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料狂的暑期档

来源 :中学生博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2009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暑假前我本来毫无计划。和以往天南海北大闯特闯不一样,没有计划的计划,其实就是:我想好好歇着,想一天睡十个小时,起来就窝沙发里看《西游记》……因为我只给自己留了两周的时间作为暑假,其他两个月呢,打算用来泡在图书馆里,为考研事业水深火热。
  但是这样慵颓的小日子我待了几天就受不了,还是得在家里忙点什么才行,思来想去,天热得不想离家,不如就当一把小厨娘吧。
  说起下厨这件事,去年冬天我还是个厨盲,本来只是想炒个鸡蛋,一不留神把厨房点着了,还毁了一口锅和半张木桌。鉴于时间紧迫,我最想学做的只有一样,就是日本料理。
  作为准备,我先去最喜欢的几家店诚心诚意地吃了几顿大餐,顺便假装不经意而又深谙其事的样子,问服务生“这道菜配料什么呀?”“这佐料除了酱油之外还有什么?味淋吗?什么牌子的……”
  在青岛生活的一大便利,就是日本料理随处可见,不管是街头巷尾的寿司和章鱼烧,还是商业街走几步就可以迈进店门的日式烤肉、味千拉面和吉野家牛肉饭,我都喜欢。最早了解到日本料理,其实是通过村上春树的作品,他书中的男主人公和他一样,连清淡低脂的日式三明治都极为讲究。
  看过日剧《深夜食堂》的人多数会觉得,煎鸡蛋和炒香肠嘛,酱油泡饭嘛,这些也都没什么啦。但如果去看《孤独的美食家》里的大叔,看到他在一份菜单面前,认真思索前菜正餐和饭后甜点甚至还有配茶的选择,你就会像我一样感叹了,日料啊,尽管素淡为主,但还是没那么简单的。
  我学做的第一道料理,就是传说中的玉子烧,名字虽貌美如花,但其实就是煎鸡蛋。
  可就这么一个煎鸡蛋,我失败了三次才寻到点门道,因为呢,不只是把鸡蛋平摊在锅里,而要首先把蛋液搅得极为细密,且要在锅中煎一层卷一层,再重新倒蛋液,直到煎成金黄的厚蛋卷为止。前两次我做出来的,吃倒是能吃,样子实在不堪入目,只敢和人说这是鸡蛋饼,玉子烧这么大气高端的名字实在不敢当。
  虽然以前没怎么下过厨,但是好像因为太喜欢日料到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寿司这种简洁方便的就不说了。好不容易学会了和风煎鱼和炸天妇罗,还在老妈生日那天为她做了亲子丼饭。
  我最常做的是鳗鱼炒饭,一是方便,二是好吃,胡萝卜豌豆玉米粒和鳗鱼块炒在一起真是美极了,就像春天。
  吃到最好吃的日料是在海边的一家店,和另一个日料狂朋友去过好几次,在那儿不仅吃到了鲜美的三文鱼刺身,还吃到了简直称得上绝美的烤羊腿,隔了好多天我们还在对它魂牵梦萦。
  不过因为钱包太瘦,所以我最常去的是一家地处闹市的木屋窄店,老板娘和我是一个星座,亲和力指数百分百。刚上来一份炸天妇罗,就能看得出来,老板手艺精湛。后来趁空我坐到吧台上闲聊,才知道,老板是出生在日本的中国人,而老板娘呢,是在中国出生的日本人,两个人就是因为同样热爱料理,才一拍即合,地久天长。
  那天的水果寿司卷也格外甜美。
  日本料理又很讲究调味,光是酱油这项就有几十种,更别说味噌和清酒,要一样样尝试过来,我还没有机会。至于有人爱也有人恨的刺身,对安全度和新鲜度都有极高的要求,我这种马马虎虎的新手,暂时还不敢尝试。
  十四天的日料自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是心中的狂热是终难平息的,我今年的战斗任务之一就是吃遍青岛好吃的日本料理——什么?这也能算是战斗任务?——当然了,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努力写稿赚钱咯。
其他文献
1. 高考状元游街引围观  湖北省高考文理科“状元”和理科“榜眼”头戴状元帽、身着状元服饰骑马游景区,引发社会热议。  其实,自从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出炉”,荣登榜首的高考“状元”话题不断:从名校为争抢生源拉开骂战,到吉林某地让状元披红戴花走红毯……尽管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炒作高考“状元”,但一些地方热炒“状元郎”的行动从未停歇,而“高考状元”这个群体的真实面目和价值却变得模糊起来。  其实,高考
17岁那年,我在一所普通的高中里混日子,因为不想上课,跑去一个培训机构混日子,我在凛冽的寒冬里推开教室的门,黑压压的人群让整个教室都喘着热气,你在台上讲课,我瞬间被你清新的外表和不俗的谈吐吸引,觉得认识你这样的人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在漫长的、压抑的、让人觉得一点意思也没有的校园生活里,你就是我惟一的调味剂,而每天给你发短信打电话,就成了我醒来到入睡前最期待的事情。我缠着你说东说西,说念念不忘
踏出饭堂门口,四月惯有的傍晚,阴沉的天空,微风吹过。这些都丝毫不影响我和同学昂首阔步,开怀大笑的心情。我的动作极尽浮夸之所能,颇有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气势与洒脱。旁人笑我疯癫,全然没有形象可言。  可是谁又看得懂我眼底的忧伤与落寞?藏在心底的那个人,此刻又在哪儿做些什么。有时候我真想忘了你,只记得这个世界。然而我常常忘了整个世界,只记得你。或许每个人心底都有那么一个人吧,已不是
原来,竟是我的固执与决绝,残忍地推开了这份原本上天要送给我的礼物。我转过身去闭上眼睛,泪水决堤一样涌出来,我终于为这份错过哭出了声音。  高中的时候,我们在学校用的餐具是自备的饭盒。食堂设有餐具清洗处,一长排的水龙头上方是安装在墙上的供学生摆放饭盒的格子。我就是在那些木格子前面看到他的。  那天是我十六岁生日,因此我早早到了食堂打饭,准备给自己加菜庆祝。正要走过去取饭盒时,一抬头,我就看见了迎面的
[?]  我的双胞胎哥哥欧阳肇,从小就是公认的美少年。幼儿园时,他就会利用潮童形象骗取女孩子们的拥护。升上初中,他为彰显男子气概戒甜食,于是,女孩子们送的甜食都交由我处理。  吃太多糖果的后遗症,就是初三那年,欧阳肇还露出大白牙对女孩子们笑时,我的牙齿却变成了长白山火山溶洞。为掩饰并不美观的牙齿,我说话细声细气,还学会抿嘴浅笑。  中考过后的暑假分外炎热,当律师的爸妈刚完成一桩大案子,丢下我们兄妹
我是在二道白河遇到林诺的。其实来长白山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的事情。我很小的时候就对天池有种超乎寻常的向往,我很想看看举头三尺有神明的天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十一假期前我跟我爸磨了三个晚上,促成了这次旅程。  然而最初的行程并不顺利,我来到二道白河,却发现它比想象中更荒凉,入夜后大路灯火通明,却人迹稀少,我走在空荡的街道,发现十月的风谈不上热情,甚至不够温和。  我和老爸好不容易发现一家还没有
[1]  当他俩还是两小只的时候,十分遭不才在下本姑娘的嫌弃。  因为两小只太小,所以老爹说要有人带,那时老妈已外出打工,然后,此等光荣大任便降于老二与俺身上。  六七岁的年纪,风一般的少年,贪玩便是必然的。  于是,天降大任于俺身时,俺对此万分抗议。  无奈,老爹所赋,大任也。尊上势力强大,抗者,寻死也。  自此,在两小只未步入幼儿园的年代,守护两小只便是老二与俺的要职。大到玩耍跑步,小到洗澡穿
入大学来,这是父亲第一次来看我。临行前,他让邻居给我打了电话,告诉我什么时候到。我心道好险,幸亏他先打了电话,告诉了我一声,没有直接摸到学校里来,要不然他那身庄稼人打扮跟一口土话肯定会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农村的孩子,在城市人面前总要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尊。  父亲到站那天,我早早地去了车站接他。可偏偏那趟火车晚点。我在候车厅来回踱步,越等越心急。终于等到火车到了站,出口先是出来一两个人,紧接着人
我并不认为我是一个幸运的人,但是说是不幸,未免又有点太不懂得知足,毕竟我在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还有人没有脚。  去年七月三号,我生平感觉到了最深的绝望。我听着外面声嘶力竭的哭喊,平静地拿着你给我买的手机录下了你在这个世界最后的模样。旁观者说,在我的脸上看不到和他们一样的悲伤。于是,他们给我的没心没肺找了一个借口,说我的年纪还小,不懂得死亡不懂得绝望。  可能是他们不知道我的压抑,或者我生性就跟他们
在动笔之前我发短信给她说,我经常投稿的杂志做一个策划,我能不能写你和临泽的事情,她说可以,只要别用真名就可以。所以人名是随手打出来的。  我和她高中三年都在同班,不过到了高三才分到一个宿舍,所以对他们之间的事情,知道的也不多,但是由于对我、对当时的我们都太过特别,因此即使是零碎的事情,也想试着写一写。  ?  她喜欢他的时候是初一,直到高一都还只是暗恋。临泽其实长相普通,小说里该有的男主必备硬件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