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教材同时关注“三个维度”,因而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创造性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那么应该怎样创造性使用文本呢?
一、破常规,勇于另辟蹊径
面对教材,你有什么感觉呢?如果在你的眼中,它只是一本印有文字的书,那么它也会对你毫无感觉,也会以冰冷的面孔对待你;如果在你的心中,它是活的、有生命的物体,你可以对他倾注心血和情感,可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么它也会对你微笑,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你。正如有首诗所写的那样:“我料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才是教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心灵相通。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的倩影;不同的你,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我们不能站在所有的山上,都唱同一首歌谣,无论什么文章,都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步骤。长时间面对同样一个面孔,谁都会觉得索然寡味,何况那些青春活泼的学生?那些印刷出版的教学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学习,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有不同教学个性的教师,“削足适履”的痛苦,恐怕我们都曾有过这样无奈的体验,邯郸学步的最终结果是失去了自我的风格。所以我们要先于学生与文本亲密的对话,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教师点亮了自己的心灯,才能照亮学生心灵之路。
在《蒲柳人家》的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的特点,模拟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与学生一起给节选部分拟三个对联式的标题,第一副:一丈青济世救人妙手回春,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第二副:一丈青大战运河滩,大学问威镇古北口;第三副: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健康,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龙。三副对联或隐去人名,或隐去上联,或隐去下联,以不同的方式依次推出,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为代表的古运河两岸人民的爱恨情仇。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刘绍棠小说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别开蹊径,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感知了小说的内容,认识了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鲜明形象。
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中,我同样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分别与作者、文本、老师和编者对话,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悟文意,认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分别扮演丁肇中和王阳明“格竹”,教师充当记者分别采访两位先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又理解了举例论证的作用,避免了议论文教学的枯燥单调,课堂上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很好地取得了夸美纽斯所主张的“在和蔼可亲和愉悦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设计,这是使课堂始终充满新鲜活力的必要保证。“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教师要能深入钻研文本,用心灵去感知文本,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设计,这样在教学中我们才能从容大方,挥洒自如。一篇有一篇的教法,一课有一课的创造,就可以汇成一条奔涌激荡的河流,清风作歌吟,明月来入画,一路风景一路歌,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二、重体验,激励标新立异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往往根据教参解读文本,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有权威的解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这样使用文本,教师就成了教参的传声筒,学生就成了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发现和创造的快乐。
如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但是,不是只限于这种抽象的认识,他们还有更细腻的体会,有自己更新奇的发现。他们惊喜地告诉老师,这“一切”当然包括那“花”、那“草”、那“风”、那“雨”、那“人”,它们一个个都张开了眼,欣赏着这美好的春光。那么,这活泼的“春草图”、绚丽的“春花图”、温馨的“春风图”、清新的“春雨图”、热闹的“迎春图”,也是它们在互相观察、互相欣赏中发现的,如此一想,全篇皆活,全篇都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独特的体验,让这生机勃发的春天又增添了多少生气和活力啊!也许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这篇文章时并未考虑到这些,但形象大于思维,读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体验,可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挖掘出更美的内涵。当然有时学生的体验需要老师唤醒,如《春》中,我问学生作者如何把无形的花香变成有形的,学生很茫然。当我讲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后,学生高兴地读起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的学生夸张地抽动着鼻子,我问他们嗅到了什么,他们兴奋地说:嗅到了花香,浓郁的花香!看到他们陶醉的表情,我知道他们正在享受着审美的愉悦。
教读《范进中举》,我不能阻止学生对范进执着追求的一点赞叹;探讨《我的叔叔于勒》,我不能压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这对过着拮据生活的小人物的些许同情;阅读《故乡》,我不能遮挡学生对闰土是否偷了碗碟的一丝怀疑的目光;评读《谈生命》,我不能反对学生要给这“一片文”分段以使条理更清楚的建议;学习《曹刿论战》,我不能扼杀学生要求全面概括长勺之战取胜原因的冲动。因为阅读就是读者与作品、作者的对话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教师不能拘泥于现成的观点,甘心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跑马场,更不能因为学生的见解不符合“标准答案”而无端的否定。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要呵护那时时绽放的智慧的火花,包括那些合理的偏激之语。因为它们都是创造力的星星之火,教师的责任就是“煽风点火”,使它们能形成燎原之势。如果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了创造力,那么把我国建成创造型国家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好的现实。
不知昨夜西风是否凋尽传统教学的碧树,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照耀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他们时时感受到发现和创造的快乐。我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如此深情瞩望的不就是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吗?不就是那一群富有创造力、鲜活的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吗?
三、求机变,能够推波助澜。
教学设计是教学蓝图,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堂具体的情境,随时调整教案,调控课堂的教学气氛,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认识不断登堂入室;如果只知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忽视了那些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能发现课堂上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课即使教得圆满,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因为真正的课堂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师应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及时地因势利导,扩大学生思维的战果。
今年教读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当学生速读完课文之后,我问学生的初读印象,一位学生冷不丁地说了两个字:“开门”,我问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有些迟疑地说:“我觉得沙利文老师为海伦·凯勒开启了一扇扇大门。”我的头脑里仿佛灵光一闪,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的价值,就丢掉原有的教学设计,表扬了这位同学看书的独特视角,又趁热打铁,进一步追问同学们:“沙利文老师为海伦·凯勒打开了哪几扇大门?她又是怎样打开这一扇扇大门的?”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很快有了这样的发现:沙利文老师教海伦识字,为她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带海伦先后走进美好和恶劣的大自然,为她推开了自然的大门;让海伦体验爱,懂得爱,为她敲开了人生的大门。这样,教师无须多讲,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结构了然于心,而且对沙利文老师独特的教育艺术和博大的爱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学相长,在这一节课里,我与学生一起走上探究的幽径,一起享受着发现和创造的快乐。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主悟出一言,甚于教师讲解百句。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情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敢于舍弃既有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尊重,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创造力并不是天上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我们“众里寻她千百度”,然而她总是藏在学生头脑中的某个角落,一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便开启了那扇创造之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那一个个新颖的见解,那一个个鲜活的体验,正美人一般地向我们微笑着走来。
当然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时时想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积极投身于语文教学研究,把自己塑造成为研究型的优秀教师。
新课程已推开了一个清新明朗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江湖,瞩望前途,任重道远。
方捍东,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安徽桐城。
那么应该怎样创造性使用文本呢?
一、破常规,勇于另辟蹊径
面对教材,你有什么感觉呢?如果在你的眼中,它只是一本印有文字的书,那么它也会对你毫无感觉,也会以冰冷的面孔对待你;如果在你的心中,它是活的、有生命的物体,你可以对他倾注心血和情感,可以“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么它也会对你微笑,把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你。正如有首诗所写的那样:“我料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这才是教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心灵相通。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内涵;不同的文体,有各自的倩影;不同的你,有不同的体验与感悟。我们不能站在所有的山上,都唱同一首歌谣,无论什么文章,都是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步骤。长时间面对同样一个面孔,谁都会觉得索然寡味,何况那些青春活泼的学生?那些印刷出版的教学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学习,但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有不同教学个性的教师,“削足适履”的痛苦,恐怕我们都曾有过这样无奈的体验,邯郸学步的最终结果是失去了自我的风格。所以我们要先于学生与文本亲密的对话,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创造性地解读文本。教师点亮了自己的心灯,才能照亮学生心灵之路。
在《蒲柳人家》的教学中,我根据文本的特点,模拟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与学生一起给节选部分拟三个对联式的标题,第一副:一丈青济世救人妙手回春,大学问仗义疏财古道热肠;第二副:一丈青大战运河滩,大学问威镇古北口;第三副:疼孙儿千方百计保健康,请先生三餐一壶望成龙。三副对联或隐去人名,或隐去上联,或隐去下联,以不同的方式依次推出,从不同角度切入文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以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为代表的古运河两岸人民的爱恨情仇。这种教学形式,既符合刘绍棠小说浓郁的民族特色,又别开蹊径,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感知了小说的内容,认识了主要人物一丈青大娘、何大学问的鲜明形象。
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学中,我同样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分别与作者、文本、老师和编者对话,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感悟文意,认识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分别扮演丁肇中和王阳明“格竹”,教师充当记者分别采访两位先生,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古今格物致知的不同,又理解了举例论证的作用,避免了议论文教学的枯燥单调,课堂上不时发出轻松的笑声,很好地取得了夸美纽斯所主张的“在和蔼可亲和愉悦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要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设计,这是使课堂始终充满新鲜活力的必要保证。“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教师要能深入钻研文本,用心灵去感知文本,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寻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教学设计,这样在教学中我们才能从容大方,挥洒自如。一篇有一篇的教法,一课有一课的创造,就可以汇成一条奔涌激荡的河流,清风作歌吟,明月来入画,一路风景一路歌,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二、重体验,激励标新立异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的对话者之一,教师对语文篇章的分析和讲解,绝不能取代学生主体性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自主阅读,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可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往往根据教参解读文本,然后再向学生灌输,以为这是最有权威的解读,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捷径。这样使用文本,教师就成了教参的传声筒,学生就成了人云亦云的听众。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发现和创造的快乐。
如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春》,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具有总领全文的作用;但是,不是只限于这种抽象的认识,他们还有更细腻的体会,有自己更新奇的发现。他们惊喜地告诉老师,这“一切”当然包括那“花”、那“草”、那“风”、那“雨”、那“人”,它们一个个都张开了眼,欣赏着这美好的春光。那么,这活泼的“春草图”、绚丽的“春花图”、温馨的“春风图”、清新的“春雨图”、热闹的“迎春图”,也是它们在互相观察、互相欣赏中发现的,如此一想,全篇皆活,全篇都用了拟人的手法。这样独特的体验,让这生机勃发的春天又增添了多少生气和活力啊!也许朱自清先生在创作这篇文章时并未考虑到这些,但形象大于思维,读者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体验,可以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挖掘出更美的内涵。当然有时学生的体验需要老师唤醒,如《春》中,我问学生作者如何把无形的花香变成有形的,学生很茫然。当我讲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后,学生高兴地读起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还有的学生夸张地抽动着鼻子,我问他们嗅到了什么,他们兴奋地说:嗅到了花香,浓郁的花香!看到他们陶醉的表情,我知道他们正在享受着审美的愉悦。
教读《范进中举》,我不能阻止学生对范进执着追求的一点赞叹;探讨《我的叔叔于勒》,我不能压制学生对菲利普夫妇这对过着拮据生活的小人物的些许同情;阅读《故乡》,我不能遮挡学生对闰土是否偷了碗碟的一丝怀疑的目光;评读《谈生命》,我不能反对学生要给这“一片文”分段以使条理更清楚的建议;学习《曹刿论战》,我不能扼杀学生要求全面概括长勺之战取胜原因的冲动。因为阅读就是读者与作品、作者的对话过程,是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教师不能拘泥于现成的观点,甘心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的思想的跑马场,更不能因为学生的见解不符合“标准答案”而无端的否定。学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要呵护那时时绽放的智慧的火花,包括那些合理的偏激之语。因为它们都是创造力的星星之火,教师的责任就是“煽风点火”,使它们能形成燎原之势。如果每一位学生都具有了创造力,那么把我国建成创造型国家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美好的现实。
不知昨夜西风是否凋尽传统教学的碧树,我们要在新课程标准的照耀下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让他们时时感受到发现和创造的快乐。我们“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如此深情瞩望的不就是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吗?不就是那一群富有创造力、鲜活的不断发展的学生个体吗?
三、求机变,能够推波助澜。
教学设计是教学蓝图,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堂具体的情境,随时调整教案,调控课堂的教学气氛,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认识不断登堂入室;如果只知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忽视了那些鲜活的生命个体,不能发现课堂上产生的有价值的信息,那么课即使教得圆满,也存在着重大的缺憾。因为真正的课堂充满了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教师应具有随机应变的教学机智,及时地因势利导,扩大学生思维的战果。
今年教读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当学生速读完课文之后,我问学生的初读印象,一位学生冷不丁地说了两个字:“开门”,我问他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有些迟疑地说:“我觉得沙利文老师为海伦·凯勒开启了一扇扇大门。”我的头脑里仿佛灵光一闪,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的价值,就丢掉原有的教学设计,表扬了这位同学看书的独特视角,又趁热打铁,进一步追问同学们:“沙利文老师为海伦·凯勒打开了哪几扇大门?她又是怎样打开这一扇扇大门的?”我让学生再读课文,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交流,很快有了这样的发现:沙利文老师教海伦识字,为她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带海伦先后走进美好和恶劣的大自然,为她推开了自然的大门;让海伦体验爱,懂得爱,为她敲开了人生的大门。这样,教师无须多讲,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结构了然于心,而且对沙利文老师独特的教育艺术和博大的爱心,也有了深刻的体会。教学相长,在这一节课里,我与学生一起走上探究的幽径,一起享受着发现和创造的快乐。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创造能力,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自主悟出一言,甚于教师讲解百句。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来自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意识和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教师要能够根据课堂情境,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敢于舍弃既有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推波助澜,这既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尊重,也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创造力并不是天上的彩虹,可望而不可即,我们“众里寻她千百度”,然而她总是藏在学生头脑中的某个角落,一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便开启了那扇创造之门,“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人人都具有创造力,那一个个新颖的见解,那一个个鲜活的体验,正美人一般地向我们微笑着走来。
当然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还要时时想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积极投身于语文教学研究,把自己塑造成为研究型的优秀教师。
新课程已推开了一个清新明朗的世界,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江湖,瞩望前途,任重道远。
方捍东,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安徽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