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是其中之一。而“时空观念”在高考中一直都是有频繁考查的,几乎每题都有呈现,可以说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本文就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性和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以及在高三复习备考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策略作一番探讨。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三历史;培养
一、为什么要在高三历史备考中培养时空观念
(一)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民教育广受重视和关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01]由此可见,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越来越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教学是大势所趋,是需要历史教师高度重视的。
(二)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的要求
时空观念的培养,是历史学科自身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有人认为“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这个观点充分说明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历史时空当中,并随历史时空的不断变化而发展演变。没有时空就没有历史,而且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全国卷高考应试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几乎是无题不考的,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I卷为例,12道选择题全部具有关于“时空观念”的考查特征,非选择题中除了42题,其余的题目同样具有“时空观念”的特征。可以说近几年全国卷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是非常明显的。时空观念在高考题中是必考、常考、变着花样考的。
二、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
(一)时间概念
关于历史时间之含义,笔者觉得主要有二:一是指年代的时间概念,如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它属于表面层次是显性时间。二是指逻辑的时间概念,如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属于隐含层次是隐性时间。只有把年代的时间概念和逻辑的时间概念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理解完整而科学的时间概念。另外还有一些与表示时间相关的概念常识有:历史分期、干支纪年、庙号、谥号、年号、年代等,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对完整的历史时间概念有清楚认识。
(二)空间概念
关于历史空间概念的含义,笔者觉得主要也是有二:一是自然环境,如南宋都城是临安,一是社会环境,如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的空间概念还有隐性层次,如古今地名的演变、历朝历代疆域的变迁等,例如:1911年武昌起义的武昌就是今天武汉市的一部分。另外与表示空间相关的概念常识有: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江南、近东、中东、远东、西洋、南洋、东洋等。
三、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策略
(一)在一轮复习中的常规做法
第一:强化阅读课本。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 笔者常规做法是按教材章节一一复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十分强调阅读教材的重要性,笔者要求认真朗读甚至抄写教材,以夯实学生薄弱的历史科基础。笔者的学生的基础不仅薄弱,而且学习习惯也不佳,因此笔者需要给出明确的阅读指引。具体来说是通过对课前前言的阅读,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与世界史的联系等方面更好地了解历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第二:注重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导引。第三: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图像。第四:制作时间轴。对学生而言,培养时空观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制作时间轴。
(二)在二轮复习中,整合教材,强调通史复习
在二轮复习中,笔者强调学生对时间的延续,时代变化及其特征的掌握,在二轮复习的具体实践中,笔者打破现行教材的编排模式,按通史模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笔者把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不能出现“张冠李戴”“关羽战秦琼”的闹剧,其次归纳出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三)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高考考试是整个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最核心环节,让学生在高三中认真备考,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高三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在高三备考中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因此了解高考真题中时空观念考察形式,明白时空观念在高考题中的呈现方式,这是学生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尤为关心的内容。在文章的前面笔者已经讲过了时空观念呈现的方式有显性的直接呈现和隐性的间接呈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于直接呈现的时空问题是比较熟悉的,而对时空观念的隐性间接呈现的试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当然,要落实以上讲的这些培养时空观念的方法策略,首先需要历史教师要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清楚了解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只有教师自己先掌握了知识然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各种方法把日常高考复习备考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夯实历史主干知识,通过时间轴和通史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历史学科本位,才能从容地应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課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2]王廷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J].历史教学,1980.
[3]刘海兰.《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课知识框架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8.
关键词:时空观念;高三历史;培养
一、为什么要在高三历史备考中培养时空观念
(一)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民教育广受重视和关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01]由此可见,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越来越受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教学是大势所趋,是需要历史教师高度重视的。
(二)是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的要求
时空观念的培养,是历史学科自身的特征和性质决定的。有人认为“历史学,是个静态时间中的动态空间概念。”这个观点充分说明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最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是对人类过去的记载,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存在于一定历史时空当中,并随历史时空的不断变化而发展演变。没有时空就没有历史,而且时空观念的培养能够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生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是全国卷高考应试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对时空观念的考查几乎是无题不考的,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I卷为例,12道选择题全部具有关于“时空观念”的考查特征,非选择题中除了42题,其余的题目同样具有“时空观念”的特征。可以说近几年全国卷对时空观念核心素养的考查是非常明显的。时空观念在高考题中是必考、常考、变着花样考的。
二、历史“时空观念”的内涵
(一)时间概念
关于历史时间之含义,笔者觉得主要有二:一是指年代的时间概念,如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它属于表面层次是显性时间。二是指逻辑的时间概念,如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属于隐含层次是隐性时间。只有把年代的时间概念和逻辑的时间概念二者统一起来,才能理解完整而科学的时间概念。另外还有一些与表示时间相关的概念常识有:历史分期、干支纪年、庙号、谥号、年号、年代等,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才能对完整的历史时间概念有清楚认识。
(二)空间概念
关于历史空间概念的含义,笔者觉得主要也是有二:一是自然环境,如南宋都城是临安,一是社会环境,如中国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历史的空间概念还有隐性层次,如古今地名的演变、历朝历代疆域的变迁等,例如:1911年武昌起义的武昌就是今天武汉市的一部分。另外与表示空间相关的概念常识有:河西走廊、丝绸之路、江南、近东、中东、远东、西洋、南洋、东洋等。
三、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策略
(一)在一轮复习中的常规做法
第一:强化阅读课本。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 笔者常规做法是按教材章节一一复习,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十分强调阅读教材的重要性,笔者要求认真朗读甚至抄写教材,以夯实学生薄弱的历史科基础。笔者的学生的基础不仅薄弱,而且学习习惯也不佳,因此笔者需要给出明确的阅读指引。具体来说是通过对课前前言的阅读,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与世界史的联系等方面更好地了解历史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
第二:注重在课堂上进行问题导引。第三: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图像。第四:制作时间轴。对学生而言,培养时空观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制作时间轴。
(二)在二轮复习中,整合教材,强调通史复习
在二轮复习中,笔者强调学生对时间的延续,时代变化及其特征的掌握,在二轮复习的具体实践中,笔者打破现行教材的编排模式,按通史模式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以中国古代史为例,笔者把中国古代史划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六个时期。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熟悉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不能出现“张冠李戴”“关羽战秦琼”的闹剧,其次归纳出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
(三)在解题能力的训练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高考考试是整个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的最核心环节,让学生在高三中认真备考,从而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是高三教师工作的中心任务。在高三备考中一切都是为了高考,因此了解高考真题中时空观念考察形式,明白时空观念在高考题中的呈现方式,这是学生在高三历史复习备考中尤为关心的内容。在文章的前面笔者已经讲过了时空观念呈现的方式有显性的直接呈现和隐性的间接呈现。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于直接呈现的时空问题是比较熟悉的,而对时空观念的隐性间接呈现的试题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当然,要落实以上讲的这些培养时空观念的方法策略,首先需要历史教师要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清楚了解核心素养在试题中的呈现方式。只有教师自己先掌握了知识然后才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各种方法把日常高考复习备考教学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夯实历史主干知识,通过时间轴和通史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只有这样,才能回归历史学科本位,才能从容地应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新高考。
参考文献:
[1]徐蓝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历史課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2]王廷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J].历史教学,1980.
[3]刘海兰.《浅谈高三历史复习课知识框架的构建》[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