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冻融循环造成高寒地区土石结构的内部损伤,进而影响其渗透特性的变化.开展了掺砾石量分别为25%、35%、45%,冻融循环次数为0,3、10次的土石料渗透性试验,结果显示:土石料的渗透系数随掺砾石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掺砾石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加,且3次冻融循环后的渗透系数增加较为明显.采用CT扫描技术,并通过IPP软件对试样内部结构进行细观分析,发现掺砾石量相同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不同掺砾石量试样的有效损伤率逐渐增加.因此,冻融引起试样结构的损伤进而引起了其渗透系数增加的
【机 构】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水利部土石坝破坏机理与防控技术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8502,2017YFC04048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49,51779152,U17652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冻融循环造成高寒地区土石结构的内部损伤,进而影响其渗透特性的变化.开展了掺砾石量分别为25%、35%、45%,冻融循环次数为0,3、10次的土石料渗透性试验,结果显示:土石料的渗透系数随掺砾石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掺砾石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渗透系数逐渐增加,且3次冻融循环后的渗透系数增加较为明显.采用CT扫描技术,并通过IPP软件对试样内部结构进行细观分析,发现掺砾石量相同时,随着冻融循环次数增多,不同掺砾石量试样的有效损伤率逐渐增加.因此,冻融引起试样结构的损伤进而引起了其渗透系数增加的
其他文献
针对图像融合产生的边缘模糊、对比度偏低、重要细节信息保留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域的医学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源图像进行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获得其细节图和近似图;对于细节图,采用细节特征信息作为外部激励条件,刺激脉冲耦合神经网络以实现图像融合;对于近似图,采用基于视觉显著映射实现融合;最后,进行逆剪切波变换得到融合图像。实验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提高融合图像的对比度以及细节丰富度等
四川盆地磨溪地区龙王庙组为典型的局限台地沉积,明确其沉积相类型及其井震响应特征可以较好地指导该段储层的空间展布预测.为此,分析了岩心、镜下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明确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的沉积相类型和特征,分析并总结了各亚相的测井、地震响应特征,编制了连井相剖面和沉积相模式图,最后基于多属性拟合方法预测得到的颗地比值(颗粒岩累计厚度与地层厚度之比)分布并结合最大正振幅属性分布,圈定有利相带展布区域,建立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地震相模式.研究认为:磨溪地区龙王庙组沉积时期主要发育云坪、滩间洼地、
图像语义分割模型在提取特征的过程中由于不断的下采样使得空间位置丢失,分割效果较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融合空间和通道注意力多级别特征来构造学习网络的方法。首先针对具有高级别特征的语义信息路径引入了通道注意力模块,在预训练模型Resnet101提取的特征图上,显式地建模通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确定每层特征图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协助完成目标识别任务;其次针对具有低级别特征的空间信息路径引入空间注意力模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三维点云配准算法在面对大量的外点及对应位置缺失时表现不佳。为此提出了一种结合点到面距离和先验概率重加权的点云配准方法。首先,通过高斯混合模型和均匀分布建立点云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其次,使用先验概率对高斯混合模型的混合比例重新加权来处理对应位置缺失,同时利用后验概率推测潜在外点及其比率;然后,向误差函数中添加目标点的法向,用点到面距离度量点云之间的相似性;最后,在求解高斯混合模型参
新学期开学后,在讨论学校教科研活动安排时,有老师建议我谈谈我的教育科研故事,给年轻教师指指路,让他们尽快成长。我的教育科研历程,大体可以分为3个部分:“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迷茫、“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探索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 一、迷茫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 20世纪8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海安市偏远乡村学校——雅周初中任教。22岁的我踌躇满志地走上讲台,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那
我国滑坡灾害点多、面广,活动频繁,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我国地质灾害主控灾型,监测与预测预报是滑坡灾害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首先,系统讨论滑坡监测内容与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归纳并对比分析各监测技术的利弊特征与适用条件.其次,从空间预测与时间预报两个方面,总结滑坡测预报模型的最新进展,并分析各类预测预报模型的优势与局限性.然后,讨论滑坡监测与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滑坡监测技术针对性强,但整体适用性、综合监测的集成性及仪器在恶劣环境下的存活率与稳定性等方面与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差距.滑坡
使用静态空间特征通常无法得到准确的视频显著性目标对象,提出了超像素梯度流场与元胞自动机融合的视频图像显著性检测方法。首先,使用SLIC方法将视频帧分割成超像素,在超像素级上运用光流梯度和颜色梯度生成一个时空梯度函数,由时空梯度得到新的梯度流场值,将视频中运动信息充分利用起来;其次,在视频帧超像素图像上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得到其深度特征,通过元胞自动机使这些深度特征依自定义规则更新出粗略显著图,然后将梯
研究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和吸附解吸实验,研究了两种晶型水铁矿对五价砷As(V)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As(V)在2-线和6-线水铁矿表面的吸附可用二级动力学方程拟合,其化学反应速率K 2分别为0.077 g·(mg·h)-1和0.031 g·(mg·h)-1.2-线水铁矿由于其无定形形态,对As(V)的吸附效果优于6-线水铁矿;热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拟合效果R 2均在0.98以上,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吸附反应为放热反应,温
本文选取云南省1979-2016年125个气象台站秋季逐日降水量资料,利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方法,研究了秋季降水量降水强度趋势变化规律,发现年均降水量及小雨、中雨、大雨等级雨强大部分站点呈下降趋势,少数站点呈上升趋势;暴雨等级降水强度差异较大;年均雨强在较多站点存在显著性突变.应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分析了秋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从第一、二模态发现多年平均降水量从南向北逐渐减少,主要特征是大范围区域降水具有一致性,其次为滇中及以东以南与滇西及滇西北地区反向变化空间分布型态,
为了研究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在走向方向和倾向方向上的发育规律,采用理论计算与FLAC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的空间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导水裂隙带在采空区域上方边界15 m范围内,扩展速度较快;在工作面推进至120 m时,达到最高值;缓倾斜煤层上覆岩层导水裂隙带在倾向方向以及走向方向上分布呈“马鞍形”,且对称分布,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9.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