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暑假到啦,孩子们早就在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有的已经计划好跟爸爸妈妈一起出游,有的想约上小伙伴痛痛快快地玩耍,还有的要奔波于各种兴趣班培训班。
无论怎样度过假期,最重要的是快乐与安全。
不能掉以轻心的安全教育
有这样一个说法,买彩票时,明明知道中奖的概率非常低,人们还是会抱着“别人能中,我为什么不能”的心态去试试;可在遇到麻烦时,比如闯红灯可能会被车撞,人们想的却是“哪有那么不巧,偏偏就轮到我的头上”。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心态比比皆是。最为可怕的是涉及到儿童安全的问题,也有家长会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态。明明知道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会有危险,却不去制止;无视安全警告去水库等野外游泳溺水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据统计,意外伤害是中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溺水和交通伤害分列前两位。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充分重视儿童安全问题,做好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如加固阳台防护网、桌角等尖锐处安装防撞贴、电器插座安装防触电保护、开水利刃不要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等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还需要提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起抽象的说教,用生动形象的亲子阅读形式来告诉孩子如何自我保护,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父母应了解的身边安全守则
一、教孩子熟记父母或监护人姓名和手机号码,能准确描述家庭住址。
通过不断重复的形式,让孩子记住以上信息,以防不慎走失或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与父母联系。
二、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大些的孩子可以通过佩戴安全手环或安全手表来控制其活动范围,让父母随时了解孩子位置。
三、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因视线内无车或赶时间就违反交通规则。要让孩子懂得没有任何一件事比生命更宝贵。
四、不随意将孩子单独交给异性照看,哪怕对方是亲属、同事或邻居。
五、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密闭的空间可能让孩子窒息,也可能让坏人有机可乘。
六、尽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尤其是低幼儿童,哪怕只是买个菜的时间,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国外甚至以法律的形式禁止监护人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让孩子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向爸妈倾诉,找父母求助。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因为并不是所有大人说的话都是出于善意。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一)鼓励孩子表达,尤其是在自己不舒服不愿意的时候说不;
(二)信任孩子的感觉,哪怕他还不能正确表达;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比如通过定期亲子活动、亲子共读;
(四)掌握在孩子不愿意讲时引导他讲的技巧;
(五)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与他的小伙伴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六)孩子事无小事,特别留意孩子的特殊行为表现。
无论怎样度过假期,最重要的是快乐与安全。
不能掉以轻心的安全教育
有这样一个说法,买彩票时,明明知道中奖的概率非常低,人们还是会抱着“别人能中,我为什么不能”的心态去试试;可在遇到麻烦时,比如闯红灯可能会被车撞,人们想的却是“哪有那么不巧,偏偏就轮到我的头上”。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心态比比皆是。最为可怕的是涉及到儿童安全的问题,也有家长会抱着这样的侥幸心态。明明知道孩子在街道上玩耍会有危险,却不去制止;无视安全警告去水库等野外游泳溺水事件更是屡屡发生。据统计,意外伤害是中国1—14岁儿童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溺水和交通伤害分列前两位。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充分重视儿童安全问题,做好力所能及的防护措施。如加固阳台防护网、桌角等尖锐处安装防撞贴、电器插座安装防触电保护、开水利刃不要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等等。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还需要提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比起抽象的说教,用生动形象的亲子阅读形式来告诉孩子如何自我保护,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父母应了解的身边安全守则
一、教孩子熟记父母或监护人姓名和手机号码,能准确描述家庭住址。
通过不断重复的形式,让孩子记住以上信息,以防不慎走失或有紧急情况时能及时与父母联系。
二、公共场所不要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大些的孩子可以通过佩戴安全手环或安全手表来控制其活动范围,让父母随时了解孩子位置。
三、以身作则,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能因视线内无车或赶时间就违反交通规则。要让孩子懂得没有任何一件事比生命更宝贵。
四、不随意将孩子单独交给异性照看,哪怕对方是亲属、同事或邻居。
五、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密闭的空间可能让孩子窒息,也可能让坏人有机可乘。
六、尽量不要让孩子一个人在家,尤其是低幼儿童,哪怕只是买个菜的时间,也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国外甚至以法律的形式禁止监护人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七、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让孩子相信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以向爸妈倾诉,找父母求助。不要强迫孩子听话,因为并不是所有大人说的话都是出于善意。
如何听孩子才会说:
(一)鼓励孩子表达,尤其是在自己不舒服不愿意的时候说不;
(二)信任孩子的感觉,哪怕他还不能正确表达;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比如通过定期亲子活动、亲子共读;
(四)掌握在孩子不愿意讲时引导他讲的技巧;
(五)同龄人之间容易沟通,与他的小伙伴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六)孩子事无小事,特别留意孩子的特殊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