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媒体间的关系。课本知识不再是老师教学生死学,而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由帮助教师传授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的工具;而教师和学生也分别从知识传播者、灌输者和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形成的指导者、帮助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81-01
目前,学生不能自主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也要求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一味“填鸭”,要让他们主动“吃”,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学习当中,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变:
一、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上大做文章,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夸美纽斯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作为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发掘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间的紧密联系。只要把生物课堂生活化,就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生物学的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角色意识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传统重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灵活的、主动发现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相互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典型),学生学习已成为一种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仅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把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质疑,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吻合。但开放式课堂,不等于“放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备课任务有所增加。因为除了设计教学过程,更要提前想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起初,这些突发的临时状况常常让教师措手不及。但经历过几次这种情况后,课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参考外行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使自己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全面化、不留死角。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不仅要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要锻炼教师的能力和意志。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错误结论,不要给予严肃批评或指责,而是引导他们制定出最佳答案;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只有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尊重个体差异,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思想深入人心。这种思想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零距离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融为一体,并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的表扬、鼓励。用商量的口气,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那么,你的课堂就有人情味,就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交汇与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但不等于和学生不分彼此,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要忘了“为人师表”。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每堂课的总结,是发现本节课得与失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成长、进步,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探究、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高效学习。
总之,好好研究、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对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更能使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5.
[2]刘争争.探究教学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M].贵州教育学院报(自然科学),2004(04).
[3]党凤良,刘恩山.高中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初步探究[J].生物学通报,2003,38(07).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81-01
目前,学生不能自主地融入到教学中去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新课改也要求放开学生的手脚,不要一味“填鸭”,要让他们主动“吃”,让他们真正地融入学习当中,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改变:
一、在课堂的情境创设上大做文章,以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堂
理论联系实际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夸美纽斯说过:“不了解其用途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无异于来自其他世界的怪物,学生会毫不关心它的存在,更不会产生掌握它的需求。”作为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发掘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生态环境间的紧密联系。只要把生物课堂生活化,就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生物学的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更新自己的角色意识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将传统重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灵活的、主动发现的学习方式。因为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它存在的价值,相互间的关系是互补的。但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视了发现和探索,从而导致了学生对认知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把学习书本知识变成直接接受书本知识(死记硬背书本知识是典型),学生学习已成为一种纯粹的被动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破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它不仅不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是要改变这一状况,把学习过程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提倡质疑,提倡争辩,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多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也与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吻合。但开放式课堂,不等于“放羊”。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不是淡化教师的作用,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备课任务有所增加。因为除了设计教学过程,更要提前想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能会提出的各种问题。起初,这些突发的临时状况常常让教师措手不及。但经历过几次这种情况后,课前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交流,参考外行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使自己能在课堂上更好地解决问题,使学生的知识全面化、不留死角。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不仅要挖掘学生的潜能,也要锻炼教师的能力和意志。最后,对学生提出的错误观点、错误结论,不要给予严肃批评或指责,而是引导他们制定出最佳答案;学生提出节外生枝的问题,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要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完成主要的学习任务。只有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尊重个体差异,学生才能积极参与课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师道尊严”的思想深入人心。这种思想只会扼杀学生的个性,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零距离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融为一体,并尽可能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的表扬、鼓励。用商量的口气,富有亲和力的语言,给学生足够的安全感,激发学生的表现欲。那么,你的课堂就有人情味,就能实现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交汇与碰撞,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但不等于和学生不分彼此,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要忘了“为人师表”。
四、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对每堂课的总结,是发现本节课得与失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发现自身的问题,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成长、进步,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探究、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高效学习。
总之,好好研究、认真落实新课程改革,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对课堂教学是非常有益的,更能使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5.
[2]刘争争.探究教学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M].贵州教育学院报(自然科学),2004(04).
[3]党凤良,刘恩山.高中生学习生物学动机的初步探究[J].生物学通报,2003,38(07).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