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音乐历史发展的某些误解

来源 :音乐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正如我们关心外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一样,也有不少外国的音乐理论家一直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历史。我们欢迎他们进行这项工作,对其中的既符合我国音乐文化历史的发展情况,又有精辟见解的,都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但其中也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论断,早在几十年前就已出现,不仅还没有得到澄清。这对于人们准确地了解中国音乐是非常不利的。为此,笔者就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如有不洽之处,望得到国内外同行们的指正。由于这类错误见解往往不是孤立的存在,因此有必要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考古学方面的情况。
其他文献
4月6日-7日,“法国视觉——法国城市与建筑展”、“中法建筑论坛”、“城市与建筑:对项目的共同关注”在北京规划展览馆隆重举行。
<正> 民间器乐曲地方风格的形成,其组成因素是多方面的。从纵的方面来看,有其深远的历史原因,即一定地域内长期沿存的民间风俗习惯、人民的欣赏爱好和逐渐构成的作品旋律进行
<正> 国际音乐学学会(Internati-onal Musicological Society)成立于1927年。从1930年第一届全体大会起,至今已召开了14届大会。在前四十年间,学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学会一度停止了部分活动,包括全体大会)。从1967年起,改为每五年召开一次。该学会的全体大会一般持续五天左右,除去总结上一届工作,选举新的领导班子等活动外,多数时间用于学术报告和讨论。所以,这种大会也是国际音乐学术界的一次大型学术交流大会。现简要介绍历届大会的学术报告
【正】 萨满教对中国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诸族音乐发展的影响是漫长而深刻的。满洲跳神音乐的形成及其流变过程,即是例证。一、萨满教对满洲跳神音乐形成的影响萨满教起源
<正> 由香港圆玄学院、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编辑部和沈阳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道教科仪音乐研讨会,5月11至16日在香港圆玄学院举行。中国音乐家协会组派了以赵沨为团长、毛继增为学术秘书、姚文为行政秘书,由十七位音乐学学者组成的中国音乐家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学术会议。香港的民族音乐学家曹本冶、韦慈朋,宗教界学者汤国华,赵镇东等共二十余人出席了本届研讨会。道教是诞生于中国,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有广泛影响的宗教。道教科仪音乐是道教文化的一个重
<正> 毛泽东同志在五十年前就曾向全党、全国发出要树立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号召,认为“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改造我们的学习》)。这一点似乎谁都不反对,但认真回顾这几十年我们音乐界的实际工作,特别是有关继承遗产和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应该说认真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学风做得不够好,而有意无意不按这一点办事、或不完全按这一点办事的情况却比较普遍。这说明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的影响还相当深。三中全会以来,不少同志发扬实事求是的党风、文风、学风,开始对一些长期被视为“定
<正> 吉联抗同志于一年前发现患了肺癌,医生告诉他的家人最多只能延长四个月的寿命,但从医院回家以后,经过家人的悉心照料,却有了好转,能够独自在住处附近散步,顽强地支持了一年之久。他病危的时候,我恰巧去了外地,以致未能和他见最后一面,成为憾事。我和联抗相识已有半个世纪,许多时间都在一起共事。早在30年代中期,我们就一起投身群众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并先后参加了吕骥同志主持的“业余合唱团”。“业余合唱团”是左翼剧联领导下的一个团体,由吕骥和沙梅同志共同筹备于1935年5月建立的。“业余合唱团”的每个
’95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在成都举行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成都文化发展促进会、成都市文化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由成都音乐舞剧院、成都民族乐团、都江堰市文化局等单位承办的'95中国古琴艺术国际交流会于1995年7月19至7月23日在中国四川...
<正> 八十年代以来,我同的学校音乐教育取得了无可争辩的成绩,无论是大纲和数材的建设,还是国外先进教学方法的引进:无论是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还是教学设备的更新充实,都在
<正> 汉斯立克是近代西方美学史上的一个典型人物。他的名著《论者乐的美》在近代史上曾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全面剖析他的这一名著,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只想就这一典型在今天尚能给我们提供哪些经验和启示,谈一点不很成熟的看法。汉斯立克是以提倡形式美学和攻击与否定传统的情感论而驰名的。而他的攻击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可以说是从方法论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