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控制是推进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建设,加强内部会计监督,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新《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执行,靠的就是内部控制。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造成会计失真,财务收支混乱,有的单位甚至发生携款外遮的恶性案件,使企业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随着我国经济体质的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断完善,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会计行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与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1.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和内容。
1.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
1.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能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1.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
2.内部控制的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2.2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在层次上应当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各个环节,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2.3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2.4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实理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
2.5合理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与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2.6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7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3.内部控制的方法
3.1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
(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
3.2货币资金控制
对货币资金收支保管业务应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互相制约,确保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
3.3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自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当前一些单位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的做法,这与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求不一致,应当改革。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
3.4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3.5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
3.6成本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法,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
3.7风险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经营风险变化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仍应采用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2)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3.8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3.9会计信息技术控制
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减少各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3.10绩效考评控制
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评,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总之建立建全有效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而且能促使企业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极积性,促进企业单位财务工作稳定协调地发展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科]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会计监督
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实现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战略;(2)经营的效率与效果;(3)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4)资产的安全;(5)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
1.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1.1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
1.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和内容。
1.3控制措施
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风险应对策略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
1.4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使这些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能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
1.5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监督检查与评估,形成书面报告并作出相应处理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保证。
2.内部控制的原则
2.1合法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有关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
2.2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在层次上应当涵盖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在对象上应当覆盖各个环节,在流程上应当渗透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避免内部控制出现空白和漏洞。
2.3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兼顾全面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针对重要业务与事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
2.4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能够为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实理企业基本目标的一系。
2.5合理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合理体现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与特点,风险状况以及所处具体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2.6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营业务的调整管理要求的提高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2.7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在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前提下合理权衡成本与效益的关系,争取以合理的成本实现更为有效的控制。
3.内部控制的方法
3.1组织规划控制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
(1)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会计工作中的会计和出纳就属不相容职务需要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
(2)组织机构的相互控制。一个单位根据经济活动的需要而分设不同的部门和机构,其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体现相互控制的要求。
3.2货币资金控制
对货币资金收支保管业务应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应当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互相制约,确保单位货币资金的安全。
3.3授权批准控制
授权批准控制指对单位内部部门或职员处理经济业务的权限控制。单位内部某个部门或某个职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才能进行,否则就无权审批。授权批准控制可以保证单位既定方针的执行和限制滥用职权。授权批准自一般授权和特定授权两种形式。当前一些单位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的做法,这与内部控制的原则和要求不一致,应当改革。实践证明,权利应受到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利极易导致腐败的滋生。
3.4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筹资、融资、采购、生产、销售、投资、管理等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对单位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和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其基本要求是:第一,所编制预算必须体现单位的经营管理目标,并明确责任。第二,预算在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便预算更加切合实际。第三,应当及时或定期反馈预算的执行情况。
3.5实物资产控制
实物资产控制主要包括限制接近控制和定期清查控制两种。
3.6成本控制
现代成本控制可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成本控制,是指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减少耗用材料,合理下料来降低成本的成本控制法,集约型成本控制,是指依靠提高技术水平来改善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从而降低成本的控制方法。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就是现代成本控制。
3.7风险控制
树立风险意识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
(1)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利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尽管经营风险变化情况来源于企业外部,企业仍应采用有效的内控措施加以防范。
(2)财务风险,又称筹资风险,是指由于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3.8审计控制
审计控制主要是指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对会计的控制和再监督。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3.9会计信息技术控制
要求企业结合实际情况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程度,建立与本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相适应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减少各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3.10绩效考评控制
要求企业科学设置业绩考核指标体系,对照预算指标盈利水平,资回报率安全生产目标等业绩指标,对各部门和员工当期业绩进行考评,兑现奖惩,强化对各部门和员工的激励与约束。
总之建立建全有效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规范会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而且能促使企业建立一套科学完整,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工作人员的极积性,促进企业单位财务工作稳定协调地发展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