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前我本来毫无计划。和以往天南海北大闯特闯不一样,没有计划的计划,其实就是:我想好好歇着,想一天睡十个小时,起来就窝沙发里看《西游记》……因为我只给自己留了两周的时间作为暑假,其他两个月呢,打算用来泡在图书馆里,为考研事业水深火热。
但是这样慵颓的小日子我待了几天就受不了,还是得在家里忙点什么才行,思来想去,天热得不想离家,不如就当一把小厨娘吧。
说起下厨这件事,去年冬天我还是个厨盲,本来只是想炒个鸡蛋,一不留神把厨房点着了,还毁了一口锅和半张木桌。鉴于时间紧迫,我最想学做的只有一样,就是日本料理。
作为准备,我先去最喜欢的几家店诚心诚意地吃了几顿大餐,顺便假装不经意而又深谙其事的样子,问服务生“这道菜配料什么呀?”“这佐料除了酱油之外还有什么?味淋吗?什么牌子的……”
在青岛生活的一大便利,就是日本料理随处可见,不管是街头巷尾的寿司和章鱼烧,还是商业街走几步就可以迈进店门的日式烤肉、味千拉面和吉野家牛肉饭,我都喜欢。最早了解到日本料理,其实是通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他书中的男主人公和他一样,连清淡低脂的日式三明治都极为讲究。
看过日剧《深夜食堂》的人多数会觉得,煎鸡蛋和炒香肠嘛,酱油泡饭嘛,这些也都没什么啦。但如果去看《孤独的美食家》里的大叔,看到他在一份菜单面前,认真思索前菜正餐和饭后甜点甚至还有配茶的选择,你就会像我一样感叹了,日料啊,尽管素淡为主,但还是没那么简单的。
我学做的第一道料理,就是传说中的玉子烧,名字虽貌美如花,但其实就是煎鸡蛋。
可就这么一个煎鸡蛋,我失败了三次才寻到点门道,因为呢,不只是把鸡蛋平摊在锅里,而要首先把蛋液搅得极为细密,且要在锅中煎一层卷一层,再重新倒蛋液,直到煎成金黄的厚蛋卷为止。前两次我做出来的,吃倒是能吃,样子实在不堪入目,只敢和人说这是鸡蛋饼,玉子烧这么大气高端的名字实在不敢当。
虽然以前没怎么下过厨,但是好像因为太喜欢日料到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寿司这种简洁方便的就不说了。好不容易学会了和风煎鱼和炸天妇罗,还在老妈生日那天为她做了亲子丼饭。
我最常做的是鳗鱼炒饭,一是方便,二是好吃,胡萝卜豌豆玉米粒和鳗鱼块炒在一起真是美极了,就像春天。
吃到最好吃的日料是在海边的一家店,和另一个日料狂朋友去过好几次,在那儿不仅吃到了鲜美的三文鱼刺身,还吃到了简直称得上绝美的烤羊腿,隔了好多天我们还在对它魂牵梦萦。
不过因为钱包太瘦,所以我最常去的是一家地处闹市的木屋窄店,老板娘和我是一个星座,亲和力指数百分百。刚上来一份炸天妇罗,就能看得出来,老板手艺精湛。后来趁空我坐到吧台上闲聊,才知道,老板是出生在日本的中国人,而老板娘呢,是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两个人就是因为同样热爱料理,才一拍即合,地久天长。
那天的水果寿司卷也格外甜美。
日本料理又很讲究调味,光是酱油这项就有几十种,更别说味噌和清酒,要一样样尝试过来,我还没有机会。至于有人爱也有人恨的刺身,对安全度和新鲜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这种马马虎虎的新手,暂时还不敢尝试。
十四天的日料自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心中的狂热是终难平息的,我今年的战斗任务之一就是吃遍青岛好吃的日本料理——什么?这也能算是战斗任务?——当然了,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努力写稿赚钱咯。
但是这样慵颓的小日子我待了几天就受不了,还是得在家里忙点什么才行,思来想去,天热得不想离家,不如就当一把小厨娘吧。
说起下厨这件事,去年冬天我还是个厨盲,本来只是想炒个鸡蛋,一不留神把厨房点着了,还毁了一口锅和半张木桌。鉴于时间紧迫,我最想学做的只有一样,就是日本料理。
作为准备,我先去最喜欢的几家店诚心诚意地吃了几顿大餐,顺便假装不经意而又深谙其事的样子,问服务生“这道菜配料什么呀?”“这佐料除了酱油之外还有什么?味淋吗?什么牌子的……”
在青岛生活的一大便利,就是日本料理随处可见,不管是街头巷尾的寿司和章鱼烧,还是商业街走几步就可以迈进店门的日式烤肉、味千拉面和吉野家牛肉饭,我都喜欢。最早了解到日本料理,其实是通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他书中的男主人公和他一样,连清淡低脂的日式三明治都极为讲究。
看过日剧《深夜食堂》的人多数会觉得,煎鸡蛋和炒香肠嘛,酱油泡饭嘛,这些也都没什么啦。但如果去看《孤独的美食家》里的大叔,看到他在一份菜单面前,认真思索前菜正餐和饭后甜点甚至还有配茶的选择,你就会像我一样感叹了,日料啊,尽管素淡为主,但还是没那么简单的。
我学做的第一道料理,就是传说中的玉子烧,名字虽貌美如花,但其实就是煎鸡蛋。
可就这么一个煎鸡蛋,我失败了三次才寻到点门道,因为呢,不只是把鸡蛋平摊在锅里,而要首先把蛋液搅得极为细密,且要在锅中煎一层卷一层,再重新倒蛋液,直到煎成金黄的厚蛋卷为止。前两次我做出来的,吃倒是能吃,样子实在不堪入目,只敢和人说这是鸡蛋饼,玉子烧这么大气高端的名字实在不敢当。
虽然以前没怎么下过厨,但是好像因为太喜欢日料到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寿司这种简洁方便的就不说了。好不容易学会了和风煎鱼和炸天妇罗,还在老妈生日那天为她做了亲子丼饭。
我最常做的是鳗鱼炒饭,一是方便,二是好吃,胡萝卜豌豆玉米粒和鳗鱼块炒在一起真是美极了,就像春天。
吃到最好吃的日料是在海边的一家店,和另一个日料狂朋友去过好几次,在那儿不仅吃到了鲜美的三文鱼刺身,还吃到了简直称得上绝美的烤羊腿,隔了好多天我们还在对它魂牵梦萦。
不过因为钱包太瘦,所以我最常去的是一家地处闹市的木屋窄店,老板娘和我是一个星座,亲和力指数百分百。刚上来一份炸天妇罗,就能看得出来,老板手艺精湛。后来趁空我坐到吧台上闲聊,才知道,老板是出生在日本的中国人,而老板娘呢,是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两个人就是因为同样热爱料理,才一拍即合,地久天长。
那天的水果寿司卷也格外甜美。
日本料理又很讲究调味,光是酱油这项就有几十种,更别说味噌和清酒,要一样样尝试过来,我还没有机会。至于有人爱也有人恨的刺身,对安全度和新鲜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这种马马虎虎的新手,暂时还不敢尝试。
十四天的日料自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心中的狂热是终难平息的,我今年的战斗任务之一就是吃遍青岛好吃的日本料理——什么?这也能算是战斗任务?——当然了,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努力写稿赚钱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