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内倾型后踝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0年12月治疗的75例资料完整的后踝骨折患者资料,筛选出后踝骨折线延伸至内踝的损伤(内倾型后踝骨折)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 75岁,平均40.3岁;坠落伤6例,车祸伤4例,扭伤3例;均合并腓骨骨折;12例伴关节软骨面损伤.患者术前临床均表现为踝部及足背部肿胀、畸形、活动受限.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呈冠状位走行,其中10例形成双边征.根据Haraguchi CT分型:Ⅰ型8例(61.6%,8/13),Ⅱ型3例(23%,3/13),Ⅲ型2例(15.4%,2/13).采用后内侧入路切开,骨折复位后空心钉固定.术后随访切口及骨折愈合情况;采用Baird-Jackson评定标准评价术后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 4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胫骨远端关节面移位<1 mm,踝穴增宽<1 mm,骨折达到或者近似解剖复位.13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 20周,平均15.1周;切口均为一期愈合.术后Baird-Jackson评分为93~ 100分,平均96.3分;其中优10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3/13).末次随访,无一例患者出现感染、骨折再移位、骨不连、螺钉松动及断钉现象.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无需借助辅助工具即可行走.结论 大部分内倾型后踝骨折伴有关节软骨的损伤,这可能是旋转应力合并垂直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采用后内侧切口治疗具有一定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