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随着“优质课活动”的工作安排,到学校连续听了50多节语文课,其中于传统文化内容有关的就有20多节次,涉及到4篇课文,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春酒》、《吆喝》。听了这些老师的讲课,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时常在脑际萦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文化意蕴的教学目标应如何定位?怎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下面就以《端午的鸭蛋》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传统文化意蕴的教学目标定位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主要以闲适的笔调,介绍了家乡端午的习俗、有名的咸鸭蛋以及端午吃鸭蛋的一些趣事,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由衷热爱的思想感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多从文章的分析入手,或挖掘端午习俗,或寻找家乡鸭蛋的特点,或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品味作者恬淡幽默的语言风格等等。拓展一点的,就是增加一些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探讨,或一言以蔽之曰:“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本身的文化意蕴却很少有人问津。课后,我问一些老师:“课文里写了那么多端午的习俗,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我们应该保护的文化遗产。那么,你知道这些文化现象的意蕴是什么?何不从这个高度去升华课文内容呢?”没想到我这样一问,竟然不少教师回答不出来。我不禁困惑起来,对课文中这样直接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教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怎么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激发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情感呢?
当然,老师讲课内容的安排也不能说偏,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所讲的那些内容也都是学生应知应会的教学目标,同时不少的教学参考书也都是那样分析的,老师们也就都这样讲了。要说它偏,不仅不合事实,老师们也不会认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起码说这样的讲课立意不高,或者说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深。不是吗?人们常说,语文学科是铸造人的灵魂的学科。从“铸造灵魂”这个高度去审视,就不能不考虑讲课的“立意”问题,意之不立,魂从何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像这些直接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课文,教师必须从“铸造灵魂”的高度去立意,不拘泥于教参内容,把传统民俗的意蕴充分地挖掘、升华,讲清楚弄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炽热而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自己终生为民族的利益去拼搏、奋斗。传统文化意蕴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如此。
二、传统文化意蕴的揭示和升华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端午节的文化意蕴是非常丰厚的。且不说端午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且不说端午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单是端午习俗的本身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揭示、去升华。文中作者介绍了家乡端午节系百索子、挂鸭络子、做香角子、缠粽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吃咸鸭蛋等习俗。从有关资料看,这些习俗与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只有一些地域因环境的不同,而习俗略有差异。教学中若仅仅把这些习俗介绍给学生,或再挖掘出一些别处的习俗以示内容的拓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讲清端午习俗丰富的文化意蕴。比如要讲清端午节饮雄黄酒、采草药、贴五毒、贴符、挂菖蒲、插艾叶、挂香馕、挂五彩线等习俗,就要讲清楚,端午节正值初夏,天气温热潮湿,瘟疫易于滋生,这些民俗事象,都体现了驱避邪恶毒害、防病祛灾、祈求健康、企盼吉祥幸福的文化意蕴。升华起来,这就是人们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又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的起源问题,其实并非源于纪念屈原。按照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一文中的说法,端午节原为古代一个龙的祭日,它的产生远远早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地方知名历史人物的关怀,从而,在民间也就有了纪念屈原、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曹娥等种种传说。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念屈原的说法。这表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人民心中种下的爱,不仅战胜了人对龙的原始性祈祷和恐惧,也胜过对其他历史人物的怀念和追忆,从而反映了人们追思先贤、推崇高尚的精神追求。这样,端午节也就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内容,打上了一种深深的爱国主义文化印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甚至不惜以身殉国,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和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在。再如划龙舟竞技活动,那种龙舟竞渡中所表现出来的齐心合力、协调一致、争当第一的事象意蕴,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吗?还有龙舟竞渡过程中万人空巷、人际交流所表现出的增进亲情、人与自然的和谐;包粽子所体现出的彼此竞技,亲情之间的和谐、团圆等等,都是这个节日习俗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蕴。正是这些习俗的文化意蕴得到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才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品格、共同精神。那就是团结向上、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弘扬正气,这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这一深厚的文化意蕴挖掘出来,客观揭示,科学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一定能受到潜移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立足点。
三、要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和实践性
懂得了什么是传统文化,认识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但真正使学生情有所感、体有所悟,还必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密切联系实际,点燃学生的激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导向,让学生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洋节盛行的今天,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8年第一次以全国法定假日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把一个民俗节日提升为国家法定假日,表明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要坚持这一导向,让学生在懂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国家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学生认真地对待并努力过好这个节日。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价值。认识了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就不难理解这种文化内涵的现代价值。千百年来,端午节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了我们对文化先贤的纪念,寄托了我们对崇高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追求,也寄托了我们对人间充满正气的美好祝愿。这一切,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与以人为本、团结奋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意蕴的现代价值所在。
再次,要联系实际,点燃学生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激情。传统节日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能只靠书本中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只靠书本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去说教,而要联系存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实际,去进行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学生不仅理解深刻,而且还能深受感染,情调高昂,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指导教师在教《端午节的鸭蛋》一文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茂县与外界的交通、通信一度中断,成为“孤岛”。灾情最严重的沟口、渭门、飞虹和黑虎四个乡镇房屋全部损坏,其中八成完全坍塌。灾情发生后,武警重庆总队五百余名官兵奉命驰援,第一时间开赴茂县,一边解救被压群众,一边迅速把灾民安置在帐篷里。端午节前夕,武警官兵提着糯米、花生米、粽叶等原料,来到各个安置点的帐篷里,与受灾群众一起包粽子、拉家常,以过“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方式安抚灾民。在包粽子、拉家常的过程中,官兵一边包一边介绍地震到来时的各种情形,介绍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还同灾民开展了包粽子的技能交流与比赛等。不知不觉中,幸福在灾民的指间流动,暖流在他们的周身荡漾,希望在他们的心中升起,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放,那些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弥漫多日的忧郁氛围,一下子被驱散得精光。他们的信念坚定了,他们的理想奋发了,他们的精神振奋了,重建家园的勇气升腾了。同学们,这力量这勇气从何而来?这不就是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吗?这不就是端午文化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一番深沉而慷慨的讲述使得教室里空前的静,但学生一个个伸颈侧目,眼睛发亮,脸上充满了激情和感动,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使用哪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理解传统文化意蕴,弘扬民族精神都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立足点。也只有坚持这个正确的导向,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卓有成效,根深而叶茂。
作者简介:
王占京:河南省特级教师;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全国优秀学术指导。
一、传统文化意蕴的教学目标定位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主要以闲适的笔调,介绍了家乡端午的习俗、有名的咸鸭蛋以及端午吃鸭蛋的一些趣事,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由衷热爱的思想感情。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多从文章的分析入手,或挖掘端午习俗,或寻找家乡鸭蛋的特点,或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品味作者恬淡幽默的语言风格等等。拓展一点的,就是增加一些关于端午节起源的探讨,或一言以蔽之曰:“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而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本身的文化意蕴却很少有人问津。课后,我问一些老师:“课文里写了那么多端午的习俗,这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我们应该保护的文化遗产。那么,你知道这些文化现象的意蕴是什么?何不从这个高度去升华课文内容呢?”没想到我这样一问,竟然不少教师回答不出来。我不禁困惑起来,对课文中这样直接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教师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怎么能让学生心领神会,激发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情感呢?
当然,老师讲课内容的安排也不能说偏,从文章学的角度看,所讲的那些内容也都是学生应知应会的教学目标,同时不少的教学参考书也都是那样分析的,老师们也就都这样讲了。要说它偏,不仅不合事实,老师们也不会认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起码说这样的讲课立意不高,或者说对教材内容的挖掘不深。不是吗?人们常说,语文学科是铸造人的灵魂的学科。从“铸造灵魂”这个高度去审视,就不能不考虑讲课的“立意”问题,意之不立,魂从何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传承和弘扬,像这些直接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课文,教师必须从“铸造灵魂”的高度去立意,不拘泥于教参内容,把传统民俗的意蕴充分地挖掘、升华,讲清楚弄明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产生炽热而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自己终生为民族的利益去拼搏、奋斗。传统文化意蕴的教学目标定位应该如此。
二、传统文化意蕴的揭示和升华
《端午的鸭蛋》一文中,端午节的文化意蕴是非常丰厚的。且不说端午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且不说端午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单是端午习俗的本身就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去揭示、去升华。文中作者介绍了家乡端午节系百索子、挂鸭络子、做香角子、缠粽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吃咸鸭蛋等习俗。从有关资料看,这些习俗与全国各地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只有一些地域因环境的不同,而习俗略有差异。教学中若仅仅把这些习俗介绍给学生,或再挖掘出一些别处的习俗以示内容的拓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讲清端午习俗丰富的文化意蕴。比如要讲清端午节饮雄黄酒、采草药、贴五毒、贴符、挂菖蒲、插艾叶、挂香馕、挂五彩线等习俗,就要讲清楚,端午节正值初夏,天气温热潮湿,瘟疫易于滋生,这些民俗事象,都体现了驱避邪恶毒害、防病祛灾、祈求健康、企盼吉祥幸福的文化意蕴。升华起来,这就是人们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的根本体现。又如: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的起源问题,其实并非源于纪念屈原。按照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一文中的说法,端午节原为古代一个龙的祭日,它的产生远远早于屈原自沉汨罗江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地方知名历史人物的关怀,从而,在民间也就有了纪念屈原、纪念介子推、纪念伍子胥、纪念越王勾践、纪念曹娥等种种传说。然而,影响最大的还是纪念屈原的说法。这表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人民心中种下的爱,不仅战胜了人对龙的原始性祈祷和恐惧,也胜过对其他历史人物的怀念和追忆,从而反映了人们追思先贤、推崇高尚的精神追求。这样,端午节也就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内容,打上了一种深深的爱国主义文化印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甚至不惜以身殉国,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和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在。再如划龙舟竞技活动,那种龙舟竞渡中所表现出来的齐心合力、协调一致、争当第一的事象意蕴,不正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拼搏精神吗?还有龙舟竞渡过程中万人空巷、人际交流所表现出的增进亲情、人与自然的和谐;包粽子所体现出的彼此竞技,亲情之间的和谐、团圆等等,都是这个节日习俗所表现出的文化意蕴。正是这些习俗的文化意蕴得到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才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共同品格、共同精神。那就是团结向上、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弘扬正气,这是我们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这一深厚的文化意蕴挖掘出来,客观揭示,科学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一定能受到潜移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立足点。
三、要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和实践性
懂得了什么是传统文化,认识了传统文化的丰富意蕴,但真正使学生情有所感、体有所悟,还必须坚持传统文化教育的导向性和实践性,密切联系实际,点燃学生的激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传统文化教育导向,让学生认识到继承传统文化节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洋节盛行的今天,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端午节,2008年第一次以全国法定假日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把一个民俗节日提升为国家法定假日,表明了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要坚持这一导向,让学生在懂得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国家这一举措的重要意义,从而要求学生认真地对待并努力过好这个节日。
其次,要使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内涵的现代价值。认识了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的文化内涵,就不难理解这种文化内涵的现代价值。千百年来,端午节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寄托了我们对文化先贤的纪念,寄托了我们对崇高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追求,也寄托了我们对人间充满正气的美好祝愿。这一切,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条件下,与以人为本、团结奋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这也正是传统文化意蕴的现代价值所在。
再次,要联系实际,点燃学生热爱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激情。传统节日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不能只靠书本中的传统文化,也不能只靠书本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概念去说教,而要联系存在于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实际,去进行广泛的传统文化教育,这样学生不仅理解深刻,而且还能深受感染,情调高昂,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我指导教师在教《端午节的鸭蛋》一文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茂县与外界的交通、通信一度中断,成为“孤岛”。灾情最严重的沟口、渭门、飞虹和黑虎四个乡镇房屋全部损坏,其中八成完全坍塌。灾情发生后,武警重庆总队五百余名官兵奉命驰援,第一时间开赴茂县,一边解救被压群众,一边迅速把灾民安置在帐篷里。端午节前夕,武警官兵提着糯米、花生米、粽叶等原料,来到各个安置点的帐篷里,与受灾群众一起包粽子、拉家常,以过“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方式安抚灾民。在包粽子、拉家常的过程中,官兵一边包一边介绍地震到来时的各种情形,介绍抗震救灾的英雄人物,还同灾民开展了包粽子的技能交流与比赛等。不知不觉中,幸福在灾民的指间流动,暖流在他们的周身荡漾,希望在他们的心中升起,笑容在他们的脸上绽放,那些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弥漫多日的忧郁氛围,一下子被驱散得精光。他们的信念坚定了,他们的理想奋发了,他们的精神振奋了,重建家园的勇气升腾了。同学们,这力量这勇气从何而来?这不就是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吗?这不就是端午文化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一番深沉而慷慨的讲述使得教室里空前的静,但学生一个个伸颈侧目,眼睛发亮,脸上充满了激情和感动,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使用哪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理解传统文化意蕴,弘扬民族精神都应该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立足点。也只有坚持这个正确的导向,密切联系实际,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卓有成效,根深而叶茂。
作者简介:
王占京:河南省特级教师;平顶山市优秀教师;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全国优秀学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