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的日常饮茶中,闽南乌龙茶和闽北乌龙茶一样,是我味觉寻猎里的探索。闽南乌龙茶顾名思义,属于福建南部茶叶,主要阵营分布在安溪、永春、诏安、平和等地,整体风味以滋味清醇甘鲜为特点。
由于常年身在福州,闽南乌龙茶中除了铁观音和白芽奇兰外,其他品类鲜有接触。但茶缘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201 6年春季的时候,我因有事前往漳州,在古玩收藏家,同时也是茶友的老郭茶室里偶遇一款特级诏安八仙陈茶。开汤的时候,我并不知是什么茶,只觉茶香扑鼻,浓红色茶汤入口后如嚼橄榄,味厚,略有苦涩,旋即回甘,喉间涌上丝丝甘甜,舌底生津不断,颇有初遇的惊艳之感。
冲饮了七八道后,茶味依然呈线性,丝毫不显水味。我问老郭,这是什么茶,他见我询问,知我喜欢,又笑眯眯地拆了一泡,只见干茶条索紧结,油润,显红褐色。低头细嗅,蜜香鲜明,略带陈韵。“这是我们漳州诏安的八仙茶,是我一个朋友特意赠予我的,有一些年头了,你以前没喝过吗?”老郭一边往水壶里添水,一边问我。在我的饮茶经验里,只有两三次接触过八仙茶的经历,但有一些年头的八仙陈茶,而且还是采摘嫩度颇高的特级八仙,却是第一次遇见。
在福州,许多人偏爱闽北乌龙茶,却不知闽南八仙茶为何物。但是安溪四大当家品种想必大家已然熟知,那就是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旦。而八仙茶便是从安溪引种到诏安汀洋村八仙山的小乔大叶黄旦。黄旦俗称“黄金桂”,原产地在安溪虎邱罗岩村,素以优雅鲜爽的“透天香”著称。
曾经,黄金桂受到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恩宠。据载,28年前的10月10日,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在新加坡著名的“茶渊”茶馆品茶,主人李秉蘐招待他们的就是安溪黄金桂,女王称赞“它的香气很迷人”。自那以后,黄金桂品名前便多了“御用”二字,成为“茶渊”的贵宾招待茶。
历史的特殊时刻造就了黄金桂的殊荣。实际上,在早年的很长一段时期里,黄金桂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漳州、潮汕、港台和东南亚国家的茶客们一度为黄金桂着迷。这其中也因了一位来自安溪虎邱的茶商林朝阳。究竟他何年赴粤经商,无人说得清,只知道林朝阳很早便前往汕头,经营一家叫“林乾太”的茶庄,之后又在潮州任官。
林氏后人林春明透露,林朝阳当年卖到汕头的茶不是铁观音,而是黄金桂,并靠卖茶发了家。因此,是不是可以认为,黄金桂之所以能在广东地区备受青睐,有一部分因素应归功于于林朝阳的推广。
潮州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在历史上为闽越地, “自秦始皇属海南郡,遂隶广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且“泉、潮两地无论在语言、生活习惯、民间习俗、社会风气,还是信仰传统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互通性”,加之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亦有诸多泉籍人士,因此,不难理解源自安溪的黄金桂会在南洋茶客中流行,那不仅是一杯滋味甘醇的清茶,更是一杯释怀乡愁的清茶。
在制作工艺上,早期的八仙茶工艺流程跟铁观音做法一样,干茶呈颗粒状,而不是现在的条索状。由于潮汕和诏安接壤,且两地的茶山距离大约八十多公里左右,人文风土相似度极高,因此潮汕地区的茶客对八仙茶更为推崇。由于市场发展的客观因素,如今的八仙茶在制作工艺上分为两类,一类参照潮汕地区的凤凰单丛,一类以闽南乌龙茶制法为主,结合闽北乌龙茶制法。前者销往广东,后者供给闽南地区的茶客。无独有偶,漳州另一位嗜茶友人巧师兄近日寄来一款今年新制的诏安八仙茶与我分享。巧师兄颇为心细,将干茶装在食品级塑料袋里,再放入—只精美的茶罐。见友人如此热忱,我亦觉需认真待之。
于是择一个晴好午后,唤来福州茶友云泽共品。取出袋子,小心翼翼地拿起黑檀茶勺将干茶拨入茶则,只见它身骨壮实,色泽呈黄绿色,沸水开汤之际,一股浓郁香气直扑鼻内,令人精神一震。
端起盖碗,将茶湯缓缓注入玻璃公道杯里,橙红色的茶汤明净透亮。第一杯入口,顿感滋味醇厚,有丝丝坚果的清苦,入口旋即化开。轻闻杯盖香,有类单丛的蜜兰香气,清爽悠长。左如似乎也很喜欢这款八仙茶,一边喝一边与我讨论,两个人的续杯率都非常高。连续品了三四道之后,愈发觉得此茶味厚,且喉间回甘特别明显。轻闻杯盖和公道杯底香,都呈现出非常清晰的生杏仁香,并混合着花香,感觉特别奇妙。
继续冲泡,至第五、六道的时候,花香和蜜韵凸显,而生杏仁果香依1日,口腔舒适度极高,回甘持久,构建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味觉骨架。入口微苦是八仙茶的特征之一,但一些福建茶客似乎并不那么喜欢。而广东茶客中喜好普洱生茶的人占据了很大比例,生茶的特点之一也是苦味打底,苦能回甘,八仙茶之所以能在广东茶客中吃香,或许跟当地人的口味也有一定关系吧。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喝带些苦底的茶。私以为,苦分好几种,一款茶如果不是因为季节苦引起的,而是品种特征带来的苦,就不应该是一种缺陷。
尽管在福建省内八仙茶一直是作为小众的品种茶存在,但丝毫不能改变我对它的好感,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区域的风味。自然有季节之美,茶亦有地理标签,在品遍焙火越来越轻的闽北乌龙茶之后,体验一下这份醇厚甜蜜的八仙味,感受一下闽南风土的馈赠,也不失为美好的味觉体验。
由于常年身在福州,闽南乌龙茶中除了铁观音和白芽奇兰外,其他品类鲜有接触。但茶缘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情,201 6年春季的时候,我因有事前往漳州,在古玩收藏家,同时也是茶友的老郭茶室里偶遇一款特级诏安八仙陈茶。开汤的时候,我并不知是什么茶,只觉茶香扑鼻,浓红色茶汤入口后如嚼橄榄,味厚,略有苦涩,旋即回甘,喉间涌上丝丝甘甜,舌底生津不断,颇有初遇的惊艳之感。
冲饮了七八道后,茶味依然呈线性,丝毫不显水味。我问老郭,这是什么茶,他见我询问,知我喜欢,又笑眯眯地拆了一泡,只见干茶条索紧结,油润,显红褐色。低头细嗅,蜜香鲜明,略带陈韵。“这是我们漳州诏安的八仙茶,是我一个朋友特意赠予我的,有一些年头了,你以前没喝过吗?”老郭一边往水壶里添水,一边问我。在我的饮茶经验里,只有两三次接触过八仙茶的经历,但有一些年头的八仙陈茶,而且还是采摘嫩度颇高的特级八仙,却是第一次遇见。
在福州,许多人偏爱闽北乌龙茶,却不知闽南八仙茶为何物。但是安溪四大当家品种想必大家已然熟知,那就是铁观音、本山、毛蟹、黄旦。而八仙茶便是从安溪引种到诏安汀洋村八仙山的小乔大叶黄旦。黄旦俗称“黄金桂”,原产地在安溪虎邱罗岩村,素以优雅鲜爽的“透天香”著称。
曾经,黄金桂受到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恩宠。据载,28年前的10月10日,女王和菲利普亲王在新加坡著名的“茶渊”茶馆品茶,主人李秉蘐招待他们的就是安溪黄金桂,女王称赞“它的香气很迷人”。自那以后,黄金桂品名前便多了“御用”二字,成为“茶渊”的贵宾招待茶。
历史的特殊时刻造就了黄金桂的殊荣。实际上,在早年的很长一段时期里,黄金桂可谓是墙内开花墙外香,漳州、潮汕、港台和东南亚国家的茶客们一度为黄金桂着迷。这其中也因了一位来自安溪虎邱的茶商林朝阳。究竟他何年赴粤经商,无人说得清,只知道林朝阳很早便前往汕头,经营一家叫“林乾太”的茶庄,之后又在潮州任官。
林氏后人林春明透露,林朝阳当年卖到汕头的茶不是铁观音,而是黄金桂,并靠卖茶发了家。因此,是不是可以认为,黄金桂之所以能在广东地区备受青睐,有一部分因素应归功于于林朝阳的推广。
潮州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节点,在历史上为闽越地, “自秦始皇属海南郡,遂隶广至今,以形胜风俗所宜,则隶闽者为是……”且“泉、潮两地无论在语言、生活习惯、民间习俗、社会风气,还是信仰传统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互通性”,加之在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亦有诸多泉籍人士,因此,不难理解源自安溪的黄金桂会在南洋茶客中流行,那不仅是一杯滋味甘醇的清茶,更是一杯释怀乡愁的清茶。
在制作工艺上,早期的八仙茶工艺流程跟铁观音做法一样,干茶呈颗粒状,而不是现在的条索状。由于潮汕和诏安接壤,且两地的茶山距离大约八十多公里左右,人文风土相似度极高,因此潮汕地区的茶客对八仙茶更为推崇。由于市场发展的客观因素,如今的八仙茶在制作工艺上分为两类,一类参照潮汕地区的凤凰单丛,一类以闽南乌龙茶制法为主,结合闽北乌龙茶制法。前者销往广东,后者供给闽南地区的茶客。无独有偶,漳州另一位嗜茶友人巧师兄近日寄来一款今年新制的诏安八仙茶与我分享。巧师兄颇为心细,将干茶装在食品级塑料袋里,再放入—只精美的茶罐。见友人如此热忱,我亦觉需认真待之。
于是择一个晴好午后,唤来福州茶友云泽共品。取出袋子,小心翼翼地拿起黑檀茶勺将干茶拨入茶则,只见它身骨壮实,色泽呈黄绿色,沸水开汤之际,一股浓郁香气直扑鼻内,令人精神一震。
端起盖碗,将茶湯缓缓注入玻璃公道杯里,橙红色的茶汤明净透亮。第一杯入口,顿感滋味醇厚,有丝丝坚果的清苦,入口旋即化开。轻闻杯盖香,有类单丛的蜜兰香气,清爽悠长。左如似乎也很喜欢这款八仙茶,一边喝一边与我讨论,两个人的续杯率都非常高。连续品了三四道之后,愈发觉得此茶味厚,且喉间回甘特别明显。轻闻杯盖和公道杯底香,都呈现出非常清晰的生杏仁香,并混合着花香,感觉特别奇妙。
继续冲泡,至第五、六道的时候,花香和蜜韵凸显,而生杏仁果香依1日,口腔舒适度极高,回甘持久,构建出一个近乎完美的味觉骨架。入口微苦是八仙茶的特征之一,但一些福建茶客似乎并不那么喜欢。而广东茶客中喜好普洱生茶的人占据了很大比例,生茶的特点之一也是苦味打底,苦能回甘,八仙茶之所以能在广东茶客中吃香,或许跟当地人的口味也有一定关系吧。我自己也是非常喜欢喝带些苦底的茶。私以为,苦分好几种,一款茶如果不是因为季节苦引起的,而是品种特征带来的苦,就不应该是一种缺陷。
尽管在福建省内八仙茶一直是作为小众的品种茶存在,但丝毫不能改变我对它的好感,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区域的风味。自然有季节之美,茶亦有地理标签,在品遍焙火越来越轻的闽北乌龙茶之后,体验一下这份醇厚甜蜜的八仙味,感受一下闽南风土的馈赠,也不失为美好的味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