇集了大唐芙蓉园、曲江池、唐城墙等一批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可以说曲江开创了一种独特的运营模式。
其他文献
采访杜建立是在进入新年后的第四天。2008年元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尽管北京已是严冬时节,但位于钓鱼台国宾馆西侧的玉渊潭公园依然沐浴在温煦的冬日阳光里。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游人有的在散步,有的在慢跑,一副悠然自得、清闲洒脱的样子。与不远处西三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的热闹相比,这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也有一些不畏寒冷的情侣躲在假山之后的树林中窃窃私语,相偎互依,一副天地间惟我独尊、惟我而存的境地
期刊
做大事,本乎机,成大事,存乎机。做生意、做营销关键要选对时机,提前了早死,晚了后悔死。2008年,是奥运年,今年哪些行业会有较快发展呢? 下面介绍的十个行业或许你不陌生,或许商机就在其中,就看怎样把握了。    体育产业  2008年是奥运年,毋庸置疑,体育产业将呈现井喷式发展,运动鞋、运动器材、运动服等相关的产业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机遇。众多厂商都在打奥运这张营销牌,大家都在走这座独木桥。  但成
期刊
20万陕西人、2000家陕西企业,在京城、这个全国的心脏,陕西商人默默发展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这些财富与乡情的故事中,蕴藏着一个群体的性格与智慧。为此记者与商会秘书长李春盛有了以下对话。    商会揭秘  记者:从金融到网络,从电子、服装到建筑、物流,原本被人视为“老不出关,少不下川”的秦商如何悄悄地成长为京城商业领域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商会角度来讲,您能不能给我们分析一下?  李春盛:
期刊
常言道:“君子不夺人所爱”。对于别人喜欢的东西,品德优良的人是不会去动心思的。可是,让上海的潘执中万万没想到,一位看起来相貌堂堂、温文尔雅的博士,偏偏要干出“夺人所爱”的事。    夺人所爱  在上海有一条专门销售古玩旧货的小街,潘执中是这里的一位经销商。做了十多年古董的买卖,老潘对这些古玩旧货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去年年初,老潘得到了一张由英国传教士于1910年带入上海的桌子。  精美的桌子让老潘异
期刊
自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新文化运动,以西学东渐为契机的中国画传统理念被打破,一批先驱者率先进行了中国画的改革和实践。自此,“新中国画”以前无古人的现实精神和新文化的融入为特点,而呈现为区别于前人的崭新面貌;他们开辟了中国画表现的全新领域,并在形式、语言上提供了创意,大批的后来者正循此蹊径继往开来,自觉跻身于“新中国画”的建构与完善之中。  从总体上来说,当代中国画体现的正是承前启后的普遍性与艺术特点
期刊
一位26岁的漂亮女生,名叫达贝妮,2006年年初的一天,达贝妮接到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打来电话的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表示对达贝妮正在操作的项目非常感兴趣,要给她投200万美元。有人要投钱,达贝妮并没有显得高兴。   三年前,她开始筹备一家名叫PCpie的视频搜索网站,经过两年的开发,网站终于在2006年3月份正式上线,网站一上线,风险投资商就闻讯找上门来。但是,达贝妮却一口拒绝了投资商。  互联网公
期刊
第一次见到文明是在2008年1月12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  位于北京东三环华威里的广西大厦四楼会议室灯火通明,与室外冰冷的寒流相比,这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一场“关爱玉林,建设家乡”恳谈会正在这里举行,会议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中共玉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文明。  文明很健谈。与他交谈有一种如沐春风的畅快。也许是早年中文系毕业的原故,他用词精确而严谨,普通话也很好,没有典型南宁人的那种“咬文
期刊
北欧芬兰,蓝天白云,森林小径,湖网密布。一个瘦高的年轻人手拿着一张地图和一个指南针跑过来,他在找什么?——找方向!  这个年轻人就是谈晓平,一个从迷上定向到迷上生活方式的青年商人。    户外老手的新发现  小时候,谈晓平向往旅游,想着能满世界跑该有多好。抱着这个梦想,他进入大学生读起了国际贸易,他认为这个专业将来会带他到世界各地。大学毕业,一顶帐篷凝固了他的所有渴望。于是,户外活动成了谈晓平业余
期刊
《中国商人》:就你在国内和国外的经历,你如何看中国这三十年的变化?  kelvin zheng:刚才你讲的三十年,我也讲我的理解。从1977年开放到现在刚好三十年,我觉得应该分几个阶段。从1977年到1980年代,这个阶段相当于解放生产力,把以前的绳绳索索都砍断,大家突然意识到还可以自己做生意。还有个体户的概念,个体户刚出来的时候地位很低下的,现在好像很少有人鄙视商人了。目前实际上是一个商业社会,
期刊
近日,本刊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陕西省行政学院副院长、经济学教授、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农业组副组长曹钢。以下是此次采访实录:  《中国商人》:陕西历史上不同时期都出现过那些商业集团,其最后衰落的主要原因何在?请您介绍一下其中的情况。    曹钢:每个时代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是一切群体和个体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就陕商的形成与发展来说,有四个阶段:  第一、陕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