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末民初出版业态的变革引发思想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日本和法国是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向国内传播的两个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经了从零碎译介到选择性传播的转变,部分马克思主义术语实现了跨语境转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是多元的,传播者因政治立场和目标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有差异.总的来看,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说被译介的要早一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因此存在“梯次传播”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华民族历史命
【机 构】
: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出版业态的变革引发思想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化,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日本和法国是清末民初马克思主义向国内传播的两个重要渠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历经了从零碎译介到选择性传播的转变,部分马克思主义术语实现了跨语境转换.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主体是多元的,传播者因政治立场和目标不同,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有差异.总的来看,阶级斗争学说和政治经济学说被译介的要早一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因此存在“梯次传播”的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促进了先进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觉醒,为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改变孕育了新动力.
其他文献
日本宋代社会史的研究方向极多,研究成果也极其丰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研究视角的转变与新史料的整理与出版,日本学界出现了从宋代视角出发,关注与元代、明代乃至近现代关系的新研究趋势.而研究视角及史料状况的变化,也对社会史研究领域带来新的影响.文章关注上述的变化与影响,从地域社会研究方向的变化、士大夫研究的发展、史料发掘状况三个方面整理2011年以来日本宋代社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总结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
公共民俗学中的“公共”一词往往被学界赋予了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面向公众,并为公众所享用;另一种则是指公共部门.从前者来看,民俗本身就具有公共性,民俗为民众所创造,并由民众集体传承和享用;从后者来看,民俗所包含的政治文化又融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随着现代化的急剧演进,“民”的流动性与“俗”的多样性两者所呈现的生活世界几乎处于割裂的状态.这就不得不使我们关注民俗实践中作为文化主体的“民”在时代变化中所形成的实践理性回归,也正是因为有了“民”的实践过程,才会有“俗”的结果产生,也只有如此,民俗学的
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呈现主体隐匿化导致伦理规制对象缺失、技术利用偏好化导致人机关系异化、信息采集隐蔽化导致隐私保护困难、媒体信息片段化导致媒体信息失真、媒体信息商业化导致新闻界限模糊、媒体信息娱乐化导致信息过度表达等现象.微媒体视域下媒体伦理构建应坚持主体确定原则、人机和谐原则、私人边界原则、信息真实原则、界限清晰原则、适度表达原则.当前,应尽快健全微媒体信息主体权责明晰管理制度,建立微媒体技术和谐发展合理使用制度,完善隐私信息分级保护及限制利用制度,构建微媒体信息失真控制干预矫正制度,完善微媒体文化企业
社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参与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党建“结构洞”的生成源于执政党和社会组织之间凝聚力不足,具体表现为不同行动者之间非紧密的联系以及二者彼此认同度不高.在“结构洞”理论分析框架下,从内外两个维度描述Q区社会组织党委对“结构洞”现象的填补作用及其接点结构:社会组织党委实现了内在科层结构和外在党社关系的联结.结构洞填补内含着科层化运作的刚性嵌入和引领性驱动的柔性耦合之双轨并行,从而最大程度确保了社会组织党建的精准和高效.基于“结构洞”理论的社会组织党建研究将相关
马克梦是北美明清小说研究史上承前启后的学人,他的主要研究兴趣是明清小说中的性与性别文化.他的研究聚焦包括色情小说在内的明清小说稀见文献,在比较文学的视域下构建了“一夫多妻”性相结构.“一夫多妻”性相结构的建构体现了“刺猬型”学者的治学特点,其创新性极大启发了该领域的学者,同时,其形式化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争议.在研究方法上,马克梦善于借用场外理论,他试图建立西方理论与中国传统“义理”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适用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理论模型.马克梦的研究虽然存在理论先行的弊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欧美汉学
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整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即社会许可.以主题为煤炭的新闻报道作为数据源,利用深度学习的长短期记忆模型(LSTM)对报道文本进行情感分类,再通过文本分析方法分别从积极和消极的报道中提取正向和负向影响煤炭产业社会许可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正向影响煤炭产业社会许可的因素有产能优化、清洁发展、科技创新和经济贡献;负向影响因素有煤电矛盾、产能过剩、供求不平衡和生产安全.根据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趋势分析,近三年来对煤炭产业社会许可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产能、清洁发展和供求不平衡.其中,清洁发展对于促进社会
自巴赞提出长镜头理论以来,长镜头一直作为纪实类电影手法而被广为认知与应用.由此诞生的“一镜到底”电影,以更为极致的完整镜头逼近现实知觉,展现与人视觉感知相一致的连续时空.其从拟真出发对制作工艺和艺术形态的极致追求,呈现出了独特的沉浸性、游离性与绵延性特征.由于电影语言的形象符号是一种凭借本能对现实物象进行视觉读解的语义系统.长镜头下的物象作为主观的符号能够呈现丰富的下意识、非理性的内涵,这在长镜头与诗电影、运动镜头与超现实穿越以及梦境营造等方面表现得尤其突出.随着数字技术的成熟,“一镜到底”在商业电影领域
近年来,我国0至14岁儿童自闭症患者人数快速增长,且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影响家庭及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之一.为缓解自闭症家庭的育儿压力,保障儿童自闭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发展,建立和完善自闭症儿童正式支持体系非常必要.湖市是国内最早一批将儿童自闭症群体作为儿童救助领域的主要内容开展工作的地市之一.基于湖市的调研,总结分析了湖市儿童自闭症正式支持体系的基本情况与组织模式.研究发现,湖市已初步形成残联统筹、公立机构主导、社会组织相辅助、企业为补充的自闭症儿童正式支持体系,有效承担起自闭症儿童在医疗、康复及教育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人的时间经验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病理学症状.由于时间经验方式构成了人的原初生活世界的基础,因而其时间病理学的变化就直接关联着现代人的精神危机.自康德以来的时间现象学对时间经验的构成及其运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因而能够作为分析诊断该时间病理学结构的有效工具.通过康德、海德格尔和利科的时间现象学相关概念,以及斯蒂格勒的技术现象学相关概念,信息技术对现代时间经验的威胁可被描述为使时间生产机制受阻.这导致了先验想象力的生产性的丧失,对此,我们应以反
项乔体会“四书五经”之言,就是体悟圣贤的心学,进而融通义理.他认为,阳明发朱熹之所未发,“致良知”是其独创之见.良知作为天理而主于虚,虚能容物,推致良知于事物.虚实一源,显微无间.项乔的“致良知”“求放心”之学,是在圆融孟子、《中庸》和阳明心体学,并融通朱熹的观点而阐发自己的独创见解,进而探索理气和道器的关系.项乔融突和合程朱理体学与陆王心体学旨在归本圣贤经典的理想人格,高扬随事在物即行的德性,终成心体学的事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