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的思想充滿了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突出的体现在庄子的生死观之中。他用大量篇幅来描生与死的状态,但是既然"万物一府,死生同状",过分的强调生死,岂不正是不能忘却生死。庄子充滿矛盾的生死观,不仅仅只是思想上的矛盾,更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矛盾
庄子(约前369--前286),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身。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o艺文志》着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
一、 庄子思想的理论渊源
作为自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其本要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表明了庄子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自老子提出后,又为庄子进一步加以阐释;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也为庄子继承和发展;在认识论方面,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影响了庄子对世俗知识的认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1]22庄子思想的另一个理论渊源是对当时的儒家、墨家等思想的判与吸收。
二、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深受其对"道"的理解的影响。庄子对"道"的推崇与理解,影响其对生命以及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认为人应该顺乎道,顺乎自然生活,所以庄子提出"顺生而不惧死"的观点。然而从人类的未知的恐惧的本能来看,对死的畏惧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庄子为了试图消除人们对死亡的畏惧,提出"同生死"的思想。但是生与死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立的范畴,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就体现在既重视生,又不畏惧死。
1、庄子对生的认识
庄子对生的认识首先体现在其主张"无待"、"无己"的"逍遥"境界的追求。《逍遥游》中,庄子以蜩和学鸠与鲲鹏相比,得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由此庄子论述了如何顺乎自然达到"逍遥"的状态,以摆脱蜩与学鸠这种"小"的状态,进而摆脱有待的"大"的状态,从而"与道同体"。逍遥游境界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顺乎万物自然本性,不造作,随自然变化而变化,与大"道"合一。达到这种"与道同体"的状态何来生死,既然"道"是永恒自存的,生命同样的永恒的。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庄子认为只有无用之物,才能保其生,全其形,这是无用之用。[2]《庄子》的养生全形之旨在于遵从自然之道,不可搅乱形生的天然进程。
2、庄子对死的理解
对死亡问题的思索,自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梦靥。"对死亡的未知导致极度的恐惧与焦虑:而这种恐惧与焦虑,又带来对生命的极度热爱;热爱无疑又加剧了恐惧,恐惧无疑又加重了热爱"[3]面对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死亡问题,庄子做出如下的理解:
庄子为了使人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假设"死"是比"生"更美好的状态,人们也许会死后而后悔当初的贪生畏死。《齐物论》篇云:"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用丽姬嫁给晋国国君前后的巨大变化,来类比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既然我们对活着的时候不能都认识到死亡,又有什么理由非得认为死亡的一种可怕的状态呢?庄子这种对死亡的认识,并不足以给人以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死亡,死亡也许会是更好的状态,但是毕竟活着的人不能证实,庄子并不能像宗教思想家那样,用一个超自然的,万能的上帝保证死后幸福的存在。
庄子对"死"的认识在"庄子梦蝶"的故事中达到极致。《齐物论》篇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了。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是一种境界,如是非转化,彼此转化,等生死,齐万物的境界"。[1]21在这里庄子用"物化"的境界,使得生死统一起来。
要想解决对死亡的未知的恐惧,就需要获得直接的关于"死"的经验。而问题在于活着的人,是无法直接经验到"死"的状态,获得关于"死"的直接经验,而只能趋向,接近死亡,获得关于"死"的经验。庄子通过"梦"的中介,以"梦"为桥梁,沟通生死,使得它们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获得某种程度的理解。"梦"具有一种独特的沟通功能,能够沟通"梦里"与"梦外"。"梦里"可以视为"死"的状态,"梦外"可以视为"生"的状态,"梦"的独特性在于梦可以"入梦"又可以"醒来"。相对于"生"与"死"之间的不可随意流转的状态,"梦"如同一种方便法门,沟通生死之间,使得人可以在"生"的状态体悟"死"的境界。
三、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庄子的生死观认为"死生同状",这是符合"大道"规律的,"所谓生死,不过如昼夜的更替,我们不必好昼而恶夜,因而无需乐生而悲死。"[4]但是庄子大量论述了如何"全形养生",反对无意义的死。《人间世》篇中,庄子借颜回欲拯救卫国人民与水火之中,而为孔子所阻止的故事,提出"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26。这个故事实际是在讲乱世之中应该远离政治,以保全"形生"。庄子借楚狂人接舆之口道出:"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1]37。指出了在当今乱世之中,即使是圣人也要苟且偷生,只求免刑,避开灾祸。"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身以挤之。"[1]27庄子指出,面对艰难的世事,要保全自己,应"虚以待物","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的产生要从思想来源上,和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寻找原因。从思想来源上看,庄子继承了老子一系的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社会剧变、思想剧变的时代中,道者其实也在寻求一种秩序,他们依据的是史官更熟稔的宇宙秩序即"天道"及更易理想化的古代世界"上古",他们把"天道"推演到世道与人道;更由于对"无序"的激愤而以"上古"对抗"当下",还由于对社会、理性、文化的失望和恐惧而注意到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他们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因而在传统知识中衍化出一个全然不同于儒、墨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中隐含了几种可以延伸的思路:"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将引出追寻个人自由或保全个人生命的两种不同结果:一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境界。"[5]这两种思路都极其出色的体现在《庄子》的文字中。
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中看,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社会制度转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知识阶层在这一时代无可争辩的权力发生了分离,学术思想在这一时代与不证自明的真理发生率分离,于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士'思想的崛起和独立,才演成了春秋到战国时代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6]"士"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贵族身份下降为"士",一种是下层平民受教育,而服务与诸侯成为"士"。庄子属于前者,作为贵族的后代,作为一个有伟大的思想家,庄子无疑是有其理想和抱负的,但是礼崩乐坏的现实,实际上已经断绝了庄子抱负实现的可能。
庄子生死观的矛盾,乃至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作为生活于一个时代的人,庄子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可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社会的现实并不是一个思想家就可以改变的,在历史的惯性下,他也只能明哲保身。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实质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道"的体悟与追求使得庄子洞悉世事,然而作为一个时代中的清醒着,庄子希望有所作为,而无可奈何的现实,使得庄子不得不选择"保全个人生命",以避世逍遥的姿态,转而追求神秘的终极境界。庄子并非是为了死而生,对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其身正是反映了对生的炙热的爱,只是由于现实的压抑而不得不专心生的对立"死"。
[参考文献]
[1]王岩峻,吉云.庄子[M].山西出版集团o三晋出版社, 2008.
[2]刘泽华,葛荃.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4-125.
[3]李建中,李立."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12(1) :96.
[4]郭齐勇.中国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4.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2007,121.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矛盾
庄子(约前369--前286),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身。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o艺文志》着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
一、 庄子思想的理论渊源
作为自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其本要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表明了庄子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自老子提出后,又为庄子进一步加以阐释;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也为庄子继承和发展;在认识论方面,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影响了庄子对世俗知识的认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1]22庄子思想的另一个理论渊源是对当时的儒家、墨家等思想的判与吸收。
二、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深受其对"道"的理解的影响。庄子对"道"的推崇与理解,影响其对生命以及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认为人应该顺乎道,顺乎自然生活,所以庄子提出"顺生而不惧死"的观点。然而从人类的未知的恐惧的本能来看,对死的畏惧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庄子为了试图消除人们对死亡的畏惧,提出"同生死"的思想。但是生与死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立的范畴,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就体现在既重视生,又不畏惧死。
1、庄子对生的认识
庄子对生的认识首先体现在其主张"无待"、"无己"的"逍遥"境界的追求。《逍遥游》中,庄子以蜩和学鸠与鲲鹏相比,得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由此庄子论述了如何顺乎自然达到"逍遥"的状态,以摆脱蜩与学鸠这种"小"的状态,进而摆脱有待的"大"的状态,从而"与道同体"。逍遥游境界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顺乎万物自然本性,不造作,随自然变化而变化,与大"道"合一。达到这种"与道同体"的状态何来生死,既然"道"是永恒自存的,生命同样的永恒的。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庄子认为只有无用之物,才能保其生,全其形,这是无用之用。[2]《庄子》的养生全形之旨在于遵从自然之道,不可搅乱形生的天然进程。
2、庄子对死的理解
对死亡问题的思索,自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梦靥。"对死亡的未知导致极度的恐惧与焦虑:而这种恐惧与焦虑,又带来对生命的极度热爱;热爱无疑又加剧了恐惧,恐惧无疑又加重了热爱"[3]面对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死亡问题,庄子做出如下的理解:
庄子为了使人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假设"死"是比"生"更美好的状态,人们也许会死后而后悔当初的贪生畏死。《齐物论》篇云:"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用丽姬嫁给晋国国君前后的巨大变化,来类比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既然我们对活着的时候不能都认识到死亡,又有什么理由非得认为死亡的一种可怕的状态呢?庄子这种对死亡的认识,并不足以给人以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死亡,死亡也许会是更好的状态,但是毕竟活着的人不能证实,庄子并不能像宗教思想家那样,用一个超自然的,万能的上帝保证死后幸福的存在。
庄子对"死"的认识在"庄子梦蝶"的故事中达到极致。《齐物论》篇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了。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是一种境界,如是非转化,彼此转化,等生死,齐万物的境界"。[1]21在这里庄子用"物化"的境界,使得生死统一起来。
要想解决对死亡的未知的恐惧,就需要获得直接的关于"死"的经验。而问题在于活着的人,是无法直接经验到"死"的状态,获得关于"死"的直接经验,而只能趋向,接近死亡,获得关于"死"的经验。庄子通过"梦"的中介,以"梦"为桥梁,沟通生死,使得它们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获得某种程度的理解。"梦"具有一种独特的沟通功能,能够沟通"梦里"与"梦外"。"梦里"可以视为"死"的状态,"梦外"可以视为"生"的状态,"梦"的独特性在于梦可以"入梦"又可以"醒来"。相对于"生"与"死"之间的不可随意流转的状态,"梦"如同一种方便法门,沟通生死之间,使得人可以在"生"的状态体悟"死"的境界。
三、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庄子的生死观认为"死生同状",这是符合"大道"规律的,"所谓生死,不过如昼夜的更替,我们不必好昼而恶夜,因而无需乐生而悲死。"[4]但是庄子大量论述了如何"全形养生",反对无意义的死。《人间世》篇中,庄子借颜回欲拯救卫国人民与水火之中,而为孔子所阻止的故事,提出"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26。这个故事实际是在讲乱世之中应该远离政治,以保全"形生"。庄子借楚狂人接舆之口道出:"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1]37。指出了在当今乱世之中,即使是圣人也要苟且偷生,只求免刑,避开灾祸。"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身以挤之。"[1]27庄子指出,面对艰难的世事,要保全自己,应"虚以待物","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的产生要从思想来源上,和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寻找原因。从思想来源上看,庄子继承了老子一系的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社会剧变、思想剧变的时代中,道者其实也在寻求一种秩序,他们依据的是史官更熟稔的宇宙秩序即"天道"及更易理想化的古代世界"上古",他们把"天道"推演到世道与人道;更由于对"无序"的激愤而以"上古"对抗"当下",还由于对社会、理性、文化的失望和恐惧而注意到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他们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因而在传统知识中衍化出一个全然不同于儒、墨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中隐含了几种可以延伸的思路:"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将引出追寻个人自由或保全个人生命的两种不同结果:一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境界。"[5]这两种思路都极其出色的体现在《庄子》的文字中。
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中看,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社会制度转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知识阶层在这一时代无可争辩的权力发生了分离,学术思想在这一时代与不证自明的真理发生率分离,于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士'思想的崛起和独立,才演成了春秋到战国时代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6]"士"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贵族身份下降为"士",一种是下层平民受教育,而服务与诸侯成为"士"。庄子属于前者,作为贵族的后代,作为一个有伟大的思想家,庄子无疑是有其理想和抱负的,但是礼崩乐坏的现实,实际上已经断绝了庄子抱负实现的可能。
庄子生死观的矛盾,乃至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作为生活于一个时代的人,庄子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可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社会的现实并不是一个思想家就可以改变的,在历史的惯性下,他也只能明哲保身。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实质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道"的体悟与追求使得庄子洞悉世事,然而作为一个时代中的清醒着,庄子希望有所作为,而无可奈何的现实,使得庄子不得不选择"保全个人生命",以避世逍遥的姿态,转而追求神秘的终极境界。庄子并非是为了死而生,对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其身正是反映了对生的炙热的爱,只是由于现实的压抑而不得不专心生的对立"死"。
[参考文献]
[1]王岩峻,吉云.庄子[M].山西出版集团o三晋出版社, 2008.
[2]刘泽华,葛荃.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4-125.
[3]李建中,李立."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12(1) :96.
[4]郭齐勇.中国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4.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2007,121.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