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主要围绕“现代诗歌和中职学生的关系”、“中职学生如何学好现代诗歌”这两大主题展开,后者是这篇论文的重点,从现代诗歌学习的四个环节入手,并结合中职教材中的现代诗歌篇目,作出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现代诗歌 学习方法
一、现代诗歌和中职学生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一是形式是自由的;二是内涵是开放的;三是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我们的理解是内容上是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思想上写出动人的情意;格式上要分行。中职学生都是青年人,符合现代诗歌的前两个特点,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在意象和手法上加以适当指导,中职学生就能学好现代诗歌。
二、中职学生如何学好现代诗歌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面对的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做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以诗歌背景为基础,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口。
中职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的,正因为这样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的内涵。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必不可少,这是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长沙”这个词眼,着眼于风景,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着眼于人情,突出人文关怀,则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歌的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相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的形象和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作用。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二)第二环节:以朗读和背诵为主要手段,把握诗歌的主要内涵。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指导诵读时,不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而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读”出来,“背”出来。即使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违人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首诗描绘的是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从中我们体会到浑厚丰富的思想感情。
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将学生引向诗歌赏析。
(三)第三环节:以思想感情为关键点,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融汇在字里行间。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思考问题,一定要把握思想感情。比如诗歌中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方面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海子的幸福是自食其力的生活、自由闲散的生活、隐逸诗人的生活,是精神的,与常人的幸福观不同;比如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从明天起”,而不是“今天”?思想感情是海子有过幸福生活的热望,却没有实现这种希望的勇气。“从明天起”,才做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只能是暗淡,只能是孤寂,只能是痛苦;比如如何理解“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自己阻隔在尘世生活之外。自己仿佛是一个圣者,只是祝福尘世人获得尘世的幸福,自己则超然世外,不愿享受尘世的幸福,绝不与尘世妥协。这正是海子自杀的重要原因。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用词之间显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
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更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解读其中的“志”与“情”时应在“体情”上有主观见解。清代的王夫之说:“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迸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每个学生在生活中有不同经历,但可能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的无奈,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生活所欺骗过。
(四)第四环节: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戴望舒的《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梦、花、大海、金色的贝、冰山、瀚海等都有象征意义,要弄清楚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只有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实培养艺术鉴赏力。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寻梦者》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把传统诗歌的意象、类似于民歌的夸饰、复沓和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表现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如“寻梦者”、“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当“梦开出花来时”,他已经“鬓发斑斑”、“眼睛蒙眬”,执著的追求精神寄予在众多的朦胧的意象中,在一种类似于民歌的诗歌形式中,表达得既明白又蕴藉,既清楚又朦胧。
其二,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语言明白如话,但显然与民歌不同,表达的思想情绪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著的情绪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
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思维的,而思维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诗歌的闪光点,更好地把握诗歌。
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抓住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现代诗歌对于一般学生而言,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感情意蕴的角度来说,都是无从下手的,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了。中职学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情感角度出发,都具备学好现代诗歌的条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学习成绩不好,表现出的无奈;哪怕是日常纪律的繁琐,表现出的顽劣;哪怕是因为恋爱失败,表现出的不成熟,等等,都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撰写出来。从容易的内容开始,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我们要相信只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勇敢地尝试,即兴写诗,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曾经为学好现代诗歌和写好现代诗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钱梦龙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
[3]尚汝良.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初探.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现代诗歌 学习方法
一、现代诗歌和中职学生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一是形式是自由的;二是内涵是开放的;三是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我们的理解是内容上是美丽的想象,平凡中看到不平凡;思想上写出动人的情意;格式上要分行。中职学生都是青年人,符合现代诗歌的前两个特点,具有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我们相信只要在意象和手法上加以适当指导,中职学生就能学好现代诗歌。
二、中职学生如何学好现代诗歌
相对古体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以手法之多样、表现力之丰富和意境之高远似乎更难教学,这成了很多教师面对的颇为棘手的难题。然而,我们相信,百仞之山,取之有道,凡事都应有其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做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第一环节:以诗歌背景为基础,把握解读诗歌的切口。
中职教材中所选编的现代诗歌大都是篇章不长,文词明白,学生比较容易看得懂的,正因为这样往往就容易只读到它的表层,而忽略它的内涵。要让学生能够解读诗歌的内涵,对作品背景的了解必不可少,这是正确解读诗歌思想的关键。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同时,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成立。1925年秋,毛泽东自韶山到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军阀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独自去橘子洲头,游岳麓山。事后作《沁园春·长沙》追怀曾经的学习斗争生活。毛泽东曾于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求学和进行革命斗争,并经常与同学战友游览岳麓山,在湘江游泳。如果我们只是局限于“长沙”这个词眼,着眼于风景,突出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着眼于人情,突出人文关怀,则都是片面的。我们只有了解这首诗的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诗歌的主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相关背景作铺垫,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诗歌中的形象和思想的把握都起着很大作用。这只是个开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头戏还在于诗文的品读过程。
(二)第二环节:以朗读和背诵为主要手段,把握诗歌的主要内涵。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尖端。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诗歌句式均匀整齐,回旋往复,一唱三叹。指导诵读时,不但要学生读准字音节奏,而且要吐字清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把作者用音乐般的语言表达的对母校的深深眷恋之情“读”出来,“背”出来。即使如此,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角度与表达方式不尽相同,诗歌诵读就应允许个人对其节奏与韵律有不同理解,应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诵读,而不可“框”在一个规定的架子里遭受折腾,造就矫揉造作的“异口同声”和“整齐”,有违人性。郑敏的《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这首诗描绘的是随处可见的农村生活景象,触发一种不同寻常的诗情,深刻的哲思蕴涵在诗的形象之中,从中我们体会到浑厚丰富的思想感情。
诵读是赏析诗歌的重要依托,是诗歌意境解读的物质条件。有了这个基础,才能将学生引向诗歌赏析。
(三)第三环节:以思想感情为关键点,体会诗歌深层的意蕴。
可以这么说: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作者的感情体现在诗歌里,诗歌的感情融汇在字里行间。以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思考问题,一定要把握思想感情。比如诗歌中幸福生活的图景由三方面内容组成:“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海子的幸福是自食其力的生活、自由闲散的生活、隐逸诗人的生活,是精神的,与常人的幸福观不同;比如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从明天起”,而不是“今天”?思想感情是海子有过幸福生活的热望,却没有实现这种希望的勇气。“从明天起”,才做幸福的人,那么今天呢?今天只能是暗淡,只能是孤寂,只能是痛苦;比如如何理解“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思想感情是“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将自己阻隔在尘世生活之外。自己仿佛是一个圣者,只是祝福尘世人获得尘世的幸福,自己则超然世外,不愿享受尘世的幸福,绝不与尘世妥协。这正是海子自杀的重要原因。诗人的这些浓烈的情感,无不在诗中的用词之间显现。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的跌宕的情感波澜,体味诗词深层的意蕴。
要指出的是,诗歌既是“言志”、“言情”的载体,其语言内涵更是丰富复杂的,所谓“诗无达诂”,解读其中的“志”与“情”时应在“体情”上有主观见解。清代的王夫之说:“诗人以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现代诗歌教学的鉴赏品味应建立在学生自我思考的基础上,使“诗人心中之诗”最终成为“我心中之诗”。诗歌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诗歌内涵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体验,也许创造性的火花就此迸发。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一题目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在生活中遭遇到了艰难困苦等不幸。诗人写这首诗时正遭流放,正处在不幸的逆境之中。每个学生在生活中有不同经历,但可能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的无奈,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被生活所欺骗过。
(四)第四环节: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 所谓“有意无境不成诗”。“境”即形象,戴望舒的《寻梦者》:“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去求无价的珍宝吧。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梦、花、大海、金色的贝、冰山、瀚海等都有象征意义,要弄清楚意象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的意境。只有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才能真正意义上品味出作品的诗美,从而切实培养艺术鉴赏力。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寻梦者》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把传统诗歌的意象、类似于民歌的夸饰、复沓和意象朦胧的现代象征手法不露痕迹地结合,表现诗人身处理想失落的现代社会,不愿舍弃、却又无力追回的挣扎的无奈和哀伤。如“寻梦者”、“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当“梦开出花来时”,他已经“鬓发斑斑”、“眼睛蒙眬”,执著的追求精神寄予在众多的朦胧的意象中,在一种类似于民歌的诗歌形式中,表达得既明白又蕴藉,既清楚又朦胧。
其二,用亲切的日常口语说话的调子,将复杂化、精微化的现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达出来。语言明白如话,但显然与民歌不同,表达的思想情绪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现代人追求理想的执著的情绪的表达是清楚的,但追求中的疲倦和感伤又是迷惘的、朦胧的、含蓄的,这种既明朗又迷惘的风格,适合于表现现代人矛盾的心绪。
诗歌品赏过程是需要思维的,而思维是允许开放性的、有个性的。须注意,开放式的解读不等于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品位诗歌的意境,总结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抓住诗歌的闪光点,更好地把握诗歌。
读诗、品文只是在“学”的层面,语文教学的根本,在于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生活。现代诗歌的教学亦应抓住这个根本,由学至用。
现代诗歌对于一般学生而言,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从感情意蕴的角度来说,都是无从下手的,更不用说中职学生了。中职学生无论从年龄还是从情感角度出发,都具备学好现代诗歌的条件。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用诗歌的语言感知生活、表现生活,哪怕是学习成绩不好,表现出的无奈;哪怕是日常纪律的繁琐,表现出的顽劣;哪怕是因为恋爱失败,表现出的不成熟,等等,都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撰写出来。从容易的内容开始,从简单的地方开始,我们要相信只要以身作则,带领学生勇敢地尝试,即兴写诗,那么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曾经为学好现代诗歌和写好现代诗歌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钱梦龙等.语文教学呼唤“诗教”回归.
[3]尚汝良.初中现代诗歌教学初探.