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菊与刀》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dric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是从心理人类学的视角来解读日本国民性格的复杂性,在本尼迪克特先生对日本文化的大量研究中,认为日本幼儿教育的不连续性是造成日本国民性格独特性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研究视角,可以带来不同的研究结论。解读《菊与刀》,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通过《菊与刀》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的研究资料,来重新分析日本性格的原因与意义,以一种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解读日本国民性格的复杂性,为日本文化、日本国民性格的研究提供不同的理论依据,这将是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菊与刀》 心里人类学 日本文化 生态人类学
  [中图分类号]G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075-02
  前言
  《菊与刀》是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文化的一部作品,是二战时期,美国政府委托人类学家对日本文化研究,并根据研究的报告对日本进行制裁的依据。这部作品便产生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因为日本跟德国不同,不能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无疑,历史证明这样对日本的管理更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发展。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完成了获悉日本文化的任务,解析了日本民族的双重性格,展现了日本的历史、信仰以及行为方式。这是应用人类学在研究跨国文化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案例。应用人类学的视角在解决其他国家问题、了解其他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方面显得尤其重要。从《菊与刀》的研究视角可以看出作者在研究文化时更注意文化载体的行为,以及行为所体现的主观意义,因此,可以得出作者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诠释日本文化的。
  而生态人类学则是通过环境的特殊性来分析当地文化的多元,从中找出环境与文化的关系。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视角下重新解读《菊与刀》,是在前人的研究成就上,以及《菊与刀》中大量的资料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视角来分析日本文化形成的原因,从日本特殊的地域环境,以及在近现代以前,在文化、科技、教育上等受邻国影响(主要是中国)情况下的对其文化形成的特殊性进行具体分析。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是通过这个民族的物质建设以及国民的行为来表现,国民的行为又反映了国民的性格,因此,国民性格是最能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特点的。于是,在介绍民族文化时,就要解读该民族的性格以及性格的形成原因。在《菊与刀》中,介绍日本民族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等等,这些矛盾的性格必然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日本民族从出生到死去都面临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都要无条件地遵从,因此我认为日本的文化形成了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也就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但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独特的文化特点呢?为什么等级制度如此苛刻?为什么感恩教育如此繁杂以及对责任义务的灌输教育那么等级分明?下面则从生态人类学视角逐个分析这些文化的特点及意义。
  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意义
  日本民族等级观念之强、波及范围之广在东亚国家可谓是獨特的。在日本要遵从皇权,无条件地服从天皇,向天皇效忠是每个日本国民的义务。关于皇权思想则在其他帝国国家也所展现。但日本国民从一出生就要教育有等级观念,拥护天皇,服从父母。至于日本家庭内部的等级,每一等级都有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每个成员都要严格遵守自己的等级,不可逾越!上自天皇,下至贱民,日本封建时期的极为明确的等级制在近代日本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严格的等级观念是日本在东亚独有的文化特点。为什么日本会形成如此严厉的等级制?它引进中国文化、学习中国官僚制度,却没有引进科举制,这可是保证下层人士向上流动的唯一渠道,也是其他传统社会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日本如此注重等级,用生态人类学来解读,这是与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条件有关,日本土地面积约37万多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71%,因此,日本平原面积狭小,耕地十分有限,人口生理密度大。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特权人士为了保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而采取等级制,这样可以保证他们的利益,也可以避免因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争。这有点像欧洲的封建城邦,都属于地理狭小,人口众多。因此,苛刻的等级制反而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以及在苛刻的等级制度下,日本人民安于本分,能更好地利用自然环境,而不至于环境过于利用,达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看,苛刻的等级制是有利于日本民族的和平的,也有利于日本民族在狭小的空间内生存,因此也就形成了日本独特的等级制文化。
  二、恩与感恩文化的意义
  在日本文化中恩就是指承受的负担、债务、重负。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我认为日本人对“恩”如此敏感,与其森严的等级制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日本第一位和最大的恩情是“皇恩”,日本每个人必须以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皇恩,让他们自己认为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万事称心,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这对于巩固等级制,让人们安于接受等级有很大的作用,“恩”要服从领导,服从上司,服从父母,也避免了内部战争的频发。在整个日本历史上,为了维护等级制,日本人一生中的最大恩主就是他那个生活圈内的最高上级。这个人物随着时代而变化,曾经是各地的地头、封建领主或将军,现在则是天皇。这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所做的努力,进而形成了日本的“感恩文化”。
  7世纪以来,日本从中国引进孔家的道德伦理体系,但是并没有接受中国的忠君爱国的思想。中国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忠君,忠君的同时君主要施仁政,爱护百姓,实行仁义,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仁者无敌,君王的义务与权力是平行的,是有条件的遵从,有条件的“忠”与“爱”。而日本文化,关于感恩是无条件的,是单向的,是义务,是债务。我认为日本之所以没接受中国的“仁”,这是与他的严谨的等级制有关,也就是为了维护等级制,无条件地接受“恩”,感恩天皇,感恩上级,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这一系列的“债务”让日本人勤勤恳恳,做好自己,回报天皇,回报父母。自从有了等级制文化,当权者为了维护等级制的存在,就强加于日本国民恩与感恩的意识,从而形成了“恩”及“感恩”文化,这独特的文化不过是为了维护日本等级制而已,但在另一方面却也显示出了日本选择这一文化的意义所在。   三、日本的自卑情结
  日本人常说“情义”最难接受,一个人必须报答情义。这“情义”到底是指什么,日本文化中有两种不同种类的情义,一种是“对社会的情义”,可以理解为“报答情义”,亦即向同伙人报恩的义务。另一种则是指对名誉的情义,即保持名誉不受任何玷污的责任。日本在感恩文化的影响下,对人际关系中的“恩惠”分得如此之细,这在中国或是西方是没有的,这种现象也表明了长期在无条件的感恩文化中成长的日本人深怕情义的负担。至于“名誉的情义”倒是一个疑问,如此关注自身的清白本身就显示了自己内心的自卑,如果是单个个体是这样,那倒不足为奇,但成为一种民族特質、一种文化,就令人十分不解。这种奇特的文化,难道就是与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等有关吗?如果有关,为什么形成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生长环境呢?通过生态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探析,一是独特的地理环境、狭小的空间,这些环境所给予日本民族的营养,所创造的文明远远不及邻国中国文明的辉煌。因此,很早开始,日本民族就向中国学习教育、农业、医学、经济、天文等知识。可以从大国及小国这两个不同的地理生态环境看出这些环境所形成的文化,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在两个民族所表现的文化和物质优势造就了日本民族本身对其文化的自卑性。再者,日本独特的等级观念所造成的“恩”与“感恩”思想,是严厉苛刻的行为准则,也是社会规范的指标,是社会衡量日本国民的行为准则,所以,对于行为方面的“名誉”关乎个人的道德好或坏的关键,也是关乎是否能被国家、社会、家族接受的关键,如果失去行为方面的名誉,将会受到国家的审判、社会的惩罚、家族的排斥。因此,名誉在日本民族中就等同于生命一样,没有它,就无法生存。这也是独特的日本环境下,形成苛刻的等级制下产生的副产品。因此,日本民族就有了如此独特的自卑情结。
  四、日本人重视享乐的意义
  日本民族很重视饮食,他们很注重食物的美感以及食物的鲜美。他们喜欢洗浴,温泉在日本很有名气。我认为日本享乐的民族文化是日本民族在感恩、义务、情义的束缚中的解毒剂,他们喝酒、享乐来摆脱自己身心巨大的负担,偶尔的放纵能释放心里的压力,让人健康地生活。日本比较重视精神的锻炼,认为“恩”“义务”“情义”的偿还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忍受苦难是日本文化的另一种方式,注重精神的磨炼,这看起来与享乐矛盾,不过都是在森严的等级制、苛刻家庭制、“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中的产物,都是面对种种“回报义务”“自我约束”的精神胜利法,享乐是压力过大的情绪“释放剂”,精神磨炼是为了更好地承担责任,并减轻道德约束的痛苦。其实这两项并不矛盾。
  五、结语
  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提出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因为儿童教育时的不连续形成的,即幼儿的纵情恣意,一切欲望都能得到满足,童年开始的感恩文化、行为束缚、必须履行的义务,以及做不好整个家庭的反对,造成了他们长大成人后,既可以沉溺于罗曼蒂克的恋爱,也可以一变而绝对顺从家庭安排的婚姻;既可以沉缅于享乐和安逸,也可以不计一切而承受极端的义务……本尼迪克特从心理角度来诠释日本民族复杂的矛盾性格,认为教育的不连续是造成矛盾性格的主要原因。单方面地认为从幼儿早期的意识,与童年开始的苛刻的文化教育这两方面的影响造成了日本的矛盾性格,这有点夸大早期的幼儿的影响,那幼儿的恣意玩乐是否是形成日本成年沉溺于罗曼蒂克、沉湎享乐和安逸的原因呢?其实人类本身都有沉湎享乐和安逸、追求快乐的生活、趋利避害、追求自由的需求,这并不是只有日本人才有的行为,这是人类的共同爱好。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日本民族的复杂性格,恐怕难以站住脚。因此,笔者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由日本独特的地域环境所形成的苛刻的等级制观念出发,来诠释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从另一种角度解释日本民族的国民性,对于海内外的研究做一参考。还有,二战结束已经将近七十载,日本在这些年经济得到快速发展,那沉重的家庭及社会的压力、森严的等级制度、苛刻的家庭制度、“恩”的报答、“义务”的压力、“情义”的负担是否还存在,那教育的不连续性是否还在继续,如果不存在,那日本民族的矛盾性格是否还如以前一样激烈?他们的电影、电视剧、动漫产业以及服装、电子产品已波及全球,得到各个国家的喜爱。如今很多国家的学子都去日本东京大学深造,这是否可以看成日本的价值观在与世界接轨,或者是日本的价值观已不再是那么令人不可琢磨,无法理解。日本现在的民族性格、民族文化、民族信仰、民族行为与传统相比,变化了什么?保留了什么?笔者的这篇文章,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解读日本文化,也为以后的同仁研究日本现代文化做一铺垫。
  【参考文献】
  [1]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文化之谜.
  [2]马文哈里斯.唯物人类学.
  [3]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其他文献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才能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设计产品。文章结合合肥1912项目,分析房地产营销中充分运用文化理念,打造地产营销的新思路。  [关键词]房地产 营销策略 文化理念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135-01  一、房地产营销现状分析  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后续效应
[摘要]鲁迅先生的翻译向来被视作“硬译”,传统的观点往往着眼于其字面的不“顺”而对此译法大加驳斥。事实上,“硬译”这种翻译方法有其可取之处,一方面它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翻译目的和态度,另一方面,先生并非在所有的文献中都使用硬译。而鲁迅的这些翻译策略和方法在文化日趋融合的今天也必将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鲁迅 硬译 价值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
[摘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持续推进,让两地的各种商务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是东盟的工作语言,而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前沿地带。长期以来,广西教育水平相对滞后,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比较薄弱,在中国—东盟的框架之下,广西高职院校应着眼于现实需要,增强英语听说能力教学的整合力与针对性,培养出优秀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国—东盟架构 英语听
[摘要]公示语是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旅游城市语言及人文环境的重要构成。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针对目前新乡市区主要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英语公示语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了新乡市区主要旅游景点和公共场所英语公示语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于提高新乡旅游公示语英译质量的建议,以期完善语言交流及人文环境,增强旅游城市的服务形象,更好地专注于对外宣传、经济和文化
[摘要]校本管理是主张国家将权力下放给学校,学校决策权多元参与的一种管理方法。本文从我国财力紧张、人口众多的国情出发,以校本管理为基础,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三方面的管理以及资源共享等内容进行阐述,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实现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校本管理 权力下放 决策 资源 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
[摘要]三维动画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课之一。随着电脑硬件的发展与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学习三维动画的人群已从专业性的少数动画人,扩大至越来越多的高校相关专业学生群体。三维动画课程教学的特点在于软件的实际操作和系统的工作流程。考虑到其特殊性,将动画实训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师生互动,改善教学过程,方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在实战中更加易于吸收掌握课程知识。  [关键词]三维动画 建筑动画 动画教学
[摘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关键之一在于处理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如何改变当前国内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失衡的现状已成为学者们急需解决的难题。学部制改革定位于学术权力为中心,是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创建学部委员会、学术评定委员会等机构,有力激发基层学者的学术权力活力,实现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互协调,从而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摘要]英语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输出能力,作为提高此能力的途径,模仿法是其中之一。本文指出学习者应该从词汇量、文化习惯等方面注重模仿质量,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 能力 模仿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45-01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尽管多年来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但结果仍不尽如人意。其中的
[摘要]众所周知,莫里哀对于法国戏剧艺术和欧洲所有国家喜剧艺术的发展起了巨大影响,他的喜剧芭蕾创作与其他作品一样,都是在“莫里哀式”的戏剧创作指导思想下完成的。莫里哀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数量的喜剧芭蕾舞剧,这不能不和国王的爱好及当时的风气有关系。  [关键词]莫里哀 喜剧芭蕾 法国宫廷 路易十四  [中图分类号]J7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094
[摘要]经历了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与自豪。特色菜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在实践中,中国特色菜肴名称的英文翻译乱象丛生,毫无规范。本文以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为视角,探讨如何规范中华饮食文化英译方法,使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美味菜肴的同时,还能从菜名中了解中国菜肴的烹调艺术和文化内涵。  [关键词]饮食文化 对外交流 规范化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