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之下,对人才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要求和新标准,“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成为培养新式人才的重要模式之一。它将教学与实务结合,甚至更加强调实务,注重实操能力,在“三位一体”的布局下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我国实务界源源不断地供应了大批量的优秀人才。从现实的教学培养出发,探讨“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适应于更多学校的途径,提出部分创新性对策。
[关 键 词] “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04-02
“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自产生之时,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该模式凭借自己的优秀成果有力地回击了质疑的声音,并持续展现出强劲的活力。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瑕疵,如果这些瑕疵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其潜力的继续迸发,进而会阻碍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每一位教育者理应重视当下该模式所存在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促使该模式更好地为我国的建设服务。
一、重新组建顶层设计,提供必要支撑
顶层设计是具体展开产教融合的关键,只有在顶层设计方面把好关卡,才能够保证整个产教融合在“三位一体”的模式下展开,不至于偏向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最终导致产教融合的被架空[1]。每一个学校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情况,每一个学校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建立目的,因此,不同的学校在办学方面自然有着不同的定位。可以说,办学定位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始终,只有明确了属于自己学校的定位,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于产教融合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学校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自己的观念,以往学校不会区分自己学校的各类专业,对每一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培养模式,这对产教融合模式來说是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不符合“三位一体”布局要求的。偏向技能型的相比较于偏向专业型的更适合采用产教融合的模式培养,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哪些专业属于技能型,哪些专业属于专业型。对于技能型的专业,学校要将其列为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的重要项目,并从中提取出学校的优势专业,重点发展此类专业。当前学校日常运行所使用的体制机制主要是针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设计的,但是“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却不同于以往的新事物,如果继续使用以往的体制机制,势必会阻碍该模式的健康发展。“三位一体”意味着需要在教学之中引入更多的主体,因此学校应当具有开放性。学校需要改变以往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制订更多开放式的政策,面向社会展示学校优势,从而吸引各类主体进入校园,参与校园的各类教学活动,使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都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所用。当然学校也应当具有长远眼光,适当给予其他主体红利,保证其他主体长期稳定地立足于学校,保持产教融合的稳定性。学校不同于社会上的各类组织,学校的组织机构带有专属于学校的浓厚色彩,但是这些却不适合于社会上的组织,要想推进产教融合以及“三位一体”,必须设置面向社会组织的组织机构,通过这些组织机构强化各类主体之间的沟通,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避免因为内部管理的不同而产生合作上的问题。
二、重新构筑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必要指引
打造“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应对人才培养的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使之符合模式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对各类人才有着不同的偏好,在教育匮乏的年代,需要大量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在法治初始的时代,需要大量法律人推动法治的建设。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自然要关注时代的需求。学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敏锐地察觉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这种判断,灵活地调整自己专业的布局。当然,学校的这种判断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自身来做出,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学校应当与行业协会加强联络,外聘一定数量的专家,听取专家对专业前景的解读,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时代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2]。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才质量的高低。“双师制”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相比较于该模式来说比较成熟,并且“双师制”与该模式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将“双师制”引入该模式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学校需要组建针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化队伍,该队伍既要吸收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群体,又要吸收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实际任职的人员。老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理论上的指导,保证学生在理论上没有漏洞;实际任职人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实务上的经验,保证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双师队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的,进入该队伍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不负责。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资质的审查,既要考查教师知识方面的能力,同时又要注重教师的责任心、严谨度等各类思想层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真正落实。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师的培训,当下的时代可谓是日新月异,教师也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学校要针对性地对双师做出培训。“三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说到底是围绕人才展开的,因此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方面。以往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此模式下,要转变教学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说理式的教学模式,引入真实的企业案例,鼓励企业多多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实务中的做法。
三、着眼于社会需求,注重社会服务 任何教育都是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人才,“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自然也不例外。当下越发重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强调在现实的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科研中现实性教学。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走出学校的围墙,将更多优秀的成果运用到社会之中,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经济效果的转化。学生通过科研活动,感受到科研的力量,在实际的操作中习得理论知识与技能。这种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打实地看到整个过程,避免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的不当讲述给学生造成的误解[3]。当然,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是单纯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不是为了教学而进行科研活动,而是要强化应用类的科研。学校要联合企业,时常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在实际的运作中产生的各类难题,着眼于这些难题,在与企业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申报课题,一起进行研究,实现各方的进步。学校只有实现与企业双向交流,才能够保證自己永远处于进步之中,因此,学校也要对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企业中的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上有着很强的能力,但是部分人员却可能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教育。对于这部分人员,学校就可以积极与企业沟通,吸收这部分人员到学校来进修,弥补他们在理论方面的漏洞。学校的这种做法,一方面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动力,保证企业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吸引企业当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满足学校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四、助推国际合作,探讨创新模式
教育总是要回馈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的培养模式自然也要具有国际化的因素。学校可以与学校当地的外国企业进行必要的交流,针对双方各自的需求,建立合作项目,一方面为学校提供国际化的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注入更多中国本土的元素,实现双方的共赢。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规则,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模式与其他的国家交流,势必会造成交流的不畅,这就需要学校了解并遵守国际化规则,并在与外国企业沟通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规则[4]。走向国际化,既要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又要注意与外国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外国学校发展较早,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对于某些问题也有了较为系统、成熟的解决方案。我国的学校在与外国学校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在该模式的具体运用上少走弯路。为此,首先,学校要对外国学校做简单的筛选。外国的学校质量有高低之分,如果不幸与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合作,只会消耗本校的资源,浪费本校的时间与精力。其次,学校要关注外国学校的各类数据,尤其是其与当地企业的联络是否紧密、办学理念与方向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在经过初步的筛选之后,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意向院校展开友好的协商,签订合作协议,维持双方合作的稳定性。最后,学校不能只是一味地、不加选择地吸收外国学校的经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学校需要筛除掉不适用本校实际的做法,对于保留的做法也要融入自己的元素,保持本校的自身特色。
五、结语
产教融合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潮流,抓住此次机遇,便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上一层楼。“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既是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新期望、新要求,又是我国当下发展的时代需要。可以说,该模式就是为了当前的经济发展而生。各方都需要重视该模式,对于学校而言,这个担子只会更加的沉重。重视顶层设计方面的配套,为该模式的落实提供支撑;根据顶层设计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体系,据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为实际的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同时在教学中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时代需求为指引,关注服务社会;最后要勇于走向世界,加强与各类国际上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曹炳志.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国工匠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与效果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14):177.
[2]刘炜,李辉.基于产教融合“师生共长,多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中心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4):179-184.
[3]宋锦刚,沈智慧,刘芬,等.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今世缘营销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60.
[4]路全新,张贵春.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路径探析: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9(8):86-87.
◎编辑 栗国花
[关 键 词] “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7-0104-02
“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自产生之时,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关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该模式凭借自己的优秀成果有力地回击了质疑的声音,并持续展现出强劲的活力。但是,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瑕疵,如果这些瑕疵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影响其潜力的继续迸发,进而会阻碍其在全国范围的推广。每一位教育者理应重视当下该模式所存在的每一个细小问题,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以便促使该模式更好地为我国的建设服务。
一、重新组建顶层设计,提供必要支撑
顶层设计是具体展开产教融合的关键,只有在顶层设计方面把好关卡,才能够保证整个产教融合在“三位一体”的模式下展开,不至于偏向其中的某一个方面而最终导致产教融合的被架空[1]。每一个学校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情况,每一个学校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建立目的,因此,不同的学校在办学方面自然有着不同的定位。可以说,办学定位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始终,只有明确了属于自己学校的定位,才能够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对于产教融合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学校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自己的观念,以往学校不会区分自己学校的各类专业,对每一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培养模式,这对产教融合模式來说是不可取的,同时也是不符合“三位一体”布局要求的。偏向技能型的相比较于偏向专业型的更适合采用产教融合的模式培养,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哪些专业属于技能型,哪些专业属于专业型。对于技能型的专业,学校要将其列为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的重要项目,并从中提取出学校的优势专业,重点发展此类专业。当前学校日常运行所使用的体制机制主要是针对以往的教学模式而设计的,但是“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模式却不同于以往的新事物,如果继续使用以往的体制机制,势必会阻碍该模式的健康发展。“三位一体”意味着需要在教学之中引入更多的主体,因此学校应当具有开放性。学校需要改变以往封闭式教学的模式,制订更多开放式的政策,面向社会展示学校优势,从而吸引各类主体进入校园,参与校园的各类教学活动,使校内外的各种资源都能够为学校的教学所用。当然学校也应当具有长远眼光,适当给予其他主体红利,保证其他主体长期稳定地立足于学校,保持产教融合的稳定性。学校不同于社会上的各类组织,学校的组织机构带有专属于学校的浓厚色彩,但是这些却不适合于社会上的组织,要想推进产教融合以及“三位一体”,必须设置面向社会组织的组织机构,通过这些组织机构强化各类主体之间的沟通,提升沟通的效率和有效性,避免因为内部管理的不同而产生合作上的问题。
二、重新构筑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必要指引
打造“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因此,应对人才培养的体系做出一定的调整,使之符合模式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对各类人才有着不同的偏好,在教育匮乏的年代,需要大量教师投身教育事业;在法治初始的时代,需要大量法律人推动法治的建设。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自然要关注时代的需求。学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敏锐地察觉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这种判断,灵活地调整自己专业的布局。当然,学校的这种判断不能单纯地依靠学校自身来做出,需要吸收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学校应当与行业协会加强联络,外聘一定数量的专家,听取专家对专业前景的解读,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时代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2]。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教师,可以说教师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才质量的高低。“双师制”在我国已经有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相比较于该模式来说比较成熟,并且“双师制”与该模式有着极高的相似性,因此将“双师制”引入该模式可以说是强强联合。学校需要组建针对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化队伍,该队伍既要吸收具有丰富理论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群体,又要吸收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实际任职的人员。老教师可以给学生的培养提供更多理论上的指导,保证学生在理论上没有漏洞;实际任职人员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实务上的经验,保证学生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当然,双师队伍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入的,进入该队伍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学生不负责。学校要加强对教师资质的审查,既要考查教师知识方面的能力,同时又要注重教师的责任心、严谨度等各类思想层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教融合的真正落实。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师的培训,当下的时代可谓是日新月异,教师也需要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学校要针对性地对双师做出培训。“三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说到底是围绕人才展开的,因此完善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必要的方面。以往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此模式下,要转变教学中心,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一切围绕学生展开。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说理式的教学模式,引入真实的企业案例,鼓励企业多多参与课堂,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实务中的做法。
三、着眼于社会需求,注重社会服务 任何教育都是为了向社会输送符合要求的人才,“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自然也不例外。当下越发重视教学与科研的一体化,强调在现实的教学中开展科研活动,在实际的科研中现实性教学。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走出学校的围墙,将更多优秀的成果运用到社会之中,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经济效果的转化。学生通过科研活动,感受到科研的力量,在实际的操作中习得理论知识与技能。这种科研与教学融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实打实地看到整个过程,避免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的不当讲述给学生造成的误解[3]。当然,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不是单纯地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不是为了教学而进行科研活动,而是要强化应用类的科研。学校要联合企业,时常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在实际的运作中产生的各类难题,着眼于这些难题,在与企业进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同申报课题,一起进行研究,实现各方的进步。学校只有实现与企业双向交流,才能够保證自己永远处于进步之中,因此,学校也要对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企业中的人员在实际的操作上有着很强的能力,但是部分人员却可能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教育。对于这部分人员,学校就可以积极与企业沟通,吸收这部分人员到学校来进修,弥补他们在理论方面的漏洞。学校的这种做法,一方面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动力,保证企业的继续发展;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吸引企业当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来学校,满足学校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四、助推国际合作,探讨创新模式
教育总是要回馈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学校的培养模式自然也要具有国际化的因素。学校可以与学校当地的外国企业进行必要的交流,针对双方各自的需求,建立合作项目,一方面为学校提供国际化的实务经验,另一方面也为企业注入更多中国本土的元素,实现双方的共赢。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规则,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模式与其他的国家交流,势必会造成交流的不畅,这就需要学校了解并遵守国际化规则,并在与外国企业沟通的过程中运用这些规则[4]。走向国际化,既要加强与外国企业的联系,又要注意与外国学校的交流与合作。外国学校发展较早,在很多方面都已经比较成熟,对于某些问题也有了较为系统、成熟的解决方案。我国的学校在与外国学校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吸取他们的经验教训,在该模式的具体运用上少走弯路。为此,首先,学校要对外国学校做简单的筛选。外国的学校质量有高低之分,如果不幸与教学质量差的学校合作,只会消耗本校的资源,浪费本校的时间与精力。其次,学校要关注外国学校的各类数据,尤其是其与当地企业的联络是否紧密、办学理念与方向是否有相同的地方。在经过初步的筛选之后,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与意向院校展开友好的协商,签订合作协议,维持双方合作的稳定性。最后,学校不能只是一味地、不加选择地吸收外国学校的经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学校需要筛除掉不适用本校实际的做法,对于保留的做法也要融入自己的元素,保持本校的自身特色。
五、结语
产教融合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新潮流,抓住此次机遇,便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更上一层楼。“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模式既是国家对教育行业的新期望、新要求,又是我国当下发展的时代需要。可以说,该模式就是为了当前的经济发展而生。各方都需要重视该模式,对于学校而言,这个担子只会更加的沉重。重视顶层设计方面的配套,为该模式的落实提供支撑;根据顶层设计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体系,据此做出适当的调整,为实际的人才培养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同时在教学中着眼于社会的需要,以时代需求为指引,关注服务社会;最后要勇于走向世界,加强与各类国际上的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模式。
参考文献:
[1]曹炳志.产教融合背景下“大国工匠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与效果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14):177.
[2]刘炜,李辉.基于产教融合“师生共长,多位一体”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中心为例[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0(4):179-184.
[3]宋锦刚,沈智慧,刘芬,等.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今世缘营销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17):60.
[4]路全新,张贵春.技工院校产教融合特色发展路径探析:河南经济贸易技师学院为例[J].中国培训,2019(8):86-87.
◎编辑 栗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