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对性护理对胃癌化疗患者焦虑情绪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针对性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音乐疗法和行为认知疗法。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均存在轻度焦虑,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癌;化疗;焦虑;针对性护理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会影响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很多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脱发、感染等[1]。胃癌患者由于病情的急骤变化、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化疗会造成身体多部位的不适和疼痛等导致精神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后期的治疗及康复。为减轻胃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我院特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名胃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化疗次数均≥2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8±13.7)岁。患者病情比较稳定,精神状况良好,对已患疾病知情并愿意配合完成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测量血压、心电监护、呼吸功能的检测等;干预组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音乐疗法和行为认知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让患者尽量配合治疗。鼓励患者提高信心及治疗的积极性,尽量克服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用娴熟的医疗技术和周到热情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耐心开导患者,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患者介绍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向患者普及正确的饮食、睡眠、运动知识,提高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积极防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②音乐疗法: 合适的音乐能够在心理上调动和激活患者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患者的兴趣和爱好,促进患者的思维活动和联想等,是目前缓解焦虑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音乐疗法的疗程为1个月,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遵循个体化原则,分别调查统计每位患者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及最适音量等。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音乐处方,以达到缓解患者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
③行为认知疗法:很多胃癌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身心受损,对很多问题的认知出现一定的偏差。行为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不合理的看法、认知和态度等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胃癌化疗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其认知主题主要表现为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对认知的大部分内容都持消积悲观的态度[2]。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思维活动均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所以要改变患者的认知,首先要从源头上着手,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逐渐动摇患者的信念,培养患者正确的认知观念,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1.3评价方法
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两组患者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测定S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2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均存在轻度焦虑,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
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减少化疗后的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消极情绪,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
3.2 音乐疗法可减轻疼痛、消除紧张及降低血压
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4]。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5]。本研究结果说明,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疗某些疾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如减轻疼痛、消除紧张及降低血压等。
3.3认知行为疗法可培养患者良好的心态
被诊断为胃癌的患者本身就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诊断明确后又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在化疗过程还面临脱发、出血、感染等各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面容,严重者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认知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变得过度焦虑和担心。尤其是对一些不确定的后果通常会被患者主观夸大,容易出现自己吓自己的现象。患者往往把后果想的很严重,甚至拒绝进一步治疗,此时及时纠正患者的认知主题变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系列心理测试及问答找出患者的症结所在,针对性的给予治疗,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认知理念,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培养患者良好的心态,鼓励其积极对抗疾病。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舒缓患者的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调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态,使患者始终保持充足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癌症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光升,孙珏.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76-78.
[2]张帆.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131-134.
[3]向琴.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6(32):04-05.
[4]陈涛,董湘玉,李东阳等.音乐疗法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抑郁症的治疗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4):18-19.
[5]金韬,汪琛,谭小林等.音乐疗法辅助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7):1703-1705.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会影响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产生很多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脱发、感染等[1]。胃癌患者由于病情的急骤变化、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以及化疗会造成身体多部位的不适和疼痛等导致精神压力较大,容易产生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影响患者后期的治疗及康复。为减轻胃癌化疗患者的焦虑情绪,我院特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90名胃癌化疗患者,所有患者化疗次数均≥2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其中男57例,女33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6.8±13.7)岁。患者病情比较稳定,精神状况良好,对已患疾病知情并愿意配合完成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测量血压、心电监护、呼吸功能的检测等;干预组实施一系列针对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音乐疗法和行为认知疗法,具体方法如下:
①健康教育:护理人员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化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让患者尽量配合治疗。鼓励患者提高信心及治疗的积极性,尽量克服化疗过程中出现的身体不适等问题。用娴熟的医疗技术和周到热情的服务取得患者的信任,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耐心开导患者,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向患者介绍化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向患者普及正确的饮食、睡眠、运动知识,提高患者的预防保健措施,积极防治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②音乐疗法: 合适的音乐能够在心理上调动和激活患者潜在的情绪功能,提高患者的兴趣和爱好,促进患者的思维活动和联想等,是目前缓解焦虑的一种重要辅助方法。音乐疗法的疗程为1个月,每周5~6次,每次1~2小时。遵循个体化原则,分别调查统计每位患者最喜欢的音乐类型及最适音量等。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音乐处方,以达到缓解患者情绪、放松心情的目的。
③行为认知疗法:很多胃癌患者由于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身心受损,对很多问题的认知出现一定的偏差。行为认知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不合理的看法、认知和态度等来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胃癌化疗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其认知主题主要表现为夸大危险,对自己知觉到的危险过度夸大,对事物的失控作灾祸性的解释,对认知的大部分内容都持消积悲观的态度[2]。不合理的认知方式或思维活动均来源于其深层的核心信念。核心信念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旦形成后,会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所以要改变患者的认知,首先要从源头上着手,通过一系列心理干预,逐渐动摇患者的信念,培养患者正确的认知观念,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焦虑情绪。
1.3评价方法
焦虑自评量表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两组患者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测定SA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
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均存在轻度焦虑,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1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
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有利于患者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减少化疗后的并发症。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有利于消除不必要的紧张、消极情绪,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
3.2 音乐疗法可减轻疼痛、消除紧张及降低血压
优美悦耳的音乐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4]。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5]。本研究结果说明,音乐作为一种医疗手段,治疗某些疾病,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如减轻疼痛、消除紧张及降低血压等。
3.3认知行为疗法可培养患者良好的心态
被诊断为胃癌的患者本身就经历了一次严重的心理打击,诊断明确后又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过程,在化疗过程还面临脱发、出血、感染等各种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面容,严重者甚至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认知往往会发生一些偏差,变得过度焦虑和担心。尤其是对一些不确定的后果通常会被患者主观夸大,容易出现自己吓自己的现象。患者往往把后果想的很严重,甚至拒绝进一步治疗,此时及时纠正患者的认知主题变得尤为重要。可以通过一系列心理测试及问答找出患者的症结所在,针对性的给予治疗,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认知理念,消除不必要的焦虑和担心,培养患者良好的心态,鼓励其积极对抗疾病。
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舒缓患者的紧张、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调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态,使患者始终保持充足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癌症的复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万光升,孙珏.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及其中医药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8):76-78.
[2]张帆.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131-134.
[3]向琴.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6(32):04-05.
[4]陈涛,董湘玉,李东阳等.音乐疗法与团体咨询对大学新生抑郁症的治疗观察[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4):18-19.
[5]金韬,汪琛,谭小林等.音乐疗法辅助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7):1703-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