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水比德到乐天的生命境界

来源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name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比德与乐天是儒家山水之乐的两个层次,同属“人生—宇宙”一体化美学。山水比德是生命意识之美的初步显现,而乐天则是向天人一体的生命境界的提升。比德还处于较浅的层次,存在着二分的痕迹;乐天、天地境界则是物我无间、天人合一的境界。比德是生命状态的单向度展开,乐天的天地境界则是生命之美的弥纶天地的、多向度的灿然显露。山水之乐是儒家的深切向往,也是儒者的日常工夫,不可或缺。
其他文献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开拓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型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新形势下,如
1“五脏”的含义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古名“五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五藏别论》)、“百病虽多,皆生于五脏也。……五脏之道,皆出于
《地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学习化学一个重要的主题,其主旨就是为了促进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主动地获取地理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课堂实践,逐渐形成了“激趣——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现将其在课堂上的应用及本人的实践体会总结如下:  一、“激趣——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应用  ⒈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在新课标的实施下,体育教学更注重学生情感因素的发展,更加关注如何将体育课上得有趣、吸引学生;学生在体育课上玩得开心、玩得尽兴无形中成为评价教学好坏的标准,出现从注重技能学习的一个极端走向淡化技能学习的另一个极端。田径运动的教学在以枯燥乏味为借口中被淡化,实践证明,田径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缺失,但它特有的健身价值不能因为兴趣的缺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