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的生死观

来源 :首都教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shu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的思想充滿了内在的矛盾,这种矛盾突出的体现在庄子的生死观之中。他用大量篇幅来描生与死的状态,但是既然"万物一府,死生同状",过分的强调生死,岂不正是不能忘却生死。庄子充滿矛盾的生死观,不仅仅只是思想上的矛盾,更是现实社会矛盾的反映。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矛盾
  庄子(约前369--前286),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身。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庄子》为道家经典之一,据《汉书o艺文志》着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
  一、 庄子思想的理论渊源
  作为自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存在着继承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o老子韩非列传》中指出,"其本要归于老子之言","明老子之术"表明了庄子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道"作为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自老子提出后,又为庄子进一步加以阐释;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也为庄子继承和发展;在认识论方面,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思想,影响了庄子对世俗知识的认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养生主》)[1]22庄子思想的另一个理论渊源是对当时的儒家、墨家等思想的判与吸收。
  二、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是深受其对"道"的理解的影响。庄子对"道"的推崇与理解,影响其对生命以及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认为人应该顺乎道,顺乎自然生活,所以庄子提出"顺生而不惧死"的观点。然而从人类的未知的恐惧的本能来看,对死的畏惧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庄子为了试图消除人们对死亡的畏惧,提出"同生死"的思想。但是生与死本身就是一对相对立的范畴,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就体现在既重视生,又不畏惧死。
  1、庄子对生的认识
   庄子对生的认识首先体现在其主张"无待"、"无己"的"逍遥"境界的追求。《逍遥游》中,庄子以蜩和学鸠与鲲鹏相比,得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结论。由此庄子论述了如何顺乎自然达到"逍遥"的状态,以摆脱蜩与学鸠这种"小"的状态,进而摆脱有待的"大"的状态,从而"与道同体"。逍遥游境界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顺乎万物自然本性,不造作,随自然变化而变化,与大"道"合一。达到这种"与道同体"的状态何来生死,既然"道"是永恒自存的,生命同样的永恒的。有用与无用的关系,庄子认为只有无用之物,才能保其生,全其形,这是无用之用。[2]《庄子》的养生全形之旨在于遵从自然之道,不可搅乱形生的天然进程。
   2、庄子对死的理解
   对死亡问题的思索,自人类产生自我意识以来就一直是人类无法摆脱的梦靥。"对死亡的未知导致极度的恐惧与焦虑:而这种恐惧与焦虑,又带来对生命的极度热爱;热爱无疑又加剧了恐惧,恐惧无疑又加重了热爱"[3]面对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死亡问题,庄子做出如下的理解:
  庄子为了使人消除对死亡的恐惧,而假设"死"是比"生"更美好的状态,人们也许会死后而后悔当初的贪生畏死。《齐物论》篇云:"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庄子用丽姬嫁给晋国国君前后的巨大变化,来类比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既然我们对活着的时候不能都认识到死亡,又有什么理由非得认为死亡的一种可怕的状态呢?庄子这种对死亡的认识,并不足以给人以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死亡,死亡也许会是更好的状态,但是毕竟活着的人不能证实,庄子并不能像宗教思想家那样,用一个超自然的,万能的上帝保证死后幸福的存在。
   庄子对"死"的认识在"庄子梦蝶"的故事中达到极致。《齐物论》篇云:"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了。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是一种境界,如是非转化,彼此转化,等生死,齐万物的境界"。[1]21在这里庄子用"物化"的境界,使得生死统一起来。
   要想解决对死亡的未知的恐惧,就需要获得直接的关于"死"的经验。而问题在于活着的人,是无法直接经验到"死"的状态,获得关于"死"的直接经验,而只能趋向,接近死亡,获得关于"死"的经验。庄子通过"梦"的中介,以"梦"为桥梁,沟通生死,使得它们从相互隔绝的状态中,获得某种程度的理解。"梦"具有一种独特的沟通功能,能够沟通"梦里"与"梦外"。"梦里"可以视为"死"的状态,"梦外"可以视为"生"的状态,"梦"的独特性在于梦可以"入梦"又可以"醒来"。相对于"生"与"死"之间的不可随意流转的状态,"梦"如同一种方便法门,沟通生死之间,使得人可以在"生"的状态体悟"死"的境界。
  三、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及其原因分析
   庄子的生死观认为"死生同状",这是符合"大道"规律的,"所谓生死,不过如昼夜的更替,我们不必好昼而恶夜,因而无需乐生而悲死。"[4]但是庄子大量论述了如何"全形养生",反对无意义的死。《人间世》篇中,庄子借颜回欲拯救卫国人民与水火之中,而为孔子所阻止的故事,提出"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26。这个故事实际是在讲乱世之中应该远离政治,以保全"形生"。庄子借楚狂人接舆之口道出:"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1]37。指出了在当今乱世之中,即使是圣人也要苟且偷生,只求免刑,避开灾祸。"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身以挤之。"[1]27庄子指出,面对艰难的世事,要保全自己,应"虚以待物","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庄子生死观的内在矛盾的产生要从思想来源上,和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寻找原因。从思想来源上看,庄子继承了老子一系的道家思想,在春秋战国社会剧变、思想剧变的时代中,道者其实也在寻求一种秩序,他们依据的是史官更熟稔的宇宙秩序即"天道"及更易理想化的古代世界"上古",他们把"天道"推演到世道与人道;更由于对"无序"的激愤而以"上古"对抗"当下",还由于对社会、理性、文化的失望和恐惧而注意到了个体生命的价值,他们希望人类回归朴素和安宁,与宇宙及他人都保持和谐,维持人类生存的永恒。因而在传统知识中衍化出一个全然不同于儒、墨的思路,在这个思路中隐含了几种可以延伸的思路:"一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反社会的倾向,这将引出追寻个人自由或保全个人生命的两种不同结果:一是以内心体验为中心的反理智的倾向,引导思想超越具体的有形的世界,直探神秘的终极境界。"[5]这两种思路都极其出色的体现在《庄子》的文字中。
   从社会历史的背景中看,春秋战国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也是社会制度转型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代。"知识阶层在这一时代无可争辩的权力发生了分离,学术思想在这一时代与不证自明的真理发生率分离,于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独立、'士'思想的崛起和独立,才演成了春秋到战国时代最为辉煌的百家争鸣。"[6]"士"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贵族身份下降为"士",一种是下层平民受教育,而服务与诸侯成为"士"。庄子属于前者,作为贵族的后代,作为一个有伟大的思想家,庄子无疑是有其理想和抱负的,但是礼崩乐坏的现实,实际上已经断绝了庄子抱负实现的可能。
  庄子生死观的矛盾,乃至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是无可避免的。作为生活于一个时代的人,庄子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有着清醒的认识,可谓"众人皆醉,我独醒",但是社会的现实并不是一个思想家就可以改变的,在历史的惯性下,他也只能明哲保身。庄子思想的内在矛盾,实质上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道"的体悟与追求使得庄子洞悉世事,然而作为一个时代中的清醒着,庄子希望有所作为,而无可奈何的现实,使得庄子不得不选择"保全个人生命",以避世逍遥的姿态,转而追求神秘的终极境界。庄子并非是为了死而生,对死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其身正是反映了对生的炙热的爱,只是由于现实的压抑而不得不专心生的对立"死"。
  
  [参考文献]
  [1]王岩峻,吉云.庄子[M].山西出版集团o三晋出版社, 2008.
  [2]刘泽华,葛荃.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24-125.
  [3]李建中,李立."忘"生"梦"死--从"庄周梦蝶"看庄子的生死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12(1) :96.
  [4]郭齐勇.中国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4.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2007,121.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其他文献
摘 要: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会出现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文章分析了隐喻的特点,分析了有关隐喻研究的理论框架,从认知的角度阐述了隐喻的理解,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隐喻;认知;理解  隐喻以多种形式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在日常的对话、广告、报纸文章、科学论文、哲学文章、小说以及诗歌中都可以见到隐喻。隐喻基本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隐喻把词或句子作为重点,把篇
期刊
早在两千多年前, 孔子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概念。由此可见,情感与教育的关联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的暴力事件屡见不鲜, 比如清华大学生刘海洋的浓硫酸伤熊事件、天津医科大学生马晓明杀亲案件、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事件…… 其中涉及的施暴手段和情形都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人认为,这与我国学校,特别是家庭教育中所奉行的成绩至上原则有关,但也有人认为该现象的出现是与社会大环境价值准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和方法,就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给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创造性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发散思维;创造力;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的思维方式。与人们正常的习惯性的“复合思维”(“求异思维”)相比发散思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流畅性。思维敏捷,能够抛弃习惯性思维快速思考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树上有五只鸟,
期刊
摘 要: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边缘性学科的背景,学生缺少对专业的信心和发展前景,开展双语课不仅会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还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本文以广西师范大学信管专业的《电子商务》双语课为例,面向该专业的二、三、四年级的学生,从学生对双语课的需求、接受能力、教材、实验和效果等方面调查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从调查结果后可以发现,影响信管专业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包括学生因素、课程因素、教材因素、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口译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鉴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口译中存在许多阻碍交际双方交流与理解的文化差异因素,口译者除需要在语言层面的技术转换上具备高超的言语交际能力外,更需要在文化内涵与交际效果层面上具有跨文化意识。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口译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口译  一、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  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媒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药物治疗学教学对药学专业学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药物治疗学课程班级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教师讲授结合PBL的教学模式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BL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定位药物治疗学的学习目标,将知识需求与知识的学习较好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
期刊
摘 要:增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强化教学效果必须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框架、理清捋顺教学思路、综合运用教学方法。本文以《基础》课程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为例探究如何增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教学框架;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思想道德修
期刊
现代社会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样大环境下,社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学生越来越“博学精一”。  因此,如何去适应这样的大环境,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各方面的能力去适应这样的大环境,如何摆脱传统的课程设置,结合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来改革日语专业的课程,是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分析天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以及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
期刊
摘 要:预习就是提前对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在正式的学习中能够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学习中掌握主动。  关键词:补缺;积极性;效率;自学能力;潜力;良性循环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课前需不需要进行预习这个传统话题再次成为了广大老师争论的焦点,有的老师认为讲授新知前学生不需要进行预习,原因有两种:一方面,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让学生课前预习,他们会基本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的重构是其课程人文精神内涵建设的必然诉求,建构并实施专题化理论教学与主题性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是其重构的路径选择,在建构这一互动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要完善创新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重构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颁布实施以来,“思想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