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传统音乐人才的培养模式逐渐显示出不足,甚至引发出许多问题。在现代音乐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专业素养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成为高师音乐工作者迫切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高师 复合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1-0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音乐人才在国际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复合型音乐人才。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人才培育一般有几种途径:其一是专业的音乐学院;其二是高师中的音乐学院(系);其三是综合性大学中所设置的音乐学院(系)。三大培养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中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高校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方面,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缺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综合素质的缺乏也限制了学生在音乐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重视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是符合我国长远人才培育的目标。
一、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定义
知识的复合是一个逐步复杂的过程,具有层次的,学科之间简单叠、交叉与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复合,只有对各学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围绕着某一学科的内容逐渐深化产生相应的成果后,才最终完成知识的复合。知识复合的过程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也是现代化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改革目标和艰巨任务。
在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知识的复合属于复合型音乐人才。复合型音乐人才指具备音乐艺术的综合能力,能熟练地掌握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中的精湛技巧都有层次性地汲取,形成一种技术精湛、理论深厚的复合音乐专业能力。[1]在音乐基本能力方面,复合型音乐人才拥有基本的音乐感受力与音乐表现力;在音乐技能方面,如声乐,这类人才能通过熟练控制自己的音色与力度的变化,从而生动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构建高师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机制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更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的知识获取为基本目标,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与载体,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模式下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其次,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利用高校特有的学科优势,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等课程,强化和拓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知识面。[2]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纯技术型的表演人才已不能完全符合知识经济的需要,这种针对单纯音乐和舞蹈毕业生的需求量在逐渐缩小。
(二)接轨社会,科学设置课程
对于艺术类人才培养来说,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类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通过各种各样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工作的适应能力。不仅如此,还需积极发掘市场热点,结合高校资源的优势,整合新的专业方向,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前有效地与市场接触,而且能扩大学生的接触面,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如面对市场较热的幼儿钢琴教育、即兴伴奏等领域,可以增加和这些领域有关的课程,并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计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此外,针对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培養目标,应参考国内外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保证一定学时数,这对于提高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长远意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合理性,统筹分配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及各姊妹艺术文化知识,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培育教师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及整体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育教师人才,是复合性音乐人才培育的重要环节。此外,还需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为音乐教学服务,使培养的音乐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岩峰.谈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01,6(1).
[2]李建华.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
[关键词]高师 复合型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31-01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音乐人才在国际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复合型音乐人才。目前,国内高校音乐类人才培育一般有几种途径:其一是专业的音乐学院;其二是高师中的音乐学院(系);其三是综合性大学中所设置的音乐学院(系)。三大培养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中曾经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但现阶段也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许多高校在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方面,只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理论素养,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的缺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综合素质的缺乏也限制了学生在音乐专业领域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重视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是符合我国长远人才培育的目标。
一、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定义
知识的复合是一个逐步复杂的过程,具有层次的,学科之间简单叠、交叉与组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复合,只有对各学科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围绕着某一学科的内容逐渐深化产生相应的成果后,才最终完成知识的复合。知识复合的过程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也是现代化教育领域所面临的改革目标和艰巨任务。
在音乐教育领域,音乐知识的复合属于复合型音乐人才。复合型音乐人才指具备音乐艺术的综合能力,能熟练地掌握音乐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中的精湛技巧都有层次性地汲取,形成一种技术精湛、理论深厚的复合音乐专业能力。[1]在音乐基本能力方面,复合型音乐人才拥有基本的音乐感受力与音乐表现力;在音乐技能方面,如声乐,这类人才能通过熟练控制自己的音色与力度的变化,从而生动地演唱声乐作品。
二、构建高师复合型音乐人才培养机制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更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为关键的因素,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学生的知识获取为基本目标,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首先,需要新的技术手段作为教学的辅助与载体,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模式下教学活动,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扩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其次,强化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利用高校特有的学科优势,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公共课等课程,强化和拓宽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知识面。[2]随着社会对音乐人才的需求逐渐转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纯技术型的表演人才已不能完全符合知识经济的需要,这种针对单纯音乐和舞蹈毕业生的需求量在逐渐缩小。
(二)接轨社会,科学设置课程
对于艺术类人才培养来说,实践教学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类学生的技能培养必须通过各种各样高质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完善。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工作的适应能力。不仅如此,还需积极发掘市场热点,结合高校资源的优势,整合新的专业方向,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毕业前有效地与市场接触,而且能扩大学生的接触面,提高专业综合能力。如面对市场较热的幼儿钢琴教育、即兴伴奏等领域,可以增加和这些领域有关的课程,并纳入到专业教学的视野当中进行规范和计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此外,针对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培養目标,应参考国内外专业音乐学院的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地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保证一定学时数,这对于提高复合型音乐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长远意义。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时应充分体现课程的合理性,统筹分配基础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比例。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及各姊妹艺术文化知识,对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培育教师人才,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育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及整体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育教师人才,是复合性音乐人才培育的重要环节。此外,还需利用各种优势资源为音乐教学服务,使培养的音乐人才具有多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马岩峰.谈素质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J].甘肃高师学报,2001,6(1).
[2]李建华.综合性大学音乐学院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探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