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保护大熊猫?

来源 :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陜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生大熊猫,它正一瘸一拐地在山上缓慢地爬行。他们立即联系专家赶来救护,十几个人轮流将大熊猫抬下山,为它疗伤、喂食,日夜陪伴,悉心照顾。经过40多天的治疗,大熊猫终于康复。
  据统计,为了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中国每年都要花费十几亿元人民币,这次救助,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为什么人们对大熊猫这么关心?它们为什么那么重要?


独一无二的国宝


  大熊猫的形象你或许已经见惯了,但对外国人而言,这种动物真是太神奇了:它明明属于食肉目动物,却吃素;明明是熊,却不像北极熊、棕熊那般彪悍,而是一副憨态可掬、慢慢悠悠的样子。当大熊猫第一次出现在照片上时,人们的眼睛都瞪直了。
  19世纪,一位法国传教士在中国四川遇到了大熊猫。那是西方人第一次知道这种“黑白熊”的存在,此后,不管是野心勃勃的猎人,还是热爱自然的学者,都纷纷奔赴中国,寻找这一神秘的动物。现在,全球各地都有大熊猫的粉丝,许多国家还想方设法从中国“租借”大熊猫,迎合民众对大熊猫的喜爱。
  正因大熊猫拥有独特的外表,又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它当之无愧地获得了中国“国宝”的称号。


大熊猫的祖先以肉为主食


  人类起源于30万年前的非洲,大熊猫可比我们古老得多。
  800万年前,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出现在中国云南等地的森林地带,它最初也和熊类近亲一样,以肉食为主。漫长的岁月里,许多食肉动物都坚持着吃肉的道路,始熊猫却发现了新的食材——它到处都是,四季常青,又很少有动物会吃,那就是竹子。以竹为食,就不用再愁找不到食物或与其他动物竞争了。于是,始熊猫越来越适应竹林中的生活,逐渐进化成大熊猫。
  经过800万年,大熊猫一族发展壮大,北至北京,南至越南,到处都曾遍布它们的足迹。
  如今,许多曾与大熊猫同期生存的动物,如剑齿象、巨貘等都早已灭绝,而大熊猫仍然顽强地生活着,简直就是“活化石”。

传说中的“食铁兽”


  大熊猫虽然憨态可掬,但它的咬合力惊人,与老虎相近,能把坚硬的竹子像薯条一样轻松咬断。在古代,它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食铁兽,并且还是传说中战神蚩尤的坐骑。




山林的保护伞


  人们保护大熊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是“伞物种”,在大熊猫生活的自然环境中,同时可以栖息许多其他生物。
  如今,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最后的家园之一,但大熊猫也只是这里的一小群住民。
  卧龙保护区位于四川盆地西缘,这里群山绵延,生机勃勃。茂密的森林覆盖峡谷,河流从中淌过。从寒冷的雪峰到温暖的山脚,海拔落差达4000米,从高山草甸到亚热带树木应有尽有;岩羊、雪豹、棕熊、扭角羚、金丝猴、横斑锦蛇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此繁衍生息。
  而大熊猫就像一把保护伞,当人们努力保护这把“伞”的家园,生活在其周围的450多种脊椎动物、1700多种昆虫、4000多种植物也得到了庇护。




越幼稚,越招人爱


  大熊猫长得非常可爱,即便是成年大熊猫,也拥有圆圆的大脑袋、大眼睛和短鼻子,看起来呆呆的,就像一个胖娃娃,这也是人们保护大熊猫的一个原因。
  在动物学上, 这被称为“ 幼态延续”,具有这些幼稚特征的动物往往更容易引发其他成年个体的护幼行为。除了大熊猫,考拉、墨西哥蝾螈、许多宠物狗也是“幼稚化”的典型,受到了我们的喜爱。
  实际上,无论濒危动物长什么样,我们都应该保护,但如果把一些长相怪异、甚至丑陋的动物照片摆在你眼前,你恐怕很难泛起爱护之心。而大熊猫凭借自己的外表,成为动物保护行动中的“旗舰物种”,吸引你乃至更多人关心动物们的生存。


人类使大熊猫濒危


  史前时代,人类用斧头与农具打破了大熊猫的宁静生活。考古发掘表明,在3~5万年前,河南还是大熊猫的乐园,但由于它们体型庞大、皮毛漂亮,遭到了人们的大量猎杀。不仅如此,人们为了开垦土地、种植庄稼,砍伐了大片森林,使大熊猫失去了住所和食物。再加上地球气候变化,不喜炎热的大熊猫被赶出了低海拔地区,最终退居至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和陕西秦岭一带,一度濒临灭绝。
  1963年,中国开始注重对大熊猫的保护,但这条道路充满艰难险阻,人们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摸索出正确的方法。


圈养不是最好的保护


  20世纪80年代,卧龙保护区的箭竹全都开花了,竹子开花意味着它们即将枯萎。这令人们产生了恐慌:大熊猫要饿死了!
  随后,全国掀起了拯救大熊猫的热潮。人们认为,把大熊猫关进笼子里,给它们提供食物就万事大吉。然而,由于当时对大熊猫了解还不够,无法给它们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许多大熊猫停止繁衍后代,在牢笼里郁郁终老,野生大熊猫种群的延续也出现危机。
  大熊猫经历了几百万年的风雨,肯定也经历过多次竹子开花。山上的竹子有很多种,如果某种竹子开花,它会选择其他品种,甚至吃一些小动物。在这个过程中,老弱病残的大熊猫可能会被淘汰,但竹林恢复后,留下的将是健康强壮的大熊猫,对整个种群反而有好处。所以,大熊猫不会因竹子开花而饿死,只会因人类的捕捉和对林区的破坏而丧命。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要保护某个物种,必须先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动物们最好的庇护所不是牢笼,而是它们原本的自然栖息地。

大熊猫难以回归自然


  为了增加大熊猫的数量,中国科学家和饲养员开始人工繁育大熊貓,许多大熊猫宝宝降生,在亲生母亲与人类“奶爸奶妈”的共同抚养下长大,变得健康强壮。那它们是不是可以回归山林了?
  遗憾的是,山林已成为回不去的家。
  圈养大熊猫每天饭来张口,不曾遇到过天敌,难以自己觅食,遇到猛兽都不会躲避;而且,野生大熊猫是独居动物,拥有各自的地盘,不允许其他同类入侵;圈养大熊猫却从小与伙伴们同吃同睡,缺乏领地意识,很容易被野生大熊猫攻击。让这样的大熊猫回到山林,等同于将它们推入绝境,还不如一生都待在园区里。
  经过许多惨痛的教训,大家才明白,过度依赖人类的圈养动物是难以回归自然的,除非从小接受野化训练,获得独自生存的能力。


“淘淘”的归乡行动


  大熊猫“淘淘”是第一只成功放归自然的圈养大熊猫。它的母亲保留了一定的野外生存本能,淘淘出生后不久,就随着母亲在山林里生活。人类饲养员们不再做过多干预,只是偶尔给它们送食物,让淘淘慢慢适应野外生活。
  两年后,淘淘成为了一只机警、有攻击性的大熊猫,能独立寻找食物和水源,并躲避捕食者。确定它身体健康、具备在野外生存的能力后,人们将它送往四川雅安的栗子坪自然保护区,希望它能在这里安家,繁衍后代,它可能是拯救栗子坪大熊猫种群的最后希望。
  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目前,中国野生大熊猫已增至1864只。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许多人成为了动物保护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知识与技术不仅能用于保护大熊猫,还能运用到保护更多的动物上。


还有更多动物有待保护


  有人认为,大自然是弱肉强食的,濒危动物自己无法适应环境,它们理应被淘汰,我们没必要保护。地球上的物种确实曾经历过数次大灭绝,但变化往往以万年为单位,这给了生物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大自然的平衡不会被破坏。现代人类活动却可以让自然环境在几十年内发生剧变,许多物种在这段时间里濒危或者消失。
  而人类生产食物、药物、衣物等的原料都来自于自然界,我们无法在地球上独自生存,必须与万物共生。自然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每个物种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当某些动物岌岌可危时,如果我们熟视无睹,在它们消失后,就会有更多的物种濒危,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这些恶果层层叠加,如果不及时阻止,人类自身也会成为受害者。
  因此,保护濒危动物,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终归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




几种受保护的濒危动物


  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有的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有的则处于困境,正等待我们伸出援手。
  美洲鹤
  美洲鹤是北美大陆最高大的鸟类,18世纪前它们的数量超过1万只,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和过度捕猎,1941年时仅剩十几只。
  在多年的人工圈养下,美洲鹤数量有所恢复,却没有年长的美洲鹤能带领幼鹤。好在人们对美洲鹤已有了相当的了解,他们利用鸟类的“印记”行为,穿上模仿成年美洲鹤的衣服,播放美洲鹤的录音,并给幼鹤喂食,让它们把人类当成父母。
  为了让它们学会迁徙过冬,人们驾驶滑翔机,让幼鹤跟着慢慢起飞,逐渐增强飞行能力。2001年10月,一群美洲鹤在滑翔机的带领下,从美国中北部起飞,经过48天1960千米的长途迁徙,最终抵达了美国南部。次年春天,它们不再需要飞机引导,自己凭借本能飞回了北方。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野生的美洲鹤群得以重现。



  岛屿灰狐
  它们是美国最小的狐狸,生活在加利福尼亞州海峡群岛上。它们不惧怕人类,但长期的岛屿生活使它们对大陆的寄生虫缺乏抵抗力,人类带来了狗、猫、猪、绵羊等动物,也给岛屿灰狐带来了致命的犬瘟热;家畜还引来了金雕,它们以岛屿灰狐为食。另一方面,美国海军为了保护一种濒危鸟类,曾大量捕杀岛屿灰狐,让后者也变成濒危动物。
  为了挽救它们,人们开始人工养殖岛屿灰狐,运走家畜,赶走金雕,研发犬瘟热疫苗。经过近二十年,岛屿灰狐族群数量增加了三倍,并恢复野生,是人工辅育濒危动物并重建野生种群最成功的案例之一。



  弯角剑羚
  弯角剑羚生活于干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带, 它们适应了干旱,几个星期不喝水也能生存。它们弯刀般的美丽长角却引来了贪婪的人类,弯角剑羚被猎杀,在野外灭绝,但在北非等多个国家有养殖。目前,人们正在努力将它们重新引入野外。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因其珍稀,素有“水上大熊猫”之称。在中国,它们多栖息于广东珠江口海域,皮肤下的血管使它们呈现出可爱的粉红色。然而,人类的捕鱼活动使食物匮乏,中华白海豚在遍布垃圾的水中苦苦觅食,体内积累了大量重金属元素,小海豚很容易中毒死亡;轰隆隆的引擎声干扰了回声定位系统,令它们时常迷路;渔网与螺旋桨还在它们身上留下了几乎致命的伤痕。
  虽然人们已建立了一些海洋保护区,却无法阻止污染物随着洋流在大海中扩散。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海洋生灵,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其他文献
自主设计食物  这家餐厅名叫“奇点餐厅”,走进餐厅,几乎看不到服务员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电脑,上面运行着一个软件,有五颜六色的选项,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让客人们自己设计寿司,质地、颜色、形状、原料、制作方法和风味等都可以选择。厨师是机械手臂  除了一台台电脑,走进餐厅的人们很难不注意到巨大的吧台。吧台内被分成大小不同的隔间,正中间还有一双灵活的机械手臂,看上去科技感满满。  原来,这并
期刊
提到土星,它最显眼的地方就在于壮观的土星环,犹如一道巨型光环包围着整颗行星。如果地球也拥有这个“光环”会怎么样呢?插画家罗恩·米勒与软件工程师凯文·吉尔就发挥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奇异而瑰丽的天空图景。  “地球环”在地球的赤道上方,从不同季节和纬度的地区看,圆环的样子并不相同。  地点:厄瓜多尔,基多  纬度:0°  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正好位于赤道上,在这里,圆环看起来像一条从地面直冲云霄的细线。
期刊
流鼻涕是为保持鼻子湿润  当天气变冷,许多人发觉自己开始流鼻涕,就会怀疑是不是感冒了。其实,作为呼吸道的一部分,鼻子在人体呼吸时能起到对空气增温、加湿和清洁的作用;当人体吸入冷而干燥的空气时,鼻子会特意增加鼻腔黏液,保持一个理想的湿润状态,有利于将这些干冷空气过滤成人体可接受的湿暖空气。所以在发现自己流鼻涕时,不要太过紧张,这很可能是鼻子在保护自己。指甲长白斑只是旧伤印记  手指甲上长一小块白色斑
期刊
树袋熊   睡眠时长:约22小时  树袋熊住在澳大利亚的桉树林中,以吃桉树叶为生。桉树叶对大多数动物而言都不可食用,会导致中毒,而且所含热量很少,非常不适合作为食物,但树袋熊却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它的身体能分泌一种特殊的酶,可以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同时它用超长的睡眠时间来减少能量的消耗,平衡过少的热量摄入。通过这种方式,树袋熊在自然界中获得了自己特有的生存空间。树懒   睡眠时长:15~20
期刊
始祖鸟不是鸟  很多人认为鸟类的祖先就是始祖鸟,因为它有翅膀和羽毛,头部也像鸟。但它并非鸟类的祖先,也不属于鸟类,而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  始祖鸟的前肢长有不对称的羽毛,它可以利用羽毛上下产生的气流压强差,使肢体获得一个抬升的力,实现一定的飞行。但始祖鸟的身体仍有多处未发展成熟,例如现代鸟类的翅膀羽毛呈倒钩状,而始祖鸟的羽毛却没有;它前肢的手掌尚未完全愈合,指端还有爪子露出。所以始祖鸟只能进行短
期刊
噴有聚氨酯保护涂层的纸杯能承受100千克的重压。  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许多新型材料各显神通,施展魔法般的技艺。下面就让我们看看近年来科学家发明了哪些新奇材料吧。  这种喷漆看起来平平无奇,可将它喷到纸杯上后,原本不堪一击的纸杯竟能抵御上百千克的重压,扛住彪形大汉的踩踏;喷在纸板上,纸板遭遇刀砍斧劈也毫发无损。原来,这是一种新型保护涂层,由聚氨酯弹性体制成,遭遇冲击时,聚合物分子之间的连接能像弹簧
期刊
酷炫的超级巴士  这辆看上去十分酷炫、像蝙蝠俠战车一样的跑车,其实是一辆由荷兰宇航员与空气动力学家设计制造的公交车,被称为“超级巴士”。车的两侧一共设置了16个车门,开启的形状像翅膀一样,方便乘客快速上下车;车厢最多可容纳23名乘客,最高时速达250千米,是世界上最快的公交车;并且,超级巴士是一辆电力驱动的公交车,依靠锂电池来提供动力,同时车上还装有太阳能电池,可以在阳光下进行充电。超级巴士目前已
期刊
发生了什么?  几乎所有液体的表面都有表面张力。你可以把表面张力看成由液体表面分子之间手拉着手形成的。如果有人削弱了液体表面分子之间的拉力,那么拉力小的分子就会被拉力强的分子给拉过去。而肥皂液就能削弱表面张力。  当肥皂液滴入小船的圆口里时,它会削弱那里液体的表面张力。那部分液体会被周围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给拉过去,而小船也就被顺带着拉动了。因为小船的形状呈流线型,头部的阻力低于尾部,所以小船是向前
期刊
期刊
在奇幻电影《指环王》中,有一个叫“霍比特人”的神奇种族。他们身材矮小,却温和善良、机敏勇敢,为保护世界而踏上艰苦卓绝的冒险之旅。  电影是虚构的,但在现实中,小矮人居然真的存在。他们在郁郁葱葱的丛林中漫游,甚至能与巨兽搏斗,后来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绝迹。究竟发生了什么?传说中的小矮人  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岛,村落间有个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相传,岛上最可怕的动物有三种:大象,老虎,还有住在丛林里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