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让人物形象更鲜明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外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度解读作品。教师把解读成果运用到阅读指导中去,能够激发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教师解读作品时可尝试结合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小说艺术表现手法展开教学。
  关键词:错位;曲折;个性化;撼动心灵
  曹文轩的《青铜葵花》是推荐给七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作品,这易读且经典的书籍,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读到《青铜葵花》第三章“老槐树”时,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鼻子酸酸、眼泪汪汪。葵花的可怜、青铜一家人的善良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再一次领略了人性的光辉。
  当葵花来到大槐树下等待有人认领时,我猜想最应该领养她的是青铜一家。青铜与葵花之间的关系那么亲密,奶奶第一眼见到葵花就那样喜欢,爸爸和妈妈也觉着这个小女孩是那么纯洁、可人。再说,青铜家也缺一个葵花这样的小姑娘。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青铜一家并没有做出要领养葵花的举动。 与此同时嘎鱼一家人出现了,嘎鱼调皮、难缠,我们不禁为葵花接下来的命运紧紧地捏一把汗。难道葵花活该要被嘎鱼欺负一辈子不成?
  正因为葵花的可人,读者都希望小姑娘能幸运起来,可作者偏偏不让她轻易走运。这种拉开故事情节与读者认知间的距离、促进故事情节波澜、曲折发展的手法就是错位艺术。《青铜葵花》中很多故事都具有错位之美。
  一、故事情节的错位,推动了叙事的曲折发展
  小说中有很多故事都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读者读起来会倍感亲切。比如,孩子用装死人的玩法吓唬人等。因为嘎鱼装成死人,葵花在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驱赶不了水田里的鸭子来向嘎鱼求救时,被狠狠地涮了一把。鸭子在水田里横冲直撞的兴奋,昭示着嘎鱼捉弄葵花恶作剧得以成功的狂喜心态,但嘎鱼这孩子没有料到后果的严重性,玩过了头,所以才有了后文写到的青铜报复行为的出现。
  嘎鱼装死,符合孩子的天性,是无可厚非的。但他用错了地方,导致了严重的后果,这就是错位。错位带来连锁反应,生发出一连串的事端,推动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发展。
  二、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错位艺术往往会将人物形象刻画地更加鲜明
  青铜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虽然从小因为生病成了哑巴,但他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和与人交流的方式,也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时他的想法出人意表,而且充满神奇色彩。比如“冰项链”的故事,他处理问题的方式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又心生无限敬佩。
  “三月蝗”一章中,因闹蝗灾各家相继断炊了。当饥饿来临时,解决温饱问题是最当紧的。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人们往往会使出各种手段,用尽浑身解数,其目的只有一个——弄到能吃的东西!青铜家本来就是村里最穷的,又碰到倒霉年景,找到食物的欲望更加强烈。但青铜一家人虽然穷,却没有道德污点,即便在如此饥寒交迫的时刻,家里依然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出偷针拿线的事。作者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特殊背景里进行艺术塑造,刻画了一组典型的人物群像。
  但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都应该是具有个性的,如何让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曹文轩有妙招。
  为了解决肚子饥饿问题,青铜带着葵花跑到芦苇荡的深处,找新鲜的芦根充饥。不仅如此,这孩子还很善于观察:他在苇塘里发现了不少野鸭,此刻青铜萌生抓一只回去炖汤的主意。青铜既聪明又能干,虽耗费了体力、经历了曲折,最后他还是如愿地抓到一只又肥又大的野鸭。大获全胜后的欣喜之情,读者自然不难体会。他高高兴兴的把野鸭带回家,边走边向人炫耀。至此,一个聪明伶俐、活泼能干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如果仅是这样写,虽然人物的性格突出了,但还不够深刻,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怎样才能把人物形象刻画地更深刻呢?曹文轩的妙招就是——错位!
  青桐这孩子心很细,鸭子炖了,汤喝了,肉吃了,他还要把鸭毛收藏起来,因为这东西可以卖钱!正是这个可以卖钱的鸭毛,引来了一场暴风雨。无巧不成书,嘎鱼家的鸭子莫名其妙地少了一只。从鸭毛的特征上分析,丢失的鸭子就是青铜抓的那只,而且嘎鱼父子还有人证。这样一来,青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家人的信任在这些所谓的证据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难道青铜活该得把这口“锅”背下来吗?
  作为读者,每个人的心中都跟明镜似的,因为我们和青铜一起亲历了捕野鸭的艰难过程。但作为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他们没有办法提前到达现场。此刻读者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反差。青铜此刻已经被认定为偷鸭子的贼。因为有证据在,他只能被贴上“贼”的标签。这个结果给全家人打上了耻辱的烙印。
  当读者都在为青铜打抱不平时,青铜并没有坐以待毙,他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洗刷冤屈。于是,接下来就有了他坐在河边等着抓鸭子、抱一只鸭子满村满巷跑的情节。青铜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清白,同时也使人物变得更加深刻、丰满。
  三、小说情感设置上的错位,真正能够撼动读者的心灵
  每想到此,我不禁会想到《麦琪的礼物》在结尾处留给读者的遗憾美,会想到《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突然死去的悲壮美,这些情节往往是读者不能承受的。好在《青铜葵花》的作者在使用这种技巧时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瞬间。
  在“大草垛”一章中,作者设计了让葵花回城的情节。因为情感使然,谁都不想让葵花回城:青铜一家不同意,村里人不同意,读者也不同意,葵花本人更不愿意。就是在这种人人不同意、个个不愿意的背景下,后来每个人又都觉得葵花真格儿地是该回城了。最终葵花还是走了。
  在情感上,青铜已经离不开葵花了。葵花这一走,让人觉得故事情节太不近人情,尤其是對青铜来说是极度的不公。这就像孙绍振先生所说的那样,当人物之间的情感越亲密时,人物之间的距离拉得越大、越远,这时产生一种错位,人物形象才会更生动,给人留下的印象才会更深刻,小说才更具有审美的价值。青铜、葵花正是这样——两个亲密无间的伙伴,两个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有超越血缘关系的兄妹就此分隔两地,再难相见。这种剜心之痛,作为孩子的青铜是承受不了的。
  受不了又能怎样?于是青铜再一次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他每天坐在河边的草垛上,不吃也不喝,谁也不理,默默地眺望着大河的远方,期待着葵花的出现。可是葵花的的确确已经走了,再也不回来了。难道这孩子一直这样下去吗?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是怎样。
  对于关系亲密的两个人而言,无法割舍的情怀因为距离的隔阂产生了一种凄凉之美。
  好在上天刮了一阵风,把早已骨瘦如柴的青铜从草垛上掀了下来。青铜被重重地摔在地的那一刻,他凭借自己的潜意识低声喊出“葵花”两个字。
  至此,小说平添了多少含泪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曹文轩.青铜葵花[M].南京: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2]孙绍振.文学性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伍超辉(1983—),男,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大营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书读得不少,可写作水平却不见起色。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有效的读写结合技巧,没有真正做到“从阅读中来,到作文中去”,阅读与写作成了独立分开的两条平行线。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文章的思想内容、写作技法、优美语言等三方面的积累与运用,简要谈一谈如何实施读写结合的体会。  一、思想内容:分类整理,迁移训练  阅读是学生了解生活面貌,产生对生活的
《紫藤萝瀑布》《绿萝的相守》(选自2012年12月20日《新华日报》“新潮”副刊,作者:施立松)两文都属于状物抒怀之作,用来“抒怀”之“物”相近——一是门外盛开的紫藤萝,一是立在客厅与书房的过道间的绿萝,但作者所处的时代不同,生活境遇也迥异,物象所处的环境与命运也不同;睹物抒怀,它们所引发的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也各不相同。现将两文作如下简单比较:  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就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
降低或妨碍性能力的疾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40岁以上者發病率骤然升高,特别是60岁以上者。肺炎等急性疾病对性活动的影响是暂时的,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影响则是长期的。除了疾病本身对生理功能和解剖结构的损伤外,更多的性问题是患病后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其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障碍、性恐惧感及害怕加重病情而不敢过性生活。   拿冠心病来说,日本一项调查表明,5559例心脏病猝死患者中只有34例死于性生活之
阅读是对心灵的一次洗礼,真挚的文字语言蕴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同时,人性善恶也随着墨汁的倾泻娓娓道来。由此,我们会由咀嚼经典,变成品味人生。文学经典没有体裁、时代限制,或者是睿智精悍的散文,或者是极尽人生百味的小说,又或者是熏陶心灵、感情充沛的诗歌,也有如投枪匕首的议论。但常常会有学生偏执一种体裁,或偏于一个时代,而忽略对文学经典其他体裁,其他文体的涉猎。这是不利于文学阅读能力的提高的,会
摘要:“雪”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意象,人们大多以“雪”作为感情的依托,表达自身悲凉孤独、于世疏离的感受和心境。而《沁园春·雪》中,毛泽东却颠覆和突破传统写法,以辩证的思维和发展的眼光写出了别样心境下的“雪”,充分体现了其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雪意象;突破;乐观;辩证思维  在文学作品中,“雪”是一种常见的意象。文人墨客喜欢将它作为自身情感的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由于社会地位和自身处
主持人语  风雨兼程,我和我的祖国一起走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春节染上了一抹悲壮色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全面打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勇抗疫情。我们不会忘记,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论是白衣执甲的医务人员,还是日夜坚守的社区干部;无论是无私奉献的志愿者,还是宅家防疫的普通群众,每个人都在拼尽全力,为抗击疫情作出
摘要:梦境描写是众多作者选择的点。同题材文章的内容如何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成为一个关键点。本文试用比较分析法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荔枝蜜》的梦境描写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找到写作的灵感所在,并发展成为记叙文写作的模板。  关键词: 梦境;想象;段落式;片段式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初中和高中选修部分都引入了描写梦境的文章,分别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和杨朔的《荔枝蜜》。这两个文本描写的梦境虚幻而真实
摘要:阅读素养的生成应立足学生阅读现状和成长心理,分阶段进行。首先借有趣的阅读内容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激发理趣,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最终内化为学生自我的“异趣”,完成从自由到自觉到自控的阶段性阅读。  关键词:阶段化阅读;唤醒;激发;内化  当前高中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学现状,新课标中也强调了高中阶段阅读的重要性。近年来更有无数学者、一线教师呼吁要重视阅读。  高中阶段学生阅读素养
12年前,年满60岁的父亲退休后,成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躺着听收音机,几乎一星期不下一次楼。我和哥哥劝他,让他下楼走走,锻炼锻炼身体,他却说:“我退休前,成天忙得连个电视也没时间看,如今退休了,该享享清福了。”  可父亲在家享了不到两个月的“清福”,原本不错的身体就出了问题,不仅失眠、头晕、头痛,而且还喊腰背痛。我和哥哥都吓坏了,赶忙陪父亲到市中心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接诊医生
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多年,在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方面,我们发现存在务虚的现象。教师不论备课还是讲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总是有些空洞,课堂是否达到目标,无从测量、考评。课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规范,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可见,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目标是关键,课堂环节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去实施。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如何完成目标叙写,以学生达成教学目标作为成功课堂的标准之一。教学目标叙写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