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考生基础教育学习阶段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综合检测。要在这一综合检测中顺利过关甚或出类拔萃,不妨试试用心寻找最适合你的语言运用表达方式,试试作文这样写。
为便于考生在训练中实践运用,下面以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为例,对写作语言的个性化运用来做个例说。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 ”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教师示范】
带你走近沂蒙山
各位嘉宾,各位观众,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中华地名》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山东一个既有名气又带些许神奇意味的地方,那就是沂蒙山区,习惯上称它沂蒙山。
说它有名气,是说早在六十年前,一首“沂蒙山小调”唱遍大江南北,让全中国的老百姓不光知道,是沂蒙山的老百姓用独轮小木车推出一次中国解放战争决定性战役的大胜利,还在歌声中领略了沂蒙山区神奇的好风光。
说它神奇,一是说沂蒙山区的山让你感觉神秘莫测。沂蒙山有大小七十二崮,也就是说七十二座山峰,不只是和别处山形有别,更是山山有故事,崮崮有传奇。只要你走到那地方,随便到一座山峰下,或许你碰巧遇上个喜欢说话的当地人,你就听吧,保管你听得忘了时辰,忘了饥渴,忘了来路。最后依旧舍不得让说话的人停下。
说它神奇,二是说沂蒙山区的水让你感觉神秘莫测。沂蒙山的水,随便一处都清澈晶莹到水底的砂石棱角能让你看得一清二楚,随便一处都入口甘甜到能让你捧起来一气喝个足,再不愿搭理原来拿在手里的矿泉水瓶子。也许有人私下担心这会不会闹肚子,那你就请放宽心吧,别说喝上一次两次两天三天,就是喝上它十天半月十年八年,只会让你身体倍棒神清气爽,就连平时会有的头疼感冒也再找不到你头上。
沂蒙山区的水除了能满足你的口福,还能让你一见再不能忘。大家常听到温泉浴,很少能亲身体验温水河。可沂蒙山前偏就有条这样的河。也不知哪年哪代哪位先人留下这名字,反正千百年来沂蒙山人就这么称呼它。一到冬天下雪,老远就能看到温水河上面的腾腾雾气,别说河面上,就是河两岸的水边,你也别想看到半点雪花。寒冬腊月大雪刚停,一群在大人看来准是急得难受的半大小子,会脱得精光到温水河里摸鱼。当然滋味大概远不如夏天来得舒服,因为浸在水里的那部分倒是温暖自在,可露出水面的脊梁头脸却冻得难受。
说它神奇,三是说沂蒙山区的景也会让你感觉神秘莫测。一走进沂蒙山,你就尽情听尽情看吧。越向里边走,越是一谷一个境界,一山一派风姿。眼前怪石嶙峋,耳边松涛阵阵。山顶千石千貌,云缠雾绕;山谷林密鸟鸣,百树丛生。抬头望山峰,峰峰秀;低头看流水,处处清。十个到这里来的人,至少有九个无论待的时间长短,临走时都会恋恋不舍。
其实呀,我到那里的次数也不算多,上面给你介绍的至多算是皮毛,朋友们真对沂蒙山产生了兴趣,想要深入了解,那就请好好听听下面一位沂蒙山人和大家要做的交流,他是我们今天特意邀请的嘉宾,别看老人头发白了,可那记性比我这年轻人都好。
你看,说着说着,这位名叫李老根的沂蒙山老人就来到我旁边。我的朋友们,下面你就静心倾听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吧!
★交流例说★
试题为考生设置了独特的写作情景,让考生以电视台《中华地名》客串主持人的身份,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半命题,写一篇主持词。让习惯了议论抒情、宏大哲思的考生,读后感觉耳目一新。
写主持词,多数考生练过,高三平时测试多见,算不上新颖;半命题形式多年前就在高考试卷上出现,也难称别致。但将其与介绍地名组合为题,就显得新鲜别致了。
试题材料第一段煞费苦心,以“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有些地名会唤起”为提示语,将考生要写的大致内容分类切块,一一做了点拨启迪。
介绍某地的山水、传说、风土人情,很容易写得大同小异,让人觉得读来读去雷同俗套。为避开这一“感觉”雷区,就要做到无论是写山写水,还是写风俗写传说,都要写出它区别于同类的特征。与之相应,就要在语言表达形式求“新”上下足功夫。
这一语言表达形式的“新”,具体说就是不俗套,新颖耐读有味道。同样是写山,只在“景”上做文章就“流俗”了,换个角度会让读者产生新鲜感;同样是写水,只停留在水清水甜上还只是第一层次,再找到一个角度就显得新颖不俗。
语言的个性化运用,其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同样一件事,有人说得让听众喜欢、入迷,有人说得会让听众悄悄走开。以色列谚语“语言不是蜜,但它能粘住一切东西”,陈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客观事实。
“听得忘了时辰,忘了饥渴,忘了来路”,把听得入迷的情景形象表现出来。“寒冬腊月大雪刚停,一群在大人看来准是急得难受的半大小子,会脱得精光到温水河里摸鱼”,把温水河的河水温暖准确传达给读者。“一谷一个境界,一山一派风姿。眼前怪石嶙峋,耳边松涛阵阵。山顶千石千貌,云缠雾绕;山谷林密鸟鸣,百树丛生。抬头望山峰,峰峰秀;低头看流水,处处清。”经过锤炼的语言,能给人一种精美的“质感”和美好的想象。当然,所有这些,均应出自准确表达的需要。说到底,语言的个性化运用终归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
【延伸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奔马。
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仍不满意,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里什么活也没有,吃的也好,可是没过几天,主人就把它的皮剥了下来。
请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顾),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篇文章(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
别忘了那只鹰
@孙敬文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乱象迷人眼的世界,为减轻记忆的负担,聪明的人们学会了遗忘;當然,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东西,给人启迪、促人进步的东西不在此例。
比如,别忘了美国纳尔逊中学门口的警示,别忘了那只鹰。
那只不能飞翔的鹰,至今还在美国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左侧。说它不能飞翔,不仅仅是因它用黑色大理石雕成,还因它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据说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理想,苦练飞行,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尽管我不知道拥有这座雕像创意专利的作者是谁,但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位智者满怀深深的敬意。
世世代代看到它的人们,相信都会或多或少地接收到雕像传达的关乎人类自身未来生存发展的诸多信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缺少理想,尤其是处在人生朝阳阶段的年轻人,更是理想多多且远大,也不缺乏实现理想的热情与意志,可是结果却常常令人沮丧,最终实现了理想的只是少数。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实在太多太多。
前一段时间,一篇纪实报道曾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反响。一个少年得志、考入我国名牌学府的佼佼者,因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不得不遗憾地退学。导致这位在当地有“神童”之称的人才苗子中途退学的原因极其简单,他有的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聪明智慧,有的是考试夺冠的不凡实力,就是没有或者说忘了练觅食的技巧。常人认为十分平常的给熟鸡蛋剥壳,他却做不来,不会剥,诸如此类,以致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说起来真是让人遗憾惋惜。
想想我们高三学子自身,又有多少人多少事让人感慨啊!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学习说起吧。壁报栏里高考夺魁的火热文字,教室里激动人心的铮铮誓言,那一份对理想实现的渴望,那一份追求成功的热情,说“感天地、泣鬼神”都一点也不过分。可是,我们偏偏忘了觅食的技巧——卷面书写整洁。这一用不着多少智商参与,只要扎实训练就能到手的分数,往往失掉了,平平常常实则重要无比的基本技能被忽略了,导致的结果也就用不着再说。
生活与学习的成长是如此,那么人的思想成长呢?一样在纳尔逊中学门口的那只鹰前分出了高下。
2020年,新冠病毒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一场灾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武汉英雄市民和全中国人民一道,以奋斗与牺牲为世界赢得了抗击病毒传播的宝贵时间,这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可偏就有人写出过滤了事实只记下谣传的什么“日记”,并把所谓的“日记”拿到国外出版,给个别西方无耻政客肆意污蔑抹黑中国造成口实。让人生气叹惋的是,有一部分看人看社会自谓明察秋毫的人,平时嘴上不乏爱国爱民的壮语,可一旦面对网页上出现的“日记”,却失去了判断,模糊了是非。
纳尔逊中学门口,那只怀抱飞遍全世界理想的鹰饿死了,凝固成永远的大理石雕像;一个又一个曾满怀远大理想的希望之星陨落了,跌落成昨日今天最庸庸碌碌的一群;思想幼稚到临事不能判断是非的人们让人失望了,祖国守卫者的行列里找不到这一类人。如果我们不愿再步他们的后尘,那么,请别忘了那只鹰。
★交流例说★
在高考议论说理文写作备考训练中,学生走过一段必不可少的模仿之路后,就一定要去用心寻找只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语去言说。
语言需要精心锤炼、打磨。文章针对所给试题材料的内容寓意,精雕开头,引入材料亮出看法观点,继而巧妙过渡到论证部分,所使用的语言带有明显的个性特点。让读者意识到,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写。
在高考应试写作中,最让阅卷老师欣赏、打动阅卷老师心灵的,其实恰恰是来自考生生活实践的鲜活事例。以此作为事例论据使用,其说服力是毫无疑义的。
这不难理解,因为你使用的来自社会、他人的论证事例,无论有多新鲜,都有可能与其他考生撞车,唯有来自你自身的事例,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其价值和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语言需要锤炼,这是常识;而朴实不等于粗糙,这点却常常让人忽略。实际上,越是朴实到极致的文字,越是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一篇文章语言的个性气韵常常就是这样产生的。对比阅读古今中外大文学家的一生前、后期写的文章,让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借鉴成功文章语言的同时,请试着将自己笔下的文字换一个只属于你的表现形式与说法;操作得法之后,你会恍然明白,文章也可以这样写。
为便于考生在训练中实践运用,下面以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为例,对写作语言的个性化运用来做个例说。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華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 ”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教师示范】
带你走近沂蒙山
各位嘉宾,各位观众,亲爱的朋友们:
你们好。《中华地名》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山东一个既有名气又带些许神奇意味的地方,那就是沂蒙山区,习惯上称它沂蒙山。
说它有名气,是说早在六十年前,一首“沂蒙山小调”唱遍大江南北,让全中国的老百姓不光知道,是沂蒙山的老百姓用独轮小木车推出一次中国解放战争决定性战役的大胜利,还在歌声中领略了沂蒙山区神奇的好风光。
说它神奇,一是说沂蒙山区的山让你感觉神秘莫测。沂蒙山有大小七十二崮,也就是说七十二座山峰,不只是和别处山形有别,更是山山有故事,崮崮有传奇。只要你走到那地方,随便到一座山峰下,或许你碰巧遇上个喜欢说话的当地人,你就听吧,保管你听得忘了时辰,忘了饥渴,忘了来路。最后依旧舍不得让说话的人停下。
说它神奇,二是说沂蒙山区的水让你感觉神秘莫测。沂蒙山的水,随便一处都清澈晶莹到水底的砂石棱角能让你看得一清二楚,随便一处都入口甘甜到能让你捧起来一气喝个足,再不愿搭理原来拿在手里的矿泉水瓶子。也许有人私下担心这会不会闹肚子,那你就请放宽心吧,别说喝上一次两次两天三天,就是喝上它十天半月十年八年,只会让你身体倍棒神清气爽,就连平时会有的头疼感冒也再找不到你头上。
沂蒙山区的水除了能满足你的口福,还能让你一见再不能忘。大家常听到温泉浴,很少能亲身体验温水河。可沂蒙山前偏就有条这样的河。也不知哪年哪代哪位先人留下这名字,反正千百年来沂蒙山人就这么称呼它。一到冬天下雪,老远就能看到温水河上面的腾腾雾气,别说河面上,就是河两岸的水边,你也别想看到半点雪花。寒冬腊月大雪刚停,一群在大人看来准是急得难受的半大小子,会脱得精光到温水河里摸鱼。当然滋味大概远不如夏天来得舒服,因为浸在水里的那部分倒是温暖自在,可露出水面的脊梁头脸却冻得难受。
说它神奇,三是说沂蒙山区的景也会让你感觉神秘莫测。一走进沂蒙山,你就尽情听尽情看吧。越向里边走,越是一谷一个境界,一山一派风姿。眼前怪石嶙峋,耳边松涛阵阵。山顶千石千貌,云缠雾绕;山谷林密鸟鸣,百树丛生。抬头望山峰,峰峰秀;低头看流水,处处清。十个到这里来的人,至少有九个无论待的时间长短,临走时都会恋恋不舍。
其实呀,我到那里的次数也不算多,上面给你介绍的至多算是皮毛,朋友们真对沂蒙山产生了兴趣,想要深入了解,那就请好好听听下面一位沂蒙山人和大家要做的交流,他是我们今天特意邀请的嘉宾,别看老人头发白了,可那记性比我这年轻人都好。
你看,说着说着,这位名叫李老根的沂蒙山老人就来到我旁边。我的朋友们,下面你就静心倾听原汁原味的沂蒙山吧!
★交流例说★
试题为考生设置了独特的写作情景,让考生以电视台《中华地名》客串主持人的身份,以“带你走近_________”为半命题,写一篇主持词。让习惯了议论抒情、宏大哲思的考生,读后感觉耳目一新。
写主持词,多数考生练过,高三平时测试多见,算不上新颖;半命题形式多年前就在高考试卷上出现,也难称别致。但将其与介绍地名组合为题,就显得新鲜别致了。
试题材料第一段煞费苦心,以“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有些地名会唤起”为提示语,将考生要写的大致内容分类切块,一一做了点拨启迪。
介绍某地的山水、传说、风土人情,很容易写得大同小异,让人觉得读来读去雷同俗套。为避开这一“感觉”雷区,就要做到无论是写山写水,还是写风俗写传说,都要写出它区别于同类的特征。与之相应,就要在语言表达形式求“新”上下足功夫。
这一语言表达形式的“新”,具体说就是不俗套,新颖耐读有味道。同样是写山,只在“景”上做文章就“流俗”了,换个角度会让读者产生新鲜感;同样是写水,只停留在水清水甜上还只是第一层次,再找到一个角度就显得新颖不俗。
语言的个性化运用,其作用怎么说都不为过。同样一件事,有人说得让听众喜欢、入迷,有人说得会让听众悄悄走开。以色列谚语“语言不是蜜,但它能粘住一切东西”,陈说的是千真万确的客观事实。
“听得忘了时辰,忘了饥渴,忘了来路”,把听得入迷的情景形象表现出来。“寒冬腊月大雪刚停,一群在大人看来准是急得难受的半大小子,会脱得精光到温水河里摸鱼”,把温水河的河水温暖准确传达给读者。“一谷一个境界,一山一派风姿。眼前怪石嶙峋,耳边松涛阵阵。山顶千石千貌,云缠雾绕;山谷林密鸟鸣,百树丛生。抬头望山峰,峰峰秀;低头看流水,处处清。”经过锤炼的语言,能给人一种精美的“质感”和美好的想象。当然,所有这些,均应出自准确表达的需要。说到底,语言的个性化运用终归是为表现内容服务的。
【延伸训练】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美国最古老的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有两尊黑色大理石雕成的雕塑,左边的是一只苍鹰,右边的是一匹奔马。
左边的苍鹰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远大理想,苦练各种飞行本领,结果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右边的一匹马代表的是一匹被剥了皮的马。开始的时候它嫌它的第一位主人——一位磨坊主给的活多,乞求上帝把它换到一位农夫家,仍不满意,最后它到了一位皮匠手里,在那里什么活也没有,吃的也好,可是没过几天,主人就把它的皮剥了下来。
请就其中一尊雕塑的寓意(也可兼顾),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篇文章(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
别忘了那只鹰
@孙敬文
面对这个日新月异、乱象迷人眼的世界,为减轻记忆的负担,聪明的人们学会了遗忘;當然,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东西,给人启迪、促人进步的东西不在此例。
比如,别忘了美国纳尔逊中学门口的警示,别忘了那只鹰。
那只不能飞翔的鹰,至今还在美国纳尔逊中学的大门口左侧。说它不能飞翔,不仅仅是因它用黑色大理石雕成,还因它代表的是一只被饿死的鹰;据说它为了实现飞遍全世界的理想,苦练飞行,却忘了学习觅食的技巧。
尽管我不知道拥有这座雕像创意专利的作者是谁,但丝毫不影响我对这位智者满怀深深的敬意。
世世代代看到它的人们,相信都会或多或少地接收到雕像传达的关乎人类自身未来生存发展的诸多信息。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缺少理想,尤其是处在人生朝阳阶段的年轻人,更是理想多多且远大,也不缺乏实现理想的热情与意志,可是结果却常常令人沮丧,最终实现了理想的只是少数。
这样的例子,我们身边实在太多太多。
前一段时间,一篇纪实报道曾引起了社会不小的反响。一个少年得志、考入我国名牌学府的佼佼者,因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不得不遗憾地退学。导致这位在当地有“神童”之称的人才苗子中途退学的原因极其简单,他有的是学习书本知识的聪明智慧,有的是考试夺冠的不凡实力,就是没有或者说忘了练觅食的技巧。常人认为十分平常的给熟鸡蛋剥壳,他却做不来,不会剥,诸如此类,以致吃饭也就成了问题。
说起来真是让人遗憾惋惜。
想想我们高三学子自身,又有多少人多少事让人感慨啊!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学习说起吧。壁报栏里高考夺魁的火热文字,教室里激动人心的铮铮誓言,那一份对理想实现的渴望,那一份追求成功的热情,说“感天地、泣鬼神”都一点也不过分。可是,我们偏偏忘了觅食的技巧——卷面书写整洁。这一用不着多少智商参与,只要扎实训练就能到手的分数,往往失掉了,平平常常实则重要无比的基本技能被忽略了,导致的结果也就用不着再说。
生活与学习的成长是如此,那么人的思想成长呢?一样在纳尔逊中学门口的那只鹰前分出了高下。
2020年,新冠病毒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一场灾难,这是不争的事实;武汉英雄市民和全中国人民一道,以奋斗与牺牲为世界赢得了抗击病毒传播的宝贵时间,这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可偏就有人写出过滤了事实只记下谣传的什么“日记”,并把所谓的“日记”拿到国外出版,给个别西方无耻政客肆意污蔑抹黑中国造成口实。让人生气叹惋的是,有一部分看人看社会自谓明察秋毫的人,平时嘴上不乏爱国爱民的壮语,可一旦面对网页上出现的“日记”,却失去了判断,模糊了是非。
纳尔逊中学门口,那只怀抱飞遍全世界理想的鹰饿死了,凝固成永远的大理石雕像;一个又一个曾满怀远大理想的希望之星陨落了,跌落成昨日今天最庸庸碌碌的一群;思想幼稚到临事不能判断是非的人们让人失望了,祖国守卫者的行列里找不到这一类人。如果我们不愿再步他们的后尘,那么,请别忘了那只鹰。
★交流例说★
在高考议论说理文写作备考训练中,学生走过一段必不可少的模仿之路后,就一定要去用心寻找只属于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用自己的话语去言说。
语言需要精心锤炼、打磨。文章针对所给试题材料的内容寓意,精雕开头,引入材料亮出看法观点,继而巧妙过渡到论证部分,所使用的语言带有明显的个性特点。让读者意识到,原来作文也可以这样写。
在高考应试写作中,最让阅卷老师欣赏、打动阅卷老师心灵的,其实恰恰是来自考生生活实践的鲜活事例。以此作为事例论据使用,其说服力是毫无疑义的。
这不难理解,因为你使用的来自社会、他人的论证事例,无论有多新鲜,都有可能与其他考生撞车,唯有来自你自身的事例,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其价值和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
语言需要锤炼,这是常识;而朴实不等于粗糙,这点却常常让人忽略。实际上,越是朴实到极致的文字,越是有着撼动人心的力量。一篇文章语言的个性气韵常常就是这样产生的。对比阅读古今中外大文学家的一生前、后期写的文章,让我们对此深信不疑。
文章不厌百回改。在借鉴成功文章语言的同时,请试着将自己笔下的文字换一个只属于你的表现形式与说法;操作得法之后,你会恍然明白,文章也可以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