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编最近在追一部国产都市剧,叫做《我在他乡挺好的》。
剧中,26岁的女生胡晶晶欠下不少网贷,又恰逢失业,万念俱灰下选择跳桥自杀。这剧情看得小编心惊肉跳。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网贷。
《麦肯锡中国金融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显示,Z世代(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的整体信贷产品渗透率已超过80%,网贷正在逐渐替代信用卡,成为90后和00后消费信贷“主账户”。
但金融工具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高。随手一搜,就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借贷而在网上求助。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借钱和理财中的那些坑。
总的来说,市面上常见的借贷产品分成两类。
第一种是信用额度类。常见品种: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这类产品一股都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支持最低还款和分期付款,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就相当于这类产品的利息,而这个手续费的费率,便是这类产品最有迷惑性的地方。
打个比方,假设我本月的花呗账单为1200元,分12期偿还,每个月还款100元。月手续费率是0.73%,12个月加起来总共要支付约8.8%的手续费。
但这8.8%并不是真实的利率,因为在我还了第一个月的100元后,我的欠款实际已经变成了1100元,但手续费却仍然还是按1200元的总额来计算的。
在我分期还款的一整年里,本金都是不断偿还、不断变少的,但手续费却保持不变。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个内部收益率(IRR)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实际的利率。
这个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总之,最后得出的结果是15.8%,差不多是手续费率的两倍,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所以大家在使用信用额度类产品时,除非特别必要或有特别的免手续费优惠,都应尽量少使用“账单分期”“最低还款”服务。第二种产品是借款服务类,常见品种:借呗、微粒贷、美团借贷等。这类产品放款即计息,通常以日利率展示借贷成本。很多人对日利率没什么概念,很容易被迷惑。
每个人的信用资质不同,支付宝提供的借款额度和借款利率都有差异,大部分人的借款日利率都在万分之3.5以上,也就是说实际年化利率都在12%以上,和信用卡分期的费率没有多大差别。
与上面说的信用额度类产品不同的是,你只要使用了借贷服务类产品,就会列入征信报告。借贷次数过多,在你真正需要用到银行贷款时,放款的额度和利率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可能直接被拒绝放款,所以大家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慎重。
现在经常有新闻说大学生借款还不起,或是上班族借了高利贷,于是大家纷纷指责平台诈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平台在打擦边球。它确实把信息展现出来了,但是展現形式具有迷惑性,再加上大部分人没有借贷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上当了。
借钱说完了,再来说说理财。
有些朋友在一些小平台上买理财,结果平台垮了,要么是资金链断裂,要么干脆是非法集资、诈骗,最后血本无归;有些朋友在国资银行、巨型企业等大平台上买理财,最后居然也出现了亏损,比如“中行原油宝”事件。
看起来好像怎么买理财都有风险,有没有方法来判断风险情况呢?
资产有三个要素——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个要素是不可能同时兼容的。资产投资的本质,就是牺牲其中一到两个要素,来换取另外一到两个。
存款的安全性超高,也比较容易流动,取出来比较方便,但收益就非常低;股票的收益率超高,变现也还算容易,但安全性就非常低了,有极大的亏损风险。
总的来说,安全性和流动性成正比,和收益性成反比。越安全的资产就越容易流动,但收益也越低。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理财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素,那么他一定是骗子。
如果要追求资产的安全,我们就选择那些收益性较低的产品;如果要追求高收益,则在安全性上做出一定让步,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再进一步考虑理财产品的类型、平台背景等具体的问题,综合权衡,从而避免损失。
剧中,26岁的女生胡晶晶欠下不少网贷,又恰逢失业,万念俱灰下选择跳桥自杀。这剧情看得小编心惊肉跳。
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接触网贷。
《麦肯锡中国金融业转型与创新系列白皮书》显示,Z世代(在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的整体信贷产品渗透率已超过80%,网贷正在逐渐替代信用卡,成为90后和00后消费信贷“主账户”。
但金融工具带来便利的同时,安全风险也随之增高。随手一搜,就有不少年轻人因为借贷而在网上求助。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借钱和理财中的那些坑。
01
总的来说,市面上常见的借贷产品分成两类。
第一种是信用额度类。常见品种:信用卡、花呗、白条等。这类产品一股都有一定时间的免息期,支持最低还款和分期付款,分期付款的“手续费”就相当于这类产品的利息,而这个手续费的费率,便是这类产品最有迷惑性的地方。
打个比方,假设我本月的花呗账单为1200元,分12期偿还,每个月还款100元。月手续费率是0.73%,12个月加起来总共要支付约8.8%的手续费。
但这8.8%并不是真实的利率,因为在我还了第一个月的100元后,我的欠款实际已经变成了1100元,但手续费却仍然还是按1200元的总额来计算的。
在我分期还款的一整年里,本金都是不断偿还、不断变少的,但手续费却保持不变。所以我们要通过一个内部收益率(IRR)计算公式来计算出实际的利率。
这个公式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总之,最后得出的结果是15.8%,差不多是手续费率的两倍,可以说是相当高了。
所以大家在使用信用额度类产品时,除非特别必要或有特别的免手续费优惠,都应尽量少使用“账单分期”“最低还款”服务。第二种产品是借款服务类,常见品种:借呗、微粒贷、美团借贷等。这类产品放款即计息,通常以日利率展示借贷成本。很多人对日利率没什么概念,很容易被迷惑。
每个人的信用资质不同,支付宝提供的借款额度和借款利率都有差异,大部分人的借款日利率都在万分之3.5以上,也就是说实际年化利率都在12%以上,和信用卡分期的费率没有多大差别。
与上面说的信用额度类产品不同的是,你只要使用了借贷服务类产品,就会列入征信报告。借贷次数过多,在你真正需要用到银行贷款时,放款的额度和利率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还可能直接被拒绝放款,所以大家在使用这类产品时要特别慎重。
现在经常有新闻说大学生借款还不起,或是上班族借了高利贷,于是大家纷纷指责平台诈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平台在打擦边球。它确实把信息展现出来了,但是展現形式具有迷惑性,再加上大部分人没有借贷的基础知识,就很容易上当了。
02
借钱说完了,再来说说理财。
有些朋友在一些小平台上买理财,结果平台垮了,要么是资金链断裂,要么干脆是非法集资、诈骗,最后血本无归;有些朋友在国资银行、巨型企业等大平台上买理财,最后居然也出现了亏损,比如“中行原油宝”事件。
看起来好像怎么买理财都有风险,有没有方法来判断风险情况呢?
资产有三个要素——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这三个要素是不可能同时兼容的。资产投资的本质,就是牺牲其中一到两个要素,来换取另外一到两个。
存款的安全性超高,也比较容易流动,取出来比较方便,但收益就非常低;股票的收益率超高,变现也还算容易,但安全性就非常低了,有极大的亏损风险。
总的来说,安全性和流动性成正比,和收益性成反比。越安全的资产就越容易流动,但收益也越低。如果有人告诉你有一个理财产品可以同时满足上述三个要素,那么他一定是骗子。
如果要追求资产的安全,我们就选择那些收益性较低的产品;如果要追求高收益,则在安全性上做出一定让步,做好亏损的心理准备。
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再进一步考虑理财产品的类型、平台背景等具体的问题,综合权衡,从而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