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区建设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国家对社会工作人才越来越重视,而如何培养适合当前社区发展的人才队伍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的定位出发,论述了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便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社会工作人才。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社区”一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①。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与社区服务的推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②,然而在这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而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可见,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着庞大的缺口,而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失。因此,寻找一套适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概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嘉兴市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至今共招收2011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2012、2014年停招),共有学生77人。该专业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校内专业兼课教师6人,其中双肩挑教师1人;另外有来自民政局、街道、社区等的领导和社区干部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目前共有1届毕业生,截至今年6月份就业率为95%,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只有2人在社区相关单位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该专业还处于新专业的建设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同时专业对口率不高,而造成专业停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职业化渠道还不通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培养一批适应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来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认可,才能打开与畅通职业化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2 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全国各大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在这里需区分两个专业,即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高职院校,目前大约有60多家,而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本科院校,目前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适应我国社区发展而开设的,很多学校也把这两个专业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还是有所区别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工作价值感和服务精神的,掌握社区工作、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基层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可见其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社区,是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是一种帮助他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帮助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加体现服务意识,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分布于民政、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组织,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是我国的示范专业,前景更加明朗与广阔。
然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与社区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有关。社区在中国起步较晚,处于建设初期,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中国的行政色彩,我们更多接受的是“管理社区”,对于社区工作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社区层面。另外,社工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渠道还不通畅,虽然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台湾,社工是一个高薪职业,但是在中国对社工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接受,还停留在帮助人应该无偿进行的状态,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嘉兴市在《〈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嘉委办[2011]67号)明确了“115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总目标(即到2015年达1万人,到2020年达1.5万人、中高级社工人才2000人),并提出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需占总量的30%以上,但另一方面这一类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并没有在嘉兴发挥它应有的职业水平。截止2012年2月,嘉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7000余人③,这些人才多数分布在社区居委会中,从事着行政与管理工作,少数分布在社工机构中,更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加薪,而忽视了社工本身“助人自助”的职业特点,因此社工在嘉兴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职业,相应的职业渠道也没有健全,在考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应运而生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集社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在职业选择上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既满足人们对社区的构建,又能向社工灵活转变,是顺应中国社区建设国情的产物。
鉴于此,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3 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
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3.1 项目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3.2 实验模拟教学法。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虚拟居委会。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3.3 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3.4 现场训练。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3.5 工学结合。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4 结论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综合采用多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推动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1年12月29日。
②同上。
③万强:嘉兴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浙江在线嘉兴频道(jx.zjol.com.cn),2012年02月12日。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3.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基金项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016。
作者简介:张妍(1983-),女,浙江嘉兴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与旅游分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
关键词:社区管理与服务 社会工作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社区”一词自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经历了由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由社区实验到社区示范的发展,已经深深根植于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截止2011年底,全国共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①。随着社区建设的深入与社区服务的推进,建设一支适应当前社区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共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43.9万人,社区公共服务从业人员105.9万人②,然而在这支队伍中,普遍存在着专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职业化水平低等问题。而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要以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到2015年,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0万人,到2020年,达到300万人。可见,社会工作人才还存在着庞大的缺口,而中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尤其缺失。因此,寻找一套适合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概述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始建于2011年,是嘉兴市首家开设该专业的学校,至今共招收2011级和2013级两届学生(2012、2014年停招),共有学生77人。该专业有专业教师3名,均为硕士以上学历的“双师型”人才,其中副高级职称1人;校内专业兼课教师6人,其中双肩挑教师1人;另外有来自民政局、街道、社区等的领导和社区干部担任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目前共有1届毕业生,截至今年6月份就业率为95%,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只有2人在社区相关单位就业,专业对口率较低。该专业还处于新专业的建设阶段,学生人数不足,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略显薄弱,同时专业对口率不高,而造成专业停招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上对该专业的认可度不高,职业化渠道还不通畅,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扩大专业的影响力,加大专业的宣传力度,同时培养一批适应社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来得到社会各界,包括政府的认可,才能打开与畅通职业化道路,而其关键就在于培养目标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2 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需求,全国各大本专科院校纷纷开设了社会工作相关专业,在这里需区分两个专业,即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高职院校,目前大约有60多家,而社会工作专业主要开设在各大本科院校,目前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该专业,这两个专业虽然都是适应我国社区发展而开设的,很多学校也把这两个专业混淆,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还是有所区别的。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致力于培养具备社会工作价值感和服务精神的,掌握社区工作、物业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在基层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经营的高素质、技能型实用性人才,可见其培养人才的工作重心主要在社区,是集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而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其核心理念是“助人自助”,是一种帮助他人与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其帮助的重点在于帮助别人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更加注重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加体现服务意识,而在此基础上开设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就业范围更加广泛,可以分布于民政、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社区服务中心等社区组织,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学校、医院等社会服务机构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机构中,同时社会工作专业也是我国的示范专业,前景更加明朗与广阔。
然而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出现又有其必然性,这与社区在中国发展的特殊性有关。社区在中国起步较晚,处于建设初期,社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中国的行政色彩,我们更多接受的是“管理社区”,对于社区工作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我们将人才培养主要定位在社区层面。另外,社工这个职业在中国的发展渠道还不通畅,虽然在西方国家与中国台湾,社工是一个高薪职业,但是在中国对社工的理念还不能完全接受,还停留在帮助人应该无偿进行的状态,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大力宣传社会工作人才的重要性,比如嘉兴市在《〈嘉兴市中长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嘉委办[2011]67号)明确了“1152”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数量总目标(即到2015年达1万人,到2020年达1.5万人、中高级社工人才2000人),并提出接受系统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教育和取得各类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才需占总量的30%以上,但另一方面这一类社会工作人才目前并没有在嘉兴发挥它应有的职业水平。截止2012年2月,嘉兴市的社会工作人才总量为7000余人③,这些人才多数分布在社区居委会中,从事着行政与管理工作,少数分布在社工机构中,更有许多社区工作人员考取社工证的目的只是为了加薪,而忽视了社工本身“助人自助”的职业特点,因此社工在嘉兴还远远没有形成一个职业,相应的职业渠道也没有健全,在考虑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就应运而生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是集社工、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在职业选择上更能为人们所接受,既满足人们对社区的构建,又能向社工灵活转变,是顺应中国社区建设国情的产物。
鉴于此,我认为,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两大方向,一个是侧重于社区日常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事的是对社区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的行政管理与服务工作,目的是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转,这类人才的就业渠道可以是社区组织(居委会、物业公司等)、街道,也可延伸至企业,而其发展前景一是社区组织中职位的提升,二是将社区作为跳板进入“公务员”行列。另一个方向是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工作者,从整个国家政策来看,其发展前景更为广阔,适用范围也更广泛,基本适用于各行各业人们的需要,从长远来看更加符合社区自治的发展。实际上,从对深圳、广州社区管理模式的调研发现,这两类人才在共同推动着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社区一方面需要能够进行日常管理与服务的工作人员,使社区能够正常运转;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社工机构派驻到社区服务中心或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社工们承担着专业化的服务工作,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3 教学方法探索
说到教学方法,我们一般首先想到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同样重要,然而在论述侧重点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培养目标的定位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基于培养目标而产生的,纵观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无论是哪一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运用,注重专业实用性与技巧性,理由如下:
①从社区的发展来看,社区管理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步迈向了社区治理,更加强调各类社区管理主体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管理中来,更多地采用参与、协商、合作等非强制性的方式进行,强调持续的互动,因此,相较于管理的强制性与教条性而言,社区治理更加强调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进行谈判协商、沟通合作、相互认同,而这些技巧是没有固定的理论可以执行的,只能在实践中培养与提高。
②从学生的特点看,更适合实践主导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本科院校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热情、活泼、动手能力普遍较强,但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他们进行理论教学效果不佳,而更加适合在不断实践中总结与论证理论知识。
③从社会工作的理论发展来看,其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社会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说它是科学是因为其有规律可循,具有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称为“通用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在实践经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逐渐形成的;说它是艺术是因为这种工作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分析与运用。
由此可见,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此,我们主张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于实践教学,以实践引导理论的学习,以适应专业的特点。下面将主要介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性批判,多次实践后形成新的理论观点。
3.1 项目情景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中,通过情景角色转换,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具体项目,以任务的完成过程贯穿于项目教学中,同时将该项目的知识点逐级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比如项目“为桂苑社区设计一次中秋节的文化活动”,需要学生将自己转换成桂苑社区的工作人员,通过调研、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桂苑社区的背景资料、以往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居民需求等,以中秋节这个特定氛围,从参加人员、时间、地点、活动内容、注意事项、奖品设置、前期准备、人员分工、经费安排等各个小项目来设计文化活动,随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采用学生分组演讲与点评的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修正,最后每位学生完成一份总结报告,对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感想、建议等进行总结。
3.2 实验模拟教学法。即模拟社区管理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包括:①虚拟居委会。学生分组(6~7人一组)组建社区居委会,为社区命名,进行职责分工,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考核方式),在课程学习中以之为单位进行合作与学习共勉。②模拟社区活动。即将社区中经常开展的活动缩小到学校层面来开展,比如“组织与召开社区会议”可以通过“组织与召开班级总结会议”或“组织分院会议”来模拟,会前准备、会议进程、主持、拍照、记录、会后清场等一系列工作都由学生来安排。③模拟社区网络。即利用QQ、博客等网络工具来进行专业互动,比如按照嘉兴市桂苑社区的博客,建立班级博客,将日志区分为班级简介、政策学习、专业知识、新闻、日常活动、实践活动、作业布置与答疑、学习交流等板块,进行学习互动与专业信息的共享。
3.3 案例教学及角色扮演。①学生自述。由学生在课前寻找与社区管理相关案例,在课堂上轮流讲述,并作分析总结。②教师导入。由教师引入社区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并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点评,教授正确的处理方法与知识点。③个案重演。引用个案工作中的真实案例,隐去个人信息,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现服务对象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处理方法。
3.4 现场训练。即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场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包括:①专项能力训练。如采用向陌生人问路(设置时间下限)和对居民访谈的方式来训练沟通能力。②班级特色活动训练。如社管131班组建了一个基于传统玩具的团体游戏的搜集、设计与实施的特色项目,收集了陀螺、空竹、沙包、毽子、铁环等传统玩具,由学生设计游戏项目,主办了分院运动会、幼儿园助学活动等多项活动。③小组训练。针对学生面临的问题,开展提高学习能力、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野外拓展训练等的成长小组和教育小组,由学生设计、实施与参与,从而掌握小组工作的特点。
3.5 工学结合。依托社区与社工组织,开展校企合作。首先,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区与社工组织的特点,培养服务意识;其次,在课程中聘请社区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分享工作经验,并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参与社区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次,利用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机会,加强与社区、社工组织的合作,安排学生进入社区或社工组织进行长期学习与实践。
4 结论
随着社区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学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重的局面,为此,我们需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综合采用多种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培养一批具有服务意识与责任感的高素质、强能力、专业化与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才有利于推动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11〕61号).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1年12月29日。
②同上。
③万强:嘉兴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专项规划.浙江在线嘉兴频道(jx.zjol.com.cn),2012年02月12日。
参考文献:
[1]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3.
[2]汪大海主编.社区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11.
[3]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教材编写组编写.社会工作实务(中级)[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1:2.
基金项目: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编号:JG016。
作者简介:张妍(1983-),女,浙江嘉兴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与旅游分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