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兴教寺拆迁事件引发出对现代化城市问题的思考,并运用生物学名词“稳态”来阐释城市基因的特质。认为城市基因的稳态是城市基因在长期演化中达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一种统一,是城市内在属性的延续,是一种城市精神的传承。而城市基因构成城市记忆,它与城市基因一样,需在历时与共时中得以延续,城市记忆的记录,凸显着城市的独特性,构成每座城市的“文化资本”。城市基因的非稳态现象就是指出,在现代城市中,我们被消费主义左右,人们早已遗忘那份情感,历史自然无法延续,导致城市面临失忆,真正表达城市精神的城市基因,已找寻不到过往的踪迹。
关键词 稳态,城市基因,时间,记忆
2013年4月10日,埋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因为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寺院会被作为纯粹的文物建筑而圈定,本身及周遭全体作为景区开发,拆迁僧寮、斋堂。而寺僧会被驱离,他们也将会完全失去对寺院的主导权。寺院的历史和记忆也会随之而散,终究成了城市高楼林立中的“标本”点缀,片断遗存,虽然仍有人居住,却已然成为“文物”,生命也必然会消失殆尽。
更迭/replacement
现代化的城市里,规划者大刀阔斧地拆建,我们的周遭时时刻刻变化,有的得以保留,有的消失不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摆脱旧形态,就像马歇尔·伯曼所说的那样,“所谓现代化,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现代城市主义同样也是在表达分裂的规划状态,把世界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分割成片段,然后再分割我们的生活。
传统城市空间不断消失,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标准”,城市也越来越“全球化”。即使有些得以保留,也只是片段化的“共时性”状态,没有经历时间过程,它们仅仅是“标本化”地钉在城市之中,终究会被无情地遗忘。我们不能仅仅在空间维度上保留城市片段,更多应该将时间按顺序串联叠加,创造城市片段的延续性。
“兴教寺拆迁”无疑又是一次试验,“我们是在寻找曾经有过的辉煌时代的证据或者能找到的任何传统痕迹,还是在判断和评估历史,从中选出较珍贵的部分,来留住我们眼中最好的东西?……因为他们最典型地代表了那个时代?因为它们作为群体象征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在当代具有的内在价值?因为它们作为历史信息资源而具有的特殊用途?或者我们应该(正如我们通常所做的那样)让随机性来代替我们的挑选,只保留那些能够在上个世纪幸存的东西?【1】”。
稳态/homeostasis
“在欧林达,你若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你就能在什么地方看见针头大的一个点,稍加放大,就能看见里面的屋顶、天线、天窗、花园和水池,悬挂在街道上方的横幅,广场上的报亭,跑马赛马的场子。这个点不会停留在那里不变的,过上一年,它会变得有半个柠檬那么大,然后像一只牛杆菌那样大,然后像一只汤盘那样大;然后会成为自然大小的城市,封闭在原来的城市里面:一座新城市在原来的城市里面长大,在向外面扩展。……旧城墙和旧城区一起扩展,按照比例横向扩大城区边界;城墙围着比较新的市区,而这些新的城区也在边缘成长,而且变细了一些,以便给从里向外积压过来的更新地城区让位,依次一环接一环,直达城市核心:一座全新的欧林达。虽然缩小了尺寸,但保持了最初的和后来所有从中衍生出来的欧林达的特征与活力……【2】”。
城市的每个要素都在不断运动,保持着可变又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城市依然记录着过去,也包容着现在种种,事件与事件环环相扣,连续地记载着时间,我们从各个地点出发,都能找寻城市的精神回忆。
这种可变而又保持相对恒定的运动状态,称之为“稳态”。而稳态一词最初是运用在生物学当中,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Claud Benard指出,动物越高级,“内环境”越完备,摆脱外部条件制约的能力就越大,“内环境的稳定性乃是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条件”。后来, 美国生理学家W.B.Cannon(1926)于二十年代末期就提出了稳态(homeostasis)这个概念,它是对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和发展。W.B.Cannon认为稳态是指具有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中协调一致的运动形态。
而我们的城市作为复杂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同样有呼吸,有血肉,有悲喜,有兴衰,甚至,有生死。她在创造正熵和负熵中,不断地更新、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当城市各方面的结构形态稳定下来,相互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影响,逐渐形成该城市所特有的内在信息,并代代相传,形成稳定的城市基因,比如文化景观、历史街区、传统技能、社会习俗等等。不论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城市基因都是在长期的演化中达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这也就是城市基因的稳态,它是城市内在属性的延续,是一种环环相扣的传承。
城市记忆/memory
城市基因构成着一座城市的记忆,而我们的城市就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城市记忆不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同时当代城市人正不断地建构着新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与城市基因一样,在历时与共时中延续。
正是因为这种延续,保留了城市的历史痕迹,“而正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组成部分,创造出了所在场所的历史延续感和事件感……能产生场所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我们对记忆的推进,不能仅仅是抽象存在,只有保留这样的城市要素,找到时间的载体,并且不变其地点,才不会泯灭对历史的回忆,也才会持续地记录事件。
城市事件转瞬即逝,承载过这些事件的建筑或是环境却会长期存在,使之成为记忆历史的物质载体。然而城市的记忆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存在,时间轴上更应该连续记录,记忆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是通过叙事而形成的。只有连续的历史事件的出现更决定着场所意义的表达。由此,“城市成为了一个实在的剧场,凝聚了事件和情感。每一次事件都包含了历史的记忆和未来的潜在记忆,其本身也构成事件【4】”。 也正是城市记忆的存在,才使城市的独特性凸显,城市记忆构成了每座城市的“文化资本”。在其中,我们分享着记忆,同时延续着记忆,让城市的每个片段都在时间轴上完整地被记录着。这种有序的时间叠加,创造的是一段旅程。
然而时间按顺序叠加不会是唯一的记录方式,“有时候,在一种不协调的景色中打开的一个小口,在浓雾中闪烁的一点光线,来往行进中相逢的两个路人的一段对话,都能成为出发点,一点一点拼凑出一座完美的城市,他们是用剩余的混合碎片、间歇隔开的瞬间和不知谁是接收者的信号建成的。……我要登程走访的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是连续的,时疏时密,你不能认为就可以停止对这座城市的寻找【5】”。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记忆中的城市就是一种蒙太奇,某些对话中断,然后重新开始,它们在同一个空间上,错接着不同时间片段的情节故事。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城市的各个片段——曾经买明信片的小店、桥上站着打着阳伞美丽的姑娘、等候公车的街角…… ,记忆里的城市由这些构成,虽然这些地点加起来是没有意义的,但都与我们系有感情,城市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流白【6】”的世界。但这并不允许城市记忆可以胡乱拼凑、任意擦除。
兴教寺的宗教价值远远大于再创造的人文旅游价值。拆迁僧寮、斋堂,驱离寺僧,这样使这个场所完全与历史决裂,分离了历史记忆和未来记忆。兴教寺的本身独特价值便不复存在。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变迁中,差异不断消失,每座城市的记忆也在一点一点泯灭,被新的社会生活代替。人们越来越独立,与我们的城市分割开来,整个城市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与城市的互动越来越少,在城市中的体验也越来越单薄。城市也愈发被现代化所引领,并且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人们早已遗忘那份情感,历史自然无法延续。城市面临失忆,失忆的城市里也不再存在经久而稳定的城市基因,类似于城市印象、居民生活习惯等等这样真正表达城市精神的城市基因,都早已找寻不到过往的踪迹,这就是城市基因的一种非稳态现象。以往的古城西安注定要成为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寻找古城西安记忆的游子们也注定仅剩抽象回忆。
符号/symbol
在一拆一建下,会发现“城市差异性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与其他城市相象,他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7】”。城市失忆,城市基因不再传承,呈现出非稳态现象。就在这种城市基因的非稳态现象之下,所有的东西都冠上了“符号”,就如方程式一般——固定有解——“牙钳表示牙科诊所,陶罐表示酒馆,戟代表卫队营地,天平代表蔬菜水果铺。……就连商贩在货摊上陈放的商品的价值也在于其自身,而在于作为符号代表其他什么东西:绣花的护额带代表典雅,镀金的轿子代表权力,阿威罗伊的书卷代表学识,脚镯代表淫逸【8】”。每座城市都在努力追求新的节奏,却不知“记忆既不是短暂易散的云雾,也不是干爽的透明,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成的痂,是浸透了不再流动的生命液体的海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了起来【9】”。
注释
[1] [3]Matthew Carmona,Tim Heal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 编著,冯江,袁粤,万谦,傅娟,张红虎 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5] [7] [8] [9]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流白,一词是由叶锦添先生提出、创造的。在本文中,主要指代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提供给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流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构建成这些角落的钢筋混凝土于我们没有丝毫意义,而是它们所围建的精神空间创造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Matthew Carmona,Tim Heal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 编著,冯江,袁粤,万谦,傅娟,张红虎 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南·艾琳,张冠增 译.后现代城市主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蒋原伦 史建.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稳态,城市基因,时间,记忆
2013年4月10日,埋有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灵骨的西安兴教寺,正面临大规模拆迁。当地政府给出的拆迁原因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的需要”,因为联合申遗名单上只有兴教寺塔,不包括寺庙内其他建筑。寺院会被作为纯粹的文物建筑而圈定,本身及周遭全体作为景区开发,拆迁僧寮、斋堂。而寺僧会被驱离,他们也将会完全失去对寺院的主导权。寺院的历史和记忆也会随之而散,终究成了城市高楼林立中的“标本”点缀,片断遗存,虽然仍有人居住,却已然成为“文物”,生命也必然会消失殆尽。
更迭/replacement
现代化的城市里,规划者大刀阔斧地拆建,我们的周遭时时刻刻变化,有的得以保留,有的消失不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希望摆脱旧形态,就像马歇尔·伯曼所说的那样,“所谓现代化,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现代城市主义同样也是在表达分裂的规划状态,把世界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分割成片段,然后再分割我们的生活。
传统城市空间不断消失,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标准”,城市也越来越“全球化”。即使有些得以保留,也只是片段化的“共时性”状态,没有经历时间过程,它们仅仅是“标本化”地钉在城市之中,终究会被无情地遗忘。我们不能仅仅在空间维度上保留城市片段,更多应该将时间按顺序串联叠加,创造城市片段的延续性。
“兴教寺拆迁”无疑又是一次试验,“我们是在寻找曾经有过的辉煌时代的证据或者能找到的任何传统痕迹,还是在判断和评估历史,从中选出较珍贵的部分,来留住我们眼中最好的东西?……因为他们最典型地代表了那个时代?因为它们作为群体象征的重要性?因为它们在当代具有的内在价值?因为它们作为历史信息资源而具有的特殊用途?或者我们应该(正如我们通常所做的那样)让随机性来代替我们的挑选,只保留那些能够在上个世纪幸存的东西?【1】”。
稳态/homeostasis
“在欧林达,你若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你就能在什么地方看见针头大的一个点,稍加放大,就能看见里面的屋顶、天线、天窗、花园和水池,悬挂在街道上方的横幅,广场上的报亭,跑马赛马的场子。这个点不会停留在那里不变的,过上一年,它会变得有半个柠檬那么大,然后像一只牛杆菌那样大,然后像一只汤盘那样大;然后会成为自然大小的城市,封闭在原来的城市里面:一座新城市在原来的城市里面长大,在向外面扩展。……旧城墙和旧城区一起扩展,按照比例横向扩大城区边界;城墙围着比较新的市区,而这些新的城区也在边缘成长,而且变细了一些,以便给从里向外积压过来的更新地城区让位,依次一环接一环,直达城市核心:一座全新的欧林达。虽然缩小了尺寸,但保持了最初的和后来所有从中衍生出来的欧林达的特征与活力……【2】”。
城市的每个要素都在不断运动,保持着可变又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城市依然记录着过去,也包容着现在种种,事件与事件环环相扣,连续地记载着时间,我们从各个地点出发,都能找寻城市的精神回忆。
这种可变而又保持相对恒定的运动状态,称之为“稳态”。而稳态一词最初是运用在生物学当中,19世纪法国著名生理学家Claud Benard指出,动物越高级,“内环境”越完备,摆脱外部条件制约的能力就越大,“内环境的稳定性乃是自由和独立生命的条件”。后来, 美国生理学家W.B.Cannon(1926)于二十年代末期就提出了稳态(homeostasis)这个概念,它是对内环境恒定概念的引伸和发展。W.B.Cannon认为稳态是指具有开放性的生命系统中协调一致的运动形态。
而我们的城市作为复杂的、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同样有呼吸,有血肉,有悲喜,有兴衰,甚至,有生死。她在创造正熵和负熵中,不断地更新、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运动状态。当城市各方面的结构形态稳定下来,相互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影响,逐渐形成该城市所特有的内在信息,并代代相传,形成稳定的城市基因,比如文化景观、历史街区、传统技能、社会习俗等等。不论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城市基因都是在长期的演化中达到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这也就是城市基因的稳态,它是城市内在属性的延续,是一种环环相扣的传承。
城市记忆/memory
城市基因构成着一座城市的记忆,而我们的城市就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城市记忆不仅是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结果,同时当代城市人正不断地建构着新的城市记忆。城市记忆与城市基因一样,在历时与共时中延续。
正是因为这种延续,保留了城市的历史痕迹,“而正是那些历史悠远的组成部分,创造出了所在场所的历史延续感和事件感……能产生场所的稳定性和延续性。【3】”我们对记忆的推进,不能仅仅是抽象存在,只有保留这样的城市要素,找到时间的载体,并且不变其地点,才不会泯灭对历史的回忆,也才会持续地记录事件。
城市事件转瞬即逝,承载过这些事件的建筑或是环境却会长期存在,使之成为记忆历史的物质载体。然而城市的记忆不仅仅是空间上的存在,时间轴上更应该连续记录,记忆无论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都是通过叙事而形成的。只有连续的历史事件的出现更决定着场所意义的表达。由此,“城市成为了一个实在的剧场,凝聚了事件和情感。每一次事件都包含了历史的记忆和未来的潜在记忆,其本身也构成事件【4】”。 也正是城市记忆的存在,才使城市的独特性凸显,城市记忆构成了每座城市的“文化资本”。在其中,我们分享着记忆,同时延续着记忆,让城市的每个片段都在时间轴上完整地被记录着。这种有序的时间叠加,创造的是一段旅程。
然而时间按顺序叠加不会是唯一的记录方式,“有时候,在一种不协调的景色中打开的一个小口,在浓雾中闪烁的一点光线,来往行进中相逢的两个路人的一段对话,都能成为出发点,一点一点拼凑出一座完美的城市,他们是用剩余的混合碎片、间歇隔开的瞬间和不知谁是接收者的信号建成的。……我要登程走访的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并不是连续的,时疏时密,你不能认为就可以停止对这座城市的寻找【5】”。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记忆中的城市就是一种蒙太奇,某些对话中断,然后重新开始,它们在同一个空间上,错接着不同时间片段的情节故事。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城市的各个片段——曾经买明信片的小店、桥上站着打着阳伞美丽的姑娘、等候公车的街角…… ,记忆里的城市由这些构成,虽然这些地点加起来是没有意义的,但都与我们系有感情,城市对于我们而言,都是一个“流白【6】”的世界。但这并不允许城市记忆可以胡乱拼凑、任意擦除。
兴教寺的宗教价值远远大于再创造的人文旅游价值。拆迁僧寮、斋堂,驱离寺僧,这样使这个场所完全与历史决裂,分离了历史记忆和未来记忆。兴教寺的本身独特价值便不复存在。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变迁中,差异不断消失,每座城市的记忆也在一点一点泯灭,被新的社会生活代替。人们越来越独立,与我们的城市分割开来,整个城市处在一种分离的状态,似乎与我们无关。我们与城市的互动越来越少,在城市中的体验也越来越单薄。城市也愈发被现代化所引领,并且在消费主义的引导下,人们早已遗忘那份情感,历史自然无法延续。城市面临失忆,失忆的城市里也不再存在经久而稳定的城市基因,类似于城市印象、居民生活习惯等等这样真正表达城市精神的城市基因,都早已找寻不到过往的踪迹,这就是城市基因的一种非稳态现象。以往的古城西安注定要成为今天的国际化大都市,寻找古城西安记忆的游子们也注定仅剩抽象回忆。
符号/symbol
在一拆一建下,会发现“城市差异性正在消失,每座城市都与其他城市相象,他们彼此调换形态、秩序和距离,……【7】”。城市失忆,城市基因不再传承,呈现出非稳态现象。就在这种城市基因的非稳态现象之下,所有的东西都冠上了“符号”,就如方程式一般——固定有解——“牙钳表示牙科诊所,陶罐表示酒馆,戟代表卫队营地,天平代表蔬菜水果铺。……就连商贩在货摊上陈放的商品的价值也在于其自身,而在于作为符号代表其他什么东西:绣花的护额带代表典雅,镀金的轿子代表权力,阿威罗伊的书卷代表学识,脚镯代表淫逸【8】”。每座城市都在努力追求新的节奏,却不知“记忆既不是短暂易散的云雾,也不是干爽的透明,而是烧焦的生灵在城市表面结成的痂,是浸透了不再流动的生命液体的海绵,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了起来【9】”。
注释
[1] [3]Matthew Carmona,Tim Heal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 编著,冯江,袁粤,万谦,傅娟,张红虎 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5] [7] [8] [9]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4]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流白,一词是由叶锦添先生提出、创造的。在本文中,主要指代人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提供给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流动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但构建成这些角落的钢筋混凝土于我们没有丝毫意义,而是它们所围建的精神空间创造着我们的喜怒哀乐。
参考文献
1.Matthew Carmona,Tim Health,Taner Oc,Steven Tiesdell 编著,冯江,袁粤,万谦,傅娟,张红虎 译.城市设计的维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南·艾琳,张冠增 译.后现代城市主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5.蒋原伦 史建.溢出的都市.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