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危机理论解读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_h05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它是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必然产物,然而一直以来,我们对于危机理论的研究是相对薄弱的,而且教科书中关于危机理论概括出来的都是一些抽象的公式。事实上,马克思在他的手稿中关于危机理论的阐释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我们只有进入到他的手稿当中,才能体会到他的辩证法眼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本文试图对《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危机问题的理论进行解读,以更具体和形象的方式去直面马克思的危机理论。
  【关键词】 危机形式;危机条件;必然结果
  【中图分类号】F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82-02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所内含的与时俱进品格决定了马克思理论在今天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所具有的深刻指导性,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危机理论的相关阐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不同于教科书,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危机问题的阐释是相对晦涩的,但是却是更加深刻和形象的,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这种文本回归式的解读并不是重构马克思的危机理论,而是在更高层次意义上综合马克思的思想,从而在新时代的意义上更深刻的获得对马克思危机理论的自我理解。
  一、危机的两种形式
  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危机的两种形式是买与卖的分离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简言之,就是商品危机和货币危机,这两种危机形式在资本主义的再生产的基础之上再现出来。商品危机是因为买与卖的分离,它与以往的物物交换不同,以往在物物交换过程中买与卖是重合的,但是在商品危机中从G到W,再从W到G,也就是从一个货币额转变成一个商品额,再从一个商品额转变成一个货币额,这种转变不是立即进行的,它有了时空的分离,所以才会产生危机。危机第二种形式的发生是因为货币不能再一定期限内完成支付的手段,最终使得商品的价值不能得到完全实现,不能补偿预付的资本,因此会出现危机。
  在马克思看来,这两种危机的形式是有层次的,他认为资本的危机可以追溯到货币的危机,而货币的危机可以追溯到商品危机,也就是说当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危机的时候,就必然导致在货币流通领域出现危机,第一种危机形式发生了,那么第二种危机形式也必然发生。正如文本中所说:“在商品流通中,接着又在货币流通中发展起来的矛盾--因而还有危机的可能性——自然会在资本中再现出来,因为实际上只是在资本的基础上才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①
  在以往的物物交换过程当中,资本并没有作为支配的生产方式而出现。在进行物物交换时,它需要三个条件:第一是交换双方有交换的意愿,第二是交换双方处在同一空间,第三是交换双方的需要必须是吻合的。随着生产的发展,随着流通的发展,随着交换的发展,这种时间、空间需要的限制就变得越来越成为了物和物交换的障碍了。怎么克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和一个有不同需要的人进行交换,怎么克服这个障碍呢?这个时候物交换过程中就产生出来了货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使得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不同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也能够进行交换,但这样的话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在它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商品和商品之间的这种买卖关系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了,这种分离就埋下了商品交换的危机种子。
  其实这两种危机形式早在资本主义产生很久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实际上,在资本主义生产之前就有了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只要有了产品与产品的交换,就有商品流通,而且用货币来承担一般等价物的时候就有货币流通。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蕴含在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危机的抽象的形式才有了具体的内容,因为只有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才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而在以前,不管那个时候的商品流通多么发达,货币流通多么发达,都不是以资本作為基础的,以资本作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只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才成为了占支配地位的生产方式,这也就解释了危机的抽象形式为什么不是危机的具体原因。
  二、危机的一般条件
  危机的两种形式并不会必然导致危机的发生,而危机的发生是必然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有关的,“危机的一般条件,只要不取决于和价值不同的价格波动(不论这种波动同信用有无关系),就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 ②,需要在资本的再生产和商品流通、货币流通中去考察危机如何从一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在马克思看来,危机的第一种形式是更为根本的,起主要和决定作用,因此当买者和卖者发生了分离,有了割裂的可能性时,那么危机的抽象形式也就变成了危机的具体原因。
  如果是直接的物物交换的话,那么从交换形式上所产生的危机的可能性就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不是直接的物物交换而变成间接的商品交换,就变得不一样了。商品交换必须要通过货币,这个时候货币就要执行一个流通手段的职能,也就是说,一个使用价值和另一个使用价值的交换必须通过一个独立出来的交换价值的形式——货币为媒介才能够完成。这个时候就会发生一个吊诡的现象,货币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使商品交换能够方便起来的工具了,而是反过来变成了一个主导的形式。在简单点儿说,一开始的时候,商品和商品之间的交换无非是通过货币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但是现在颠倒过来,所有的商品和商品交换必须用货币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货币的能力开始增强,它可能最开始是一种手段,但现在已经变成了目的,它一开始是解决我们在交换中碰到的各种障碍和困难,但是现在又形成了新的障碍和困难。货币从一种解决困难的工具变成一个从自身产生新的困难的形式,这样一个彻底颠倒的世界就形成了。商品卖不出去,转化不了货币,用《资本论》的说法,商品实现不了那种惊险的跳跃。商品要是卖不出去的话,货币就不能回流,生产资本的要素就不能回流,那么整个资本主义生产就要断裂,而在整个资本主义基础上发达的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危机就势必会暴露出来,这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生产的危机如何一步一步从可能变为现实的。   三、危机的必然结果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生产过剩,相反,生产过剩也是资本主义一切危机的产生的根源。在《1861-1863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了李嘉图的观点,李嘉图并不否定危机的经验性存在,他也承认在个别的地方会出现危机,但李嘉图认为,即使有个别生产过剩会产生绝对的生产比例失调,会产生局部危机,但是在这个市场内就能够被消化掉。在生产过程中,李嘉图认为,资本不是为了追逐生产剩余价值,即使在局部当中存在危机,这个危机也有可能被另一个部门给弥补掉,这样就产生了一种平衡。事实上,在这样观点的背后展现出来的是马克思和李嘉图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截然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唯一的生产方式,而是特定的生产方式,而在李嘉图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唯一的生产方式,并且是一般的生产方式。因此,在李嘉图的视域中商品流通和物物交换只是在形式上不同,实际上在内容上是一样的。而马克思的观点却不一样,在马克思看来,二者不仅在形式上不同,在内容上也不一样,物物交换不仅仅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交换形式,而是在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上形成的一种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并不是一种到头的生产方式,还有比这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而李嘉图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是一种到头的生产方式,虽然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也会出现危机,但他认为这种危机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这种危机是局部的,可以在整体上进行调节的。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危机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必然固有的危机形式。这种必然会转换成一种现实的存在,同时,这种危机不是说在局部领域出现的,而是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普遍存在的。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个基本现象,而不仅仅是一个局部现象,马克思在这里要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特定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生产和消费是不能达到完全对等的,生产和市场也不能达到基本上的同步,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整个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之间的矛盾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集中地表现出来,即“资产阶级生产的一切矛盾,在普遍的世界市场危机中集中地爆发,而在特殊的(按内容和范围来说是特殊的)危机中只是分散地、孤立地、片面地爆发” ③
  四、结语
  我们探究马克思的危机理论,从来都不只是“照搬马克思的文本,而是延伸、修正和改编这些文本,以便处理我们这个时代的难题” ④实际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研究,我们在头脑里都已经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了,就是所谓的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就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主要形式表现为它的生产能力无限扩大和工人购买力逐渐萎缩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我们已经作为套话能够背下来了,但是马克思在他的文本当中,关于危机的理论阐释是形象而具体的,例如马克思从生产力的下降、生产过剩的趋势、工人消费的不足、各个部门生产比例的失調和资本的生产过剩等角度来看待危机问题,这就给予了理论以生命力和张力,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充分的去分析危机问题,进而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50页,第253页,第274页。
  ④大卫·哈维、张寅译:《资本的限度》,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第11页。
  作者简介:
  秦荣,吉林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的苗族主要分布在南方,聚居在四川南部的苗族被称为“川南苗族”,简称“川苗”。川苗人在世代生产活动中,就地取材,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民间故事。本文选取了川苗民间故事中的癞蛤蟆故事母题,透过文本从文学与文化的角度解读故事内涵,以窥得川苗人的图腾崇拜、民族审美与信仰。  【关键词】 川苗;民间故事;癞蛤蟆;图腾崇拜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期刊
【摘要】 本文以莫纳·贝克(Mona Baker)叙事理论为观照,从叙事时间、叙事素材、因果情节以及关联性重构四个核心特征入手,探明少数民族书写范例《瓦氏夫人》所经历的叙事重构过程,以及如何在现代语境中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价值,推动少数民族文学走向世界。  【关键词】 《瓦氏夫人》;叙事重构 ;少数民族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孔剧”是泰国传统的表演,泰国自古至今的国宝精粹,也是泰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能展现出泰国人民的社会与生活等方方面面,也是泰国代代相传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造型独一无二的各式面具、华丽无比的服饰、以舞传意被认为是孔剧最大的标志和特点。孔剧不但是一门表演艺术,还传承了泰国传统风俗和历史文化。本文分三部分即孔剧的背景、发展、内容特征,对孔剧进行简要的介绍,希望能为未来的研究学者及有意者提供借
期刊
【摘要】 “临界点”一词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它属于物理学名词,是指物体由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所具备的基本条件,亦借指事情性质发生变化的关节点①。在声乐实践中想要达到歌唱艺术的最佳状态,同样也存一个关节点,笔者把它称之为“歌唱的临界点”。声乐艺术和歌唱实践中的争议,大多源于歌者在歌唱转化时以及对声乐审美要求的不同所造成。从“临界点”的角度去审视“歌唱的临界点”,是从一个新的层面来阐述歌唱过程中如
期刊
【摘要】 《五首夜曲》是法国作曲家埃里克·萨蒂创作于1919年的钢琴独奏作品,也是其晚年力求创新的经典之作。在《五首夜曲》中,萨蒂去掉了创作中期以降的怪诞曲名,转向纯音乐创作领域;同时放棄了传统的功能和声,在模糊调性、创造梦幻朦胧的夜曲氛围的大方向迈进。本文以《五首夜曲》中的和声技法为主题,从总体的和声思维深入到其在五首作品中的整体布局。通过非三度叠置和弦与平行和弦的具体表现特征为切入点,探讨萨蒂
期刊
【摘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走访调查、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以文化变迁的视角对藏彝走廊民俗体育进行审视,通过对藏彝走廊民俗体育文化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挖掘与梳理,分析文化变迁对藏彝走廊民俗体育项目和传承方式的影响,指出制约藏彝走廊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进而得出有利于廊藏彝走廊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促进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文化变迁;藏彝走廊;民俗体育  【中图分类号】G12
期刊
【摘要】 剧情片《梦之安魂曲》是禁毒题材中对于“禁毒”体现得尤为明晰的一部影片,与《猜火车》等同为毒品题材的电影不同,该片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在电影发展中中体现出弗洛伊德的梦的加工机制,剧情设置则体现出穆尔维所论述的影像与叙事机制交替,以及看/被看的二项对立世间的叙述与影像序列,使电影非常具有层次性,展示了瘾君子世界里浓郁的绝望和凛冽的寒冬,具有非常强烈的黑色电影风格以及反毒品导向。  
期刊
【摘要】 2019年岁末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得不反思公共健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深入挖掘公共健康的内涵,积极探讨公共健康与城市绿色空间之间的关系,建立宏观到微观自上而下的整体调控和从底层到顶层自下而上的发展规律相结合的科学体系是疫后重整城市健康、人类康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公共健康;城市;綠色空间;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给”字句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句式,为考察这一句式,本文将以小说《莫言的世界》作为基础语料,从“给”字的词性出发,围绕“给”字句表达的语义,分析说明“给”分别做动词和介词时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现代汉语;“给”字句;语义解释  【中图分类号】H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4-0078-02  一、“给”的词性  吕叔湘在《现代
期刊
【摘要】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革命发展,“互联网+”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国家新信息技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当代“群众文化活动”更应该将互联网同“群众文化活动”加起来,以创造全新的群众文化活动模式。为此,本文在对互联网+情景下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掘“互联网+”情景下社会公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构建云端“群众文化活动”基地;“互联网+”情景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