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医学院校大学生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g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种疾病也在不断地困扰着人类,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肩负着治病救人的责任,也是未来医学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要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医疗事业的接班人。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大学生 心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05.077
  Psychological Qualities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Have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GUO Qi, WANG Y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193)
  Abstract Accelerate the pace of life in modern society, various diseases are constantly plagued humans for medical students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saving lives, but also the future of medicin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the main force, they must not only have good medical knowledge, but also to have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he only way to become a medical career successor.
  Key words medical colleg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心理素质”是我国一个本土化概念,目前在心理学界对其尚未有严格的定义。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性行为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提出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性格品质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心理能力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心理健康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心因性行为是行为表现的构成成分。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步入社会的保障,也是将来承担工作任务的基础。
  当今社会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心浮躁,工作和学习的压力过大,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的压力更大,他们不仅要面对竞争压力、就业压力等,他们还要面对学习的压力,医学专业的课程比其他专业的课程要多,尤其是繁杂的医学知识和大量的实验课程,使大学生们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在适应环境,自主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惑和焦虑,由于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大学生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人格发展还不稳定,情绪调节能力不强,很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和迷茫。这些都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是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它不是几堂心理健康课程就可以解决的,而是一个需要教育界认真研究的课题。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大学生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才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1 树立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理想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自然也就离不开坚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作引路了。目前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大多是95后和00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医学院校,入校后的学习往往和自己的想象不一样,医学专业课程繁多、内容复杂,枯燥的医学知识及大量的实验课程,使得一些大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继而开始打退堂鼓,甚至要求转学校或转专业。医学和其他学科不同,医生的职业崇高而光荣,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要树立为医学献身的崇高理想,不畏困难,克服恐惧,努力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坚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我们一旦有了理想,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也才会在日常学习中奋勇当先,并且在逆境中学会生存,顺境中学会生活,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治病救人。
  2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未来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改革创新是科技进步的不二法门。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知识的迅速更新,疾病治疗的方法也在由传统走向现代。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诊疗方法的不断深入细致,这些都促使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原理,了解疾病的康复过程,克服恐惧心理,用医学知识正确对待疾病。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要用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博大精深的医学知识中,探究原理,创造佳绩,早日成为国家需要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3 勤奋刻苦,自强自信,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与其他专业不同,他们学习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技能,他们将来肩负的是治病救人的重大责任,任何学科都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同时,还要不断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弄懂各个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尽职尽责。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掌握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博览群书,深入钻研以开阔视野,了解医学发展的前沿,古今相融,中西结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大学校园为大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环境,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向学生们展示了医学的最新的前沿知识,大学生们用勤奋刻苦,自强自信的精神,利用学校中有利条件,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那些勤奋刻苦,自强自信,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的人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并获得发展。   4 乐观开朗,认真负责,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是医疗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医务人员应当恪守的职业原则。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维护稳定的就医环境的基础,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大学生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建立正确的医患思想,面对患者,乐观开朗,认真负责,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认真听取患者对病情的表述,同时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及时准确地对患者的病情作出判断,用通俗的语言将有关病情的医学知识告诉患者,从而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继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医患配合提高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5 坚强冷静,提高承受挫折能力
  挫折教育作为新的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人士的关注。适当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也能很好地培养心理素质。一个人的受挫能力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挫折的适应能力不断下降,遇到一点困难就求助于他人,遇到一点不满就抱怨社会,遇到一点挫折就痛不欲生,这样的心理素质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则是致命的,医学毕竟不是万能的,在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医疗技术无法挽回的生命,也会遇到病人家属的不理解与不原谅,面对医疗工作中遇到的无法预知的挫折,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则是必需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提高受挫能力要从情绪管理能力做起,即对情绪和意志的自我调节。遇到突发事件,作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头脑冷静,坚强面对,利用自身的医学知识,快速设计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做出明确的技术处理,不贻误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提高受挫能力也是调整自我思维的能力。认知心理学认为,不是刺激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心理,而是我们对刺激的看法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心理,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全面地看问题,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成熟,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
  6 自尊自强,热情善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即适应社会的能力,也是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大学期间是学生开始独立面对世界观的冲击、竞争压力和选择人生道路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调查指出,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与社会需求水平仍存在着一定差距。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不足,直接导致了社会用人需求的不足,继而产生了学生就业困难的状况。
  目前,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大多不足,首先与我国“保姆式”的家庭氛围有关,学生在家庭中受到家长事无巨细的照顾,其唯一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舒适顺心的环境使青年学生无忧成长,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继而产生人际关系的困扰,这种家庭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其次,与大学的教育有关,当代大学生一直在学校中学习,学校教育又往往关注知识灌输多于能力培养,大学生在校期间,与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则显示着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人际关系困扰越少的医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好。
  人际交往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往能力的强弱则显示着适应社会能力的强弱。自尊自强,热情善良,真心对待他人,这样的大学生在学生群体里更多地受到接纳和肯定,并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换言之,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决定了个人在社会的适应程度,体现了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预示着较高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也包含承受压力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越强的医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越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处于迅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其压力主要包括学习的压力,竞争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压力。马克思主义环境论认为,人在实践中接受着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并能够能动地影响客观环境。当周围环境或自身产生压力时,承受力强的学生能够认真对待并恰如其分地接受现实情境,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学生努力改善不利因素使自我适应。这两个过程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更不是平行的。一个人恰当地接受现实的同时,也意味着抱以积极的态度改变客观环境,降低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总之,医学院校大学生是医学的未来,他们肩负着治病救人的责任,也是未来医学发展与创新的主力军,他们自身不仅要拥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严谨的科学态度,也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医学院校培养新世纪高素质的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尤为重要。
  *通讯作者:王怡
  参考文献
  [1] 邢淑丽.中医院校开设情志医学课程的现代意义[J].中医教育,2003.23(4):84-85.
  [2] 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9.
  [3] 赵璐.吉林省某综合性大学医学生心理素质调查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其他文献
大学新生期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换期,但是随着我国大学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大学新校区的启动,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和生活适应问题开始日益突出。为此,本研究以社会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从事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并形成了一套全面的道德教育模式,其中“仁”的理念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始终,“仁”既是对人的理想化设想,又是对和谐
当前,一些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不按照规定购领、使用发票,严重妨碍了税收征管秩序,影响了财政收入,造成了很
<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孔孟的儒家学说以及老庄的道家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以道家理念为基础,加之春秋战国以后的神仙思想,在东汉时期产生了道教,再结合两汉之际印
《农村财务会计》2006年第5期刊登了杜建文撰写的《农村道路硬化的账务处理》,文中将农村道路硬化结转至固定资产的做法,笔者以为欠妥。固定资产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与发展的
校园安全环境1是广大师生从事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的重要力量。本文从解析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出发,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探究创建安全校园的应
作为美国法律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的杰罗姆.弗兰克,在《法与现代心智》一书中阐释了他对法律确定性问题的解答,主张“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曾经是,现在是,而且将永远是含
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教学目标要求的矛盾重重,已严重制约了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通过政策层面的研究,探索缓解矛盾的办法,提出政府应为实践基地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法律保
目的探讨腮腺腺泡细胞癌(ACCP)的CT、MRI表现。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ACCP患者的CT和MRI资料(14例CT检查,6例MRI检查),回顾性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CT密
目的:探讨蛇毒血凝酶注射液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08年2月住院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共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并胃管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