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画
生活在浙江乐清,喜欢旅游,闲暇时间会写写文章,向往轻松、自由的生活。
前段时间,校园里出现了猫的身影。只是一刹那,它便隐去了眼里的光芒,似乎是看透了厌倦了我这个无聊的人类,便又一次遁入黑暗不见了。第二天再去,只能看见常客——那条土狗,在那儿百无聊赖伸懒腰了。
诚然,猫是一种自由的动物。兴许它会在校园的某一个角落呼呼大睡,或者在草丛里打滚。但我不会再去寻找,因为早自修的预备铃,已经响过了。
有时我趴在窗台上想:我要是一只猫该多好啊!我会想着怎么从这里离开,怎么跳出围墙,以后的生活我都无须再想,那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我是猫。曾看到一则新闻,一名两岁男孩欺负猫咪,它在第二天毅然离开这个家之前,向每一个曾经对自己好的人示乖,然后,离开。它身上也许背负了太多的思念:吃得饱吗?穿得暖吗?但它只想一件事:下一站在哪儿?
不,没有所谓“下一站”,只有我走过的地方。
这样的猫,有一点像思特里克兰德。他做好午饭,留下便条,走向了他的伊甸园。假使猫有九条命,它不会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久,那样太无趣,而是希望用一辈子,看遍世间的奇迹。也许别人看它已年过半百,它自以为仍容光焕发。
要是有一只这样的猫,我很荣幸。人们眼中的开罗,大抵是猫的乐园了吧!想来也是,一个把猫看作众神之子的国度,怎么就不是所有猫向往的地方呢?然而不是的。作为神的孩子,猫被赋予了“自由”的属性,在开罗,哪怕是一只流浪猫,也受到保护并且放任它们撒野。猫奴们在一块不会谈天说地大肆煽情,他们自由地谈论,话题的终结永远是一句“不早了,我要喂猫”,对方都懂。我也想这样,但我家没有猫。
要是能成为这样的猫,我很自豪。海子曾言:“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猫也是,猫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但它也知道自己要继续走下去——是有多么强大的基因才能让它有这样的决心啊!而每一只猫又是不一样的,正如猫主人们口中的猫们,每一位都是一幅不一样的水彩画。慕容莲生说:“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的确,它能不动声色地偷吃笼中的金丝雀,又能好奇地戏弄水中的螃蟹,却被自己的大钳夹得“喵喵”大叫。突然羡慕起老舍先生,那只猫一定给他带来很多快乐吧,即使在面对迫害的时候。
猫眼看世界。我在看猫时,猫也在看我。我无法直接正视它的眼睛,怕它看穿我的无知,但它却透过双色瞳将我盯得死死的了;最后我犹犹豫豫看向它的眼睛,在我眼中只是一张定格的照片,在它眼中却是我一人的眼睛。人们常说,和别人谈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那样才礼貌。
假如我能再遇到猫,我会尝试着去对它礼貌。
(指导老师:倪协克)
创作感言:
进入高中以后,学业压力慢慢地加大,有人默默承受,有人中途放弃,也有人能在其中权衡,真正展现出“自由”的姿态。
偶然在校园遇到了猫,使我想起慕容莲生的《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猫是自由的象征,在大众的眼中它永远是天性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其实不尽然,在农村,更多的是流浪猫,当然还有流浪狗。相较之下,狗通常表面威风,而猫则不会主动招惹,只会暗中观察,待洞察一切之后,再欣然离去——看似对人类有害怕,实则是觉得无趣,在它们眼中,于此处走过、看过、路过便是了。
如今的中学生,即便身处偌大的校园,每日也只是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难得闲谈聊天时,说上一句“我还有作业没写”,所有话题戛然而止。面对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作息时间,或许我们得试着改变下自己的态度。我们心中都应揣只猫,每每心情烦躁时,让心中的这只猫在自己的世界里盡情撒野!
生活在浙江乐清,喜欢旅游,闲暇时间会写写文章,向往轻松、自由的生活。
前段时间,校园里出现了猫的身影。只是一刹那,它便隐去了眼里的光芒,似乎是看透了厌倦了我这个无聊的人类,便又一次遁入黑暗不见了。第二天再去,只能看见常客——那条土狗,在那儿百无聊赖伸懒腰了。
诚然,猫是一种自由的动物。兴许它会在校园的某一个角落呼呼大睡,或者在草丛里打滚。但我不会再去寻找,因为早自修的预备铃,已经响过了。
有时我趴在窗台上想:我要是一只猫该多好啊!我会想着怎么从这里离开,怎么跳出围墙,以后的生活我都无须再想,那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我是猫。曾看到一则新闻,一名两岁男孩欺负猫咪,它在第二天毅然离开这个家之前,向每一个曾经对自己好的人示乖,然后,离开。它身上也许背负了太多的思念:吃得饱吗?穿得暖吗?但它只想一件事:下一站在哪儿?
不,没有所谓“下一站”,只有我走过的地方。
这样的猫,有一点像思特里克兰德。他做好午饭,留下便条,走向了他的伊甸园。假使猫有九条命,它不会希望自己能活得长久,那样太无趣,而是希望用一辈子,看遍世间的奇迹。也许别人看它已年过半百,它自以为仍容光焕发。
要是有一只这样的猫,我很荣幸。人们眼中的开罗,大抵是猫的乐园了吧!想来也是,一个把猫看作众神之子的国度,怎么就不是所有猫向往的地方呢?然而不是的。作为神的孩子,猫被赋予了“自由”的属性,在开罗,哪怕是一只流浪猫,也受到保护并且放任它们撒野。猫奴们在一块不会谈天说地大肆煽情,他们自由地谈论,话题的终结永远是一句“不早了,我要喂猫”,对方都懂。我也想这样,但我家没有猫。
要是能成为这样的猫,我很自豪。海子曾言:“更远的地方更加孤独。”猫也是,猫知道自己所处的地方,但它也知道自己要继续走下去——是有多么强大的基因才能让它有这样的决心啊!而每一只猫又是不一样的,正如猫主人们口中的猫们,每一位都是一幅不一样的水彩画。慕容莲生说:“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的确,它能不动声色地偷吃笼中的金丝雀,又能好奇地戏弄水中的螃蟹,却被自己的大钳夹得“喵喵”大叫。突然羡慕起老舍先生,那只猫一定给他带来很多快乐吧,即使在面对迫害的时候。
猫眼看世界。我在看猫时,猫也在看我。我无法直接正视它的眼睛,怕它看穿我的无知,但它却透过双色瞳将我盯得死死的了;最后我犹犹豫豫看向它的眼睛,在我眼中只是一张定格的照片,在它眼中却是我一人的眼睛。人们常说,和别人谈话要看着别人的眼睛,那样才礼貌。
假如我能再遇到猫,我会尝试着去对它礼貌。
(指导老师:倪协克)
创作感言:
进入高中以后,学业压力慢慢地加大,有人默默承受,有人中途放弃,也有人能在其中权衡,真正展现出“自由”的姿态。
偶然在校园遇到了猫,使我想起慕容莲生的《没有猫到不了的地方》,猫是自由的象征,在大众的眼中它永远是天性顽皮、活泼可爱的形象,其实不尽然,在农村,更多的是流浪猫,当然还有流浪狗。相较之下,狗通常表面威风,而猫则不会主动招惹,只会暗中观察,待洞察一切之后,再欣然离去——看似对人类有害怕,实则是觉得无趣,在它们眼中,于此处走过、看过、路过便是了。
如今的中学生,即便身处偌大的校园,每日也只是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难得闲谈聊天时,说上一句“我还有作业没写”,所有话题戛然而止。面对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作息时间,或许我们得试着改变下自己的态度。我们心中都应揣只猫,每每心情烦躁时,让心中的这只猫在自己的世界里盡情撒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