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财务会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报告。财务报告以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的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此做一论述。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务报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81-02
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状
1.1 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由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面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不仅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还会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1.2 难以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是一种非实时性的披露,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的信息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活动的需要,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
1.3 难以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为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可靠的计量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这样的软资产;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难以用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再者,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有粉饰的成分存在,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1.4 难以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
例如,传统利润表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会计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利润表缺乏前瞻性。
1.5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基于货币计量原因,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的有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示,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2 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的措施
2.1 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在对历史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应补充披露相应的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根据企业现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得到的企业未来状况的信息,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纽带。预测性信息可以帮助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预测性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所占的比重。
2.2 编制专用财务报告
企业通过编制专用财务报告,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也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补充传统收益表,企业可以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就涵盖了现行利润表外的所有收益项目。全面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也包括未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不仅只将股东的所得作为收益,还把所得税、工资、借款费用、利息等均作为收益,能够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全面收益表在业绩报告中列出了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职工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2.3 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企业应丰富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为体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可以适当简化财务报告的周期,编制临时财务报告,或者采用季度财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财务工作中的推广,使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使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有效改善了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对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改进会计计量模式
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已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使现有价值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企业应将公允价值放在与历史成本同等的地位上看待。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现行会计准则时,都已经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不仅适用于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而且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将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作为历史计价信息的补充同时提供。
3 结 论
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无法滿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我国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新《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完善,丰富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相应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改进会计计量模式,使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财务报告;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8-0081-02
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现状
1.1 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现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完整性。这是由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大大增加。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而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由通常不会报告与交易无关却于某方面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因此对某方面信息的缺乏,不仅会影响与之相关的利益方,还会对企业日后的经营决策,其他使用者的使用有着消极影响,因此无法满足各利益方的需求。
1.2 难以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
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企业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大多侧重历史数据的统计,是一种非实时性的披露,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这样的信息的滞后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及相关方面的快速决策、投资评估等活动的需要,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基于这样的信息所做的决策的可靠性也就大大降低。
1.3 难以满足信息的可靠性需求
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因为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了财务信息的不确定性。一方面表现在现有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可靠的计量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等这样的软资产;另一方面,财务报表内容中本身就存在估计判断的成分,难以用确定数字准确表达其涵盖意义;再者,现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还有粉饰的成分存在,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会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会计人员带着这种心态来编制会计报表,就使得会计报表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1.4 难以满足对前瞻性信息的需求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侧重于历史数据的总结,这种基于历史成本的会计报告无法具有对未来企业发展决策状况的分析,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尤其是对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工具,无法呈现及时的预警,致使监督管理部门或者企业造成决策失误等严重后果。
例如,传统利润表在物价基本稳定、市场经济活动单一、外部风险低的经济环境下是适当的,它能基本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收益。但是,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物价的波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摆脱的现象,20世纪80年代所兴起的金融创新,出现了价格波动性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改变了传统资产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因而价值相对稳定的观念。会计界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以历史成本为计量模式的传统利润表缺乏前瞻性。
1.5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
基于货币计量原因,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的有形资产。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用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进行列示,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决策的有用性。
2 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的措施
2.1 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在对历史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应补充披露相应的预测性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根据企业现有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得到的企业未来状况的信息,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纽带。预测性信息可以帮助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预测性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所占的比重。
2.2 编制专用财务报告
企业通过编制专用财务报告,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也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补充传统收益表,企业可以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就涵盖了现行利润表外的所有收益项目。全面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也包括未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不仅只将股东的所得作为收益,还把所得税、工资、借款费用、利息等均作为收益,能够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全面收益表在业绩报告中列出了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职工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2.3 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企业应丰富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为体现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可以适当简化财务报告的周期,编制临时财务报告,或者采用季度财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财务工作中的推广,使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使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有效改善了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对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2.4 改进会计计量模式
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已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使现有价值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企业应将公允价值放在与历史成本同等的地位上看待。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现行会计准则时,都已经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不仅适用于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而且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将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作为历史计价信息的补充同时提供。
3 结 论
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无法滿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我国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新《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完善,丰富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相应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改进会计计量模式,使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