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鼠洞的故事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eiy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困难时期的1960年,我每月粮食定量24斤,扣除支援灾荒地区指标4斤,每月剩下20斤,每餐不足2.5两。那个时候,有谁能够想办法弄到点粮食,可算是天大的喜事。但这种喜事偏偏让我碰上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山上发现了一个老鼠洞,从这个老鼠洞里挖出了不少板栗。
  那是立冬前的一天上午,我和两位同事被林业部门安排上山验收松、杉木的采伐数量。在验收时,我在一个树根下面发现一个圆圆的小洞,内外均有栗壳,我立即预感到这是一个货真价实的老鼠洞,洞内可能有老鼠藏的板栗等粮食,于是我把它记在了心上。第二天,我带着挖洞的工具,找到了这个洞口,挖了十多分钟后,发现洞内也有栗壳,而且鼠洞由竖变成转弯。我顺着这个弯道继续往下挖,挖到离地面约30~50公分时,又发现一个横弯道,这时我确定这是个地地道道的老鼠洞,当地山民叫它“山老鼠”洞。山老鼠善于打地道,在每年深秋冬初季节,就忙碌地将掉在地上的成熟板栗搬进洞中,堆放在它们建筑的“粮库”里,以备寒冬腊月大雪封山时食用。这种鼠洞特别奇妙而又别致,横与竖交叉,经过不断的左右拐弯后,再建一个容量比较大的“粮库”洞;藏进食物后,又将洞口封闭,使人们难以发现。也不知怎么回事,经过山鼠们嘴衔脚运的板栗,在洞中不会潮湿、不会发芽,更不会霉变。
  我确定这是个货真价实的鼠洞之后,无比地高兴,挖洞的劲头越来越大,累得满头大汗也不在乎。当我顺着弯道挖到一米多的长度时,终于发现了“粮库”:里面堆满了光亮似漆的黄澄澄的板栗和毛栗。幸亏我事先已有准备,带了两个土布袋子,立即一粒不剩地将这些栗子装在袋中。回到家中,我用杆秤一称,足有18.6斤。在那个年代里,一下子意外地获得那么多栗子代粮,既解了燃眉之急,帮我渡过缺粮的难关,又节省了开支,因此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责编/木艮
其他文献
人类平均寿命史前仅为十几岁,而现在有些国家人口的平均寿命已达80多岁,更为可喜的是,21世纪,百岁寿星将成为高龄老人的新群体。   关于健康与寿命,值得关注的事情很多,以下两点应特别重视:   其一,不要片面理解“自己是最好的医生”这句话。这句很流行的话相对一些易防易治的常见小病有一定的道理,但不适用于所有的疾病。如果自己能成为“最好的医生”,国家何必开办那么多医院,安排那么多医生,购置那么多设备
期刊
调养精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七情过度,精神过用,可以伤神,以至形体损伤。《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要求我们少思寡欲、胸怀宽广、乐观,以避免过度的精神刺激,使精神始终保持正常状态,从而使神明而形安。   适宜的生活规律。《上古天真论》中说:“食饮有
期刊
1、维生素A   动物性食物:牛奶、鸡蛋、鱼类、动物的肉与内脏,其中以动物的肝、牛奶、螃蟹和蛋类的维生素A含量较高。植物性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A的前体β胡萝卜素,如胡萝卜、小白菜、油菜、菠菜、空心菜、茴香、香菜、韭菜、芥菜、茶叶及红黄色水果如杏、柿子、草莓等。   2、维生素B   菠菜、猪肉、肝脏、豆类、绿叶蔬菜及奶制品。   3、维生素C   所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芹菜、辣椒、西红柿等
期刊
有一个老人想学画,可是犹豫不决,就去问一个朋友:“再过五年,我就七十岁了,能行吗?”朋友对他说:“怎么不行呢?你不学画画,再过五年也是一样七十岁呀!”听了朋友的话,老人顿悟,于是,第二天就去老年大学报了名。   我认识一位老人,几年前他的老伴和唯一的儿子先后患病离他而去,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样遭受变故的老友居然活得有滋有味时,他去问他为何还能活得如此乐观和
期刊
徐如璧,1915年出生,1931年3月入伍,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57年被授予上校军衔,现在总后苏州干休所休养,享受军级干部待遇。    少年投身革命      徐如璧,1915年2月15日出生在江西省资溪县乌石镇乌石村。他家祖辈种田,从10岁起他就开始干农活。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苏区红军进行食盐封锁,农村很难购到食盐,尚未成年的他
期刊
泗洪是苏北革命老区,抗战时期为淮北苏皖抗日民主根据地,也是时任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战斗过的地方。1940年,少奇同志领导泗洪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留下了很多十分动人的故事。     联系群众 平易近人     1940年4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为“胡服”来到淮北抗日根据地指导工作。为了壮大抗日力量,少奇同志一到驻地,就与地方组织走乡串村,发动群众,很快建立了工农青妇抗日救国队和
期刊
李肇星,作为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受到广泛关注的外交家,他的名字早已为国内外所熟知。但作为一位很有造诣的诗人,则是在近几年内才声名鹊起。李肇星,在向外交与文学两座高峰攀登的过程中,领略着遍山的风景。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说:“外交家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诗人,他们独特的生活才得以光彩地展现给世人;诗人们应该庆幸,因为他们之中有一位外交家,诗的天地才出现如此一块高贵而迷人的空间。”      出身
期刊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们国家正处于国民经济最困难时期。那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我们的粮食定量标准由每人每月28斤大米减到24斤,其中还要搭配几斤的薯片。当时我是一位乡村小学教师,只有20来岁。为了能填饱肚子,我每天多搭配些瓜菜杂粮。至于吃菜嘛,只能青菜、萝卜为主,就是豆腐也要凭票供应;吃肉就更困难了,每人每月只发半斤肉票,而且不是随时随地可以买到,必须按规定逢单或是逢双日到十几里以外的圩镇排
期刊
人的一生中有着许许多多梦,青少年时期有读书梦、大学梦,作家、科学家、画家、演员梦;成年以后有就业梦、强国梦、做官梦、发财梦;年老时有健康梦、长寿梦……在我几十年人生历程中,也做着一个又一个的梦,但做得最多、圆得最美最灿烂的,还是住房梦。   说起住房梦,还得从我和妻子结婚时说起。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政治动乱的年代,我和妻子结婚了。当时我在部队工作,妻子在远隔千里的重庆。我们结婚的洞房是岳父家的一间
期刊
电视剧《哑巴新娘》主题歌唱得好:“若能比翼双双飞呀飞,真想永远长相随;若能比翼双双飞呀飞,相依相伴永不悔……”并非只有在剧中才有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泰和县泰和中学退休高级教师李卉默默地用行动扛起了侍候瘫妻的重担,诠释了人间动人的至爱。   李卉和彭韵芳是吉安师范的同班同学,他俩同窗五载,从相识、相知到相爱。李卉大学毕业数年后,两人默默守候了11年才牵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此后夫妻俩一直相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