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强监管、去杠杆的这种背景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也有所变化。其发展方式不能再像以往一样采用单一粗放的方式,而是应该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因此,本文将从我国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形成高杠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阐述当前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强监管 去杠杆 银行经营策略 不良资产处理 金融监管改革
引 言
在最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随着金融杠杆的增加,我国的实体经济风险也越来越严重。同时,相反,大量的金融产品在同行中宁愿处于闲置状态,也不愿帮助那些前景不佳的企业来度过难关。在实体经济加杠杆后,其所存在的金融风险已引起相关领导者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强监督、去杠杆”是当前经济金融领域诸多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商业银行作为微观运营商,在出台上述政策后,必须针对商业银行的一些客户、行业所受到的外部较为强烈冲击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防范于未然。
一、执行强监督、去杠杆的现实背景
1、高杠杆的成因
(1)长期资本不足是造成高杠杆的历史原因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有企业的投资上,也做出了一些改革。第一点是企业在基层项目所投入的资金由原先的财政拨款转变为银行贷款;第二点则是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由国家补助向银行贷款的转变;第三,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由财政集中管理、金融与银行分开供给模式转变为由银行进行统一管理。这一政策体系的出发点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当时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责任,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但是由于当时的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原有的资金供给渠道,缩小了一些企业资金渠道的来源。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也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多。在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连续借款成为大多数企业必须进行的经营选择。借贷越多,杠杆率越高,杠杆率越高,经济负担越重。
(2)资金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是造成高杠杆的现实原因之一。我国房价快速上涨和金融创新,导致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资本“脱实向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大大提升了融资的难度,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消极的影。由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等短期收益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已经变得不再“实体”。同时,我国非金融企业的高负债水平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过分依赖投资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所以这就导致了资金链紧张。因为这种传统而单一的模式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特点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资金回收,所以要实现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只能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的杠杆来保持,使得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近年来高杠杆的现实原因。
(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是造成高杠杆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方面,制造业利润的下降降低了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渗透速度,金融机构加杠杆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例如银行会通过借钱的方式来投资房地产和证券,这也导致了房地产和证券的泡沫越来越大。另外,实体经济机构的失衡加剧了金融杠杆的产生。就M1和M2的年增长率而言,2015年第四季度后,m1-m2的年增长率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没有显著增加,房地产业是其重要的驱使因素之一。房地产投资加速和加剧了房地产与制造业的不平衡。个人通过抵押贷款购买房屋,而房地产公司用大量信贷资源购买金融产品,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中的资金闲置。脱实入虚和银行不愿放贷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融资的难度,贷款仅限于产能过剩、杠杆过大的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由于需要承担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导致其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出现象,加剧了杠杆的风险。
二、实体经济的杠杆现状
在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负债/GDP作为衡量杠杆率的指标。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方法,社会总杠杆率主要由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部门构成,通过计算来得出总杠杆率。研究发现,杠杆率与经济发展存在U型关系。在一定的门范围内增加杠杆将促进经济增长,如若超过此范围则将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我国杠杆率的计算结果也各不相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计算,到2016年底,中国的总债务和总社会杠杆率分别达到168.48万亿元和249%。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考虑在内,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为156%,总杠杆率为274%。但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同一时期的平均杠杆率平均为268.2%,其中美国为250.6%,英国为265.5%,日本为388.2%。根据不同的部门来看,杠杆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政府、家庭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都有所下降,但非金融公司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在超過90%的警戒线后,只要政府部门的债务增加10%,那就会对降低0.1%经济发展速度,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在这方面的影响则没有政府债务那么高,仅为其中的一半。所以也可以看出我国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严重超标。
三、降低杠杆的主要方法
首先来说,执行强监督是降低杠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业务形式、新制度、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金融风险所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行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监管定位不准确,过分注重行业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和控制。“铁路警察,各管一节”的规定,使得金融业务的监管套利行为越来越普遍。缺乏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协调监管,导致金融的监管几乎处于零状态。另外统计和基础设施还有待巩固,使得评估系统性风险变得更加困难。而中央和地方的金融只能界限过于模糊,部分金融活动处于监管之外。针对这种现象,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坚决应对各种金融混乱”。在2017年中旬,中国银监会连续发布了一系列监管要求。在控制工作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发布相关的文件,对银行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和“四不当”的三项专项工作。在这种监督的力度下,仅仅在2017的一个季度,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开出485项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9亿元,相比2016年多出了70%。随着综合治理的发展,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整治力度还将不断加强。 另外,还应该要减少资金避免脱实向虚现象,降低金融风险。自2015年来,国内银行无论是在表内还是在表外,其规模也在不断的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走廊”向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导致银行间市场整体利率下降。通常银行需要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对投资在债券的资金来进行套利,但由于银行团队的投资专长限制,就出现了委外的投资现象。据市场统计,到2016年底,全国市场委外投资规模就高达3万亿,可见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实减少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最重要环节还是在于改善实体经济结构,并提高投资收益率。一方面,随着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提高,非金融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化。另外,在当前强监管、去杠杆化的政策下,资本集中于存款市场,资金闲置问题依然有待解决。因此,改善经济结构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提高有效供给,并进行供给的侧改革,以此来引导资金向脱虚向实的方向前进。
四、明确调整银行经营策略的方向
1、提升资本的填补能力
当前,我国银行在外源融资上还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所以在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也明确对银行实施了更严格的资本限制,提升外源的融资难度。但由于客户对融资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这也就使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越来越大。钢铁、煤炭、房地产等产能过剩、存货量大、杠杆率高的行业,在这一轮调整中,率先成为调整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在这些企业中存在相当大的信贷风险。经过这几年来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大规模处置,银行为处置不良資产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去杠杆”必然要求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金融实力,应对其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2、提升政策创新力度
解放思想是提升政策创新力度的主要。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影响的政策和手段都应该大胆尝试。与此同时,政策手段创新要立足事实,加大联合力度,着力突破。立足事实是指在不违反规定、不跟随他人潮流、从事短期行为或为了“创新”而进行的创新行为。加大联合力度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不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来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着力突破是指根据当前形势,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抢险、事后处理等方面的改进,让创新力度得到最大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荇.以穿透式监管强化金融去杠杆[N].上海证券报,2017-6-1.
[2] 连平.防控商业银行风险至关重要[J].金融世界,2017(10).
【关键词】 强监管 去杠杆 银行经营策略 不良资产处理 金融监管改革
引 言
在最近几年来,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非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急剧上升。随着金融杠杆的增加,我国的实体经济风险也越来越严重。同时,相反,大量的金融产品在同行中宁愿处于闲置状态,也不愿帮助那些前景不佳的企业来度过难关。在实体经济加杠杆后,其所存在的金融风险已引起相关领导者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强监督、去杠杆”是当前经济金融领域诸多问题的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商业银行作为微观运营商,在出台上述政策后,必须针对商业银行的一些客户、行业所受到的外部较为强烈冲击做好前期的规划工作,防范于未然。
一、执行强监督、去杠杆的现实背景
1、高杠杆的成因
(1)长期资本不足是造成高杠杆的历史原因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之后,在国有企业的投资上,也做出了一些改革。第一点是企业在基层项目所投入的资金由原先的财政拨款转变为银行贷款;第二点则是企业技术改造资金由国家补助向银行贷款的转变;第三,国有企业营运资金由财政集中管理、金融与银行分开供给模式转变为由银行进行统一管理。这一政策体系的出发点一方面是为了缓解当时的财务压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责任,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但是由于当时的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原有的资金供给渠道,缩小了一些企业资金渠道的来源。企业所需要的资金也伴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多。在缺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连续借款成为大多数企业必须进行的经营选择。借贷越多,杠杆率越高,杠杆率越高,经济负担越重。
(2)资金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是造成高杠杆的现实原因之一。我国房价快速上涨和金融创新,导致我国经济中出现了资本“脱实向虚”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不仅增加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大大提升了融资的难度,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消极的影。由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等短期收益较高的领域,实体经济已经变得不再“实体”。同时,我国非金融企业的高负债水平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过分依赖投资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所以这就导致了资金链紧张。因为这种传统而单一的模式必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特点是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把资金回收,所以要实现工程建设和运营的正常进行,只能通过不断提升财务的杠杆来保持,使得这种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近年来高杠杆的现实原因。
(3)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是造成高杠杆的根本原因之一。
一方面,制造业利润的下降降低了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渗透速度,金融机构加杠杆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例如银行会通过借钱的方式来投资房地产和证券,这也导致了房地产和证券的泡沫越来越大。另外,实体经济机构的失衡加剧了金融杠杆的产生。就M1和M2的年增长率而言,2015年第四季度后,m1-m2的年增长率持续上升。但与此同时,制造业投资没有显著增加,房地产业是其重要的驱使因素之一。房地产投资加速和加剧了房地产与制造业的不平衡。个人通过抵押贷款购买房屋,而房地产公司用大量信贷资源购买金融产品,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中的资金闲置。脱实入虚和银行不愿放贷进一步加大了实体经济融资的难度,贷款仅限于产能过剩、杠杆过大的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由于需要承担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导致其出现较为严重的资金流出现象,加剧了杠杆的风险。
二、实体经济的杠杆现状
在当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负债/GDP作为衡量杠杆率的指标。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方法,社会总杠杆率主要由政府、居民、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部门构成,通过计算来得出总杠杆率。研究发现,杠杆率与经济发展存在U型关系。在一定的门范围内增加杠杆将促进经济增长,如若超过此范围则将造成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由于统计方式的不同,我国杠杆率的计算结果也各不相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华泰证券研究所的计算,到2016年底,中国的总债务和总社会杠杆率分别达到168.48万亿元和249%。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考虑在内,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为156%,总杠杆率为274%。但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数据,主要发达经济体在同一时期的平均杠杆率平均为268.2%,其中美国为250.6%,英国为265.5%,日本为388.2%。根据不同的部门来看,杠杆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政府、家庭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都有所下降,但非金融公司一直居高不下。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在超過90%的警戒线后,只要政府部门的债务增加10%,那就会对降低0.1%经济发展速度,而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在这方面的影响则没有政府债务那么高,仅为其中的一半。所以也可以看出我国非金融类企业的杠杆率已经严重超标。
三、降低杠杆的主要方法
首先来说,执行强监督是降低杠杆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新业务形式、新制度、新产品的快速发展下,我国金融风险所传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现行监管协调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监管定位不准确,过分注重行业发展,忽视风险防范和控制。“铁路警察,各管一节”的规定,使得金融业务的监管套利行为越来越普遍。缺乏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的协调监管,导致金融的监管几乎处于零状态。另外统计和基础设施还有待巩固,使得评估系统性风险变得更加困难。而中央和地方的金融只能界限过于模糊,部分金融活动处于监管之外。针对这种现象,银监会主席郭树清提出“坚决应对各种金融混乱”。在2017年中旬,中国银监会连续发布了一系列监管要求。在控制工作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已经发布相关的文件,对银行开展“三违反”“三套利”和“四不当”的三项专项工作。在这种监督的力度下,仅仅在2017的一个季度,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就开出485项罚单,罚款金额高达1.9亿元,相比2016年多出了70%。随着综合治理的发展,政府部门在这方面的整治力度还将不断加强。 另外,还应该要减少资金避免脱实向虚现象,降低金融风险。自2015年来,国内银行无论是在表内还是在表外,其规模也在不断的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利率走廊”向市场提供低成本资金,导致银行间市场整体利率下降。通常银行需要通过加杠杆的方式来对投资在债券的资金来进行套利,但由于银行团队的投资专长限制,就出现了委外的投资现象。据市场统计,到2016年底,全国市场委外投资规模就高达3万亿,可见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实减少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最重要环节还是在于改善实体经济结构,并提高投资收益率。一方面,随着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的提高,非金融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去杠杆化。另外,在当前强监管、去杠杆化的政策下,资本集中于存款市场,资金闲置问题依然有待解决。因此,改善经济结构的关键点还是在于提高有效供给,并进行供给的侧改革,以此来引导资金向脱虚向实的方向前进。
四、明确调整银行经营策略的方向
1、提升资本的填补能力
当前,我国银行在外源融资上还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所以在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中也明确对银行实施了更严格的资本限制,提升外源的融资难度。但由于客户对融资的需求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这也就使银行面临的资本压力越来越大。钢铁、煤炭、房地产等产能过剩、存货量大、杠杆率高的行业,在这一轮调整中,率先成为调整对象。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银行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产业中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在这些企业中存在相当大的信贷风险。经过这几年来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大规模处置,银行为处置不良資产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因此,“去杠杆”必然要求银行不断补充资本,增强金融实力,应对其所形成的资金缺口。
2、提升政策创新力度
解放思想是提升政策创新力度的主要。在遵循法律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影响的政策和手段都应该大胆尝试。与此同时,政策手段创新要立足事实,加大联合力度,着力突破。立足事实是指在不违反规定、不跟随他人潮流、从事短期行为或为了“创新”而进行的创新行为。加大联合力度就是要采取多种手段,不只考虑单方面的利益来实现总体利益的最大化。着力突破是指根据当前形势,加强事前预防、事中抢险、事后处理等方面的改进,让创新力度得到最大化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荇.以穿透式监管强化金融去杠杆[N].上海证券报,2017-6-1.
[2] 连平.防控商业银行风险至关重要[J].金融世界,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