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人生苦短的悲歌——流淌在《涉江采芙蓉》里的生命意识

来源 :中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必修二《涉江采芙蓉》选自萧统所编的《古诗十九首》,全诗共40个字。文简义丰,韵味无穷。要解读一首诗歌,不得不了解诗人生平及背景.以探本溯源,知人论世。而《古诗十九首》作者大多已不可考。但《古诗十九首》上承《诗经》《楚辞》,下启魏晋南北朝诗歌.普遍性地反映出东汉末年一批文人的思想状态。一个乱世在诗歌中若隐若现.我们似乎可以想见.
其他文献
程少堂老师认为,黄山之所以为名山之最,是因为她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一流的好课,也要像黄山一样具有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变化之美、丰富之美、激情之美、雅俗之美、趣味之美。程老师借黄山之美,十分生动形象地提出了优秀语文课的标准。在笔者看来,这个点评其实是“语文味”定义的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一、具有自然之美  黄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古往今来,它
在文本解读中,关注文本中的语言,总可以寻找到把握文脉的准确视角。人们常说“言为心声”,这原本是指语言与思考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放在文本解读中也同样适用。因为文本解读的重点之一,就是关注文本中角色的语言,就是关注作者描述所用的语言。因此,研究、放大“言为心声”在文本解读中的寓意,可以让语文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本文试以《枣核》为例,阐述相关观点。  一、口头语言是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  除了
在探索党代会常任制试行过程中,一些地方将人代会的代表联系制度与党长期实践的干部联系群众的方法引入了党代会,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党的执政意识发生了巨大变化和空前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揭示:党的执政意识必须反映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必须形成合理的整体结构,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强化,必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15日《东方杂志》第21卷第6号上,后来收入作者的第二个小说集《彷徨》,是《彷徨》的首篇。至今,《祝福》仍然以不同的艺术形式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思考·领悟”列为5个语文课程目标之一,并明确指出:“(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可见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语文课堂的实效度在某种程度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