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体验阅读实施的原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体验阅读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的体验过程,怎样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收到最佳的成效,在我看来,一般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学生主体性原则是学生在语文体验阅读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体验阅读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也不是对作品内容的简单重复和重视,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自己的想象,从不确定和空白处感受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或审美意境时不曾想到的东西。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自觉地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体验阅读注重了每一个学生的这种生命需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主动而非被动的事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表现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生命的体验,实现了学生生命的需求。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作为文本接受者的主体性,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接近文本、生活,使阅读成为精神享受与体验的过程,成为提高生命质量与价值的过程;学生在作为主体参与体验的时候,进行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活动,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个性感悟、独立思考,其实这也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创新精神的依托所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和体验,为学生主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才能建构起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发展其内在的精神品质和丰富的情感世界。提倡学生的主体性,以个性化的思想去解读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去体验社会、生活,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探索,而不是以现成的结论去限制思维、扼杀灵性。打破消极被动地接受的常规,重新建立一种主体于文本,主体于生活的新型关系,确立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凭着敏感去体认,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以发展为本位,充分体现人的自由自主的个性品质。体验主体由于各自的生活环境、个人阅历、教育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他们生活体验水平的高低,他们总是以自己生活的体验为依托,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虽然某些感悟在形式上有某些相同,但对不同的体验主体来说,却有着各自的新奇感,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自己的经历,获得对平凡生活的觉醒,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为出发点,让语文的学习体现个体化的特征。
  
  2.趣味性原则
  
  兴趣的培养,在语文体验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当我们回忆童年旧事时,往往最先记起的是那些有趣的事。同样,在语文体验式教学中,只要是有趣的事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非常高。充满情趣就充满希望,在趣味中求知,在趣味中得趣,在情智和谐中发展。学生在体验中首先要觉得有趣,这样就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体验中学生展现自我个性和实现自我创造,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更唤醒了内心深处的独创和成就动机。行为科学家认为:在人的行为中,有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因素。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动机是人的行为指向目标的重要环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两条途径:兴趣和好奇心。例如,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一有空就去读书,原因是兴趣爱好和读书不仅能获得知识,可以解疑释怀,还可以获得语言表达技巧。趣味性教学原则,有利于推动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在学校教学实践的落实与发展;有利于指导一线教师教学的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实现乐学与会学的统一;有利于学生人格发展与情智发展的统一。在体验过程中,书本上、世界上的一切客体都生命化,都充满情调和意蕴,学生通过感悟、想象获取经验,并对经验进行领会、观照和回味,上升为超越经验的生命意识,形成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和日常性规范,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体能素质,培养多角度的观察分析事物,掌握一定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式教学中趣味性原则的引导是与新课程标准同步,在心智操作技能和迁移理论的指导下,又增加了新的内容,从而实现了知识和技能、态度和情感、过程和方法等目标的整合,最终实现教育的目的,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3.情感性原则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第二学段的主要任务。我国教育家李吉林指出,情感教育是人生成就的真正主宰。体验感受能够激起情感,情感又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无自觉意识的、不稳定的情感体验,触发学习动机,通过情感教学使学生产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情感,并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中国古人常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哲人说“愤怒出诗人”,其实这两种说法都突出了情感的重要作用,表现了真情实感和体验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现代心理学证明,同人的需要毫无关系的事物,人对它是无所谓情感的,只有那些与人的需要相关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而且,依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是人类的灵长。凡是能满足人需求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例如快乐、满足等;凡是不能满足人的需求,或与人的意向相违背的事物,则会引起否定性的体验,例如愤怒、哀怨等。情感性的个体的内心体验直接关联到生存的价值,体现着人类的本质,它的独立价值只能从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去理解。
  
  王忠,语文教师,现居河南潢川。本文编校:秦晓燕
其他文献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也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益于学生学习,我和其他语文教师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讨,提出了“整体感知、精点品悟”这一教学模式。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体会对这一模式作初步的探讨。  这一教学模式应从整体结构入手,掌握四个步骤。多数教师在讲授
新课标倡导民主的课堂教学,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个性,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  应该承认,新课标的确体现了一种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是,在对被定性为僵化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强力反拨中,在进行全新的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中,一些声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将教学目标立在前方,引导学生朝着目标行进。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这个工作及定位之后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据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依靠文本的准确解读。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学生“学以致用”。“致用”中极为重要的两条是读懂和表达。不同文体的教学对于这两条的要求不尽相同。  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是解说事物事理。这一文体的教学侧重于表达,因为作者写作时总是力求明白地把事物或事理解
[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知人论世”的鉴赏要求。本设计就以“知人论世”的角度解读诗歌为教学切入点,形成方案A。  鉴赏诗歌从诗歌意象入手,将会找到一把通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本设计以“意象”为切入点,用诵读基本规律带动诗歌意象的品析和诗人情感的把握,形成方案B。  方案A  [教学目标]  1.感受闻一多先生特定历史时期复杂深沉的爱国情感,激发当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
苏童,1963年生于苏州。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84年到南京工作,一度担任《钟山》编辑,现为江苏作家协会驻会专业作家。随着其中篇小说《妻妾成群》被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蜚声海内外。主要作品有:《妻妾成群》《井中男孩》《你好,养蜂人》《离婚指南》《平静如水》《后宫》《米》《罂粟之家》《碧奴》等。    问者:苏童你好!你有一篇小说叫《仪式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幅春色盎然、优美感人的美丽画面,更是一曲至真至纯、其乐融融的亲情颂歌。品读这篇文章,我们仿佛沐浴在美的雨露里,发现着美、欣赏着美、感受着美、体验着美、探究着美。在学习这课时我采用美点寻踪的方法,让学生以“____美,美在____”的句式,来发现美、探究美。  美点寻踪,极适用于优美的散文。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分析美点,并学会总结
200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题在沿承江苏丰厚文化内涵、人文底蕴的同时,更注重了时代内蕴的彰显,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成为2006年高考作文试题中的一道独特风景。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试题吻合时代的节拍    话题型命题作文是今年江苏作文的一大变化。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情景作文等作文样式在连续8年话题作文后“重现江湖”,既打破了自身弊端日益显露的话题作文长期一元垄断的局面,也是对语文新
人教社高中语文教材的部分篇目对某些字的注音,新旧版本不一样,老师在教学时感到非常困惑,不知究竟应该读什么。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新版本把“阙”注音为“quē”,而过去注音为“jué”。《荷塘月色》中“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新版本把“媛”注音为“yúan”,过去注音为“yùan”。《短歌行》中的“契阔谈,心念旧恩。”新版本对“契”注音为“qiè”
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很不确定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自己选择、确定作文课教学内容,教师固然拥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也使得作文课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适宜的教学内容。实事求是地说,即便是适宜的、科学的教学内容,也很难确保作文教学的高效率,随意甚至怪异的作文教学内容,当然更是雪上加霜。作文教学应该有一条底线。这就是教学内容必须恰当。如何确定恰当的作文教学内容,这对当前的语文界是一个巨大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  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自然生成。我静下心来细思,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这样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