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投资机会的表现来看,岁末年初的事件驱动投资机会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投资机会只在岁末年初出现,如“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和“年报披露时间大幅提前的投资机会”;第二类投资机会在全年有几个时间段机会比较密集,其中岁末年初是一个主要的时间段,如“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第三类投资机会在时间上的分布比较均匀,且不同时间段的超额收益相对稳定,差异不大,如“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
中证系列指数在每年6月和12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进行成分股调整,并在成分股调整日前15个交易日前后公布成分股调整名单。其中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最为投资者所关注。随着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的数量和规模的逐年增加,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在近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5年—2010年期间,调入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0.09%,调入股票在调整日前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2005年—2010年期间,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成分股调整日开始的20个交易日内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4.81%,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后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然而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发生了一些变化。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成分股调整日开始的20个交易日内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0.51%,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后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此外,自2011年以来,调入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38%,调入股票在调整日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根据进一步统计,2011年以来,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54%,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前存在明显的负超额收益。
年报披露时间提前的投资机会
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根据相关规定,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内,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以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有买卖公司股票等行为。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要策划重大事项,会倾向于拉开当年年报的披露时间与当年三季报或者次年一季报的披露时间之间的间隔,留足时间来策划重大事项。
如果当年年报披露时间比上一年提前或者滞后60天以上,那么该上市公司策划重大事项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如果该上市公司连续两年的年报披露时间比上一年提前或者滞后60天以上,那么只考察第一年的情况。
然而,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滞后,除了策划重大事项的可能性,还有可能因为该上市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来筹划当年年报的披露工作,这类股票不会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因此,我们仅仅关注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我们认为,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的最佳持有期为次年一季度,即1月1日—3月31日。
根据统计结果,从2007年到2012年,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共有135例,平均超额收益为19.80%,超额收益胜率为80.74%。
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第二类投资机会在全年有几个时间段会比较密集,其中岁末年初是一个主要的时间段,如“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当一个上市公司频繁发布公告时,该公司的股票很难产生定价偏差,因此也很难产生超额收益;而当一个上市公司很长时间没有发布公告时,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对该股票产生了美好的预期,从而带来超额收益。
设定相邻的两个公告相差的交易天数为d,其中后一个公告的发布日期为T日,统计发现,d越大的股票,越容易在第二个公告日T日前体现超额收益;而d越小的股票,越容易在T日后体现超额收益;d居中的股票,在T日前和T日后均能体现超额收益。
当观察到一个股票连续60个交易日不出公告的时候,即d>60时,买入此股票。而在卖出时点方面,d比较小和d比较大的股票区别对待:当d<80时,也就是买入后20个交易日内出了公告,则持有该股票到T+20日;当d≥80时,也就是买入后20个交易日内没有出公告,则持有该股票到T+2日。如果买入日股票停牌,则往后推迟至多2个交易日买入。如果停牌超过2个交易日或者买入日股票涨停,宜考虑放弃此机会。
根据此策略统计结果,在2008年到2012年的年报期间,符合长期不出公告策略的股票共有714例,平均超额收益为3.94%,超额收益胜率为58.12%。
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
第三类投资机会在时间上的分布比较均匀,且不同时间段的超额收益相对稳定,差异不大,如“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统计显示,大型券商发布调研报告后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假设在调研报告发布后5个交易日的收盘时买入,持有20个交易日,如果买入日股票停牌,我们往后推迟至多2个交易日买入。如果停牌超过2个交易日或者买入日股票涨停,则考虑放弃此机会。
把调研报告分为三类:单独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没有别的券商发布过关于该上市公司的调研报告;和大型券商一起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有大型券商调研过该上市公司;和中小券商一起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有券商调研过该上市公司,但没有大型券商调研过。宜选择大型券商的单独调研以及和中小券商一起调研的股票作为该策略的股票池,并根据情况做一定的行业筛选。
计算发现,在2010年—2012年的上半年期间,符合分析师调研策略的股票共有145例,平均超额收益为2.56%,超额收益胜率为60.64%。
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有时候,上市公司会在公布完财报后,发布关于财报的更正公告或者补充公告,这些公告可能会释放正面的信息,从而产生超额收益。统计发现,更正补充公告的发布日期距离财报发布日期在20—60个交易日之间的股票在发布公告后3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收益较高。
此外,为了避免超额收益提前体现,可以把更正补充公告发布前30个交易日内超额收益超过30%的股票剔除。
计算发现,在2010年—2012年的上半年期间,符合更正补充公告策略的股票共有218例,平均超额收益为2.83%,超额收益胜率为54.59%。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梳理了5种岁末年初的事件驱动投资机会,分别是: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年报披露时间大幅提前的投资机会、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这5种事件驱动投资机会的投资时间段以及2011年以来的平均超额收益如左表。
作者为2012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金融工程第一名
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
中证系列指数在每年6月和12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进行成分股调整,并在成分股调整日前15个交易日前后公布成分股调整名单。其中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最为投资者所关注。随着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的指数基金的数量和规模的逐年增加,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在近几年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2005年—2010年期间,调入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0.09%,调入股票在调整日前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2005年—2010年期间,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成分股调整日开始的20个交易日内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4.81%,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后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然而2011年以来,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调整效应发生了一些变化。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成分股调整日开始的20个交易日内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0.51%,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后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此外,自2011年以来,调入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38%,调入股票在调整日前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
根据进一步统计,2011年以来,调出股票等权组合在调整名单公布日到成分股调整日期间相对沪深300指数的平均超额收益为-3.54%,调出股票在调整日前存在明显的负超额收益。
年报披露时间提前的投资机会
年度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之一,上市公司可选择次年1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的合适时间披露年报,交易所会在每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收市后公布当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表。
根据相关规定,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日内,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以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有买卖公司股票等行为。因此,如果上市公司要策划重大事项,会倾向于拉开当年年报的披露时间与当年三季报或者次年一季报的披露时间之间的间隔,留足时间来策划重大事项。
如果当年年报披露时间比上一年提前或者滞后60天以上,那么该上市公司策划重大事项的可能性较大。此外,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如果该上市公司连续两年的年报披露时间比上一年提前或者滞后60天以上,那么只考察第一年的情况。
然而,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滞后,除了策划重大事项的可能性,还有可能因为该上市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来筹划当年年报的披露工作,这类股票不会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因此,我们仅仅关注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我们认为,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的最佳持有期为次年一季度,即1月1日—3月31日。
根据统计结果,从2007年到2012年,年报披露时间提前60天以上的股票共有135例,平均超额收益为19.80%,超额收益胜率为80.74%。
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第二类投资机会在全年有几个时间段会比较密集,其中岁末年初是一个主要的时间段,如“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当一个上市公司频繁发布公告时,该公司的股票很难产生定价偏差,因此也很难产生超额收益;而当一个上市公司很长时间没有发布公告时,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对该股票产生了美好的预期,从而带来超额收益。
设定相邻的两个公告相差的交易天数为d,其中后一个公告的发布日期为T日,统计发现,d越大的股票,越容易在第二个公告日T日前体现超额收益;而d越小的股票,越容易在T日后体现超额收益;d居中的股票,在T日前和T日后均能体现超额收益。
当观察到一个股票连续60个交易日不出公告的时候,即d>60时,买入此股票。而在卖出时点方面,d比较小和d比较大的股票区别对待:当d<80时,也就是买入后20个交易日内出了公告,则持有该股票到T+20日;当d≥80时,也就是买入后20个交易日内没有出公告,则持有该股票到T+2日。如果买入日股票停牌,则往后推迟至多2个交易日买入。如果停牌超过2个交易日或者买入日股票涨停,宜考虑放弃此机会。
根据此策略统计结果,在2008年到2012年的年报期间,符合长期不出公告策略的股票共有714例,平均超额收益为3.94%,超额收益胜率为58.12%。
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
第三类投资机会在时间上的分布比较均匀,且不同时间段的超额收益相对稳定,差异不大,如“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统计显示,大型券商发布调研报告后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假设在调研报告发布后5个交易日的收盘时买入,持有20个交易日,如果买入日股票停牌,我们往后推迟至多2个交易日买入。如果停牌超过2个交易日或者买入日股票涨停,则考虑放弃此机会。
把调研报告分为三类:单独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没有别的券商发布过关于该上市公司的调研报告;和大型券商一起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有大型券商调研过该上市公司;和中小券商一起调研:过去5个交易日内有券商调研过该上市公司,但没有大型券商调研过。宜选择大型券商的单独调研以及和中小券商一起调研的股票作为该策略的股票池,并根据情况做一定的行业筛选。
计算发现,在2010年—2012年的上半年期间,符合分析师调研策略的股票共有145例,平均超额收益为2.56%,超额收益胜率为60.64%。
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
有时候,上市公司会在公布完财报后,发布关于财报的更正公告或者补充公告,这些公告可能会释放正面的信息,从而产生超额收益。统计发现,更正补充公告的发布日期距离财报发布日期在20—60个交易日之间的股票在发布公告后30个交易日内的超额收益较高。
此外,为了避免超额收益提前体现,可以把更正补充公告发布前30个交易日内超额收益超过30%的股票剔除。
计算发现,在2010年—2012年的上半年期间,符合更正补充公告策略的股票共有218例,平均超额收益为2.83%,超额收益胜率为54.59%。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梳理了5种岁末年初的事件驱动投资机会,分别是:指数成分股调整效应、年报披露时间大幅提前的投资机会、长期不出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分析师调研带来的投资机会和发布更正补充公告股票的投资机会。这5种事件驱动投资机会的投资时间段以及2011年以来的平均超额收益如左表。
作者为2012年卖方分析师评选水晶球奖金融工程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