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好交换美好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的心里至少都有一份美好。它肯定是光鲜的,灿烂的,闪着迷人的光泽,散发着奇异的芳香。
  美好因人而异。对农民来说,丰收的庄稼就是他的美好;对工人来说,质量上乘的产品就是他的美好;对作家来说,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就是他的美好;对科学家来说,新的发现就是他的美好;对运动员来说,前面的桂冠就是他的美好;对失足者来说,改过自新就是他的美好……由此可见,不管怎样的美好,都凝结了人们很多的汗水、心血、智慧和品格。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就是付出后的回报,是实现了的愿望、梦想,是抵达了的缤纷彼岸,是脱胎换骨后的醒悟、进步……
  由此可见,美好不会从天而降。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一切美好事物的降临几乎没有不经过一番苦痛的。因此,要想拥有美好,就必须要走一段段的路,虽然这路是艰辛的、坎坷的、泥泞的,甚至是布满陷阱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走出来,它就成了成功之路——那时,我们就会真正拥有美好。古今中外,大凡做出过一定成就的人们,比如司马迁、邓稼先、爱迪生、霍金……他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斯蒂芬?金,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据说他一年只有三天不动笔:生日、美国独立日和圣诞日。就凭着这种勤奋和毅力,数年之后,他把自己推到世界恐怖小说大师的位置上。还有我国的梁漱溟,也是凭着勤奋好学,从一个中学生“升级”成为一个文化大师。
  他们的结果是名副其实的美好。当然,这美好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美好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前面的目标、愿望、追求、向往、梦想等;还有一种是内在的,比如我们的勤奋、执着、信念、坚强、品质等,而且能用后者去交换前者,也就是说,用美好交换美好,这样的交换,一生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但是那些懒惰者、不思进取者、游手好闲者,一次这样的交换也不会有。因为他们没有交换的“资本”——内在的美好。
  可是,人生的路不是一马平川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不平,因此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坚强、乐观、豁达……也就是说,我们要保住自己内在的美好,才能把遇到的“沟壑”给搭上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美好一路前行,跟前面的美好成功交换。
  有一本书叫《是的,你能》,作者是毕维斯,内容写的是他自己的奋斗过程——他原本是个优秀播音员,有一天,与老板发生口角,被老板解雇了,当时他心情相当沮丧,但是,过了不久,他就想开了,对爱人说:我终于有了自立门户的机会了,紧接着,他迅速成立了一家自己的传播公司,不久后他凭借着自己幽默的主持风格,制作了一个“风趣人物”的节目,并亲自主持,数年后,他就成为美国电视熒屏上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辉煌成绩。
  毕维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挫折、不幸面前保住自己内在的美好,即守住自我,这才是王道,因为世上最强大的敌人是自己,把自己彻底战胜了,还有什么不能取胜的?至于美好与美好的交换更不在话下了,甚至会接二连三地进行。
  (编辑 慕容吟)
其他文献
战争,带给无数家庭以颠沛流离甚至是惨烈创伤。而那群不屈不挠的民族精英,于烽火岁月中穿越硝烟的璀璨绽放,直如闪电穿空一般的绚丽。  雪后的苏北旷野寒如冰川,狭窄的灌河码头两艘木船起锚待发。一阵朔风刮得帆樯哗啦作响,那个使劲挥手的新四军女战士抗不住凛冽寒风仰身跌坐在地,木船如箭破冰驶去,两行热泪霎时从姑娘冻紫的脸颊滚落下来。  这是1943年元月的清晨。挥泪送别的姑娘叫陈克秋,伫立木船甲板那个剪着短发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然而,长期以来,不少语文教师习惯把作业视为课堂学习的延伸与补充,将其功能定位在“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让学生每天在题海中挣扎,在题山中爬坡,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而且阻碍了他们潜能的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