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网络用语的推动下,在“有+V”的语义表达中,“有”的意义已经虚化为副词,在原有的语义基础上新增了语法功能,它的存在既是对“有+了、过”的一种补充,又在语义色彩上有不同的功用,因而有着存在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有” 虚化 副词 语义色彩
一、“有+V”大量存在
(一)现象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我貌似有听说过这个问题。”而传统的语法规则中有“有+NP”的说法,却没有“有+VP”的说法。比如这样的对话:A:你有没有吃饭,要不一起吃点?B:我有吃,不用了。而传统的表达方式为:“我吃过饭/我吃饭了,不用了。”现在常常用“有”这个词来表示自己在主观意愿的驱使下已经做过某事情,如有唱歌(我有唱歌,只是你没有听到罢了)、有睡觉(我有睡觉,只是睡得有点少)、有听课(我有听课,只是没有听懂而已)等。这样的句子中,所有的“有+V”都可以表示成某人做过某事,而且是强调自身的态度。
(二)语料事实支撑
1.用“我有去”作为条件,在百度中查询相关语料。在前400条中,有238条使用“我有去+V”来表示“我去+V+过”的意义,占所有语料的59.5%。另外的40.5%是没有采用“我有+动词”或者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料。
2.网络上有过对于“有+V”的民意调查。网民于2007在天涯论坛上有过对“有+V”的声讨,认为它破坏了汉语言的纯洁性,跟帖的网民却大部分认为“有+V”是方言习惯,谈不上破坏汉语言纯洁性的问题①。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有+V”的认可度,现在用法扩大到口语就不奇怪了。
3.用调查问卷来获得“我有+V+过”的说法在现今社会口语中的认可度。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出55份,收到有效问卷51份。其中在个人回答习惯中用“我有+V+过”的有20份,占总数的40%,由此可以证明“有+V”是被认可的。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有+V”无论是在口语中(问卷调查)还是书面语(网络语言)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在民意调查中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因此,“有+V”确实具有使用“市场”和发展空间。
二、“有+V”出现的原因和“有”的词性判定
(一)“有+V”这样的形式是在古汉语原有“有”字的词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语法功能,因而它的出现更容易接受,发展更具有生命力。
1.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有”字的解释在古代和现代都没有表明“有”放在动词前表示“存在”或者是“发生过”等义项。但是在表示程度深或者态度肯定的语义色彩上,成语中有保留,现实生活中也仍然这样使用。因为具有这样的语义色彩基础,“有+V”逐渐被人们接纳。例如:
(1)三生有幸 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在这里“有”的词义已经虚化了,表示一种态度上的肯定。
(2)宠爱有加
这个成语的意义从“宠爱”“加”中可以理解为“更加地宠爱”,“有”在这里起领起作用,表示一种程度上的深入,更加地宠爱。
“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如下几个义项:
①动词,表示领有,具有,跟“无”“没”相对,[有两本小说];②动词,表示存在,[屋里有人];③动词,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者某种程度,[水有一丈多高];④动词,表示发生或出现,[社会有发展];⑤动词,表示所领有的某种事物(多指抽象)多或大,[有学问];⑥动词,泛指,跟“某”的作用相近,[有一天她来了];⑦动词,用在“人、时候”表示一部分,[有人性子急];⑧用在某些V的前面组成套语表示客气,[有劳,有请];⑨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前,[有虞,有夏][2]
“有”字在《现代汉语八百词》(第630~631页)的词义解释中,有两个义项[3]:
①动词,表示领有、具有,可以带“了、过”,有些名词跟“有”结合,不用程度副词,也能有程度深的意思。[他可是有年纪了。你比我有经验。]②表存在,句首用时间词语或者处所词语。
在上面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意义已经虚化了,并没有依照字典中的解释,而是虚化成了程度副词。
2.邢福义在《“有没有VP”疑问句式》一文中,把“有”的词性解释为副词。例如:他们有读笔录给我听,但我没有听到这句话。(陈安先《辩护律师》,《花城》1989年第1期第127页)前分句可以看作是对“他们有没有读笔录给你听”的肯定回答,后分句可以看作是对“你有没有听到这句话”的否定回答。“有”接近于“曾经”,后分句的“没有”接近于“不曾”,把它们判断为副词是容易接受的。[4]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有+V”现在的语义用法是在“有”的原有意义上增加了副词性的语法功能。例如:“我有去北京。”从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来看,这个句子划分过程中的“有去”,都属于谓词部分,句子的中心谓语是“去”,“有”是为了强调“去”这个状态已经发生过,同时说明这个动作对现今的影响。“有”修饰句子的“去”这个动作,表示了一种情感状态,一种肯定的态度,可以判断它为副词。
“有”字在所有传统字典中,没有一种语法意义或者是语法结构符合这样的“有+动宾”的形式。针对现今“有”成为一种新的表达习惯的语言现象,就需要给“有”增加另外一个新的身份——副词,用在动词前表肯定。
(二)汉语中类推造句心理的推动。在汉语组词造句过程中,类推是一个很重要的造句心理。
1.“有+V”的最直接原因是受到了疑问句“有没有VP”和陈述句“没有VP”的影响。疑问句“有没有VP”就是在“VP没有”的基础上出现的[5]。就“有”这个词而言,我们在语境中常常会这样使用:
(3)——你有没有去图书馆?
——我没有去图书馆。(我有去图书馆。)
在上面的语境中,否定回答可以说“我没去图书馆”,既然否定回答中的“没有去图书馆”可以在习惯上被接受,那么肯定回答的“有”也会在类推心理下被推广使用。新词中“硕导”可以在“博导”的类推中出现,新语“我有去图书馆”的出现也可以在“我没有去图书馆”的类推影响中被人们慢慢接受。如果说以前“我有去”这样的说法会出现在港澳台,而现在由于英语和类推心理的双层作用,“我有去”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日常语言中。
2.受英语句式翻译的影响。在英语全球化的同时,英语的一些语法习惯也逐渐影响到了汉语。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句子:
(4)I have been to Beijing.
准确的翻译应该为“我去过北京”。但在中学英语中,将其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成了“我有去过北京”。而这个意义从字面上似乎更能体现“have”的含义。生活受到这种表达形式的影响,它也就成为了汉语中一种新的语法表达形式。
(三)方言的考证
在被调查者的问卷中,很多人认为“有+V”是方言,有广西博白的被调查者(年龄为40岁左右)表示“有+V”是方言中本来就有的说法,而同是广西博白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0岁左右)却表示并不是常常使用“有+V”,这也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
(四)下面几条语料都是出自港台高级领导人的话语:
(5)帕劳办事处方面相当的低调,帕劳办事处的友人郑先生说,“据说是2006年陈水扁到帕劳‘访问’的时候,我知道那一次我有去。”[6]
(6)台独本土社团排排站,除了黄昭堂谈起陈水扁,其它人都很低调,长老教会牧师高俊明仅表示,“我有去慰问吴淑珍,替她祈祷。”[7]
从高级领导人在公共场合的发言可以侧面说明,港台话中的“有+V”非常普遍,它在港台是一种规范用语。随着大陆与港台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样的说法便随着各种明星和媒体的传播使用,逐渐被人们接受。
(五)青年人求新求异心理的推动
三、“有+V”的语用价值
一种新的句法形式为普通话所接纳说明有其存在的价值,原有的句式不能完全替代。索绪尔曾用下棋作比喻论述语言的系统性。他指出:“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8]
(一)“V+了、过”不能完全替代“有+V”
两者强调的重点并不一样,在句式中重音的位置不相同。“V+着、了、过”往往跟行为事先的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试比较:
(7)我去探望了她。(强调动作)
(8)我去探望过她。(强调结果)
(9)我去探望过她了。(兼有或是取其一,看语境)
(10)我有去探望她。(强调施动者的主观意愿)
“V+着、了、过”强调的重点是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变化的,句中词语的重读形式并不固定。而一般情况下“有+V”中重读的词语就是“有”,强调某个动作在施动者的主观意愿驱使下发生了。
(二)“V+着、了、过”“有+V”两者的语义色彩有差异
1.表达情感意义上的强调作用,如:
(11)老板说:“没有去干活儿的不发工资!”
我有去干活儿,你凭什么不发我工资?
这样的回答是为了强调“有”这个状态,带有很强的心理感情色彩,而且是针对老板说的“没有”而回答“有”。当回答者需要强调“有”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把重点放在解释“有”上,因此在回答中就出现“有去干活儿”的形式。例如在法庭上,法官审判囚犯,到了给囚犯定罪的最关键时刻,法官问囚犯:“你到底有没有护送证人?”那么,囚犯的三种回答“我护送了证人!”“我护送过证人!”和“我有护送证人!”中,第三句的“有护送证人”具有情感偏向的语义强调。这在类似的特殊语境中有着更加突出的使用意义。
“有+V”往往代表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一种强调某个动作“有”出现、“有”发生的情况,而这样的情感在语境中往往是因为上下文的影响而不由自主地出现的,如果语义表达找到了某个形式来承载,那么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有成长的土壤,就会在生活中运用开来。
2.是表示庆幸的情感意义。当老师在课上刚好点名,一位经常逃课的同学就会很庆幸地拍拍胸口说:“还好我有来。”在这样的语境中,“还好我来了”和“还好我有来”就有着情感意义上的差异,因而两种表达方式同时存在。
(三)“V+了、过”和“有+V”有时不能互换。两者相对应的语境中的问句也不相同。
先看下面两组例子:
(12)你到底通知林敏来开会了没有?
(13)你到底有没有通知林敏来开会?
我通知了。/我没有通知。
我有通知。/我没有通知。
当问句由“VP没有”变成了“有没有VP”,回答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当问句包含“有没有”的时候,答句也会做一个相对应的回复,选择“有”或者“没有”来回答。实际上,“你到底有没有通知林敏来开会?”这样的问句就是一种受到方言影响而出现的新的特定的疑问格式[9],当“有没有VP”这样的问句方式已经逐渐赶超“VP没有”的时候,回答“有+V”自然就有它存在的价值,更加切合“有没有VP”问句的回答。在实际的调查结果中,当问句出现“有没有”的时候,肯定回答用“有+V”的比例可以更好地证明这一点。
注 释:
[1]网页链接: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983546.shtml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出版社,第5版。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邢福义《“有没有VP”疑问句式》,《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09-519页。
[5]邢福义《谈谈语法规范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6]相关链接:http://www.huaxia.com/xw/twxw/2008/12/1243445.html
[7]相关链接:http://www.singtaonet.com/hk_taiwan/200812/t20081215_941115.html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8-129页。
[9]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A].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邢福义.谈谈语法规范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5).
[5]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钟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
关键词:“有” 虚化 副词 语义色彩
一、“有+V”大量存在
(一)现象
现实生活中,常常听到有这样的说法:“我貌似有听说过这个问题。”而传统的语法规则中有“有+NP”的说法,却没有“有+VP”的说法。比如这样的对话:A:你有没有吃饭,要不一起吃点?B:我有吃,不用了。而传统的表达方式为:“我吃过饭/我吃饭了,不用了。”现在常常用“有”这个词来表示自己在主观意愿的驱使下已经做过某事情,如有唱歌(我有唱歌,只是你没有听到罢了)、有睡觉(我有睡觉,只是睡得有点少)、有听课(我有听课,只是没有听懂而已)等。这样的句子中,所有的“有+V”都可以表示成某人做过某事,而且是强调自身的态度。
(二)语料事实支撑
1.用“我有去”作为条件,在百度中查询相关语料。在前400条中,有238条使用“我有去+V”来表示“我去+V+过”的意义,占所有语料的59.5%。另外的40.5%是没有采用“我有+动词”或者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语料。
2.网络上有过对于“有+V”的民意调查。网民于2007在天涯论坛上有过对“有+V”的声讨,认为它破坏了汉语言的纯洁性,跟帖的网民却大部分认为“有+V”是方言习惯,谈不上破坏汉语言纯洁性的问题①。从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于“有+V”的认可度,现在用法扩大到口语就不奇怪了。
3.用调查问卷来获得“我有+V+过”的说法在现今社会口语中的认可度。以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出55份,收到有效问卷51份。其中在个人回答习惯中用“我有+V+过”的有20份,占总数的40%,由此可以证明“有+V”是被认可的。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有+V”无论是在口语中(问卷调查)还是书面语(网络语言)中,都是大量存在的,在民意调查中也有一定的认可度,因此,“有+V”确实具有使用“市场”和发展空间。
二、“有+V”出现的原因和“有”的词性判定
(一)“有+V”这样的形式是在古汉语原有“有”字的词义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语法功能,因而它的出现更容易接受,发展更具有生命力。
1.我们可以看到所有“有”字的解释在古代和现代都没有表明“有”放在动词前表示“存在”或者是“发生过”等义项。但是在表示程度深或者态度肯定的语义色彩上,成语中有保留,现实生活中也仍然这样使用。因为具有这样的语义色彩基础,“有+V”逐渐被人们接纳。例如:
(1)三生有幸 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在这里“有”的词义已经虚化了,表示一种态度上的肯定。
(2)宠爱有加
这个成语的意义从“宠爱”“加”中可以理解为“更加地宠爱”,“有”在这里起领起作用,表示一种程度上的深入,更加地宠爱。
“有”字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如下几个义项:
①动词,表示领有,具有,跟“无”“没”相对,[有两本小说];②动词,表示存在,[屋里有人];③动词,表示达到一定的数量或者某种程度,[水有一丈多高];④动词,表示发生或出现,[社会有发展];⑤动词,表示所领有的某种事物(多指抽象)多或大,[有学问];⑥动词,泛指,跟“某”的作用相近,[有一天她来了];⑦动词,用在“人、时候”表示一部分,[有人性子急];⑧用在某些V的前面组成套语表示客气,[有劳,有请];⑨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前,[有虞,有夏][2]
“有”字在《现代汉语八百词》(第630~631页)的词义解释中,有两个义项[3]:
①动词,表示领有、具有,可以带“了、过”,有些名词跟“有”结合,不用程度副词,也能有程度深的意思。[他可是有年纪了。你比我有经验。]②表存在,句首用时间词语或者处所词语。
在上面的成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有”的意义已经虚化了,并没有依照字典中的解释,而是虚化成了程度副词。
2.邢福义在《“有没有VP”疑问句式》一文中,把“有”的词性解释为副词。例如:他们有读笔录给我听,但我没有听到这句话。(陈安先《辩护律师》,《花城》1989年第1期第127页)前分句可以看作是对“他们有没有读笔录给你听”的肯定回答,后分句可以看作是对“你有没有听到这句话”的否定回答。“有”接近于“曾经”,后分句的“没有”接近于“不曾”,把它们判断为副词是容易接受的。[4]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有+V”现在的语义用法是在“有”的原有意义上增加了副词性的语法功能。例如:“我有去北京。”从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来看,这个句子划分过程中的“有去”,都属于谓词部分,句子的中心谓语是“去”,“有”是为了强调“去”这个状态已经发生过,同时说明这个动作对现今的影响。“有”修饰句子的“去”这个动作,表示了一种情感状态,一种肯定的态度,可以判断它为副词。
“有”字在所有传统字典中,没有一种语法意义或者是语法结构符合这样的“有+动宾”的形式。针对现今“有”成为一种新的表达习惯的语言现象,就需要给“有”增加另外一个新的身份——副词,用在动词前表肯定。
(二)汉语中类推造句心理的推动。在汉语组词造句过程中,类推是一个很重要的造句心理。
1.“有+V”的最直接原因是受到了疑问句“有没有VP”和陈述句“没有VP”的影响。疑问句“有没有VP”就是在“VP没有”的基础上出现的[5]。就“有”这个词而言,我们在语境中常常会这样使用:
(3)——你有没有去图书馆?
——我没有去图书馆。(我有去图书馆。)
在上面的语境中,否定回答可以说“我没去图书馆”,既然否定回答中的“没有去图书馆”可以在习惯上被接受,那么肯定回答的“有”也会在类推心理下被推广使用。新词中“硕导”可以在“博导”的类推中出现,新语“我有去图书馆”的出现也可以在“我没有去图书馆”的类推影响中被人们慢慢接受。如果说以前“我有去”这样的说法会出现在港澳台,而现在由于英语和类推心理的双层作用,“我有去”已经进入了很多人的日常语言中。
2.受英语句式翻译的影响。在英语全球化的同时,英语的一些语法习惯也逐渐影响到了汉语。我们先看下面这个句子:
(4)I have been to Beijing.
准确的翻译应该为“我去过北京”。但在中学英语中,将其逐字逐句的翻译就成了“我有去过北京”。而这个意义从字面上似乎更能体现“have”的含义。生活受到这种表达形式的影响,它也就成为了汉语中一种新的语法表达形式。
(三)方言的考证
在被调查者的问卷中,很多人认为“有+V”是方言,有广西博白的被调查者(年龄为40岁左右)表示“有+V”是方言中本来就有的说法,而同是广西博白的被调查者(年龄在20岁左右)却表示并不是常常使用“有+V”,这也可能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
(四)下面几条语料都是出自港台高级领导人的话语:
(5)帕劳办事处方面相当的低调,帕劳办事处的友人郑先生说,“据说是2006年陈水扁到帕劳‘访问’的时候,我知道那一次我有去。”[6]
(6)台独本土社团排排站,除了黄昭堂谈起陈水扁,其它人都很低调,长老教会牧师高俊明仅表示,“我有去慰问吴淑珍,替她祈祷。”[7]
从高级领导人在公共场合的发言可以侧面说明,港台话中的“有+V”非常普遍,它在港台是一种规范用语。随着大陆与港台的联系日益密切,这样的说法便随着各种明星和媒体的传播使用,逐渐被人们接受。
(五)青年人求新求异心理的推动
三、“有+V”的语用价值
一种新的句法形式为普通话所接纳说明有其存在的价值,原有的句式不能完全替代。索绪尔曾用下棋作比喻论述语言的系统性。他指出:“在语言里,每项要素都由于它同其他要素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8]
(一)“V+了、过”不能完全替代“有+V”
两者强调的重点并不一样,在句式中重音的位置不相同。“V+着、了、过”往往跟行为事先的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试比较:
(7)我去探望了她。(强调动作)
(8)我去探望过她。(强调结果)
(9)我去探望过她了。(兼有或是取其一,看语境)
(10)我有去探望她。(强调施动者的主观意愿)
“V+着、了、过”强调的重点是根据当时的语境来变化的,句中词语的重读形式并不固定。而一般情况下“有+V”中重读的词语就是“有”,强调某个动作在施动者的主观意愿驱使下发生了。
(二)“V+着、了、过”“有+V”两者的语义色彩有差异
1.表达情感意义上的强调作用,如:
(11)老板说:“没有去干活儿的不发工资!”
我有去干活儿,你凭什么不发我工资?
这样的回答是为了强调“有”这个状态,带有很强的心理感情色彩,而且是针对老板说的“没有”而回答“有”。当回答者需要强调“有”的时候,就有可能会把重点放在解释“有”上,因此在回答中就出现“有去干活儿”的形式。例如在法庭上,法官审判囚犯,到了给囚犯定罪的最关键时刻,法官问囚犯:“你到底有没有护送证人?”那么,囚犯的三种回答“我护送了证人!”“我护送过证人!”和“我有护送证人!”中,第三句的“有护送证人”具有情感偏向的语义强调。这在类似的特殊语境中有着更加突出的使用意义。
“有+V”往往代表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一种强调某个动作“有”出现、“有”发生的情况,而这样的情感在语境中往往是因为上下文的影响而不由自主地出现的,如果语义表达找到了某个形式来承载,那么这样的表达方式就有成长的土壤,就会在生活中运用开来。
2.是表示庆幸的情感意义。当老师在课上刚好点名,一位经常逃课的同学就会很庆幸地拍拍胸口说:“还好我有来。”在这样的语境中,“还好我来了”和“还好我有来”就有着情感意义上的差异,因而两种表达方式同时存在。
(三)“V+了、过”和“有+V”有时不能互换。两者相对应的语境中的问句也不相同。
先看下面两组例子:
(12)你到底通知林敏来开会了没有?
(13)你到底有没有通知林敏来开会?
我通知了。/我没有通知。
我有通知。/我没有通知。
当问句由“VP没有”变成了“有没有VP”,回答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当问句包含“有没有”的时候,答句也会做一个相对应的回复,选择“有”或者“没有”来回答。实际上,“你到底有没有通知林敏来开会?”这样的问句就是一种受到方言影响而出现的新的特定的疑问格式[9],当“有没有VP”这样的问句方式已经逐渐赶超“VP没有”的时候,回答“有+V”自然就有它存在的价值,更加切合“有没有VP”问句的回答。在实际的调查结果中,当问句出现“有没有”的时候,肯定回答用“有+V”的比例可以更好地证明这一点。
注 释:
[1]网页链接: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uninfo/1/983546.shtml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出版社,第5版。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4]邢福义《“有没有VP”疑问句式》,《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509-519页。
[5]邢福义《谈谈语法规范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5期。
[6]相关链接:http://www.huaxia.com/xw/twxw/2008/12/1243445.html
[7]相关链接:http://www.singtaonet.com/hk_taiwan/200812/t20081215_941115.html
[8]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8-129页。
[9]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邢福义.邢福义学术论著选[A].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邢福义.谈谈语法规范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7,(5).
[5]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钟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43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