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时代赋予了设计更加丰富的内涵,因此设计与设计教育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二维构成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开端,与后期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理念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二维构成 课程教学
二维构成兴起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的艺术家希望通过革新造型艺术的材料和构成手法,向人们揭示了视觉艺术中的,线条、色彩、形式等每一个要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力。构成主义风格影响到许多欧洲国家的平面设计。从德国的包豪斯教育时代至今,二维构成一直作为高校设计学学科基础教育必修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抽象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解决设计上的面积、大小、组织、韵律、节奏与颜色的关系,进而把握住对抽象元素的组合与创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创造图形与构成、形式之间的规律关系,找到适合图形的表现形式及画面的结构关系,为将来的设计课程储备发现、概括、提炼的能力。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新的理念、技术的冲击下,二维构成这种课程名称的界定,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以三大构成为主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设计基础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理念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传统二维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1. 重制作轻理论,重摹仿轻创新
该课程教学中学习的是一些平面范围内设计造型的基础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对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学生停留在经验表面,无法从理论规律的高度调动学生艺术潜力和设计修养。表现为,重制作轻理论,重摹仿轻创新。需要引入和整理一些重要的先进理论,从方法角度和文化角度两方面重新整合有关二维形态设计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应用最新的理论和思维去指导设计实践,以启发更多的创造能力。
2.表现手段和表达媒介陈旧,过于强调手绘
传统的二维构成教学非常注重技能训练,课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手绘制作,不能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敲、构思作品内容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代,电脑辅助设计和多种材质媒介引入到二维构成中来,拓宽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丰富了形式媒介与形式内容结合的表现力。适当的软件辅助教学,能让学生的构想瞬间变成现实画面,学生可以更多关注对创意问题和设计方案的思考,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使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3.偏重对形式法则的教条模仿。
现在的二维构成课程,大多重点都放在探索陈旧教条的形式法则的推敲上,学生的作业模仿成分过多,而设计核心的创造意味却不强调,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不能很好地把握二维平面设计的创意目的,导致对设计认识的浅层化、简单化。而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是将二维设计和构成看成一个有机体,形式的法则和内容可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通过对单个案例的完整解析,进行由点到面思维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将设计核心的思维创造力与不断被重新赋予新内容的形式法则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生搬硬套,不死抱教条,力争求新求异,使二维构成成为释放学生的设计潜能和培养必备的设计素养的良好平台,从而十分有利于后续专业方向上的学习和发展。
二、二维构成课程教学的探索
针对于对传统二维构成上述缺弊进行改革,同时也进行新的基础设计教学模式的尝试。这一课程打破原来的课程结构,对巨大的二维形态信息与复杂文化内容进行重新有机的纵向和横向的架构,形成完整系统的基础设计教学体系,包括二维形态认知、二维形态构成语言、二维形态媒介表达,装饰图案的构成演化、传统图案文化内容,图形理念认知,现代图形创意思维模式,图形创意方法与表现技法。这套教学系统整合了构成学、图案学与图形符号学的三大模块,分别形成理论结合实践的八个部分。
1.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是课程创新的有效方式。它极大地优化了过去的简单的形式构成的课程内容,转变了自包豪斯到三大构成以来单纯强调形式经验的状况,将文化因素和传统图案构法以及当代的图形理念等新老内容整合后引入二维设计的课程框架中,弥补了已往教学内容的单薄和缺失和设计元素抽象概念化倾向。
2.教学方法的拓展
二维构成课程要面对的是设计各个专业学生,而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特点,造型原理、图形构成方法在各个不同专业方向上应用的方向也不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有较为全面的甚至是深入的了解,在讲解课堂案例的时候应该对多个专业方向的案例都有所涉及。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基础课和后续课程之间紧密的衔接关系,才能够在讲解的时候深入浅出。从原先的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灌输及形式模仿到现在教学中采用的深化理解设计内涵、互动式的设计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动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语言。二维构成课程作为最基本的平台式的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形成紧密的进程与结构关系。解决设计必须具备的心智与技能训练,承担着将学生已具备的造型能力、思维方式引向着专业所需的方向与方法的重任,并可以大大加快和深化这一过程,减少进入专业设计课程以后的学习障碍。
3.表现手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给设计教学也带来了很多新的视角。如何将新鲜的元素带入设计课堂,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的。例如在前期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摄影的手法,去探索身边环境中的“点”、“线”、“面”、“构成”、“秩序”、“韵律”等等主题的形式。而且这种图片可以在后期课程用电脑进行形态的提取和抽象,进而演化出多种方式的表现,打破构成作业抄袭率高、千篇一律的弊病。这是一种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关于表现手法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条条框框,积极探索,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创造有关二维构成规律的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
二维构成课程内容宽泛,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开端,与后期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全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一套完善的基础设计体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
【关键词】二维构成 课程教学
二维构成兴起于俄国的构成主义运动,构成主义的艺术家希望通过革新造型艺术的材料和构成手法,向人们揭示了视觉艺术中的,线条、色彩、形式等每一个要素都具有其自身的表现力。构成主义风格影响到许多欧洲国家的平面设计。从德国的包豪斯教育时代至今,二维构成一直作为高校设计学学科基础教育必修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抽象理解能力、创造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解决设计上的面积、大小、组织、韵律、节奏与颜色的关系,进而把握住对抽象元素的组合与创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创造图形与构成、形式之间的规律关系,找到适合图形的表现形式及画面的结构关系,为将来的设计课程储备发现、概括、提炼的能力。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新的理念、技术的冲击下,二维构成这种课程名称的界定,实际上已经突破了以三大构成为主的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模式,传统的设计基础教学面临巨大的挑战,对该门课程教学的内容、方法、理念等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一、传统二维构成课程教学存在的弊端
1. 重制作轻理论,重摹仿轻创新
该课程教学中学习的是一些平面范围内设计造型的基础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视对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使学生停留在经验表面,无法从理论规律的高度调动学生艺术潜力和设计修养。表现为,重制作轻理论,重摹仿轻创新。需要引入和整理一些重要的先进理论,从方法角度和文化角度两方面重新整合有关二维形态设计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应用最新的理论和思维去指导设计实践,以启发更多的创造能力。
2.表现手段和表达媒介陈旧,过于强调手绘
传统的二维构成教学非常注重技能训练,课程中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手绘制作,不能使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推敲、构思作品内容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当代,电脑辅助设计和多种材质媒介引入到二维构成中来,拓宽了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从而丰富了形式媒介与形式内容结合的表现力。适当的软件辅助教学,能让学生的构想瞬间变成现实画面,学生可以更多关注对创意问题和设计方案的思考,同时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意见,使课堂教学提高了效率。
3.偏重对形式法则的教条模仿。
现在的二维构成课程,大多重点都放在探索陈旧教条的形式法则的推敲上,学生的作业模仿成分过多,而设计核心的创造意味却不强调,忽略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不能很好地把握二维平面设计的创意目的,导致对设计认识的浅层化、简单化。而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是将二维设计和构成看成一个有机体,形式的法则和内容可以不断地补充和完善,通过对单个案例的完整解析,进行由点到面思维启发式教学,使学生能将设计核心的思维创造力与不断被重新赋予新内容的形式法则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生搬硬套,不死抱教条,力争求新求异,使二维构成成为释放学生的设计潜能和培养必备的设计素养的良好平台,从而十分有利于后续专业方向上的学习和发展。
二、二维构成课程教学的探索
针对于对传统二维构成上述缺弊进行改革,同时也进行新的基础设计教学模式的尝试。这一课程打破原来的课程结构,对巨大的二维形态信息与复杂文化内容进行重新有机的纵向和横向的架构,形成完整系统的基础设计教学体系,包括二维形态认知、二维形态构成语言、二维形态媒介表达,装饰图案的构成演化、传统图案文化内容,图形理念认知,现代图形创意思维模式,图形创意方法与表现技法。这套教学系统整合了构成学、图案学与图形符号学的三大模块,分别形成理论结合实践的八个部分。
1.课程的整合
课程整合是课程创新的有效方式。它极大地优化了过去的简单的形式构成的课程内容,转变了自包豪斯到三大构成以来单纯强调形式经验的状况,将文化因素和传统图案构法以及当代的图形理念等新老内容整合后引入二维设计的课程框架中,弥补了已往教学内容的单薄和缺失和设计元素抽象概念化倾向。
2.教学方法的拓展
二维构成课程要面对的是设计各个专业学生,而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专业特点,造型原理、图形构成方法在各个不同专业方向上应用的方向也不同,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对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有较为全面的甚至是深入的了解,在讲解课堂案例的时候应该对多个专业方向的案例都有所涉及。教师首先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基础课和后续课程之间紧密的衔接关系,才能够在讲解的时候深入浅出。从原先的对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灌输及形式模仿到现在教学中采用的深化理解设计内涵、互动式的设计讨论等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动地掌握艺术设计的理论和实践语言。二维构成课程作为最基本的平台式的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形成紧密的进程与结构关系。解决设计必须具备的心智与技能训练,承担着将学生已具备的造型能力、思维方式引向着专业所需的方向与方法的重任,并可以大大加快和深化这一过程,减少进入专业设计课程以后的学习障碍。
3.表现手法的创新
随着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给设计教学也带来了很多新的视角。如何将新鲜的元素带入设计课堂,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探索的。例如在前期课程可以让学生利用摄影的手法,去探索身边环境中的“点”、“线”、“面”、“构成”、“秩序”、“韵律”等等主题的形式。而且这种图片可以在后期课程用电脑进行形态的提取和抽象,进而演化出多种方式的表现,打破构成作业抄袭率高、千篇一律的弊病。这是一种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关于表现手法的创新,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条条框框,积极探索,和学生一起去发现,创造有关二维构成规律的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
二维构成课程内容宽泛,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开端,与后期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在教学中要全方位多角度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素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形成一套完善的基础设计体系,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好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