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历史,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留下的不仅仅只是一方土地,还有无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地哺育我们,而文化更是滋养我们的精神养分。最原始的音乐从打击乐开始,据史料显示,原始社会就已有人开始用木棍、石头、骨头等制作简单的乐器,配合人声的呼喊、节奏、情绪等,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技术的提高,人们已经能够提炼金属物质,于是就有了西周时期的编钟,编钟可以发出中古调式里的各个音律:宫、商、角、徵、羽,创造奠定了整个民族的音乐发展基础,直到秦汉时期,国家的繁荣促使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精神层面的享乐,大型民族乐队开始盛行,随着乐队对各种打击乐的要求逐渐提高,汉朝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件铜锣。[1]魏晋时期打击乐得到发展,又产出铜钹、锣鼓等乐器,锣鼓文化也自此诞生。
一、初识锣鼓十八番
江西省南昌县,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它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东接进贤县,南邻宜春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南昌县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渔业重点县,享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等美誉。[2]300多年前,锣鼓十八番于明代中后期传入江西省南昌县,至今已陆续发展了好几百年,其中流传于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的锣鼓十八番,经过岁月的积淀以及数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更是逐渐精湛,从最初的简单敲击乐,到如今的乐器组合,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更替,已经形成一种节奏鲜明、表现力丰富、且极具历史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成为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锣鼓十八番的传统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九连环》《蜻蜓点水》《金雀报喜》《凤还巢》《鱼咂嘴》等十八个番子,故统称“锣鼓十八番”,现已成为民间定型的锣鼓经。[3]锣鼓十八番通常以欢乐明快的形式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生活,其传承方式多以父子传授、师徒传授为主。它以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锣鼓十八番的演奏组合比较复杂,需8至12人同时进行,乐器数量也在8至16件,有坐场和走场两种主要演奏方式。和大型打击乐一样,锣鼓十八番坐场排列有严格要求,中间是打击乐,从左到右依次为大钹、云锣、板鼓、堂鼓、大锣、小锣,两边是丝竹乐器和弹拨乐器,左边是三弦、中阮、橫笛、笙、唢呐,右边为二胡(4把)、革胡。而走场演奏的排列方式为:走在最前面的是司鼓、演奏板鼓和堂鼓,其后依次是云锣、大钹、小钹、大锣、小锣,而丝竹与弹拨乐器排在最后,排列方式不固定,以方便为宜。
由于锣鼓十八番对清代民风民俗和音乐形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深入锣鼓十八番的音乐特点
锣鼓十八番的音乐特点极其丰富。从内容上看,锣鼓十八番多用于表达激动、兴奋等情感。以前锣鼓十八番以表达喜结连理的欢庆为主,而现在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融入,情感也慢慢地趋于细腻而又不失豪放,既可以表达对婚姻的赞美、美好生活的赞叹,又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内容去激励和鞭策人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锣鼓十八番经過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从简单的器乐敲击到曲调完整、特色鲜明的器乐套曲,凝结了劳动民众的智慧,其表演简朴无华,活泼生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从节奏上看,锣鼓十八番曲牌众多,打法独特严谨,每一个番子都必须按照传统锣鼓经的节奏进行,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音乐的发展,锣鼓也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无论是乐器的种类还是表现形式,都逐渐发生了变化,显得更加多元丰富,深入人心。
从演出形式上看,锣鼓十八番可以单独演奏,靠节奏与不同鼓锣声的搭配表现不同的情感,例如婚礼的喜庆、积极的教诲等。不过,目前的锣鼓十八番作为单一的乐器演奏已经很少出现,大部分演出场合是需搭衬多种打击乐、弦乐及管乐进行合奏,同时根据演出地点、场合、环境的不同,偶尔添加上竹笛、阮等辅助乐器来加强演出效果。它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演出形式,譬如:①以锣鼓为主乐器贯穿演奏始终,其他乐器唢呐、胡琴等分段落辅以伴奏。这种演奏可以使旋律听起来更加丰富饱满,突显了锣鼓的气势,使其更有力量和富有情感,多表达喜庆的景象。②以吹奏、拉弦乐器为主乐器,钹镲、锣鼓等为之伴奏。此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可搭配不同的节奏型灵动地表现不同的演出风格。节奏密集时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节奏缓慢时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仪式感,使其呈现出一种多样性而又不失延续性的特点,既可保留传统的演奏方法,又可添加现代的流行元素。锣鼓在其中主要起稳定节奏、烘托情绪的作用。③锣鼓与歌舞结合,两者之间相映成趣。随着时代发展,这是在旧有的演出形式中演变衍生出来的新的表现方式,以锣鼓搭配歌舞,能更生动地抒发情感,让歌词与舞蹈交融,声与乐碰撞,舞与音搭配,使表演更加具象化,更有画面感和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锣鼓十八番因其音乐情感炽烈,红红火火,深受人民的追捧,民谣中对其更有“听了打鼓上墙头”的传唱与赞美。每逢节庆假日或丰收时节,乡亲们便聚拢在一起,围着锣鼓声乐呵乐呵,热闹热闹。过去,每逢正月十五玩花灯和四月初八佛诞节前后的庙会上,更是有各个村寨进行传统的锣鼓比赛,他们相互之间卯足了劲,一番吹打,一番较量,互争高低,实在是热闹非凡。
三、锣鼓十八番的基层现状调研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实在性、实物性,遗传的方式较简便,遗留的可能性高,受保护范围广。相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性弱,多为精神、技艺、文化等层面,在我国受保护范围比较狭窄,且易忽视。笔者获悉,锣鼓十八番目前已收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4]。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锣鼓十八番,2016年11月中旬,笔者与同伴曾前往江西省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对胡华锣鼓十八番进行过民间采风。在采风期间,笔者在当地收录了不少现存锣鼓的照片以及演出音频视频,并多次与江西锣鼓十八番的当地老一辈传承艺人进行过沟通。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曾经令老少喜爱的民俗文化,它的传承却面临着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问题,其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我国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薄弱,国家收录非遗的著作并不太多。以江西锣鼓十八番为例,对于这一民间文艺形式,笔者曾进行过网络、著作、期刊等文献查阅,除了部分网页上会有些相关的新闻报导和一些视频播放外,所能搜集到的有效资料非常稀少,相关的法律文献保护也不太规范全面。其次,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较为匮乏,一些非遗的艺人或者匠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因此他们在传承时缺乏使命感,更没有意识到“遗产”这个词的重要性。在一项针对江西锣鼓十八番的调查报告中显示,17%的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17%的人里面只有36%的人知道江西锣鼓十八番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在大部分人处于无知状态下,“保护”一词就显得极其苍白无力。其三,从江西锣鼓十八番的本身属性上而言,已经出现了继位断层的现象。目前,江西省能够传承锣鼓十八番的艺人个个年岁已高,有些甚至都已经离世。然而,随着時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在当今的乐坛文化中流行音乐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而纵观天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随波逐流,热衷于流行音乐或欧美、韩流等外来文化,真正能够有意愿去聆听、欣赏乡俗锣鼓文化的人很少,再加上江西锣鼓十八番本身对继承者的天分及先天优势的考量极其嚴格,能传承、发展锣鼓文化的人更可谓凤毛鳞角,少之又少。
综上所述,江西的锣鼓十八番是一种民族色彩极其浓郁的非遗文化,它凝聚了数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在音乐上的载体表现,它不仅丰富着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培养了音乐中的多维思维方式,也是世界音乐中能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组合类型。在时代的多元发展中,江西锣鼓十八番也将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它的传承无论对于自身体系的建立,还是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江西的锣鼓十八番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诞生于民间,在民间生存,却将趋向化消失于民间。在此,笔者呼吁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江西锣鼓十八番,同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国家支持等多重因素,让这种非遗文化在民族的视野中越走越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风姿!(指导老师:李霜)
注释:
[1]乔建中,陈克秀.中国锣鼓(M).山西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80
[2]南昌县人民政府自然地理[DB/OL]
[3]南昌锣鼓十八番概述[DB/OL]
[4]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OL]
一、初识锣鼓十八番
江西省南昌县,介于北纬28°16′~28°58′、东经115°49′~116°19′之间。它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南昌市南部,东接进贤县,南邻宜春丰城市,西、北与新建区隔赣江相望,东北濒鄱阳湖,三面环抱南昌市主城区。南昌县距南昌市中心15公里,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渔业重点县,享有“江南粮仓”、“鱼米之乡”等美誉。[2]300多年前,锣鼓十八番于明代中后期传入江西省南昌县,至今已陆续发展了好几百年,其中流传于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的锣鼓十八番,经过岁月的积淀以及数代艺人的传承发展,更是逐渐精湛,从最初的简单敲击乐,到如今的乐器组合,完成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更替,已经形成一种节奏鲜明、表现力丰富、且极具历史特色和地域色彩的民间艺术,成为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锣鼓十八番的传统曲牌有《喜笑颜开》《细雨点花》《九连环》《蜻蜓点水》《金雀报喜》《凤还巢》《鱼咂嘴》等十八个番子,故统称“锣鼓十八番”,现已成为民间定型的锣鼓经。[3]锣鼓十八番通常以欢乐明快的形式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生活,其传承方式多以父子传授、师徒传授为主。它以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云锣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锣鼓十八番的演奏组合比较复杂,需8至12人同时进行,乐器数量也在8至16件,有坐场和走场两种主要演奏方式。和大型打击乐一样,锣鼓十八番坐场排列有严格要求,中间是打击乐,从左到右依次为大钹、云锣、板鼓、堂鼓、大锣、小锣,两边是丝竹乐器和弹拨乐器,左边是三弦、中阮、橫笛、笙、唢呐,右边为二胡(4把)、革胡。而走场演奏的排列方式为:走在最前面的是司鼓、演奏板鼓和堂鼓,其后依次是云锣、大钹、小钹、大锣、小锣,而丝竹与弹拨乐器排在最后,排列方式不固定,以方便为宜。
由于锣鼓十八番对清代民风民俗和音乐形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二、深入锣鼓十八番的音乐特点
锣鼓十八番的音乐特点极其丰富。从内容上看,锣鼓十八番多用于表达激动、兴奋等情感。以前锣鼓十八番以表达喜结连理的欢庆为主,而现在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融入,情感也慢慢地趋于细腻而又不失豪放,既可以表达对婚姻的赞美、美好生活的赞叹,又以正面积极的形象内容去激励和鞭策人们,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锣鼓十八番经過数百年的传承发展,从简单的器乐敲击到曲调完整、特色鲜明的器乐套曲,凝结了劳动民众的智慧,其表演简朴无华,活泼生动,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从节奏上看,锣鼓十八番曲牌众多,打法独特严谨,每一个番子都必须按照传统锣鼓经的节奏进行,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与音乐的发展,锣鼓也不断地融入新的元素,无论是乐器的种类还是表现形式,都逐渐发生了变化,显得更加多元丰富,深入人心。
从演出形式上看,锣鼓十八番可以单独演奏,靠节奏与不同鼓锣声的搭配表现不同的情感,例如婚礼的喜庆、积极的教诲等。不过,目前的锣鼓十八番作为单一的乐器演奏已经很少出现,大部分演出场合是需搭衬多种打击乐、弦乐及管乐进行合奏,同时根据演出地点、场合、环境的不同,偶尔添加上竹笛、阮等辅助乐器来加强演出效果。它可分为三种不同的演出形式,譬如:①以锣鼓为主乐器贯穿演奏始终,其他乐器唢呐、胡琴等分段落辅以伴奏。这种演奏可以使旋律听起来更加丰富饱满,突显了锣鼓的气势,使其更有力量和富有情感,多表达喜庆的景象。②以吹奏、拉弦乐器为主乐器,钹镲、锣鼓等为之伴奏。此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可搭配不同的节奏型灵动地表现不同的演出风格。节奏密集时给人一种欢快活泼的感觉,节奏缓慢时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仪式感,使其呈现出一种多样性而又不失延续性的特点,既可保留传统的演奏方法,又可添加现代的流行元素。锣鼓在其中主要起稳定节奏、烘托情绪的作用。③锣鼓与歌舞结合,两者之间相映成趣。随着时代发展,这是在旧有的演出形式中演变衍生出来的新的表现方式,以锣鼓搭配歌舞,能更生动地抒发情感,让歌词与舞蹈交融,声与乐碰撞,舞与音搭配,使表演更加具象化,更有画面感和想象空间。
综上所述,锣鼓十八番因其音乐情感炽烈,红红火火,深受人民的追捧,民谣中对其更有“听了打鼓上墙头”的传唱与赞美。每逢节庆假日或丰收时节,乡亲们便聚拢在一起,围着锣鼓声乐呵乐呵,热闹热闹。过去,每逢正月十五玩花灯和四月初八佛诞节前后的庙会上,更是有各个村寨进行传统的锣鼓比赛,他们相互之间卯足了劲,一番吹打,一番较量,互争高低,实在是热闹非凡。
三、锣鼓十八番的基层现状调研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实在性、实物性,遗传的方式较简便,遗留的可能性高,受保护范围广。相对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性弱,多为精神、技艺、文化等层面,在我国受保护范围比较狭窄,且易忽视。笔者获悉,锣鼓十八番目前已收录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当中[4]。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锣鼓十八番,2016年11月中旬,笔者与同伴曾前往江西省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对胡华锣鼓十八番进行过民间采风。在采风期间,笔者在当地收录了不少现存锣鼓的照片以及演出音频视频,并多次与江西锣鼓十八番的当地老一辈传承艺人进行过沟通。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曾经令老少喜爱的民俗文化,它的传承却面临着一个严峻而又紧迫的问题,其传承现状令人堪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其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传承,我国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比较薄弱,国家收录非遗的著作并不太多。以江西锣鼓十八番为例,对于这一民间文艺形式,笔者曾进行过网络、著作、期刊等文献查阅,除了部分网页上会有些相关的新闻报导和一些视频播放外,所能搜集到的有效资料非常稀少,相关的法律文献保护也不太规范全面。其次,民间文化的传承者对非物质文化的认识较为匮乏,一些非遗的艺人或者匠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所拥有的技艺属于非物质文化的范畴,因此他们在传承时缺乏使命感,更没有意识到“遗产”这个词的重要性。在一项针对江西锣鼓十八番的调查报告中显示,17%的人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在17%的人里面只有36%的人知道江西锣鼓十八番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在大部分人处于无知状态下,“保护”一词就显得极其苍白无力。其三,从江西锣鼓十八番的本身属性上而言,已经出现了继位断层的现象。目前,江西省能够传承锣鼓十八番的艺人个个年岁已高,有些甚至都已经离世。然而,随着時代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的快速进步,在当今的乐坛文化中流行音乐几乎占据着半壁江山。而纵观天下,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只愿意随波逐流,热衷于流行音乐或欧美、韩流等外来文化,真正能够有意愿去聆听、欣赏乡俗锣鼓文化的人很少,再加上江西锣鼓十八番本身对继承者的天分及先天优势的考量极其嚴格,能传承、发展锣鼓文化的人更可谓凤毛鳞角,少之又少。
综上所述,江西的锣鼓十八番是一种民族色彩极其浓郁的非遗文化,它凝聚了数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在音乐上的载体表现,它不仅丰富着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培养了音乐中的多维思维方式,也是世界音乐中能展现中华民族特色的打击乐器组合类型。在时代的多元发展中,江西锣鼓十八番也将碰撞出更加璀璨的火花,它的传承无论对于自身体系的建立,还是对于中国音乐体系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江西的锣鼓十八番作为非物质文化的一种,它诞生于民间,在民间生存,却将趋向化消失于民间。在此,笔者呼吁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江西锣鼓十八番,同时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国家支持等多重因素,让这种非遗文化在民族的视野中越走越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风姿!(指导老师:李霜)
注释:
[1]乔建中,陈克秀.中国锣鼓(M).山西省.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180
[2]南昌县人民政府自然地理[DB/OL]
[3]南昌锣鼓十八番概述[DB/OL]
[4]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D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