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还在责怪宝宝为什么老尿床吗?你有没有想过,小小孩无法控制“尿尿”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而且对于已经能够控制小便的宝宝来说,频繁尿床已经对他的心理造成了影响,而你又在幼小的心灵上狠狠地戳上一刀,你真的想这样吗?
别让宝宝独自承受
“尿床”之苦
最近一份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岁左右的宝宝夜里尿床比例高达50%,而到了宝宝5岁以后,则会降至15%?20%,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每年都会有约15%的“尿床”现象得到改善。直到满7岁以后,仍旧有10%的宝宝饱受“尿床”困扰,甚至到了宝宝15岁,剩下的1%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持续出现尿床现象。另外,在学龄前的宝宝当中,男生的尿床情况要比女生高出2~3倍。
通常来说,宝宝到了五六岁仍旧频繁出现“尿床”事件的话,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首先要判断是否因疾病引起的,而此事件在宝宝的心理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比如宝宝因尿床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这时候家长就有必要进行干预了。对于不满5岁的宝宝,建议不如将问题交给时间慢慢解决吧。
“尿床”的罪魁祸首
对于宝宝在夜间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尿床和续发性尿床。前者一般是指宝宝从婴儿时期便出现的尿床现象;而后者则是指已经间隔了一段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没有尿床,再次发生尿床的情况。90%的宝宝基本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有1%的宝宝在受到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响导致出现第二种情况。
原发性尿床的形成原因
膀胱控制力不足:对于膀胱控制力较弱的宝宝,可能存在着“膀胱容积量少”或“膀胱敏感”的困扰,如果以上这两个问题并非属于疾病影响的话,多半是由于宝宝的生理机能尚不成熟,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解决问题。
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至此所引起的突出表现就是宝宝睡得很香了,当膀胱已经充满时,神经中枢却没有接收到起床排尿的指令,最终造成宝宝尿床。
家族遗传影响:医学研究报告已经明确指出,尿床行为属于隐性基因遗传,若父母双方均有过尿床史,那宝宝尿床的几率高达七成;若父母一方曾有过尿床经历,那宝宝尿床的几率约为四成。
如厕训练方法不当:父母错过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期,或者在训练时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宝宝的尿床行为。比如,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等,从而无法使宝宝得到合理的适应时期以及更多的锻炼机会。
续发性尿床的形成原因
心理因素:由于宝宝近期在心理上受到巨大压力以至于会通过身体的改变来达到纾解,于是会不知不觉地尿床。这也是形成续发性尿床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发生在宝宝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时,比如亲人的病故、搬家、上幼儿园或上学等。
环境因素: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宝宝过于兴奋、激动、劳累,往往入睡以后睡得太沉,从而忽略了大脑发出的“排尿”信号,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费些功夫了,不妨在夜里叫醒宝宝起来排尿。
荷尔蒙因素:新的研究表明,有些尿床宝宝的体内有一种称为抑制尿分泌荷尔蒙(ADH)的荷尔蒙含量较低。通常这些宝宝生成的尿量是正常宝宝尿量的4倍,从而导致膀胱整夜处于劳累状态。
疾病影响:只有仅少数的情况下,宝宝的“尿床”现象是由疾病引起的。这里提到的疾病大致可分为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如果宝宝不仅仅是在夜里尿床,在白天同样出现尿失禁的情况,那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否受到疾病影响。
食物过敏:还有专家研究得出,宝宝尿床可能与某些食物过敏反应有关,这些食物包括牛奶、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巧克力等,对膀胱具有刺激作用,会影响正常泌尿系统,一般只要停止食用此类食物后,尿床现象也就随之消失。
如何摆脱“尿床”
噩梦
治疗篇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几种状况,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格外关注,必要时可送往医院检查。
●排尿时带有明显的痛感;
●小便无力,总是断断续续尿不完;
●即使是白天也时常尿裤子;
●经常觉得口渴,特别能喝水,尿量突然增加;
●6岁以上的宝宝在经过如厕训练之后,情况仍未改善。
尽管大多数的尿床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行为训练逐渐得到改善,但平日里,家长最好仔细观察宝宝的尿床模式以及是否存有异状,一旦发现,就要立即请教医生。通常在就诊的时候,医生会对宝宝的尿床方式、频率、白天的情况、家族史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大便失禁、便秘、频繁喝水等进行详细了解。然后会对宝宝的尿液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认尿液中的比重、离子、微生物等含量是否异常。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尽管服药可以让尿床情况得到控制及改善,但同样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且容易在停药后再次复发。对于尿床情况较为严重的宝宝,医生通常会建议药物与行为训练“双管齐下”,不仅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同时又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但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可心急,过多的压力只会让宝宝更加难以应付,从而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常用的治疗药物分喷鼻和口服两种剂型。去氨加压素是目前治疗小儿尿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可抑制尿分泌荷尔蒙,减少尿液生成,但副作用较多,一旦服用过量可导致中毒,停药后复发率高。膀胱肌肉松弛剂可帮助增大膀胱容积量,多适用于原发性尿床的宝宝,但效果有限。
居家护理篇
如果已经排除是生理异常或疾病因素引起的尿床,那接下来要做的事就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耐心,与宝宝一同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你的态度将决定宝宝如何看待自己,所以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也会带动宝宝尽快从阴霾中走出。
下面这些建议,或许会帮助家长和宝宝缓解这段时间所面临的窘境:
●不妨直接告诉宝宝,你知道他不是故意尿床的,同时你非常理解他此刻有多么的难。 ●让清洁工作尽量容易些,比如使用防水床单或者多准备一套被褥,一旦宝宝在尿床以后,可以迅速将糟糕的情况清理干净,重新回到舒服的床上。
●如果宝宝是由于压力导致的尿床,那么根本问题就在于你和你的爱人了。不妨把生活的重心多转移一些在宝宝身上,尝试理解他为何不安、哭闹,并多花一些时间跟宝宝呆在一起,讲讲故事或玩玩游戏。
●用平常心对待尿床,很重要。你不妨在早晨让宝宝自己将尿湿的被褥、衣物放到洗衣篮里,你甚至可以鼓励宝宝自己将这些衣服清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会帮助宝宝正视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将问题一一纠正。
●如果宝宝正为尿床而苦恼,那么这段时间在睡前就不要让他再喝东西了,以免加重膀胱的负荷,尤其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和茶。
●协助宝宝进行憋尿练习是势在必行的,你可以刻意规定宝宝在感到有尿意之后不妨多忍耐几分钟,并逐渐将时间拉长,这样做有助于扩充膀胱的容积量。另外还有一项练习,就是让宝宝在排尿的中途,刻意停住几秒钟,然后再继续排尿。这样做可以增进肌肉(泌尿系统的括约肌)的控制力,提高夜间对于膀胱充盈的意识。
●尝试告诉宝宝晚上不要刻意“憋尿”,你可以将卫生间的灯常亮着,方便他起来上厕所,但尽量不要半夜叫醒他尿尿。记住,你的孩子需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他才能更好地学会掌控自己。
以下这两点,是我们不建议你做的,尽管它看上去似乎并不会给宝宝带来多大伤害,但有时候你需要替宝宝的将来多做一些打算,而非只关注眼前。
1 不要…… 永远都不要在这件事情上羞辱或责骂你的孩子,无论你当下有多么厌烦、愤怒,你都要控制好自己,同时也决不允许其他的孩子这样做。反之,你要给他以支持,成为他的“坚实堡垒”。告诉他,你对他付出的努力是多么骄傲。
2 不要…… 不要因为某次的成功就过度表扬你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会让某些宝宝为了谋得表扬而刻意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将“表扬”视为一种压力,这样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哪些疾病会导致宝宝尿床?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脑性麻痹、脊髓牵扯症候群,这类宝宝不仅会在夜间容易尿床,白天里也无法顺利控制排尿。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和泌尿道异常两大类。前者通常是因为宝宝的尿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或清洁习惯不良造成的;而后者有一半以上属于先天异常,需要通过治疗得以改善。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其他疾病还包括糖尿病、贫血、慢性肾脏疾病以及后天性肾功能不全等。
别让宝宝独自承受
“尿床”之苦
最近一份调查数据报告显示,2岁左右的宝宝夜里尿床比例高达50%,而到了宝宝5岁以后,则会降至15%?20%,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每年都会有约15%的“尿床”现象得到改善。直到满7岁以后,仍旧有10%的宝宝饱受“尿床”困扰,甚至到了宝宝15岁,剩下的1%会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持续出现尿床现象。另外,在学龄前的宝宝当中,男生的尿床情况要比女生高出2~3倍。
通常来说,宝宝到了五六岁仍旧频繁出现“尿床”事件的话,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了。首先要判断是否因疾病引起的,而此事件在宝宝的心理上造成了哪些不良后果,比如宝宝因尿床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这时候家长就有必要进行干预了。对于不满5岁的宝宝,建议不如将问题交给时间慢慢解决吧。
“尿床”的罪魁祸首
对于宝宝在夜间尿床,可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原发性尿床和续发性尿床。前者一般是指宝宝从婴儿时期便出现的尿床现象;而后者则是指已经间隔了一段时间(至少6个月以上)没有尿床,再次发生尿床的情况。90%的宝宝基本都属于第一种情况,只有1%的宝宝在受到心理因素以及疾病影响导致出现第二种情况。
原发性尿床的形成原因
膀胱控制力不足:对于膀胱控制力较弱的宝宝,可能存在着“膀胱容积量少”或“膀胱敏感”的困扰,如果以上这两个问题并非属于疾病影响的话,多半是由于宝宝的生理机能尚不成熟,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解决问题。
中枢神经系统尚未成熟:至此所引起的突出表现就是宝宝睡得很香了,当膀胱已经充满时,神经中枢却没有接收到起床排尿的指令,最终造成宝宝尿床。
家族遗传影响:医学研究报告已经明确指出,尿床行为属于隐性基因遗传,若父母双方均有过尿床史,那宝宝尿床的几率高达七成;若父母一方曾有过尿床经历,那宝宝尿床的几率约为四成。
如厕训练方法不当:父母错过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期,或者在训练时方法不当也会造成宝宝的尿床行为。比如,使用一次性纸尿裤的时间过长等,从而无法使宝宝得到合理的适应时期以及更多的锻炼机会。
续发性尿床的形成原因
心理因素:由于宝宝近期在心理上受到巨大压力以至于会通过身体的改变来达到纾解,于是会不知不觉地尿床。这也是形成续发性尿床最常见的原因。通常发生在宝宝生活中遭遇重大变故时,比如亲人的病故、搬家、上幼儿园或上学等。
环境因素: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导致宝宝过于兴奋、激动、劳累,往往入睡以后睡得太沉,从而忽略了大脑发出的“排尿”信号,这时候就需要家长多费些功夫了,不妨在夜里叫醒宝宝起来排尿。
荷尔蒙因素:新的研究表明,有些尿床宝宝的体内有一种称为抑制尿分泌荷尔蒙(ADH)的荷尔蒙含量较低。通常这些宝宝生成的尿量是正常宝宝尿量的4倍,从而导致膀胱整夜处于劳累状态。
疾病影响:只有仅少数的情况下,宝宝的“尿床”现象是由疾病引起的。这里提到的疾病大致可分为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如果宝宝不仅仅是在夜里尿床,在白天同样出现尿失禁的情况,那就需要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否受到疾病影响。
食物过敏:还有专家研究得出,宝宝尿床可能与某些食物过敏反应有关,这些食物包括牛奶、碳酸饮料、柑橘类水果、巧克力等,对膀胱具有刺激作用,会影响正常泌尿系统,一般只要停止食用此类食物后,尿床现象也就随之消失。
如何摆脱“尿床”
噩梦
治疗篇
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几种状况,就需要引起家长的格外关注,必要时可送往医院检查。
●排尿时带有明显的痛感;
●小便无力,总是断断续续尿不完;
●即使是白天也时常尿裤子;
●经常觉得口渴,特别能喝水,尿量突然增加;
●6岁以上的宝宝在经过如厕训练之后,情况仍未改善。
尽管大多数的尿床宝宝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行为训练逐渐得到改善,但平日里,家长最好仔细观察宝宝的尿床模式以及是否存有异状,一旦发现,就要立即请教医生。通常在就诊的时候,医生会对宝宝的尿床方式、频率、白天的情况、家族史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比如大便失禁、便秘、频繁喝水等进行详细了解。然后会对宝宝的尿液进行相关检查,以确认尿液中的比重、离子、微生物等含量是否异常。
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尽管服药可以让尿床情况得到控制及改善,但同样会带来一些副作用,且容易在停药后再次复发。对于尿床情况较为严重的宝宝,医生通常会建议药物与行为训练“双管齐下”,不仅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同时又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自信心。但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不可心急,过多的压力只会让宝宝更加难以应付,从而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
一般来说,常用的治疗药物分喷鼻和口服两种剂型。去氨加压素是目前治疗小儿尿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可抑制尿分泌荷尔蒙,减少尿液生成,但副作用较多,一旦服用过量可导致中毒,停药后复发率高。膀胱肌肉松弛剂可帮助增大膀胱容积量,多适用于原发性尿床的宝宝,但效果有限。
居家护理篇
如果已经排除是生理异常或疾病因素引起的尿床,那接下来要做的事就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时间与耐心,与宝宝一同度过这段“非常”时期。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你的态度将决定宝宝如何看待自己,所以拥有积极良好的心态也会带动宝宝尽快从阴霾中走出。
下面这些建议,或许会帮助家长和宝宝缓解这段时间所面临的窘境:
●不妨直接告诉宝宝,你知道他不是故意尿床的,同时你非常理解他此刻有多么的难。 ●让清洁工作尽量容易些,比如使用防水床单或者多准备一套被褥,一旦宝宝在尿床以后,可以迅速将糟糕的情况清理干净,重新回到舒服的床上。
●如果宝宝是由于压力导致的尿床,那么根本问题就在于你和你的爱人了。不妨把生活的重心多转移一些在宝宝身上,尝试理解他为何不安、哭闹,并多花一些时间跟宝宝呆在一起,讲讲故事或玩玩游戏。
●用平常心对待尿床,很重要。你不妨在早晨让宝宝自己将尿湿的被褥、衣物放到洗衣篮里,你甚至可以鼓励宝宝自己将这些衣服清洗干净。这样做的目的会帮助宝宝正视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有能力将问题一一纠正。
●如果宝宝正为尿床而苦恼,那么这段时间在睡前就不要让他再喝东西了,以免加重膀胱的负荷,尤其是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如可乐和茶。
●协助宝宝进行憋尿练习是势在必行的,你可以刻意规定宝宝在感到有尿意之后不妨多忍耐几分钟,并逐渐将时间拉长,这样做有助于扩充膀胱的容积量。另外还有一项练习,就是让宝宝在排尿的中途,刻意停住几秒钟,然后再继续排尿。这样做可以增进肌肉(泌尿系统的括约肌)的控制力,提高夜间对于膀胱充盈的意识。
●尝试告诉宝宝晚上不要刻意“憋尿”,你可以将卫生间的灯常亮着,方便他起来上厕所,但尽量不要半夜叫醒他尿尿。记住,你的孩子需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样他才能更好地学会掌控自己。
以下这两点,是我们不建议你做的,尽管它看上去似乎并不会给宝宝带来多大伤害,但有时候你需要替宝宝的将来多做一些打算,而非只关注眼前。
1 不要…… 永远都不要在这件事情上羞辱或责骂你的孩子,无论你当下有多么厌烦、愤怒,你都要控制好自己,同时也决不允许其他的孩子这样做。反之,你要给他以支持,成为他的“坚实堡垒”。告诉他,你对他付出的努力是多么骄傲。
2 不要…… 不要因为某次的成功就过度表扬你的孩子,这样做的结果会让某些宝宝为了谋得表扬而刻意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将“表扬”视为一种压力,这样只会让事情更糟糕。
哪些疾病会导致宝宝尿床?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癫痫、脑性麻痹、脊髓牵扯症候群,这类宝宝不仅会在夜间容易尿床,白天里也无法顺利控制排尿。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尿路感染和泌尿道异常两大类。前者通常是因为宝宝的尿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或清洁习惯不良造成的;而后者有一半以上属于先天异常,需要通过治疗得以改善。
可引起宝宝尿床的其他疾病还包括糖尿病、贫血、慢性肾脏疾病以及后天性肾功能不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