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鲁迅先生对悲剧有一句精辟的概括“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在《药》中,究竟是怎样去毁灭?本文通过“二元对立”和“细节描写”两方面阐述《药》的悲剧性,透过《药》这一面小镜子,折射出一个血和泪交织、悲剧人物和悲剧事件无处不在的中国,当然,这些悲剧的发生和当时二十世纪初的历史语境是分不开的,不可一概而论。
关键词:二元对立;细节描写;血;悲剧
作者简介:吕彦瑾(1994.11-),女,汉,江苏人,海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1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创作了《药》,联系同年五月四日发生的五四运动,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鲁迅作为一个民族的启蒙者与思想者,站在新与旧的历史交叉口处苦苦上下求索、殚精竭虑。回到历史情境中,当时清王朝虽覆灭群众却依旧麻木无知,“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为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本文通过“二元对立”和“细节描写”两方面阐述《药》的悲剧性。
一、二元对立下的“悲剧”
鲁迅常用“安特莱夫”式的阴冷的无情地批判着他所见到的恐怖,如《狂人日记》中,狂人最终选择“痊愈”和村民一起投入“吃人”的行列,是一出令人发指的悲剧。《药》展现了以华老栓给儿子华小栓买“人血馒头”而引发的一系列荒诞悲剧。文本中有诸多对立的存在,如“先驱者”与“群众”、“牺牲者”与“受益者”等,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大环境背景下,对立的双方俨然就变成了“看客”与“被看”的關系。“看”的那方往往是最普通的民众,如“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满脸横肉的人”、“红眼睛阿义”……他们在茶馆里围坐,喝着茶、吃着瓜子聚精会神地瞧着华老栓一家战战兢兢给儿子华小栓喂血馒头治病、又议论着革命党人夏瑜的荒诞不羁的表演,好像永远有看不完的戏;而另一边的“被看者”夏瑜却孤立无援,他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最终被送上断头台。与此同时,文中环境的“热闹”与“寂静”同时也形成了对立,茶馆里的大家谈笑的热闹与文末两位母亲在分外寒冷的清明上坟时的寂静,一声乌鸦“哑--”的大叫一声令人悚然……无论是人物上的对立还是环境上的对立,“睿智”的“看客”与“愚昧”的“先驱者”,“其乐融融”的茶馆与“无人问津”凄凉的墓地,反复对比,造成了极大的反讽,更加凸显出这个时代“先驱者”永远不能被理解、群众总是麻木不仁的看笑话,寥寥几位先驱与广大愚昧无知的群众相抗衡最终只能走向失败的悲剧,这其中也注入了鲁迅本人深刻的生命体验。
二、细节描写下的“悲剧”
《药》中的语言、动作以及环境描写是文中的一个亮点,举例说明,当华老栓终于拿到人血馒头时,“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子街头破匾上‘古某亭某’这四个黯淡的金字。”文中的人物夏瑜原型是秋瑾,而古某亭某正是秋瑾就义之处,华夏两家人在无形中仿佛被牵扯在了一起,同样是两个年轻的生命即将面对死亡,华老栓一家选择花重金买“人血馒头”并得到了茶馆里大家的一致肯定,而夏瑜却被所有群众唾骂,甚至连他的父母都无法理解。同时,第三节中,两个字在文中反复出现:“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包好,包好!”;“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这两个字从华老栓和看客嘴里脱口而出,是他们对这“人血馒头”的自信,何其悲哀!直到小栓的死去,这出“悲剧”进入高潮—华家和夏家的两位可怜母亲都为自己死去的儿子上坟,环境很凄凉,“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压抑的气氛下是死一般寂静,所有“乌鸦”“哑”的一声大叫的才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鲁迅文章的悲剧性往往有“喜剧”的成分在内,例如谎话连篇的阿Q、荒诞可笑的知识分子陈士成等人,总有一两个让人发笑的片段。而同样是悲剧,《药》全文很少出现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药》这篇文章触动了读者内心的亲情弦,华老栓虽然是自私的,但是他花血本买人血馒头,救子心切,是每一个為人父母最感人状态,因此当人物回归到最本真的一种亲情之爱,读者的同理心让那些原先存在于人物身上的一些劣根性被大大消减了,而当亲情被现实瓦解的支离破碎时,读者与文中的人物距离被消除,于是感到了深深的悲凉。这也是《药》这篇文章,用最真挚的亲情(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读者看,从而达到一种让人笑不出来的悲剧性效果。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得动。”这里的血是从前的秋瑾烈士的,是现在的革命烈士夏瑜的,也是日后千千万万个为民族振臂嚎哭的民族英雄的……英雄在不停变换,而人民群众却几千年都如此麻木无知,一成不变。这实在是一出当时中国极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徐振玺. 论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特色[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60-64.
[2]张巧玲. 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
[3]鲁迅. 论雷峰塔的倒掉[J]. 名作欣赏,1997,01:68-69.
[4]鲁迅. 《鲁迅全集》(全20卷)[J]. 美文(下半月),2016,08:2.
[5]杨剑龙. 揭示华夏民族双重的精神悲剧——重读鲁迅的《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4:27-31.
关键词:二元对立;细节描写;血;悲剧
作者简介:吕彦瑾(1994.11-),女,汉,江苏人,海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1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创作了《药》,联系同年五月四日发生的五四运动,我们不难发现此时的鲁迅作为一个民族的启蒙者与思想者,站在新与旧的历史交叉口处苦苦上下求索、殚精竭虑。回到历史情境中,当时清王朝虽覆灭群众却依旧麻木无知,“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为我所感到者为寂寞。”(《呐喊》自序),本文通过“二元对立”和“细节描写”两方面阐述《药》的悲剧性。
一、二元对立下的“悲剧”
鲁迅常用“安特莱夫”式的阴冷的无情地批判着他所见到的恐怖,如《狂人日记》中,狂人最终选择“痊愈”和村民一起投入“吃人”的行列,是一出令人发指的悲剧。《药》展现了以华老栓给儿子华小栓买“人血馒头”而引发的一系列荒诞悲剧。文本中有诸多对立的存在,如“先驱者”与“群众”、“牺牲者”与“受益者”等,在当时中国特定的大环境背景下,对立的双方俨然就变成了“看客”与“被看”的關系。“看”的那方往往是最普通的民众,如“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一个二十多岁的人”、“满脸横肉的人”、“红眼睛阿义”……他们在茶馆里围坐,喝着茶、吃着瓜子聚精会神地瞧着华老栓一家战战兢兢给儿子华小栓喂血馒头治病、又议论着革命党人夏瑜的荒诞不羁的表演,好像永远有看不完的戏;而另一边的“被看者”夏瑜却孤立无援,他被群众围了个水泄不通,最终被送上断头台。与此同时,文中环境的“热闹”与“寂静”同时也形成了对立,茶馆里的大家谈笑的热闹与文末两位母亲在分外寒冷的清明上坟时的寂静,一声乌鸦“哑--”的大叫一声令人悚然……无论是人物上的对立还是环境上的对立,“睿智”的“看客”与“愚昧”的“先驱者”,“其乐融融”的茶馆与“无人问津”凄凉的墓地,反复对比,造成了极大的反讽,更加凸显出这个时代“先驱者”永远不能被理解、群众总是麻木不仁的看笑话,寥寥几位先驱与广大愚昧无知的群众相抗衡最终只能走向失败的悲剧,这其中也注入了鲁迅本人深刻的生命体验。
二、细节描写下的“悲剧”
《药》中的语言、动作以及环境描写是文中的一个亮点,举例说明,当华老栓终于拿到人血馒头时,“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子街头破匾上‘古某亭某’这四个黯淡的金字。”文中的人物夏瑜原型是秋瑾,而古某亭某正是秋瑾就义之处,华夏两家人在无形中仿佛被牵扯在了一起,同样是两个年轻的生命即将面对死亡,华老栓一家选择花重金买“人血馒头”并得到了茶馆里大家的一致肯定,而夏瑜却被所有群众唾骂,甚至连他的父母都无法理解。同时,第三节中,两个字在文中反复出现:“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包好,包好!”;“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这两个字从华老栓和看客嘴里脱口而出,是他们对这“人血馒头”的自信,何其悲哀!直到小栓的死去,这出“悲剧”进入高潮—华家和夏家的两位可怜母亲都为自己死去的儿子上坟,环境很凄凉,“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压抑的气氛下是死一般寂静,所有“乌鸦”“哑”的一声大叫的才更加令人毛骨悚然,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通常情况下鲁迅文章的悲剧性往往有“喜剧”的成分在内,例如谎话连篇的阿Q、荒诞可笑的知识分子陈士成等人,总有一两个让人发笑的片段。而同样是悲剧,《药》全文很少出现令人忍俊不禁的画面,仔细分析其中原因,可能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药》这篇文章触动了读者内心的亲情弦,华老栓虽然是自私的,但是他花血本买人血馒头,救子心切,是每一个為人父母最感人状态,因此当人物回归到最本真的一种亲情之爱,读者的同理心让那些原先存在于人物身上的一些劣根性被大大消减了,而当亲情被现实瓦解的支离破碎时,读者与文中的人物距离被消除,于是感到了深深的悲凉。这也是《药》这篇文章,用最真挚的亲情(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读者看,从而达到一种让人笑不出来的悲剧性效果。
“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得动。”这里的血是从前的秋瑾烈士的,是现在的革命烈士夏瑜的,也是日后千千万万个为民族振臂嚎哭的民族英雄的……英雄在不停变换,而人民群众却几千年都如此麻木无知,一成不变。这实在是一出当时中国极大的悲剧。
参考文献:
[1]徐振玺. 论鲁迅小说的悲剧性特色[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4:60-64.
[2]张巧玲. 鲁迅:一个人的爱与憎[D].山东大学,2012.
[3]鲁迅. 论雷峰塔的倒掉[J]. 名作欣赏,1997,01:68-69.
[4]鲁迅. 《鲁迅全集》(全20卷)[J]. 美文(下半月),2016,08:2.
[5]杨剑龙. 揭示华夏民族双重的精神悲剧——重读鲁迅的《药》[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0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