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沟渠的凡纳滨对虾小型温棚养殖尾水净化技术效能分析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z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索经济可行的凡纳滨对虾小型温棚养殖尾水净化技术,集成固液分离、厌氧以及生态沟渠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生态沟渠的凡纳滨对虾小型温棚养殖尾水净化技术,比较了4种不同类型的生态沟渠水系统(无植物型、互花米草型、芦苇型、水花生型)的净化效果.结果显示:通过79 d的系统运行,4种不同类型生态沟渠对凡纳滨对虾小棚养殖尾水的净化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水花生型>芦苇型>互花米草型>无植物型,其中水花生型化学需氧量(COD)降至12.05 mg·L-1,无机氮(DIN)降至0.14 mg·L-1,活性磷酸盐(PO43--P)至0.02 mg·L-1.水花生、芦苇和互花米草型生态沟渠的出水水质COD都达到SC/T 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二级标准,无机氮达到一级标准;水花生、芦苇型生态沟渠的出水水质活性磷酸盐达到一级标准.研究表明,基于植物型生态沟渠的凡纳滨对虾小型温棚养殖尾水净化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根据2017-2020年各年春季(4月)与秋季(11月)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对浙北近岸海域渔业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浙北近岸海域的渔业资源综合承载力为可载.与近年来省内外其他海域的评价结果相比,该海域的渔业资源综合承载力较强.另外,基于鱼卵密度年间波动大、渔获经济种类比例下降的现状,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浙江近岸海域10个产卵场保护区的建设,进一步开展渔业资源的养护与修复,继续推进浙江渔场的修复振兴.
随机选取池塘专养模式下30只25月龄中华鳖余姚本地品系同生群雄性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肠质量(W1)、肝质量(W2)、心质量(W3)、裙边质量(W4)、背甲质量(W5)、腹甲质量(W6)对体质量(BW)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涉性状的变异系数呈W6>W4>W5>BW>W3>W2>W1,组织与脏器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呈W4>W5>W6>W2>W1>W3(PW1>W5>W3>W6,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为W4>W5>W6>W2>W1>W3,即裙边质量较其它组织和脏器对体质量更具增
为探讨池塘内循环养殖系统(IPA)对鱼类生长、肌肉和血浆中游离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本研究以易捕鲤、建鲤为对象,分析了IPA养殖模式(试验组)和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对照组)下,2种鲤鱼饵料利用、体增重指标变化;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肌肉和血浆中19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组易捕鲤、建鲤的WGR、SGR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P<0.05),而饲料转化效率则显著降低(P<0.05).建鲤肌肉中Thr、Gly、Ser、Lys、Asp、Asn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IPA模式下前3种氨基酸含量显
为充分展示和运用不确定性信息以得到综合评价结果,将云模型理论引入到水上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本文简述了云模型的基本理论,基于其构建了通航环境危险度云模型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案:基于黄金分割法确定评价参考刻度:包含5个基准危险度云模型;将以短语表示的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转化为以云模型表示;采用加权集结算子对多个云模型进行综合,得到最终通航环境危险度云模型;采用一维正态云的正向发生器算法产生危险度云模型的云滴并标绘,以对危险度特征进行平面展现.作为应用示例,将上述方案应用于琼州海峡通航环境危险度评价.对考虑的9个评
为探究配合饲料在脊尾白虾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情况,比较了池塘养殖条件下全程投喂配合饲料和传统饵料(冰冻麻虾)对脊尾白虾生长、生化组成和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传统饵料组雌虾在10-12月平均体重显著大于配合饲料组,而传统饵料组雄虾仅在10月份时平均体重显著大于配合饲料组(P<0.05).(2)就肝胰腺常规生化而言,配合饲料组雌虾总脂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而水分和灰分含量显著高于传统饵料组(P<0.05),此外,配合饲料组雄虾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传统饵料组(P<0.05);就肌肉常规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调节新陈代谢、生理发育以及调控神经系统.TH及其他含碘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中,刺激甲状腺激素核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THRs)产生各种应答反应.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就海洋无脊椎动物中TH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TH信号通路的类型及其机制,阐述了TH在无脊椎动物中的作用、THR及其亚型的种类以及THR调控机制的类型与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已知部分脊椎动物信号通路,对无脊椎动物信号通路
分析总结国内外聚碳酸酯的生产供需情况,指出目前非光气酯交换法生产聚碳酸酯的生产技术遇到的难点和研发方向,从提高共聚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聚合工艺研究等角度概述了近些年酯交换聚碳酸酯生产技术开发现状,提出了我国聚碳酸酯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聚碳酸酯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通过比较中国四川黄龙、中国云南白水台、土耳其帕穆克卡莱棉花堡三地钙华景观的基本环境地质特征、钙华景观水化学、钙华沉积生物因素的差异性,探讨了土耳其棉花堡钙华退化缓慢的影响因素.对比发现,棉花堡景区藻类约为38种,种类单一,植被覆盖率较低,沉积主要受物理化学因素控制,沉积速率较快,多形成较好的层状结构,杂质少,且原生孔隙度较低,结构致密,结晶度较高,不易坍塌损坏;黄龙和白水台景区藻类分别为86种、196种,种类多样,且植被覆盖率皆高达80%以上,沉积主控于化学和生物因素,沉积速率较慢,结构呈多孔疏松状或多孔
中国的蛹状螺科(Pupinidae)迄今共报道5属,分别为拇指螺属(Pollicaria A.A.Gould,1856、拟圆口螺属(Pseudopomatias M?llendorff,1885)、蛹状螺属(Pupina Vignard,1829)、小蛹螺属(Pupinella Gray,1850)、象蛹螺属(Rhaphaulus L.Pfeiffer,1856)和裂唇螺属(Coptocheilus Gould,1862)(=Schistoloma Kobelt,1902).除拟圆口螺属和裂唇螺属有过详细
泽陆蛙是我国南方蛙类优势种之一,对维护农业生态系统,以及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用碘化丙啶(PI)染色细胞核,首次以人白血病HL60细胞基因组DNA为对照标准品,测定了舟山地区泽陆蛙的基因组大小.实验共测定了5组泽陆蛙雌性样本,测算出泽陆蛙基因组DNA质量为2.21±0.17 pg,基因组大小为2.16±0.16 Gb.结果表明,可以选择白血病细胞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估算泽陆蛙基因组大小,泽陆蛙基因组大小与已知的多数蛙类基因组大小相近.测定结果为泽陆蛙基因组学和系统进化的后续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