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蓝天、白云,风筝飘扬,多么令人心旷神怡!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这样怡人的境界,让学生这只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呢?经过几年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敢放善导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这是对传统课堂的调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费力又不讨好”的现象?关键还是因为教师的观念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老师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或是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地讲解分析,惟恐遗漏。殊不知,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个性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使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敢放”。教师要把时间放给学生,把阅读、理解、感受、体验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体验作品。当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视野有限,对作品的理解未必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有宽容的胸襟,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赏,即使那是肤浅的和“错误”的。这样的课堂足以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几年来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一旦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放给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理解作品时的偏颇和肤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必将会很快提高。
“敢放”不等于“放羊”和对学生放手不管,对学生还要“善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学生自学之前教师的指导是方法的指导;学生自学及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教师要指导,这是知识的指导。同时,导还要适时、得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之际,正是引导的最佳时机。面对学生在疑问、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可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这时,教师手中的线有多长,学生这只风筝就能飞多高!
二、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思考题
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思考题的妙处。这些精心设计的思考题(主要包括自学思考题和课堂检测题)可作为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这条线不也是风筝线吗),引领着学生去自学、思考、讨论、质疑。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重心要放在挖掘教材、设计思考题上。
自学思考题要紧扣教材,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比如在进行《明天不封阳台》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理清线索,理解主旨”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思考题:
1.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上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要封阳台?
3.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
4.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文章的思路和基本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让学生们思考:
1.鸽子养好伤后,会不会飞走?
2.鸽子飞走后,“我”还会不会封阳台?
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封阳台?
让学生“顺藤摸瓜”、“顺杆爬高”,这样学生对“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深了,对“人,只能与自然和睦相处”这一主旨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课堂检测题是对这堂课学习效果的检验。既然是检验就要有梯度,即:既要检查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在完成这些习题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具体又系统地掌握、运用了所学知识,这只风筝不就顺利地飘飞起来了吗?
三、激发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质疑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想象能力和质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自主性学习训练的一个重点。学生在预习和自学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
教学实践中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身上有着许多令人欣赏的良好品质,比如敢想敢说、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迷信权威等,这些良好的品质一旦被教师激发,他们身上的无穷创造力也就被激活了。教师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导演,而绝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匠;课堂是师生思想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而绝不是教师“指挥”学生机械读书的炼狱。学生在想象、质疑过程中也许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但只要教师的鼓励和点拨,他们就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研究下去,并最终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疑惑指责嘲讽,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读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时,学生不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浮现作者描绘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悲怆、壮丽的意境。教《孔乙己》时,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就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小说进行续写——《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或《孔乙己之死》。教《天上的街市》时,诗中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时,学生提出疑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是作者写错了。我先肯定他问题提得好,然后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他们对“朵”字也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学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又提出质疑: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文章内容不仅仅是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还说明了花朵呈现其他各种颜色的原因,是不是文不对题,用别的题目(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多彩”)好不好。你看,学生提的问题多有创造性!
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学生这只风筝就能飞多高!
四、提供舞台,让每个学生部有表现的机会
小组讨论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言、表现的最好形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的做法是:无论座位怎么变化,都要求学生以前后两桌为自然单位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或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小组代表轮流总结发言、演讲、辩论、竞赛等都是让学生参与课堂、表现自我的好形式。学生的智慧、思想火花也在活动中极大限度地迸发出来。
此时的天空,就不仅仅是一两只风筝在飞舞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公明成校)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这样怡人的境界,让学生这只风筝飞得更高更远呢?经过几年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敢放善导
“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莫名其妙。”这是对传统课堂的调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费力又不讨好”的现象?关键还是因为教师的观念陈旧,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的老师总是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或是怕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于是宁愿自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词语到句子、从段落到中心进行“肢解式”地讲解分析,惟恐遗漏。殊不知,这样的讲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不出来,个性发展也受到了限制,使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机械化程序。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敢放”。教师要把时间放给学生,把阅读、理解、感受、体验的权利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体验作品。当然,由于学生生活阅历和知识视野有限,对作品的理解未必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教师要相信学生,要有宽容的胸襟,对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要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赏,即使那是肤浅的和“错误”的。这样的课堂足以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思考。几年来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实践让我感到,一旦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课堂放给学生,宽容地对待学生理解作品时的偏颇和肤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理解能力也必将会很快提高。
“敢放”不等于“放羊”和对学生放手不管,对学生还要“善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学生自学之前教师的指导是方法的指导;学生自学及完成课堂作业过程中教师要指导,这是知识的指导。同时,导还要适时、得法。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的“愤”、“悱”之际,正是引导的最佳时机。面对学生在疑问、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可采用“兵”教“兵”的方法,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这时,教师手中的线有多长,学生这只风筝就能飞多高!
二、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思考题
在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挖掘教材潜力、精心设计思考题的妙处。这些精心设计的思考题(主要包括自学思考题和课堂检测题)可作为贯穿课堂始终的主线(这条线不也是风筝线吗),引领着学生去自学、思考、讨论、质疑。因此,我们在备课时,重心要放在挖掘教材、设计思考题上。
自学思考题要紧扣教材,根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比如在进行《明天不封阳台》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理清线索,理解主旨”这一教学目标,设计了以下思考题:
1.仔细阅读课文,说说作者在“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上有怎样的变化。
2.作者为什么要封阳台?
3.后来为什么对封阳台产生了怀疑?
4.最后决定“明天先不封阳台”,为什么?
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学生对文章的思路和基本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我继续让学生们思考:
1.鸽子养好伤后,会不会飞走?
2.鸽子飞走后,“我”还会不会封阳台?
3.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不封阳台?
让学生“顺藤摸瓜”、“顺杆爬高”,这样学生对“封不封阳台”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深了,对“人,只能与自然和睦相处”这一主旨的理解也就更透彻了。
课堂检测题是对这堂课学习效果的检验。既然是检验就要有梯度,即:既要检查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知识,注重综合拓展运用。要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学生在完成这些习题的过程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具体又系统地掌握、运用了所学知识,这只风筝不就顺利地飘飞起来了吗?
三、激发思维,让学生大胆想象、质疑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古人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想象能力和质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自主性学习训练的一个重点。学生在预习和自学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于质疑。
教学实践中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身上有着许多令人欣赏的良好品质,比如敢想敢说、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不迷信权威等,这些良好的品质一旦被教师激发,他们身上的无穷创造力也就被激活了。教师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导演,而绝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匠;课堂是师生思想交流、心灵对话的舞台,而绝不是教师“指挥”学生机械读书的炼狱。学生在想象、质疑过程中也许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的问题,但只要教师的鼓励和点拨,他们就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入研究下去,并最终提高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疑惑指责嘲讽,必然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如在读王维《使至塞上》一诗时,学生不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我就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在脑海里浮现作者描绘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悲怆、壮丽的意境。教《孔乙己》时,当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就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小说进行续写——《孔乙己离开酒店之后》或《孔乙己之死》。教《天上的街市》时,诗中有句诗是这样写的:“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这时,学生提出疑问:流星应用“颗”,为什么用“朵”呢?是作者写错了。我先肯定他问题提得好,然后引导学生把“花朵”、“烟花”等现象与流星整合起来,使学生的思维中呈现出光彩夺目的流星形象,于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而且使他们对“朵”字也产生一种审美的体验。学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学生又提出质疑:题目是“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可文章内容不仅仅是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还说明了花朵呈现其他各种颜色的原因,是不是文不对题,用别的题目(比如“花儿为什么这样多彩”)好不好。你看,学生提的问题多有创造性!
心有多高,天就有多高,学生这只风筝就能飞多高!
四、提供舞台,让每个学生部有表现的机会
小组讨论是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言、表现的最好形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的做法是:无论座位怎么变化,都要求学生以前后两桌为自然单位组成若干个四人学习小组。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教师在活动中巡视、指导,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或肯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小组代表轮流总结发言、演讲、辩论、竞赛等都是让学生参与课堂、表现自我的好形式。学生的智慧、思想火花也在活动中极大限度地迸发出来。
此时的天空,就不仅仅是一两只风筝在飞舞了!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公明成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