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立足新课标,定向“学习任务群”,通过课内互通,课内外联通,组建乡土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相通、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区域文化融通的多样的“群文”,开展阅读与批注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适应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教学内容的,助力阅读教学,助力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读注,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两大基础
(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走向全面,走向深入,走向学科核心素养,着重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也必然以此为目标。
1.课程群文化的要求。作为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再次革新。最新一轮的2017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课程均以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形式展开,每个部分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这种全新课程设计,必然要求语文教学变革。
2.课堂开放性的要求。新课程群文化的特点必然促进课堂教学的新变化,原有封闭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必然走向开放,它要求有广博的阅读内容、自主的阅读群体(学生)、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阅读方式,一句话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还给学生,“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恰好体现了开放性的课堂要求。
3.新课标指导性的要求。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從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不仅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而且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18个任务群,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群”目标任务怎么完成……这就需要探究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
(二)高中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深刻变化
1.阅读需求的主体意识增强。阅读需求是读者在阅读时想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是知识、思想、情感、审美上的阅读需要。现阶段,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有着广博的阅读需求。
2.阅读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完全能够对抽象符号进行推导,完全能够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思维品质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更趋成熟和完善,在学习中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喜欢探讨事物现象的原因,喜欢怀疑争论,在阅读中能够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文本。
3.阅读角色的个性化倾向凸现。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也有了高度发展,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成为现代高中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审视作品。他们渴望能主动地选择和参与学习过程,留下“我”的足迹,展示“我”的存在。他们渴望大胆质疑,突发奇想,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群文读注”是什么
(一)基本含义
“群文读注”是指在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着眼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学习任务群”,策划、组织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主题阅读等类型的“任务群”,指导、引领学生开展读注阅读的教学活动。核心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师是引导角色,关键是学生的主学行为。“自主、探究、合作”贯穿“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整个环节。概括的说,就是指多个文本围绕同一个任务(主题、问题等,定向“学习任务群”)进行的阅读与批注相融合的教学活动。
(二)关键词解读
群:(定向文本“学习任务群”)组群、建群、串文。
文:文词、文句、文段、文篇、文群。
读:声读-默读-悟读,串读-跳读-精读,范读-导读-自读……
注:作记号(勾画、圈点)、作注解、写评语、留笔迹。
(三)课堂教学两大原则
1.“群”散而神不散。(1)“群”散,是指形成群文的“文”比较散。(2)神不散,是指坚守文本“学习任务群”的规定性,要求是,一要精心定标、确定出一个“群”的目标任务;二要务实测评,围绕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训练、评价。
2.“注”乱而意不乱。(1)“注”乱,一是指“注”有多样的形式,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圈点或划线),也可在书中空白处作注解、写评语,还可有电子批注,常见批注类型有旁批、眉批、夹批和总批;二是指作“注”的时间灵活,课内、课外、学习时段、非学习时段,电子批注还可随时随地;三是指作“注”的内容比较散乱,标记的、注解的、质疑的……什么文字内容都可有。(2)“意不乱”,一方面要求作注的内容必须有骨架和灵魂,定向“学习任务群”,围绕同一个任务(主题、议题、话题、问题);另一方面要求作注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特别指出,这一点也是“意不乱”的重要体现。
(四)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自从认知和学习“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我时常在教学中实践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下面,我把“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呈现出来,以为抛砖引玉吧。
1.组建群文。组建群文就是在进行群文“读注”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对“群文”的必要理解,或者说是引导学生进行“读注”时的“目标任务”的一些预设。如这个“群”选了哪些“文”;这个“文群”涉及了哪些内容;这个“文群”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组建这个“群”,也就是说这个群的主题(目标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为下一步进行“读注”体验作充分铺垫的。
2.读注群文。师生互动读注、学生自主读注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常用方式。这里的师生互动读注是指学生在进行群文“读注”的同时,老师在不断的点拨、提示、引导,概括说,就是教师对群文进行导读、导注。学生自主读注要求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群文的阅读和批注。当然,这一环节在初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读注的策略多一些。 3.评价读注。群文“读注”的交流与评价,就是呈现和分享学生的“读注”成果,学生的“读注”成果不仅要展示出来,还要让师生相互进行交流和评价。交流与评价可以在“读注群文”环节完成之后独立进行,也可嵌入其中。
4.悟化生成。悟化生成这一环节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对读注成果的修改、补充、拓展和完善,表面上看来是学生对自己的读注成果进行的再次体验,实质上是通过再次“读注”对“文群”的深入理解和拓展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高中语文“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助力实现全面提升高中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内容,策划、组织、开展课内互通、课内外联通、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区域文化融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活动,这极大拓展了高中生阅读视野,进一步培育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发展高中生阅读思维品质,提升阅读综合能力。要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进行有效学习,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不可忽视的。“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读注感受与理解、读注鉴赏与探究、读注呈现与交流,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提高高中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2.满足高中生广博的阅读需求,提高语文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的“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是顺应高中生的身心成长和阅读发展的所需的。18个“学习任务群”的系统编排,也就是要让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全面地理解和传承,对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也有一些借鉴和融合,从而拓展文化视野、增進文化自信。
3.实现高中生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群文读注”,核心是“先学后教”“多学少教”。重视学生对“学习任务群”的选择;重视个性阅读、个性批注和个性表达;重视个性化的阅读成果。充分体现高中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意识,加强了高中与大学和社会的衔接,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二)助力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1.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观。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内对课文从遣词造句到思想内容,从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条分缕析,无所不包。它有着一定的弊端:(1)阅读内容基本上是来源于教材课文,很少有课外读物,不能满足高中生广博的阅读所需;(2)阅读理解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和要求,忽视学生对于问题的个性化理解,不能适应高中生多元的理解所求;(3)阅读过程基本上是教师的单向讲授,少有学生参与,即使参与了但也是完全被动的。
2.以“群文读注”教学为突破口,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变革。“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是指在新课标理念下,基于“学习任务群”,侧重于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主题阅读等群文类型,策划、组织、开展“群文读注”阅读的教学活动。实施“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学生不仅阅读文本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而且阅读文本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群文读注”不仅是新课标理念下的针对“学习任务群”而探索的一种阅读教学策略,而且更是阅读教学方式变革的推陈出新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
【2】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
【3】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
【4】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9.
【5】李玉华.姚雅丽.培养“个性化阅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6】田泉.李晓明.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
【关键词】高中语文,群文读注,核心素养
一、高中语文“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两大基础
(一)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走向全面,走向深入,走向学科核心素养,着重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行为。高中语文教学也必然以此为目标。
1.课程群文化的要求。作为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再次革新。最新一轮的2017年新版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课程均以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形式展开,每个部分分别安排7-9个学习任务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内容始终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这种全新课程设计,必然要求语文教学变革。
2.课堂开放性的要求。新课程群文化的特点必然促进课堂教学的新变化,原有封闭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必然走向开放,它要求有广博的阅读内容、自主的阅读群体(学生)、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阅读方式,一句话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还给学生,“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恰好体现了开放性的课堂要求。
3.新课标指导性的要求。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從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学习任务群”不仅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而且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18个任务群,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群”目标任务怎么完成……这就需要探究一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
(二)高中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深刻变化
1.阅读需求的主体意识增强。阅读需求是读者在阅读时想要达到的目的要求,是知识、思想、情感、审美上的阅读需要。现阶段,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的整体素质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有着广博的阅读需求。
2.阅读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完全能够对抽象符号进行推导,完全能够以理论为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他们的思维品质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更趋成熟和完善,在学习中喜欢独立思考问题,喜欢探讨事物现象的原因,喜欢怀疑争论,在阅读中能够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文本。
3.阅读角色的个性化倾向凸现。作为阅读主体的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也有了高度发展,释放个性、张扬个性成为现代高中生的普遍心理。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来审视作品。他们渴望能主动地选择和参与学习过程,留下“我”的足迹,展示“我”的存在。他们渴望大胆质疑,突发奇想,体验创造的乐趣。
二、“群文读注”是什么
(一)基本含义
“群文读注”是指在2017年新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着眼于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基于“学习任务群”,策划、组织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主题阅读等类型的“任务群”,指导、引领学生开展读注阅读的教学活动。核心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教师是引导角色,关键是学生的主学行为。“自主、探究、合作”贯穿“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整个环节。概括的说,就是指多个文本围绕同一个任务(主题、问题等,定向“学习任务群”)进行的阅读与批注相融合的教学活动。
(二)关键词解读
群:(定向文本“学习任务群”)组群、建群、串文。
文:文词、文句、文段、文篇、文群。
读:声读-默读-悟读,串读-跳读-精读,范读-导读-自读……
注:作记号(勾画、圈点)、作注解、写评语、留笔迹。
(三)课堂教学两大原则
1.“群”散而神不散。(1)“群”散,是指形成群文的“文”比较散。(2)神不散,是指坚守文本“学习任务群”的规定性,要求是,一要精心定标、确定出一个“群”的目标任务;二要务实测评,围绕目标任务引导学生训练、评价。
2.“注”乱而意不乱。(1)“注”乱,一是指“注”有多样的形式,可直接在书上做记号(圈点或划线),也可在书中空白处作注解、写评语,还可有电子批注,常见批注类型有旁批、眉批、夹批和总批;二是指作“注”的时间灵活,课内、课外、学习时段、非学习时段,电子批注还可随时随地;三是指作“注”的内容比较散乱,标记的、注解的、质疑的……什么文字内容都可有。(2)“意不乱”,一方面要求作注的内容必须有骨架和灵魂,定向“学习任务群”,围绕同一个任务(主题、议题、话题、问题);另一方面要求作注的语言必须是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特别指出,这一点也是“意不乱”的重要体现。
(四)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
自从认知和学习“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以来,我时常在教学中实践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理念,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下面,我把“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呈现出来,以为抛砖引玉吧。
1.组建群文。组建群文就是在进行群文“读注”教学前,教师引导学生对“群文”的必要理解,或者说是引导学生进行“读注”时的“目标任务”的一些预设。如这个“群”选了哪些“文”;这个“文群”涉及了哪些内容;这个“文群”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组建这个“群”,也就是说这个群的主题(目标任务)是什么……这些都是为下一步进行“读注”体验作充分铺垫的。
2.读注群文。师生互动读注、学生自主读注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常用方式。这里的师生互动读注是指学生在进行群文“读注”的同时,老师在不断的点拨、提示、引导,概括说,就是教师对群文进行导读、导注。学生自主读注要求教师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完成群文的阅读和批注。当然,这一环节在初期的教学中教师采用师生互动读注的策略多一些。 3.评价读注。群文“读注”的交流与评价,就是呈现和分享学生的“读注”成果,学生的“读注”成果不仅要展示出来,还要让师生相互进行交流和评价。交流与评价可以在“读注群文”环节完成之后独立进行,也可嵌入其中。
4.悟化生成。悟化生成这一环节的表现形式是学生对读注成果的修改、补充、拓展和完善,表面上看来是学生对自己的读注成果进行的再次体验,实质上是通过再次“读注”对“文群”的深入理解和拓展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更是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高中语文“群文读注”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
(一)助力实现全面提升高中生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基于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的内容,策划、组织、开展课内互通、课内外联通、中华优秀文化与世界区域文化融通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任务群”阅读教学活动,这极大拓展了高中生阅读视野,进一步培育高中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1.发展高中生阅读思维品质,提升阅读综合能力。要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进行有效学习,思维发展与提升是不可忽视的。“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就是通过读注感受与理解、读注鉴赏与探究、读注呈现与交流,提升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提高高中生阅读的综合能力。
2.满足高中生广博的阅读需求,提高语文综合文化素养。基于新课标18个“学习任务群”的“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是顺应高中生的身心成长和阅读发展的所需的。18个“学习任务群”的系统编排,也就是要让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个系统、全面地理解和传承,对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也有一些借鉴和融合,从而拓展文化视野、增進文化自信。
3.实现高中生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群文读注”,核心是“先学后教”“多学少教”。重视学生对“学习任务群”的选择;重视个性阅读、个性批注和个性表达;重视个性化的阅读成果。充分体现高中生作为阅读主体的意识,加强了高中与大学和社会的衔接,进一步促进高中生的个性需求和可持续发展。
(二)助力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由“教课文”转向“教语文”
1.转变高中语文教学传统的阅读教学观。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内对课文从遣词造句到思想内容,从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条分缕析,无所不包。它有着一定的弊端:(1)阅读内容基本上是来源于教材课文,很少有课外读物,不能满足高中生广博的阅读所需;(2)阅读理解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答案和要求,忽视学生对于问题的个性化理解,不能适应高中生多元的理解所求;(3)阅读过程基本上是教师的单向讲授,少有学生参与,即使参与了但也是完全被动的。
2.以“群文读注”教学为突破口,促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变革。“群文读注”阅读教学是指在新课标理念下,基于“学习任务群”,侧重于单元整合、整本书阅读、一篇带多篇、一本带多本、主题阅读等群文类型,策划、组织、开展“群文读注”阅读的教学活动。实施“群文读注”阅读教学,学生不仅阅读文本的数量会发生变化,而且阅读文本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群文读注”不仅是新课标理念下的针对“学习任务群”而探索的一种阅读教学策略,而且更是阅读教学方式变革的推陈出新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部.
【2】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
【3】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J].课程·教材·教法.2003.6
【4】桂谦.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9.
【5】李玉华.姚雅丽.培养“个性化阅读"的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05.7.
【6】田泉.李晓明.启迪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