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一书的英文版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讲述了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美国博物馆形成时期,13位博物馆领军人物的生平故事和他们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介绍了那段从私人收藏走向公共博物馆的历史,涉及各类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科学中心、儿童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等。
本书的作者爱德华·P·亚历山大(Edward P. Alexander,1907—2003)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物馆学者和教育家。他曾当选为美国博物馆协会的主席,先后担任过美国纽约州泰孔德罗加(Ticonderoga)和库珀斯敦(Cooperstown)两地博物馆的馆长,并长期主管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的教育部门,退休以后在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创办了博物馆学专业。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力求信守英國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提出的“翻译三原则”:译文应完整传达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一致;译文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1)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这是首要的一点。笔者将此书翻译为中文,就是希望中国的读者能够了解国外博物馆学史的状貌,包括其中的理念等等,以资借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笔者在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所的帮助下,统一了书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并在最后附上《职务翻译对照表》和《机构组织翻译对照表》。通过添加脚注的形式,尽量以直译的方法保留原词原意,这样既忠实于原作,又便于读者理解其原本的内涵。
(2)再现原作的写作风格。作者的语言活泼幽默,将博物馆大师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读之令人手不释卷。对此,笔者在翻译前,先把原作的全文大致浏览了一遍,在开始每章的翻译时,再逐句细读两遍,体会英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翻译中,则试图寻找最贴切的语言,不仅要做到用词简洁,而且要符合汉语习惯,把原作中的场景清晰地呈现给中文读者。在译完一章之后,隔两周左右笔者会再次查看译文,更正那些不地道的“翻译腔”,并修改语意模糊的表达。
(3)确保译文的通顺性。第一,逻辑的严谨。为了达到这一点,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增译的办法进行补充说明。第二,文字的流畅。中文译本面向中国读者,所以译文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即给读者带来启迪。由于英汉之间“树”形和“竹”形句式结构存在的本质差异,笔者通常会把复杂的英语从句,拆分为浅显的汉语短句,以便符合我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译事艰难,这是笔者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最为深切的感受。译者不但要对西方博物馆有深入的了解,还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得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甘坐冷板凳”的耐心。可以说,译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都经过了反复的琢磨,蕴含着辛勤的汗水。本书的问世意义重大,相信一定能够惠及更多的博物馆人!
书 名:《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
作 者:(美)爱德华·P·亚历山大
译 者:陈双双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本书的作者爱德华·P·亚历山大(Edward P. Alexander,1907—2003)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博物馆学者和教育家。他曾当选为美国博物馆协会的主席,先后担任过美国纽约州泰孔德罗加(Ticonderoga)和库珀斯敦(Cooperstown)两地博物馆的馆长,并长期主管弗吉尼亚州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的教育部门,退休以后在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创办了博物馆学专业。
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力求信守英國翻译理论家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提出的“翻译三原则”:译文应完整传达原作的思想;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一致;译文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
(1)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这是首要的一点。笔者将此书翻译为中文,就是希望中国的读者能够了解国外博物馆学史的状貌,包括其中的理念等等,以资借鉴。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笔者在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学研究所的帮助下,统一了书中出现的专有名词,并在最后附上《职务翻译对照表》和《机构组织翻译对照表》。通过添加脚注的形式,尽量以直译的方法保留原词原意,这样既忠实于原作,又便于读者理解其原本的内涵。
(2)再现原作的写作风格。作者的语言活泼幽默,将博物馆大师的人生经历娓娓道来,读之令人手不释卷。对此,笔者在翻译前,先把原作的全文大致浏览了一遍,在开始每章的翻译时,再逐句细读两遍,体会英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翻译中,则试图寻找最贴切的语言,不仅要做到用词简洁,而且要符合汉语习惯,把原作中的场景清晰地呈现给中文读者。在译完一章之后,隔两周左右笔者会再次查看译文,更正那些不地道的“翻译腔”,并修改语意模糊的表达。
(3)确保译文的通顺性。第一,逻辑的严谨。为了达到这一点,有时候不得不采取增译的办法进行补充说明。第二,文字的流畅。中文译本面向中国读者,所以译文必须具有较高的可读性,这样才能被读者所接受,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即给读者带来启迪。由于英汉之间“树”形和“竹”形句式结构存在的本质差异,笔者通常会把复杂的英语从句,拆分为浅显的汉语短句,以便符合我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
译事艰难,这是笔者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最为深切的感受。译者不但要对西方博物馆有深入的了解,还必须有深厚的语言功底,更得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甘坐冷板凳”的耐心。可以说,译文中的每句话、每个词,都经过了反复的琢磨,蕴含着辛勤的汗水。本书的问世意义重大,相信一定能够惠及更多的博物馆人!
书 名:《美国博物馆:创新者和先驱》
作 者:(美)爱德华·P·亚历山大
译 者:陈双双
出 版 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