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论述了新建居住区的宜居性设计方法,并对河北省廊坊市的代表性新建居住区的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旨在为新建居住区的宜居性设计有所补益
[关键词] 新建居住区宜居性设计
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从80年代的试点小区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居住区建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成熟。在现今城市的新建居住区中,设计者在总结以往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居住区空间的宜居性特征营造,尤其是居住区的公共空间部分。设计者通过增强其空间吸引力而引发居民的归属性心理,可营造居住区的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实现居住区整体的“家园”属性。河北近年来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建造了大量新型城市居住区,在这些新建居住区中实现宜居性空间的构建,将提升建设行为和居民生活的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宜居性空间针对性设计手法
轴线、层次、聚焦点、围和感和结构等若干种空间设计手法可以增强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宜人度,通过空间本身的吸引力来完善空间对行为发生和审美心理的引导,从而增强居住区的宜居性。
轴线
轴线设计是一种视觉强烈和有力度的空间表达方式,通常会凌驾于其他组织元素之上。它的本质是线形的,用来建立秩序,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或端点。由于轴线设计理念更容易让人与形式拘泥、严谨联想到一起,它似乎被利用为更精细的方法来创造起伏的街景,来指引人们的视线,形成一种端点的连续性。居住区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内轴线的使用可以使空间变得有秩序易于识别,但是从宜居角度来说,轴线的上述缺点容易使相对轻松的居住空间变得缺乏人情味,从而伤害居住区的心理和行为的舒适度。因此,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运用居住区的轴线来达到识别性强的目的,例如运用多条轴线、曲折的轴线来避免单条、直线型的轴线的刻板和无趣,同时使空间更适合人的活动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层次
层次,或者说设计纹理的渐变,在空间设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用一系列各种尺度的空间或户外空间,不仅可以创造等系列不同的景观、而且能帮助设计者精确地描述出较小空间衬托下的更重要的空间。对渐变的有效使用,是设计者将一个尺度巨大的空间减小到更适合人的尺度的最好办法之一,反之亦然。对层次设计的仔细关注能提高人们的戏剧性和兴奋度。转化元素将临近的空间连在一起。外部空间看上去无边无际,被各种各样的巨大的物体、结构和景观元素充斥着,然而,它们可以通过过渡元素的利用而被转化和调和。如果要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空间,这些元素就是必需的,因为人们必须能组织自己的环境以使自己能在其中有效地进行各种功能活动。过渡元素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空间的重叠部分,展示着两个或多个在某个位置交叠的空间的共性。设计元素、相似的尺寸、建筑外观的色彩或者景观元素的重复——甚至是铺地形式的延续都是使用过渡元素的例子。在居住区的宜居性建设中,空间的层次直接决定行为尺度的宜人程度,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聚焦点
聚焦点赋予一个场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否则场所就是空荡荡的,空无一物的。一个聚焦点不仅有着自身的存在理由,而且通过它创造了空间的统一感。聚焦点完善了空间或社区的特色,使外部空间景观这幅图画最终圆满完成,为居住者创造了整体而统一的住区印象。在一个区域内,主要特色太多的时候会产生干扰人注意力的元素,这些元素互相之间争奇斗妍,结果反而使人更加迷惑。一个中世纪的村庄里的教堂塔楼、在大片居住区内所建造的篮球馆的形式,都能在场所中创造一个使所有其他元素众星捧月般支撑的中心。居住区中心地带可以使人们对住区的认知明朗化,强化居住区的识别性,将居住区的整体印象具体化为中心性的空间,由此使居民产生归属性意念,最终增强居住区的宜居性特征。
围和感
围合感可能是创造社区空间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平面、顶视平面,垂直平面或者墙体平面的巧妙的仔细处理,设计师创造围和感以适应各种用途。围和感使居住区空间的场所性进一步增强,人们在到达围和感较强的空间中会产生空间差异性的转换,从而引导休闲与交流行为的发生。建筑的高度对与之关联的开放空间的考虑在增强围合感方面至关要。如果围合开放空间的建筑高度的变化幅度在25%上下的话,它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另外,除非空间是由一幢高度均匀的建筑围合起来的,否则就要避免空间的围和体是多个高度一致的建筑,从而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所产生的阴影和构成建筑界面的线条,来彰显围和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一般来讲,居住区开放空间因周围住宅楼的层数较高而围和感较强,但宜人尺度的围和性则需要进一步的设计,从而消除过渡围和和消极围和的空间缺陷。
结构
对于开放空间来说,其流动性相对较强而易于发生改变,就像水一样,除非在空间中有强烈的元素或结构来界定,否则开放空间的感觉就很容易消失。界定的界面本身的特征和围和其中的流动空间产生了一个空间的结构性特征,界面中细部丰富的建筑總是努力突破墙面的大尺度、转化成为人可以接近的尺度的凸起、凹入和投影,以产生丰富的纹理。因此,其在界定空间方面比那些单色光滑的墙面的建筑更成功。趣味会通过阴影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如果人们想很舒适地使用空间并与他们周围的空间发生联系的话,有丰富形态的表面就成为必然的设计。同理,居住区的住宅楼的立面设计丰富,可以使居住区外部空间产生空间审美愉悦,从而为创造宜居性空间提供支撑。
2.廊坊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宜居性分析
河北廊坊是一个小型城市,城市整体尺度宜人,为建造宜居性居住区创造了尺度上的优势条件。新建的城市居住区容积率相对有所提高,但基本以20层以下的高层和多层为主。以馨钻界小区为例,该小区位于廊坊市中心附近,由于区位良好,基地容积率较原来有所提高,建筑层数为15层,在整体城市空间中并不显得特别突兀,反而成为具备识别性的地标。小区外部空间环境还处于建设之中,但空间感受宜人,无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常见的压抑感觉。小区采取曲形轴线组织空间,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成为高层住宅楼与开敞空间之间尺度过渡的载体,使整体外部居住空间产生了较为宜人的层次,一些景观构筑物亦担当了尺度由大到小的过渡作用。单体高层立面要素组织结构繁简适中,虚实相间、形态丰富,立面仿砖材质选择易于使人产生亲切感。馨钻界小区外部围和感较好,为其建筑层数较高,分布疏密程度适中所致。外部空间整体具备宜居性的基础,但空间聚焦点相对欠缺,空间均质化较强,有待进一步建设。(如图1)
3.结语
居住区外部空间只有达到了宜居性标准,才真正实现了其价值。通过对宜居性空间特征的研究来具体化为空间设计的手法,实现由宜居理念到宜居空间的转化,建设受居住者喜爱的空间是居住区设计者的使命。河北大规模建设是设计界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待更多宜居性的城市空间出现在“三年大变样”之后,成为丰富社会生活的容器。
参考文献:
[1] 社区设计——关于郊区和小型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美]肯尼斯·B·霍尔·JR著,许熙巍、徐波译。
注:
本文为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255
[关键词] 新建居住区宜居性设计
我国城市居住区建设从80年代的试点小区到现在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居住区建设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走向成熟。在现今城市的新建居住区中,设计者在总结以往设计成果的基础上,应重点突出居住区空间的宜居性特征营造,尤其是居住区的公共空间部分。设计者通过增强其空间吸引力而引发居民的归属性心理,可营造居住区的舒适宜人的空间氛围,实现居住区整体的“家园”属性。河北近年来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建造了大量新型城市居住区,在这些新建居住区中实现宜居性空间的构建,将提升建设行为和居民生活的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1.宜居性空间针对性设计手法
轴线、层次、聚焦点、围和感和结构等若干种空间设计手法可以增强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宜人度,通过空间本身的吸引力来完善空间对行为发生和审美心理的引导,从而增强居住区的宜居性。
轴线
轴线设计是一种视觉强烈和有力度的空间表达方式,通常会凌驾于其他组织元素之上。它的本质是线形的,用来建立秩序,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点或端点。由于轴线设计理念更容易让人与形式拘泥、严谨联想到一起,它似乎被利用为更精细的方法来创造起伏的街景,来指引人们的视线,形成一种端点的连续性。居住区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内轴线的使用可以使空间变得有秩序易于识别,但是从宜居角度来说,轴线的上述缺点容易使相对轻松的居住空间变得缺乏人情味,从而伤害居住区的心理和行为的舒适度。因此,可以通过改良的办法运用居住区的轴线来达到识别性强的目的,例如运用多条轴线、曲折的轴线来避免单条、直线型的轴线的刻板和无趣,同时使空间更适合人的活动的自由性和随意性。
层次
层次,或者说设计纹理的渐变,在空间设计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用一系列各种尺度的空间或户外空间,不仅可以创造等系列不同的景观、而且能帮助设计者精确地描述出较小空间衬托下的更重要的空间。对渐变的有效使用,是设计者将一个尺度巨大的空间减小到更适合人的尺度的最好办法之一,反之亦然。对层次设计的仔细关注能提高人们的戏剧性和兴奋度。转化元素将临近的空间连在一起。外部空间看上去无边无际,被各种各样的巨大的物体、结构和景观元素充斥着,然而,它们可以通过过渡元素的利用而被转化和调和。如果要形成完整和统一的空间,这些元素就是必需的,因为人们必须能组织自己的环境以使自己能在其中有效地进行各种功能活动。过渡元素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空间的重叠部分,展示着两个或多个在某个位置交叠的空间的共性。设计元素、相似的尺寸、建筑外观的色彩或者景观元素的重复——甚至是铺地形式的延续都是使用过渡元素的例子。在居住区的宜居性建设中,空间的层次直接决定行为尺度的宜人程度,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聚焦点
聚焦点赋予一个场所以存在的合理性,否则场所就是空荡荡的,空无一物的。一个聚焦点不仅有着自身的存在理由,而且通过它创造了空间的统一感。聚焦点完善了空间或社区的特色,使外部空间景观这幅图画最终圆满完成,为居住者创造了整体而统一的住区印象。在一个区域内,主要特色太多的时候会产生干扰人注意力的元素,这些元素互相之间争奇斗妍,结果反而使人更加迷惑。一个中世纪的村庄里的教堂塔楼、在大片居住区内所建造的篮球馆的形式,都能在场所中创造一个使所有其他元素众星捧月般支撑的中心。居住区中心地带可以使人们对住区的认知明朗化,强化居住区的识别性,将居住区的整体印象具体化为中心性的空间,由此使居民产生归属性意念,最终增强居住区的宜居性特征。
围和感
围合感可能是创造社区空间的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对平面、顶视平面,垂直平面或者墙体平面的巧妙的仔细处理,设计师创造围和感以适应各种用途。围和感使居住区空间的场所性进一步增强,人们在到达围和感较强的空间中会产生空间差异性的转换,从而引导休闲与交流行为的发生。建筑的高度对与之关联的开放空间的考虑在增强围合感方面至关要。如果围合开放空间的建筑高度的变化幅度在25%上下的话,它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另外,除非空间是由一幢高度均匀的建筑围合起来的,否则就要避免空间的围和体是多个高度一致的建筑,从而通过不同高度的建筑所产生的阴影和构成建筑界面的线条,来彰显围和空间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一般来讲,居住区开放空间因周围住宅楼的层数较高而围和感较强,但宜人尺度的围和性则需要进一步的设计,从而消除过渡围和和消极围和的空间缺陷。
结构
对于开放空间来说,其流动性相对较强而易于发生改变,就像水一样,除非在空间中有强烈的元素或结构来界定,否则开放空间的感觉就很容易消失。界定的界面本身的特征和围和其中的流动空间产生了一个空间的结构性特征,界面中细部丰富的建筑總是努力突破墙面的大尺度、转化成为人可以接近的尺度的凸起、凹入和投影,以产生丰富的纹理。因此,其在界定空间方面比那些单色光滑的墙面的建筑更成功。趣味会通过阴影的形式来进行表达,如果人们想很舒适地使用空间并与他们周围的空间发生联系的话,有丰富形态的表面就成为必然的设计。同理,居住区的住宅楼的立面设计丰富,可以使居住区外部空间产生空间审美愉悦,从而为创造宜居性空间提供支撑。
2.廊坊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宜居性分析
河北廊坊是一个小型城市,城市整体尺度宜人,为建造宜居性居住区创造了尺度上的优势条件。新建的城市居住区容积率相对有所提高,但基本以20层以下的高层和多层为主。以馨钻界小区为例,该小区位于廊坊市中心附近,由于区位良好,基地容积率较原来有所提高,建筑层数为15层,在整体城市空间中并不显得特别突兀,反而成为具备识别性的地标。小区外部空间环境还处于建设之中,但空间感受宜人,无高层建筑外部空间常见的压抑感觉。小区采取曲形轴线组织空间,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成为高层住宅楼与开敞空间之间尺度过渡的载体,使整体外部居住空间产生了较为宜人的层次,一些景观构筑物亦担当了尺度由大到小的过渡作用。单体高层立面要素组织结构繁简适中,虚实相间、形态丰富,立面仿砖材质选择易于使人产生亲切感。馨钻界小区外部围和感较好,为其建筑层数较高,分布疏密程度适中所致。外部空间整体具备宜居性的基础,但空间聚焦点相对欠缺,空间均质化较强,有待进一步建设。(如图1)
3.结语
居住区外部空间只有达到了宜居性标准,才真正实现了其价值。通过对宜居性空间特征的研究来具体化为空间设计的手法,实现由宜居理念到宜居空间的转化,建设受居住者喜爱的空间是居住区设计者的使命。河北大规模建设是设计界重大的历史机遇,期待更多宜居性的城市空间出现在“三年大变样”之后,成为丰富社会生活的容器。
参考文献:
[1] 社区设计——关于郊区和小型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美]肯尼斯·B·霍尔·JR著,许熙巍、徐波译。
注:
本文为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09年河北省建设科技研究指导性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9-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