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弥沙坐落在剑川西南一个狭长的山谷中,为唐南诏时“傍弥潜井”、“沙追井”两地名之合称。自唐代开展制盐业以来,弥沙就有盐井,称傍弥潜井。相传最初的弥沙井旁边没有人烟居住,人们居住在上方山腰的平地中。有个妇人的牛经常偷偷跑到盐泉边吃盐水,妇人找牛发现了秘密,弥沙井从此被发现,人们才开始了打井煮盐的生活。自上世纪50年代末乔后盐井开发,弥沙盐井停采,但弥沙河畔的岩曲、大邑、弥井村还保留着耍春牛的活动,白语称之为“达额勾”。
岩曲、大邑村的“达额勾”表演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一、初二,弥井村的“达额勾”表演时间一般为农历四月八。“达额勾”是山民们春节期间或开春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最快乐的活动。
每年的“达额勾”在本主庙的院子里举行,一般由本主庙的老人负责组织。在“达额勾”的那天,在通往本主庙的路上,人们扶老携幼,青年男女,络绎不绝。只见本主庙大殿下,戏台上,各个角落都挤满了来看“达额勾”的四村八寨的村民,他们穿红着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地上,大人驮着小孩,喜气洋洋地在院子周围围成了一圈,中间留出一块表演用地,上面早已让人撒满了从山上采回来的新鲜松毛,就像冬天过后干枯的大地长出了一层青草一样。越聚越多的人们都翘首期待“达额勾”开始。
“达额勾”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民间民俗,不需要任何的开场白,只听见院外传来了几挂鞭炮声,就见两头“牛”又踢又跳,朝院子中冲过来,犁田的人在后面追赶着、呼喊着。这时候,刚才拥挤的人群纷纷往后退,原来狭小、拥挤的院子又迅速留出了一大块开阔“地”,这是今天这对“耕牛”要犁的“田”。
一对“耕牛”由四个壮年男子组合装扮,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然后用毛笔粗略地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牛身”用不同的毛毯或床垫披在身上即可,身后吊根草绳栓一截青刺果枝条做“尾巴”,一个牛就像模像样了。在滇西的群山中,这种青刺果是最早开花最先结果的植物,传递着一种春种秋收的信息;其次是在每年的鬼节,当地白族群众还有这样的风俗,把青刺果的枝条插在门上或水塘处,用来驱鬼避邪。刚才人们见到“牛”后纷纷往后退,就是怕被这“牛尾巴”刺到。两位耕田的老人,手拿鞭子,肩扛木犁,脸上抹着锅底灰,一副滑稽样。
两头“牛”在“田”里狂奔乱跳,完全不听使唤,两位老人在“田”里追得“耕牛”绕圈,又“打”又“骂”,费了一番功夫才把两头“牛”赶在一起,系好木犁,开始犁田。本主庙里的老老少少,被两头“牛”和两位老人搞笑的表演逗得开怀大笑,往日莊严肃穆的本主庙,成了村民们快乐的海洋。两位老人赶着“牛”犁到了晌午,这时一位男扮女装的白族“妇女”提着篮子,背着稻草,给犁田的人和“牛”送来了午饭。夸张的打扮和步伐,幽默的语言,让众人笑得合不拢嘴。吃完午饭,两位老人就开始在田里撒种子,这时刚才那对野性十足的“牛”不再任性了,静静地卧在田头了。两位老人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在田里撒种,边撒种边用白语唱一些祝词:“撒种撒朝东,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众人喝彩,老人将种子撒向人群,人们争抢着。撒种结束,最后两头“牛”在老人的驱赶下冲出了人群,至此“达额勾”表演全部结束。显然,这种“达额勾”表演是山民们在贫苦自然环境中自编自演的一种娱乐活动,虽说它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但它不需要舞台、布景、戏幕,与观众面对面、背靠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行,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在弥沙河畔,各种娱乐方式和活动也增加了,看“达额勾”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一到农忙时节,在许多现代化的农业工具还到达不了的地方,田里二牛抬杠的“达额勾”却是真实的,那是一把泥土一把汗水的艰辛劳作,没有半点的马虎。于是我希望弥沙变得更富裕,一方面让那原始的“达额勾”被现代化的农业机器取代,一方面又希望这种自然的、民间的“达额勾”表演一直在弥沙河畔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 彭琼瑶
岩曲、大邑村的“达额勾”表演时间一般为正月初一、初二,弥井村的“达额勾”表演时间一般为农历四月八。“达额勾”是山民们春节期间或开春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是最快乐的活动。
每年的“达额勾”在本主庙的院子里举行,一般由本主庙的老人负责组织。在“达额勾”的那天,在通往本主庙的路上,人们扶老携幼,青年男女,络绎不绝。只见本主庙大殿下,戏台上,各个角落都挤满了来看“达额勾”的四村八寨的村民,他们穿红着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有的站着,有的坐在地上,大人驮着小孩,喜气洋洋地在院子周围围成了一圈,中间留出一块表演用地,上面早已让人撒满了从山上采回来的新鲜松毛,就像冬天过后干枯的大地长出了一层青草一样。越聚越多的人们都翘首期待“达额勾”开始。
“达额勾”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民间民俗,不需要任何的开场白,只听见院外传来了几挂鞭炮声,就见两头“牛”又踢又跳,朝院子中冲过来,犁田的人在后面追赶着、呼喊着。这时候,刚才拥挤的人群纷纷往后退,原来狭小、拥挤的院子又迅速留出了一大块开阔“地”,这是今天这对“耕牛”要犁的“田”。
一对“耕牛”由四个壮年男子组合装扮,牛头为竹扎框架、纸糊而成,然后用毛笔粗略地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等,“牛身”用不同的毛毯或床垫披在身上即可,身后吊根草绳栓一截青刺果枝条做“尾巴”,一个牛就像模像样了。在滇西的群山中,这种青刺果是最早开花最先结果的植物,传递着一种春种秋收的信息;其次是在每年的鬼节,当地白族群众还有这样的风俗,把青刺果的枝条插在门上或水塘处,用来驱鬼避邪。刚才人们见到“牛”后纷纷往后退,就是怕被这“牛尾巴”刺到。两位耕田的老人,手拿鞭子,肩扛木犁,脸上抹着锅底灰,一副滑稽样。
两头“牛”在“田”里狂奔乱跳,完全不听使唤,两位老人在“田”里追得“耕牛”绕圈,又“打”又“骂”,费了一番功夫才把两头“牛”赶在一起,系好木犁,开始犁田。本主庙里的老老少少,被两头“牛”和两位老人搞笑的表演逗得开怀大笑,往日莊严肃穆的本主庙,成了村民们快乐的海洋。两位老人赶着“牛”犁到了晌午,这时一位男扮女装的白族“妇女”提着篮子,背着稻草,给犁田的人和“牛”送来了午饭。夸张的打扮和步伐,幽默的语言,让众人笑得合不拢嘴。吃完午饭,两位老人就开始在田里撒种子,这时刚才那对野性十足的“牛”不再任性了,静静地卧在田头了。两位老人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在田里撒种,边撒种边用白语唱一些祝词:“撒种撒朝东,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随着众人喝彩,老人将种子撒向人群,人们争抢着。撒种结束,最后两头“牛”在老人的驱赶下冲出了人群,至此“达额勾”表演全部结束。显然,这种“达额勾”表演是山民们在贫苦自然环境中自编自演的一种娱乐活动,虽说它带有明显的祭祀性质,但它不需要舞台、布景、戏幕,与观众面对面、背靠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行,农民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在弥沙河畔,各种娱乐方式和活动也增加了,看“达额勾”表演的人也越来越少了。但是,一到农忙时节,在许多现代化的农业工具还到达不了的地方,田里二牛抬杠的“达额勾”却是真实的,那是一把泥土一把汗水的艰辛劳作,没有半点的马虎。于是我希望弥沙变得更富裕,一方面让那原始的“达额勾”被现代化的农业机器取代,一方面又希望这种自然的、民间的“达额勾”表演一直在弥沙河畔得以传承。
责任编辑 彭琼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