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要想创造出贴合当代主旋律的歌曲,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就要在创作过程中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歌声把人们生活的现状以及需求进行表达和传达,运用歌声描绘人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主旋律歌曲的呈现方式和演唱方式要采用多元化的形式进行表达,激发更多人重视和关注主旋律歌曲的演唱和表现形式。要想推动主旋律歌曲的发展,要从音乐自身形式以及音乐表现形式两方面进行研究和创新,只有此才能确保当代主旋律歌曲在发展过程中发光发热。对主旋律歌曲进行研究时,不仅要对歌曲创作的年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还要对该年代以前的歌曲进行了解,以防是传统歌曲的延伸和扩展。可见,对主旋律歌曲进行研究是当代主旋律歌曲创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环节。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状况与审美启示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当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状况;审美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69-02
一、引言
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传唱可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将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培养团队凝聚力以及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更新教育形式,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因此对于新时代下这一区域的演唱研究刻不容缓。
二、主旋律与主旋律歌曲的内涵
“主旋律”是音乐艺术的专业语言。“主旋律”的提出是在1987年,由国务院电影局所提出的口号中所涉及的,此次提出,让人们了解“主旋律”这一概念,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应用“主旋律”这一概念去决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文化。由于“主旋律”首次提出时表明是绝对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各项环节服务,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主旋律”歌曲中往往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的思想和文化。不同年代的主旋律歌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为了促进青少年发展,所以主旋律歌曲所蕴含的都是当下时代发展的思想精神。因此,“主旋律”歌曲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都要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特性,然而,因为主旋律歌曲随着不同时代发展的原因,主旋律歌曲的本质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改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旋律歌曲不仅表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文化,还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随着“四个提倡”的提出,主旋律歌曲的定义随之发生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定了主旋律歌曲的政治文化作用。由此,主旋律歌曲在爱国主义题材的影响下也具有宽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主旋律歌曲的特性和发展空间,一些带有“主旋律”功能的语言逐渐被人们使用,例如,“主旋律电影”、“主旋律歌曲”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主旋律”的发展理念也有适时的调改,更贴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主旋律歌曲的发展。
三、主旋律歌曲的时代特征
主旋律歌曲是不同于其他歌曲形式的特殊存在,主旋律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要让人们通过歌曲感受到正能量和积极性。1.娱乐性和容纳性是主旋律歌曲的显著特性。主旋律歌曲的存在就是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需求,以便激发人们的审美心理,让人们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如此,当代主旋律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凸显娱乐性和容纳性,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感受到愉悦感和放松感。2.群众性和广泛性是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必要特性。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受众面较广,在创作过程中要体现群众性,让人们在歌曲中感到愉悦感和放松感。同时,由于人们存在年龄差距和阶段差距,为满足不同阶段人对主旋律歌曲的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凸显区域性,以便主旋律歌曲可以为广泛的人带去改变。3.感染力和渗透性也是主旋律歌曲的特性。一些经典歌曲之所以经典咏流传是因为主旋律歌曲本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随着多元化的传唱而被大家熟知和喜欢。主旋律歌曲想要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不仅要要求歌曲本身的创作要新颖,多样化,还要重视歌曲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现场演唱、电视表演、互联网传播等多种方法,可以独唱、合唱、唱跳结合等多种方法对主旋律歌曲进行演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凸显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娱乐性和活泛性,易于被不同阶段的人群所接受。除此之外,主旋律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宣传的影响作用,主旋律歌曲在宣传工作中可以显著表现出容纳性、广泛性等特性,将歌曲中所弘扬的精神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优秀主旋律歌曲的审美启示
(一)深入群众,以人民为导向
依据过去主旋律歌曲创作、流行的经验教训可知,对当代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譬如,《松花江上》和《爱的奉献》虽然作词作曲人都不同,作曲时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两首歌都贴合人们的生活现状。《松花江上》在1935年由张寒晖作词作曲完成,其创作背景是张寒晖在目睹了东北军民因为战争而流亡的悲怆的场景后而创作的,由于作者在歌曲创作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摆放和谈话,所以歌曲直白的表达出了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痛情况,让人们更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爱的奉献》的创作时间是1989年,经由春晚进行演唱后被人们所熟知和传唱,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因为一个中学生和社会直接的和谐關系,生病中学生因为社会募捐而获得高昂住院费得以治疗痊愈,作者编写,歌手传唱,让更多的人相信世间美好,正如歌词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综上所述,当代主旋律歌曲要想被人们接受、认可和传唱,对其进行创作时就要贴合实际情况,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将艺术与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可以有效激发人们接受和欣赏音乐的心理。 (二)开放包容,雅俗共赏
要想保证主旋律歌曲被多种年龄段的人所欣赏和喜欢,在对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时就要与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进行合理融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从当下发展现状而言,人们逐渐接受和喜欢“破次元”的融合,因此,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要贴合人们的爱好范围。经以往主旋律歌曲创作、流行的经验教训可知,对当代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经典老歌会不断被人们所翻唱,由于演唱环境不同,所以演唱人所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可见,经典老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和发展。
(三)引领新时代主旋律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教训可知,艺术要想在社会发展中站稳脚步,就要在贴合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求上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当代主旋律歌曲在发展过程中要在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往昔,民族乐在我国得到了盛传,然后好景不长,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民族乐发展受到了阻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乐的歌曲形式与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不被大众接受和欣赏。这也是歌曲无法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推动歌曲在社会中的发展,就要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所需,对歌曲形式以及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歌曲进行推广。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代旋律歌曲的创作状况的更新,审美启示发生了变化,相较于其他文化载体,主旋律歌曲更加易于普及、易于记忆,更能够发挥“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新时代工作的一种文化载体,主旋律歌曲在形式上具有天然优势,内容上具有时代价值,是可以不断汲取营养的宝库。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主旋律歌曲来实现价值,是摆在文艺创作者面前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命题。当人们串联起那些以三次“偉大飞跃”为主题表达的主旋律歌曲时,一个中国人民从民族独立、自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自然浮现。因此可以有理由相信,将主旋律歌曲有效运用于其中,将大大有助于当代主旋律歌曲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加深对当代主旋律歌曲和审美启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栾岚.用主旋律歌曲点亮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火炬[J].艺术品鉴,2019,(32):178-179.
[2]陈刚.丁毅演绎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征与审美价值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
[3]曹若.刘聪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4]丛杨.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语言修辞研究(2012-2018)[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5]栾岚.新时代期待优秀的新主旋律歌曲[N].中国艺术报,2018-06-11,(003).
[6]任丽.优秀文艺作品推广工程 主旋律歌曲创作与理论研讨会[A].李瑞琦主编,深圳文艺年鉴[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8,141-142.
[7]刘雪梅.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144-146.
作者简介:
石泽翰,男,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关键词】 当代主旋律歌曲;创作状况;审美启示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69-02
一、引言
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传唱可以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性文化,发扬革命精神。将新时代主旋律歌曲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培养团队凝聚力以及树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应更新教育形式,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发挥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高校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因此对于新时代下这一区域的演唱研究刻不容缓。
二、主旋律与主旋律歌曲的内涵
“主旋律”是音乐艺术的专业语言。“主旋律”的提出是在1987年,由国务院电影局所提出的口号中所涉及的,此次提出,让人们了解“主旋律”这一概念,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应用“主旋律”这一概念去决定发展阶段的思想和文化。由于“主旋律”首次提出时表明是绝对为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各项环节服务,为全体人民群众服务。“主旋律”歌曲中往往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相关的思想和文化。不同年代的主旋律歌曲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为了促进青少年发展,所以主旋律歌曲所蕴含的都是当下时代发展的思想精神。因此,“主旋律”歌曲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都要体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特性,然而,因为主旋律歌曲随着不同时代发展的原因,主旋律歌曲的本质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改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主旋律歌曲不仅表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和文化,还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随着“四个提倡”的提出,主旋律歌曲的定义随之发生扩展,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定了主旋律歌曲的政治文化作用。由此,主旋律歌曲在爱国主义题材的影响下也具有宽阔的发展前景。由于主旋律歌曲的特性和发展空间,一些带有“主旋律”功能的语言逐渐被人们使用,例如,“主旋律电影”、“主旋律歌曲”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主旋律”的发展理念也有适时的调改,更贴合当代社会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推动了主旋律歌曲的发展。
三、主旋律歌曲的时代特征
主旋律歌曲是不同于其他歌曲形式的特殊存在,主旋律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要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要让人们通过歌曲感受到正能量和积极性。1.娱乐性和容纳性是主旋律歌曲的显著特性。主旋律歌曲的存在就是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期许和需求,以便激发人们的审美心理,让人们有切身的感受和体会。如此,当代主旋律歌曲在创作过程中凸显娱乐性和容纳性,可以让人们的内心感受到愉悦感和放松感。2.群众性和广泛性是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必要特性。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受众面较广,在创作过程中要体现群众性,让人们在歌曲中感到愉悦感和放松感。同时,由于人们存在年龄差距和阶段差距,为满足不同阶段人对主旋律歌曲的要求,在创作的过程中要凸显区域性,以便主旋律歌曲可以为广泛的人带去改变。3.感染力和渗透性也是主旋律歌曲的特性。一些经典歌曲之所以经典咏流传是因为主旋律歌曲本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随着多元化的传唱而被大家熟知和喜欢。主旋律歌曲想要得到长久稳定的发展,不仅要要求歌曲本身的创作要新颖,多样化,还要重视歌曲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可以通过现场演唱、电视表演、互联网传播等多种方法,可以独唱、合唱、唱跳结合等多种方法对主旋律歌曲进行演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凸显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娱乐性和活泛性,易于被不同阶段的人群所接受。除此之外,主旋律歌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宣传的影响作用,主旋律歌曲在宣传工作中可以显著表现出容纳性、广泛性等特性,将歌曲中所弘扬的精神进行传播,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四、优秀主旋律歌曲的审美启示
(一)深入群众,以人民为导向
依据过去主旋律歌曲创作、流行的经验教训可知,对当代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譬如,《松花江上》和《爱的奉献》虽然作词作曲人都不同,作曲时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两首歌都贴合人们的生活现状。《松花江上》在1935年由张寒晖作词作曲完成,其创作背景是张寒晖在目睹了东北军民因为战争而流亡的悲怆的场景后而创作的,由于作者在歌曲创作的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摆放和谈话,所以歌曲直白的表达出了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痛情况,让人们更能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爱的奉献》的创作时间是1989年,经由春晚进行演唱后被人们所熟知和传唱,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因为一个中学生和社会直接的和谐關系,生病中学生因为社会募捐而获得高昂住院费得以治疗痊愈,作者编写,歌手传唱,让更多的人相信世间美好,正如歌词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综上所述,当代主旋律歌曲要想被人们接受、认可和传唱,对其进行创作时就要贴合实际情况,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将艺术与群众进行科学合理的结合可以有效激发人们接受和欣赏音乐的心理。 (二)开放包容,雅俗共赏
要想保证主旋律歌曲被多种年龄段的人所欣赏和喜欢,在对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时就要与传统文化和创新文化进行合理融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从当下发展现状而言,人们逐渐接受和喜欢“破次元”的融合,因此,当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要贴合人们的爱好范围。经以往主旋律歌曲创作、流行的经验教训可知,对当代主旋律歌曲进行创作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被人们接受和认可。经典老歌会不断被人们所翻唱,由于演唱环境不同,所以演唱人所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可见,经典老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着新时代主旋律歌曲的创作和发展。
(三)引领新时代主旋律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经验教训可知,艺术要想在社会发展中站稳脚步,就要在贴合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求上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当代主旋律歌曲在发展过程中要在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往昔,民族乐在我国得到了盛传,然后好景不长,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民族乐发展受到了阻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乐的歌曲形式与表现形式较为单一,不被大众接受和欣赏。这也是歌曲无法稳定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想推动歌曲在社会中的发展,就要贴合人们的日常生活,表达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活所需,对歌曲形式以及表现形式进行改革创新,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歌曲进行推广。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代旋律歌曲的创作状况的更新,审美启示发生了变化,相较于其他文化载体,主旋律歌曲更加易于普及、易于记忆,更能够发挥“润物细无声”般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作为新时代工作的一种文化载体,主旋律歌曲在形式上具有天然优势,内容上具有时代价值,是可以不断汲取营养的宝库。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利用主旋律歌曲来实现价值,是摆在文艺创作者面前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命题。当人们串联起那些以三次“偉大飞跃”为主题表达的主旋律歌曲时,一个中国人民从民族独立、自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自然浮现。因此可以有理由相信,将主旋律歌曲有效运用于其中,将大大有助于当代主旋律歌曲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加深对当代主旋律歌曲和审美启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栾岚.用主旋律歌曲点亮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火炬[J].艺术品鉴,2019,(32):178-179.
[2]陈刚.丁毅演绎艺术歌曲的演唱特征与审美价值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9.
[3]曹若.刘聪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探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4]丛杨.新时代主旋律电影语言修辞研究(2012-2018)[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5]栾岚.新时代期待优秀的新主旋律歌曲[N].中国艺术报,2018-06-11,(003).
[6]任丽.优秀文艺作品推广工程 主旋律歌曲创作与理论研讨会[A].李瑞琦主编,深圳文艺年鉴[M].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18,141-142.
[7]刘雪梅.主旋律歌曲的软实力价值研究[J].大众文艺,2018(21):144-146.
作者简介:
石泽翰,男,湖南吉首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