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来的智能化进程:海运物流非生即死的行业大考

来源 :电脑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行业的运转方式,可以说至今为止上百年来都没什么变化。”这是在本次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
  难以想象,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在各行各业都在绞尽脑汁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还有一个行业仍然沿袭着古老运作方式,以你不问我不告知的态度你来我往,传递着信息。
  更难以想象的是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30万亿元的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的海运物流,在这个行业中,贯穿其产业链上的货主、货代、船代间除了通过QQ、邮件、电话联系之外,似乎再没有任何东西与智能化沾边。
  但隨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面对内外部需求和格局的变化,面对国际物流运输的高需求,这个隐藏在科技背光面的行业,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站在非生即死的十字路口,一场事关海运物流的智能化战争悄然打响。
  传统货代:原始的运作模式下的末路
  周六半夜3点,整栋大楼里只有老徐所在的13层依旧亮着灯,四面八方传来的提示音划破了夜晚的寂静,有邮件、有微信,还有显得有些着急的手机铃声。
  一批一周前就该到芝加哥港的货物不知是何原因迟迟还没到达港口,太平洋对岸的收货人十分不满地写邮件质问货主并说明他们即将停产,如果下周四之前还是不能到货,将取消所有的后续订单。
  货主紧急地找到货运代理老徐,老徐一个劲儿地赔着不是,并承诺会全力解决问题,保证不带来更大的损失,最后他才了解到温哥华中转的时候滞留10天时间,才导致了延迟,而滞留这么长时间他没有接到任何通知,自己也没有主动去查询中转港的转运情况,但侥幸的是货物周四已经在温哥华转出了,预计下周二就能到芝加哥,问题算是侥幸得到解决了。
  其实,在货代行业里打拼近15年的老徐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了,但这么多年来,都没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让他焦虑的是,从去年开始,业务变得越来越难接了,货主和收货人的需求不断地在提升,但他这样的小型货代公司是无力自建查询系统的,只能始终守着最原始的操作流程和运营模式,虽与市场的变化背道而驰,却无力改变,仅能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和多年积累下来的一点人脉勉强硬撑。
  “习惯了,但眼下业务不仅不见涨,还年年下降,不知道还能做多久了。”老徐把眼镜摘下,抽出一张餐巾纸擦着一脑门的汗水,从他的眼神里,记者看到他的艰辛和无奈。他不仅无法满足货主的新需求,还无法从内部节省开支,公司成员基本上都是跟了他十来年的朋友或亲戚,一方面碍于情面,另一方面因为公司规模小,没有人专门负责货物追踪,多数人都是身兼数职,所以缺一不可。
  老徐的眼前,就是举步维艰的现实和迷雾重重的未来。而在货代行业里,与他境遇相似的人却不在少数。
  传统货运代理,通常都是通过全人工收集不同节点的信息,获取配载航线最新情况,并且通过QQ、邮件、电话等传统渠道在线交流完成信息之间的传递。通过这种方式跟踪物流,获取一单信息平均就需要5分钟。按照一个月货运量300单,每单每3天跟踪一次的频率,一个人一个月仅能够跟踪不超过170票,这跟人工成本相比明显太少。
  除此之外,对于欧美洲等运输周期较长的航线,需要不断掌握每个港点的信息,3天为一个周期的一次信息更新更是显得相当滞后。在人工有限,人工成本大的条件下,几乎全行业的代理都缺失了主动的信息跟踪,取而代之的,则是完全不跟踪或者被动接收第三方零星的破片信息,以至于货物如期未到而不知,甚至于在某个节点很长时间的滞留而没人发现,从而导致货主和收货人的投诉,最终造成客户流失。
  像老徐这样的货运代理人在如今这个行业比比皆是,如何改变现状,未来又该何去何从,是他们现在最应该想清楚的事情。
  智能化初创公司:从悲惨经历中逼出来的创新之路
  当整个海运物流行业都面临着一场即将降临的洗牌和剧变时,有的人打算现在做一天算一天,到不行的那天就转行;有的人却看到了生机与未来。
  6月中旬,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绵绵细雨之后,天空终于难得地放晴了。在一个远离市中心,远离创业气息浓厚的创业园,远离热闹的商业区的地方,记者第一次见到了王奕铭。
  走到办公室门口,“跟斗云科技有限公司”这个有趣的名字一下子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而一进门,“大师兄!”每个员工都抬起头来跟王奕铭打招呼,然后再继续工作。
  整个办公室不大,二楼是会议室和健身房。“现在创业初期,加班是常事,但人生也不能只有工作。”王奕铭边给记者沏茶,边淡淡地分享他的管理理念:“在这里,我们合伙人和员工之间没什么上下属关系,每个人都有个代号,轻松一点也比较有利于工作效率。而且也跟我们公司的名字有关。”
  王奕铭端起热气腾腾的毛尖,思绪被拉回到两年前。那时,王奕铭还是一个货代,在被长期冗杂又低效的追踪工作伤透脑筋后,他决定换一种思维,尝试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智能化手段。
  于是,他找到了搭档多年的货主程茂(化名)和船代伙伴周洋(化名),在海运物流行业的十几年里,他们见证过、经历过无数次航运过程中出现差错,最终导致整票业务损失严重的情形。王奕铭将大家召集起来,他们清楚地知道当前海运物流行业的痛点在哪里——货物行踪不能24小时精准追踪、快速反馈,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损失、事故。而这个痛点能否解决是关系货代们生死存亡的大事。
  三人想法一拍即合,那就是找一服药,一服当下能够救命的药,于是共同创立了这个行业国内第一个货物追踪查询系统。
  “跟斗云这个名字,我们想了很久。”王奕铭告诉记者,海运货代行业与科技严重脱轨,又没有第一时间跟上智能化的脚步,因此,他希望,他们的产品能一日千里,提升行业的工作效率,追赶上全球智能化进程的脚步。因此,他想到了《西游记》里面的跟斗云。
  2019年6月7日,经历了两年筹备的产品——箱看看终于正式上线了。这是在国内海运物流行业里出现的第一个专业在途信息跟踪平台。   回想从准备运作到产品上线,王奕铭很感慨:“我们三个人都不是技术出身,有想法不知如何去实现。”当时,怎么以大数据为依托,从上千个数据源中整合、追踪货物航运信息,并及时通知到收货人、发货人、货代等相关用户是最需要攻克的难点,而这恰恰也是海运物流行业的痛点所在。
  “最初的半年时间里,我们以能解决这个痛点为标准,去寻找团队的核心技术骨干。”王奕铭回忆起曾经来面试的一个程序员,刚工作了不到一周的时间,就提出了离职,原因很简单,他觉得强度太大了,无法适应,经过大浪淘沙,不断的人辞职和不断的新人的加入磨合,现在的团队已经是一支经过技术和时间检验的团队,王奕铭和两个合作伙伴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个90%都是程序员的公司里面,王奕铭这个非技术出身的“大师兄”有着绝对的威望。虽然对技术不在行,但他因为对海运物流行业足够了解,所以每次总能精准地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
  有员工告诉记者:“大师兄和大家一起熬几个通宵只为解决一个数据漏洞。”跟斗云的很多员工对王奕铭的评价都是:“一个甚至吹毛求疵的人。”听到这个评价王奕铭露出一丝笑容,“我信,这是他们真实的想法。”
  回想产品即将上市前调试、修改、查漏补缺的那段日子,连王奕铭自己都记不清究竟重复推翻了多少个方案、不断修改了多少次程序。当记者问起他对现在箱看看平台的评价时,他也只有简单的一句:“还不是我最满意的样子。”
  而王奕铭在追逐梦想道路上最真实的样子,也是大家愿意和他一起坚持下去的原因。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王奕铭的助理,递上了一份产品使用和测试的反馈报告,上线不足一个月时间,箱看看在重庆地区累积货代注册用户已经突破100家,并有10家企业表达了合作意向。这些数据让王奕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如果以后有公司有样学样,也和你们开发同样的产品,你会担心吗?”
  “我们可能是‘前无古人’,但一定不会是‘后无来者’,如果有人也来做这件事,那也不见得是坏事。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至少能救活整个行业吧。”王奕铭在回答这个几乎所有初创公司都要面对的问题时,显得自信而平和。
  “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这是孙悟空的绝招”,王奕铭告诉记者,一年内的小目标就是希望箱看看也能成为海运物流行业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
  新派货代企业:尝到了智能化渗透行业带来的甜头
  仔细算算,今年是Lawrence在货代行业里的第七个年头。如果说他以往做生意的方式和老徐一样是依赖人脉资源的积累,会渐渐地出现局限性,而他现在已经转身拥有了主动权了。
  记者到达Lawrence公司的时候,他刚刚结束午休。“從来没想过干我们这行也能有午休时间”,他告诉记者,以前工作真是没日没夜,因为做的是全球范围的货代业务,必须要适应与各地客户之间的时差,随时随地回复信息。说话间,Lawrence拿出手机给记者看他的应用程序列表,从国内的微信、QQ到国外较为常用的WhatsApp、VIBER、Skype,再到传统的邮件,大大小小的布满了一整页。
  记者原以为在即时通信软件如此便利的情况下,传统的短信、邮箱使用率应该并不高。可Lawrence却摇了摇头说:“其实海运这个行业还是很依赖邮件传输,我之前每天都要处理上千条信息,邮箱几天不清就会满。”
  在这样一种低效的工作方式下,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的出现就像是原始人部落里突然出现了一把青铜剑,抢先学会使用的人,就能有机会站在部落金字塔的顶端。
  Lawrence的智能化转型,是从成为箱看看内测用户的那一刻开始的。接入智能物流追踪系统之后,他终于从一大堆琐事中抽离出来,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潜心开发新业务,对员工进行更深层的培训。
  看上去小小的改变,却让Lawrence近一年来的业绩上涨了300%。原本每个业务员一个月能跟100票业务,通过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省去不少麻烦后,每个业务员一个月能跟超过300票。
  不止如此,Lawrence在过去一年中还开拓了不少新业务,包括在香港部署了仓库、打通了与更多国家港口间的合作等。也正是有了这些升级换代,才获得了不少新客户,“阿里巴巴、唯品会这些电商平台,这些过去从未有机会接触过的互联网企业,都来跟我们合作。”
  “现在更有底气了,以前如果有客户说不再续单了,我可能会拼命挽回,甚至大幅度让利。但现在我有这个自信,他会回来。”Lawrence告诉记者这不是自负,前不久,一个与他合作3年的客户看中了别家的低价,中断了与Lawrence合作。可后来对服务项目、质量进行了对比之后,对方还是回心转意来找Lawrence。
  对于Lawrence来说,这种底气给他带来了更大的主动权,也避免了卷入市场无序的恶性低价竞争中,真正从服务品质上取胜。
  谈到未来的智能化,他还期待着“online booking”的出现。也就是基于现有的智能物流追踪系统,加上一键下单的功能,使整个环节都能有智能化工具的辅助。这样一来,他们便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东西。
  行业观察:动辄上千万的损失,海运更需要智能化来拯救
  多年来,海运物流行业就像是被互联网遗忘的一个阴影角落,落后的作业方式对环节中参与的每一个角色都产生着不小的影响,在没有智能化工具介入之前,除了货代之外,收货人、货主、船代们也都在艰难前行着。
  今年2月,彭宥涛(化名)的公司为了新工厂的投产,从德国汉堡进口采购了一批原材料,要求到货时间是今年4月。按照预计船期,这个期限是绰绰有余的,可当货物到达上海港口之后,却由于支线船舶到重庆的舱位不足,因此在上海港口滞留了15天。
  原本彭宥涛已经安排好了人员进行准备工作,就等着原材料到位。可直到原材料投产确认时,他才得到消息,货物仍然滞留在上海港口。尽管心急如焚,但他也只能先将新生产线暂停下来,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不可计数。   同样的情况,张旭(化名)也遇到过不少。作为货主,他并不是发货之后就万事大吉,一切交给货代公司了。
  “一次国际海运至少要经历10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纰漏,都会影响到最后结果。”张旭有一个常年合作的芯片生产商,这样的收货人是无法接受任何一次纰漏的。“他们的生产线只要开启了,就永远不能断,一熄火就会造成上千万的损失,我可负担不起。”张旭每次发出他们的货,就会亲力亲为地接洽每一个环节,如果中途出现了问题,他甚至会自掏腰包将货物转为空运。
  因此行业的智能化变革,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在记者深入行业进行多方采访调查时,发现从业时间超过17年的重庆浩航船运公司副总经理宋宏伟,对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向記者描绘了一幅未来蓝图,在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等智能化工具辅助下,客户可以一键下单,并轻松获取全程物流信息;工厂可以安心生产,做好创新;货主、货代、船运们可以不再耗费大量人力对物流进行追踪,而是通过智能化的提前预警制订合理解决方案。
  宋宏伟还以诺基亚和苹果手机举例,“在苹果手机出来之前,我们几乎都认为诺基亚手机已经足够好用了,或者说,即便有一些地方不够好,但大家也无法想象怎样的改变可以更好。可当苹果手机横空出世,我们才意识到,原来我们更想要的是这样的。”
  他认为海运物流行业也是一样的,也许在过去,整个行业里的人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不愿改变或者不知该如何改变。可如今在智能化的推动下,发展趋势已经无法忽略。
  记者手记:海运物流大洗牌在所难免
  在我们以为各行各业都已拥抱智能化,被互联网浸润的时候,却不知道其实如海运这样的传统工业,仍然处于一个被遗忘的位置。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拥抱智能化可能是为了升级突破,可对于海运物流行业来说,这更算是求生。
  跨境电商、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对于海运物流行业来说无疑是一次实现突破创新、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
  有人曾说过,国际货代业务的转型可以通过传统国际货代产业在链条上下游开展跨界融合,以及国际货代业务实现数字化转型这两种方式来实现。
  但无论如何,海运物流行业中一场基于智能化升级的洗牌已经在所难免,这不仅能提升行业门槛,实现优质发展,还能使过去严重的低价竞争告一段落。
  像箱看看这类智能物流追踪系统的出现,对于海运物流行业的智能化只是一个开端。就像王奕铭对记者所说的那样,未来想做的还有很多。
  如果说海上丝绸之路塑造了过去的世界,成就了当今世界,那么在这个行业迎来历史转折的重要时刻,用智能化重塑海运的未来也将不可逆转。
其他文献
虽然当下已经进入了秋季,但“秋老虎”的威力依旧不可小视觑,炎热的环境温度给机箱内的散热环境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而想要有效降低机箱内的温度,除了使用水冷散热器之外,风冷爱好者们则可以借助风扇来打造合适的风道,最大化散热效果。对于光污染爱好者来说,机箱风扇除了用于散热,也是打造光污染主机的利器。最近航嘉上线了新品GX126魔方风扇,它的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虽然只是一款小小的风扇,但航嘉有意
期刊
很多存储厂商早早加入固态硬盘行业,希捷却迟迟没有加入消费级SSD的队伍中。直到CES2019,希捷一口气发布了两款消费级NVMe M.2 SSD。可能大家对于希捷在机械硬盘领域的实力有所了解,在M.2 SSD产品领域的实际表现却是未知的。今天编辑就拿到了主打游戏用途的希捷酷玩FireCuda510 1TB SSD,迫不及待地进行了性能检测,一起来看看它的表现吧。  从官方介绍来看,这款SSD是专为
期刊
小米在2016年首次推出了扫地机器人,凭借产品力和性价比,可以说为中国家庭的智能清洁概念普及,立下一功。不过,近两年因为一直没有推出扫拖一体产品,急得民间高手都开始自己动手给米家扫地机改造拖地功能了,市场上还出现了不少第三方的“外挂”配件。现在好了,小米终于亲自出手,推出了全新的米家扫拖机器人。  扫拖一体现在的问题  米家扫拖机器人外形跟之前没有太大区别,在传统的纯白配色上,增加了全黑版本,正面
期刊
上网安全是老生常谈了,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时时担心网络欺诈和沉迷,可不管如何在电脑、手机上设置安全防线,始终防不胜防。  普通的路由器只具备上网功能,对于不良网站并不能做到精准识别和过滤,360基于多年的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优势,将防火墙功能加入到智能路由器硬件中,推出了这款最新的360家庭防火墙·路由器 5Pro二合一版产品(以下简称360路由器5Pro)。那它究竟能不能为全家人的安全上网保驾
期刊
从键盘、鼠标到耳机,雷神已经推出过多款游戏外设产品。考虑到不少玩家也习惯于用手柄玩游戏,于是雷神在近期推出了G50战斧游戏手柄。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还能兼容主流所有游戏平台,下面一起来看看其表现吧。  拿到G50战斧游戏手柄,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细节,产品边缘严丝合缝,做工不错。手柄外形根据国人手型设计,双注塑工艺外壳光滑无毛刺,握把表面采用了激光雕刻工艺,手感饱满、舒适还防滑防汗。同时手柄左右上盖
期刊
在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之下,全球购行业随之升级,通过一台小小的手机或电脑屏幕买到东南亚、美国、欧洲的产品只需要简单动动手指就搞定。在这过程中,从出库到收货,消费者都能轻易地获取货物的最新动态。  如此全程可视化的消费习惯在国际快递行业已经养成,而同样的转变也正发生在海运物流行业当中。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到来,让海运物流的收货人也迫切地盼望着能够实时查询和管理货物运输的工具。  而在这样的期待下,究竟怎
期刊
才立秋不久,秋老虎就开始“肆虐”,先是台风利奇马登陆,让沿海地区受灾严重,这两天中央气象台又连续发布了几日高温黄色预警,全国多地气温都已经上升到40℃左右。  连续高溫让不少地区都变成了“火炉”,中暑的事时有发生,这几天就看到了不少相关的新闻报道。  如果你不得不在户外活动,这几天就成了高危人群,一旦发生意外,再加上一个人在外面的话,就更危险了。  其实一些手机为了预防这种情况,在系统中提供了SO
期刊
又到开学季,大学生入学,对笔记本有不小的需求,这也让笔记本市场掀起了一个小高潮。在前些年,五六千元的笔记本无疑是最大的热点,但今年情况变了,4000元级的笔记本已成为最受关注的产品。  4000元级笔记本成甜点  日常使用无忧,可以应对主流游戏,这一直是学生应用需求的主流。在以往,使用主流游戏显卡的笔记本,其标配机型长期维持在五六千元的价位。但在RTX 20系列显卡到来之后,由于显卡价格的飙升,这
期刊
AMD处理器在桌面端可以说是风生水起,而在移动端的节奏来得就要稍微慢一点,但也是一步步在往前走,华硕的玩家国度系列就率先在高端产品线上采用了AMD锐龙7 3750H处理器,而这款当时首发价格还不到9000元的ROG电竞本在消费者使用几个月后又有什么反馈呢?一起来看看吧。  值得点赞  便携性好,游戏性能很不错  SSD可继续升级,玩游戏温度低  外形漂亮,低负载时很安静,办公续航较长  问题不足 
期刊
在RTX 2060 SUPER和RTX 2070 SUPER上市一段时间之后,RTX 2080 SUPER终于来到了大家面前。而它也将取代RTX 2080成为新的次旗舰游戏显卡。目前各家AIC厂商的非公版RTX 2080 SUPER已经开始出货,相对于RTX 2080来说,其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价格上也没有太大的涨幅。目前来自技嘉的RTX 2080 SUPER GAMING OC 8G已经到达评测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