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需要“静悄悄的精彩”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hang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空前的活力,课堂上书声琅琅,气氛活跃,思维敏捷,热热闹闹。“动”已经在许多教育者的研究之下,很快得以实践推行。本文要强调的是当前被很多教育者遗忘的“静”。恰到好处的“静”,是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境界;是一种沉思状态,一种陶醉状态,一种探究状态。它能创设一种宁静肃穆的氛围,让教育者的意图震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娴熟自如的运用它,便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1 静,对于语文教学真的很重要吗?
  1.1 静是语文教学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改革让语文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它如盛装少女,粉墨登场。形式的生动是好的,但是有些浮夸的、表面的、眩目的却不是真实的课堂,一层层迷幻的外套只是一堆堆彩色的泡沫。在如今的课堂上,我们不难看到教师提问咄咄逼人、讲解絮絮叨叨、对话居高临下;不难看到媒体运用的繁复、游戏活动的混乱、课程叠加的臃肿……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认为语文必须倡简。他提倡简单语文、本色语文,不正因为现在的语文课堂太过喧闹复杂,太过眩目浮躁吗?无论语文教学被换上什么新包装,它的灵魂应该是不变的,追求的应是求真、务实。课堂上应当摒弃那些花哨的、形式化的东西。还“静”于课堂,是对课堂的净化,有利于学生获得充分读写的时间,有利于语文课语文的味道更浓些。
  1.2 静是教师为自己及学生准确定位的重要标志。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一批批个性飞扬、才华横溢的教师令语文教学焕发了新的生机。课堂上教师诗意描述、侃侃而谈、激情四射。然而教师说得多,势必会使学生学习的时间缩水。
  我们要大声疾呼:课堂不是教师秀自己的舞台,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真正精彩的课堂绝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而是师生和谐对话的平台。教师在课堂上少一些琐碎的分析,少一些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做到“目中有人”,学生才能获得静心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1.3 静是学生切实有效地开展语文活动的基本保障。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规范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要想在语文活动中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离不开“静”的。沉心学语文,真正学会倾听、阅读、思考、写作,“静”是有力的保障。
  2 静,让语文课堂“静”显风采。
  2.1 静,来自相互倾听的课堂。前不久,我就一课两种不同教法进行了比较。一种教法:课前学生大量搜索资料,课堂上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另一种教法:教师以课本内容为线索,以学生独立自学、交流,辅之以补充资料的方式展开学习。同一个教材,在不同的班级试验,收到的效果截然相反。前者因为讨论时间多,因而显得热热闹闹。但是,学生积极思维的时间只有十几分钟。而后者虽然没有热闹的场面,但是从发言的面、发言的质量等均可以看出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状态。
  我以为课堂不一定要“很热闹”,实施新课程绝不能停留于形式创新上,留给所有新课程实施者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每一堂课都有一点精彩。这个基于新课程理念的精彩,或许来自于“学习的小主人”——学生的思维与感悟,或许来自于“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点评与引导,或许来自于课堂的精心设计,或许来自于那种润物细无声之后的豁然开朗。这样的精彩如果在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中同样能出现的话,那么这种课堂就是在实施新课程的要旨了!
  2.2 静,来源于充满智慧的课堂。“因睿智而精彩”应该是课堂精彩的最高境界。智慧不是知识或常识,不是聪明或经验,智慧如水一般渗透,如光一般普照。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教育智慧与其说是一种知识,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关心。”是的,充满智慧的课堂必然是以关心学生成长为主要目的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必须也必然包含如下内容:
  2.2.1 提问精彩。这缘于教师在课堂上留足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不让提问走过场,也不害怕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不了。实践证明,学生有能力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他们不迷信教材,不迷信权威,不惧怕教师,敢于向书本和教师挑战。
  2.2.2 答问精彩。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应是课堂教学出彩的关键所在。古人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虚心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中必然有诸多精彩。
  2.2.3 空白精彩。教学空白是教师故意留给学生思考酝酿的环节。因为,课堂教学不是教师个人素质表演的“舞台”,应该是学生提升素质、展示素质的平台。教师所要展示的是导师的气度、智者的风范,引导者的睿智,帮助者的虔诚。留足空白,“故作无知”,激发的是学生更强的表现欲望。在被激发的学习热情中,精彩将无所不在。
其他文献
教师不但要有一般的素质,还要具备创新型教师的素质要求。  1 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我们的要求。实施创新教育,需要转变旧的、传统的教育观念,遵循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最新的教育方法。例如,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的工作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师是教育的主宰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动者。近代教育学是随着工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学校的出现对教育的普及
期刊
俄语课堂用语是教师在俄语课堂上使用的语言表达工具,它能够帮助俄语教师完成阐明教材内容、讲授知识、组织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课堂教学活动。它具有引导学生思考、组建学习活动、调解学习心理等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是指课堂上教学活动的运动、变化及发展在实践延续上所需要经历的基本阶段。各个教学环节有自身的任务和目的,但它们之间又彼此联系、相互作用。我国俄语教学过程基本结构划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活动,同时课堂也便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独特思维的舞台。现代的课堂教学,非常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内在潜能。教学中,教师应该尽其可能地让学生独立观察,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问题。(1)创设自主氛围 激发求异思维。(2)注意多向求解,培养求异思维。(3)一题多问,培养求异思维。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教师植根于课堂,真干、实干、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 所谓“好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创造性地学习。”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成为有效课堂?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导致学生学习数学效果的原因,阐述了如何设置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效益,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摘要】在教育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真正落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施新课改把主体还给学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关键词】参与; 突出; 主体性  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说:“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可见,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还可以涵养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生都会受用无穷;一个民族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民族就会充满
期刊
① 四川省中江县东北镇中心学校 618100 ② 四川省中江教师进修学校 618100  【摘要】根据马斯洛需要理论对一例早恋失败引发自残行为者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相应心理干预方案。  【关键词】早恋;自伤;心理干预;马斯洛需要理论  小冰(化名)是我朋友邻居家的一个女儿,14岁,独生子,现在某初中读初三。身体正常,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三代无精神病历史,其家境很好。  小冰从初一开始就谈
期刊
【摘要】培养人文精神是卫校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本文就在卫校化学教学中加强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培养途径和原则作了简述。  【关键词】中等卫生学校;化学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即以人为本的精神,它包含着以人的生命、发展、自我实现为本三层含义。在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就是在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观念,传授利于学生发展、自我实现的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培养人文精神的意义  1.
期刊
1 计划的重要性  古人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管做什么事如果是预先有了打算,往往能取得好的效果,否则就容易失败。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什么事有了自己的计划,才能更加明确下一步该怎么走,路才能走得更顺利、更成功。  学习亦如是。无学习计划容易导致被动和漫无目的的学习,则易散漫疏懒,事倍功半。因此,制定学习计划并认真执行对你的学习效果有着深刻的影响。  1.1 制定学习计划的目的和
期刊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作为教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